教育孩子禮貌時,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08-27 親貝網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常常要求孩子要懂禮貌,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而且教出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人人見人人誇,這似乎也是教育成果的展現,父母頗感滿意,不過家長似乎只要求孩子,而自己卻忽略了榜樣的作用。

親戚見面,自己還沒打招呼,就先「鼓勵」(其實就是強迫)孩子開口,叫叔叔阿姨大伯大嬸啊,要懂禮貌。

去朋友家做客,主人熱情招待,家長自己還沒說幾句感謝的話,就先教育孩子,快說謝謝阿姨啊,要懂禮貌。

娃幫你遞個東西,你表揚ta說「真乖」,但卻希望娃從你手裡接過東西時說「謝謝」,小孩嘛,從小就要懂禮貌。

這樣做真的對嗎?你是如何教育孩子懂禮儀的呢?

01 你是這樣教孩子禮貌的嗎?

強迫式禮貌

爸爸媽媽從小告訴孩子,見了老師要鞠躬,見了鄰居要打招呼,見了各位親友要喊:「大姨好,二舅好,三姑好」。這種強迫孩子與人打招呼,或者強迫孩子為親友表演才藝的行為,非常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

為什麼要謙讓

在二胎時代,大寶寶總是被要求讓著小寶寶,父母不斷地強調大寶應該讓小寶,這樣才是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樣的方式,即便大寶在威逼利誘下讓著小寶,但是在他的心理也會產生對家長和小寶的厭惡。因為父母從來不問緣由就要求讓大寶讓著小寶。

不管是家裡有二胎,還是在園區中大孩子和小孩子打架,家長和老師都會不由自主的有所偏向,這樣就無法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不偏心,不包庇才能讓孩子和平相處。

讓孩子過分謙虛

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謙虛禮貌懂事,當有人誇讚孩子聽話,有禮貌,懂事,父母也第一時間說這都是應該的。時間一久,孩子會漸漸地越不愛和人交流,也不喜歡和父母說話,很容易就會哭鬧。這時候,父母卻不知道一向乖巧的孩子怎麼越大越不懂事了?

我們希望孩子有教養有禮貌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是否用對了方法呢?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接受方式呢?這種方式是否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呢?

02 在教育孩子禮貌時,家長要注意

過分謙虛=貶低

有喜愛炫耀自家孩子的家長,也有過分謙虛的家長。當他人誇獎自家孩子學習時,有的很謙虛的家長會說:「哎,哪有,不是他學習好,都是逼著學的。」

一個健康自信的孩子,是需要父母的肯定的,當然也希望在別人面前有所表現。過分的自謙會讓孩子從小自信心受到嚴重的傷害。

當別人誇獎自家孩子時,當著孩子的面,家長可以欣然接受,並表示感謝,謝謝他人對孩子的關注和讚賞。然後,提示孩子只要努力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孩子既能感受到家長的肯定,也能明白父母的期待。

也可以使用幽默的方式回復對方的誇獎:「謝謝誇獎,孩子表現確實不錯,您一說我這家長都有點驕傲了,這幾句就夠了,可不能再多誇獎了。」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認可的同時,避免大家一直圍繞在誇獎孩子的話題中。

替孩子送禮物=不禮貌

在教孩子謙虛禮貌時,我們也要學會尊重孩子,很多家長會因為面子「隨意」的把自家孩子的玩具送給過來玩的小朋友,但這可能是自家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因此引發一場「血案」!

也許在父母眼中送出玩具是禮貌的表現,而孩子心中,這跟禮貌沒有關係,覺得別人在搶奪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父母還是「幫兇」。

當再次遇到這種情況,也許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轉移對方的注意力,用零食,看動畫片等等,並告訴孩子玩具要由他的主人自己做決定是否贈予,小夥伴們可以自家協商決定。

「謙虛有禮」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名片,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人見人愛,當我們以「謙和有禮」來要求孩子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他時,有沒有做到「謙和有禮」?

信息來源:一天一個早教親子遊戲

相關焦點

  • 禮貌教育:家長是首席教師
    其他人向他家長提醒時,家長總是說:「他還是個孩子」、「孩子還小,大了就懂了」「你不要跟孩子計較什麼」「別太在意」其實家長不負責任的態度會轉化為孩子為所欲為的盾牌。不禮貌言行不加以糾正,最終會變成他們品格上的缺陷,影響他們一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滿口髒話且沒禮貌的孩子。
  • 當孩子口吃時,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根據嶽帥口吃矯正中心多年來的經驗,當遇到這樣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家長應該在診斷和治療上有哪些方面需要去注意或關注?小編帶你一起看看。當孩子口吃時,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這裡面就有正常的單純性語言表達落後的孩子,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開口晚的孩子,這種孩子常常會有家族史(寶寶的父母或直系親屬有小時候說話晚的情況),對這種孩子媽媽不必太過心急,可以靜待花開,當然也要有促進孩子語言發育的方法,如多跟孩子互動交流,多做口腔功能鍛鍊,每天給孩子讀書講故事等。 還有一方面家長們要知道,還有大部分的不說話的孩子是有其他潛在問題的。
  • 「天使寶寶」養成法:想讓孩子聰明有禮貌?家長應該這樣做
    而教育出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則需要父母和其他長輩來教導他什麼是良好的禮儀,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2、讓孩子注意禮貌用詞「請」、「謝謝」、「對不起」和「麻煩您了」這四個禮貌用語應該出現在每個孩子的基本詞彙中,父母也應該從小教導他們正確使用這些詞彙。3、給孩子積極的鼓勵孩子們喜歡受到表揚,尤其是來自父母或他們尊敬的人的表揚。
  • 「天使寶寶」養成法:想讓孩子聰明有禮貌?家長應該這樣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比喻:「孩子就像海綿。」它的意思是孩子們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影響,不論好壞。而教育出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則需要父母和其他長輩來教導他什麼是良好的禮儀,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請」、「謝謝」、「對不起」和「麻煩您了」這四個禮貌用語應該出現在每個孩子的基本詞彙中,父母也應該從小教導他們正確使用這些詞彙。
  • 應該給孩子提前購買教育金保險嗎?在購買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大家都經常說的有一句名言: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能苦孩子。可見,孩子的教育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在孩子教育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因為這樣那樣的家庭原因而出現教育過程中的財務問題,很多人採取給孩子存一筆教育基金的方式,以備孩子將來的不時之需,這種方式當然是十分有效的。
  • 孩子總愛打斷別人說話,問題在哪裡,家長要注意
    孩子總愛打斷別人說話,問題在哪裡,家長要注意從小的時候我們就學習一定要講文明有禮貌,我們的國學當中也講過很多的禮貌,其中就有一種就是別人在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別人,但是現實生活當中真的就是這樣嗎?答案當然不是,現在很多的孩子都不注意禮貌,有些經常「口吐芬芳」,而有的也是經常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這樣其實是很不禮貌的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被寵著慣著,以至於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更別提什麼文明用語,禮貌行為了。在教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家長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對孩子的禮貌教育是一項長久而細緻的工程。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的一些行為規範,由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怎樣才能幫孩子變得懂禮貌呢?
  • 孩子不懂禮貌,家長是否想著改變,讓孩子成為懂禮貌的孩子
    跟孩子說了好多遍,見到熟人或長輩要有禮貌,要問好,嘴巴甜一點,這樣就會喜歡你。可是家長會發現孩子一點進步也沒有。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教育出現了問題?試想家長用打罵的方法對待孩子,都不禮貌。怎麼能要求孩子懂禮貌呢?其實孩子剛好是處於學習的階段,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家長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懂禮貌,孩子怎麼可能懂禮貌呢?
  • 孩子沒有禮貌,不一定是孩子的原因,家長你的教育方式正確嗎?
    家長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在家裡對於過於溺愛,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當孩子做出錯誤的事情時,家長也不對其教育,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長對其引導教育,從中幫助培養孩子成為一個高素養的人,一味對其寵愛,只會讓其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孩子個子長不高?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讓孩子在運動中成長。孩子運動中家長應該避免過多運動,應該耐心教導,以免孩子受傷,同時也應該注意孩子儘量避免舉重的東西,這樣會阻礙骨骼的的生長2.營養方面,合理的營養搭配可以促進孩子長高,如果飲養不良,也可能導致骨齡延遲,但是如果營養過剩吃過多的補品,可能導致孩子肥胖,發育異常早熟等,反而對生長有損傷,所以應該合理搭配飲食。
  • 家長如何培養有禮貌的寶寶?這幾個方面,家長注意要做好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到哪裡都是受人歡迎的,而在寶寶的寶寶成長過程中,禮貌也是需要家長來培養的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從小被教育要有禮貌的寶寶,長大之後也會比較知書達理,擁有受人歡迎的魅力。
  • 給孩子請英語一對一家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近年來,隨著英語的影響力日漸提升,普及力度逐步加強,眾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早早就為其請了英語一對一家教。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對一家教市場渾水摸魚的頗多,教學質量更是參差不齊,家長們面臨著數以百計的一對一教育機構常常難以甄選。那麼,要想給孩子請到一個好的英語一對一家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
    每個國家的禮儀有所不同,中國式禮貌講究一個&34;字。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審視傳統文化,改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問題家長依然沒有注意到,甚至沾沾自喜,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34;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寶媽小水有一個7歲的寶寶,她平時對寶寶的禮貌很看重,一點點細節都要反覆強調好幾遍。這天,小水的好朋友小良帶著5歲的寶寶到小水家做客。小良做客後,小水突然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 給孩子洗衣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家長太大意,孩子皮膚容易過敏
    常聽一些家長說自己怎麼給孩子洗衣服,有的是在水裡泡一夜再洗,有的是多倒點洗滌劑,還有的家長會在洗衣服的時候倒上一點消毒液。這樣洗真的能把孩子的衣服洗乾淨嗎?其實媽媽們的這些洗衣方法都是錯誤的,如果長期這樣洗衣服,是會影響孩子健康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孩子的衣服應該怎麼洗。
  • 作為叛逆期時的孩子,到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聰明家長是這麼做的
    作為叛逆期時的孩子,到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聰明家長是這麼做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會經歷一個「非常時期」,那就是叛逆期。其實,叛逆期這個名字的由來,只不過是家長們定義的,即代表了孩子開始出現「叛逆」思想以及行為,不再那麼聽話。
  • 這3種「中國式禮貌」,影響孩子成長,很多家長中了卻不自知
    有教養的人,一定是個有禮貌的人。中國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於是一直耳提面命的要求孩子講禮貌,見到人要問好之類的。也還用中國古代很多關於禮節的故事來教育孩子,比如「孔融讓梨」「漢文帝親嘗湯藥」等故事來教育孩子,要尊老要愛幼。
  • 帶孩子外出時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除了健康和學業,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安全。有數據統計,在美國,意外受傷是兒童傷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有超過一萬名0-19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因為意外受傷死亡。另外,美國每年還有近65萬宗兒童失蹤的報案。看到這些數字,爸爸媽媽會不會嚇一跳呢?今天志玲博士就來跟大家講一講「外出時應該注意哪些兒童安全問題」。
  • 孩子不懂禮貌,我們做家長的要引起重視
    人們常說禮人多不怪,但如果孩子不懂禮貌,往往會被貼上沒教養父母沒受過良好教育等標籤。誠然,懂得禮貌的人是一個人的成就,而孩子懂得禮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對家長和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不尊重長輩、目中無人,教育孩子有禮貌,家長得掌握方法
    我們都清楚,教育孩子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特別是現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成難題。畢竟過分的嬌慣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放肆,而不是一個講禮貌的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部分比較有禮貌的孩子其實內心也是比較開心的。
  • 禮貌社交家長應該做到4個方面
    小女孩本來就和別的孩子膚色不一樣,童童的反應更讓她不知所措,委屈極了。兩個孩子本來應該一起快樂的玩耍,結果各自躲到媽媽的懷裡哭了起來。 小女孩想和童童玩本來是出於好意,童童害怕情有可原,但反應有點過於激烈了,這樣的外交是不禮貌的。 平時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做好禮貌外交,這樣才能避免這樣尷尬的情景出現。 家長如何教好孩子禮貌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