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在下雨,好不容天晴了,去村裡走了一圈,發現路邊的的野草又增加了一圈,甚至還有不少野草都開花了,看來春雨的功勞功不可沒。在屋前的牆角邊,就生長著一大堆的野草,在這些野草當中有一種野草卻鶴立雞群,這個野草相信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基本上都見過,不過很多人可能都腳不出名字來,這種野草就是「白酒草」。
說起白酒草,它的特點還是很明顯,其葉子長的又像是蒲公英又像是大薊,而且白酒草開花以後也很像蒲公英,在其枝頭上還有類似蒲公英一般的白絨絨的毛球,如果不是蒲公英和白酒草的高度有差距,估計不認識的人還以為這是白酒草呢。
那麼為什麼這種野草會稱作白酒草呢?是不是可以用來釀白酒呢?筆者也問了下村裡釀白酒的農民朋友,這種白酒草並不能用來釀白酒,而是據說白酒草花開了以後會散發出一股白酒的香味,因此它也被稱作白酒棵、白酒香、小白酒草、酒香草等。
白酒草在我國的分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廣的,主要分布於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及西藏等省區,而白酒草常生長的位置則是山谷田邊、山坡草地、林緣以及路邊牆角,可以說白酒草非常常見。白酒草雖然不能釀酒也不能用來餵豬,但是許多農民朋友卻很喜愛它,不僅僅是它開花會散發出酒香味,而是它還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
據《中華本草》所記載,白酒草全草及根均可入藥,其味苦、辛,性寒,入藥具有清熱止痛、祛風化痰的功效,在民間常被用於治療肋膜炎、肺炎、咽喉腫痛、小兒驚風、咽喉炎、扁桃體炎、牙周炎、扁桃體炎、口腔炎等各種炎症,此外將白酒草的全草搗碎外敷還能用於止血,可以說白酒草是治炎症的「好手」,因此許多上了年紀的農民朋友都很喜愛白酒草。
白酒草的用法也是很容易的,將全草切段曬乾,用來煮水服用即可。各位朋友是不是沒想到這種路邊常見的野草還有這麼多好處呢?所以不要隨意破壞路邊的野草哦,關鍵時候還有大用呢。
筆者提醒:白酒草性寒,所以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另外筆者建議要使用的話最好諮詢下專業醫師為好,避免出問題。
各位朋友,你們了解白酒草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