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傳統車企的生存邏輯大多是「順水推舟」,十年後,隨著汽車市場這池溫水日漸升溫,傳統車企與「新生態」的博弈劇目已經徐徐拉開。獨角獸入侵、市場環境劇變、消費市場進階……種種現象的交叉組合,構成了這幅百年未有之的變革景象。
傳統車企作為一群「原住民」,沒有誰不想實現高水平、可持續性的發展,關於目標,傳統車企不一而同,但在踐行層面,卻各有各的路子。對於長城汽車來說,秘訣是為「迭代」。
「鎧甲」加身,長城汽車「交卷」
迭代的好處在於,無論身處的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企業「抗打」的盔甲,從而拿下不斐的戰績。近期,在長城汽車身上體現最為直接的力證,便是銷量。
11月份,長城汽車銷售145240輛新車,同比去年增長26%,環比增長7%。而從1月份到11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961489輛。至於百萬目標,目前只差一個12月,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已如探囊取物,盡在手中了。
這張成績單如果是在2020年以前,恐怕還不足以被稱為「戰績」,但今年大有不同。回頭看,從新冠疫情呼嘯而來,車企經歷了從停工停產到艱難復甦的將近半年時間,對於這樣一個擁有最複雜密集產業鏈的行業而言,無異於暴擊。這其中,不乏有人中途退場,有人刮骨療傷。
「天災」難躲,但長城汽車展現出了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從今年4月份開始,便開始呈現出同比、環比雙增長的走勢。三季度以來,平均漲幅更是領先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都說在艱難時期,企業的短板和不足會暴露的更加充分,這個時候,是對車企自身的「硬實力」與「應變力」的高度考驗。一般來說,逆水行舟,不退已是萬幸,但反映到長城汽車身上,卻有著厚積薄發的勢頭,在過去的11月份,旗下四大品牌幾乎齊頭並進,未見軟肋。
比如,一代神車哈弗H6 11月銷量再破5萬輛,已經累計90個月居SUV月度銷量冠軍,新銳明星哈弗大狗銷售8,555輛,環比增長22%。長城皮卡11月銷售22,610輛,市佔率近50%,2020年全球銷量突破20萬輛。歐拉品牌則實現9連漲,11月銷售突破萬輛,同比增415%,達11,592輛。
產品熱銷帶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財務數據水漲船高。根據長城汽車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262.1億元,同比大漲23.6%,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4.4億元,同比漲幅2.9%,實現毛利率19%,同比提升0.5%。
從新一輪產品周期的強勢開啟,到銷量轉好、業績豐盈,讓身處資本市場上的長城汽車,同樣變得炙手可熱。
尤其今年下半年,長城汽車在A股的累計漲幅曾達到223%,總市值突破2000億大關,一躍而整車市值排名第三的車企。就在近日,剛剛過了而立之年的長城汽車,市值還超過了百年車企——福特。
長城汽車憑什麼能在傳統車企中脫穎而出?眾說紛紜。
但作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有著自己的考量,他堅定的表示,「長城汽車目前的市值完全被低估,資本市場還沒有發現我們的價值」。話裡話外,無一不在透露這家傳統車企的變革野望。
躬身入局,長城思辨
資本市場向來對科技股青睞有加,從促進社會進步、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維度上講,科技具備被「看好」的獨有屬性。
因此,當越來越多擁有科技背景的車企進入資本市場,傳統製造業的既定標籤會逐漸被打破,他們也將進入一套既有的評估體系。這其中,飆升的股價便反映了資本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預期的肯定。
很多人都清楚地看到,今年下半年,科技型車企集體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特斯拉一騎絕塵,登頂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豐田、大眾等一眾老牌車企難以望其項背,中國車企中的新銳勢力蔚來、理想、小鵬一路跟漲,後生可畏。
這種顛覆性現象背後,反映是不僅是科技與製造業之間的融合與碰撞,更是全球汽車市場激蕩變革的主旋律。
在這種境況下,長城汽車有一套自己的應對法則,那就是用變革去擁抱變化、靠不停的迭代減少一切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無論是30年前魏建軍鮮衣怒馬拯救長城汽車於水火,17年前歷盡波折赴港IPO,還是11年前力排眾議聚焦SUV,亦或站上大熒幕叩問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這三十年來,長城汽車向前每跨一步,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
而在今年,這個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艱險的一年,頂著「命懸一線」的重壓,長城汽車吹響了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的號角。現在的長城汽車,正在歷盡千帆之後,重新啟程。
對於一家製造企業而言,技術創新永遠是推動資本車輪滾滾向前的關鍵所在。因此,長城率先在7月份發布了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作為企業轉型的壓艙石,這三大技術品牌無疑進一步夯實「科技長城」的領先勢力,當然更是全方位的展示出長城汽車對未來整個能源體系的想法和對當今社會能源走向的判斷。
奔著清晰的戰略目標,長城以期在組織變革層面實現兩個打通,一是品牌、商企、到研發的打通,二是作戰單元的打通,通過流程及數位化變革,做強品牌公司管理。並努力做到公司化運營,以「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的理念,將每一款車、每一個品牌都成為一個集成團隊,一個「創業公司」,在機制的推動下,每一個隊長都在向「創業公司」的「老闆」轉身。
與此同時,企業內部也正與之形成一套全新的變革文化。「去總化」風潮在長城內部大力推行,從魏建軍開始,魏總不再是魏總,而是Jack Wey,從稱謂開始,每個長城人都在這個「大目標」面前,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創新創造力。
前段時間,長城還公布了全新的使命願景 「綠智潮玩嗨世界」、全新的核心價值觀 「廉信創變共分享」與「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企業精神,共同組成長城汽車全新的企業文化。
這種企業文化,不僅僅包括長城本身的自我革新,更是需要在新的語境中建立起與用戶共通的價值認同感。
從今年開始,長城緊抓線上、線下,直播等新型營銷模式,以用戶化的語言傳遞產品信息、解析專業技術、傳播品牌理念,從用戶感知的角度重塑品牌形象,全面升級品牌價值理念。
用戶眼中重塑的新形象,也向外界不斷傳遞著長城的變革信號,而長城與用戶建立起的良性溝通機制,也讓自己成為了資本眼中潛力股。
對於一家在傳統製造領域浸淫多年的企業,對於一家靠「鐵腕治國」聲名鵲起的企業來說,長城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卻必須恪守脫胎換骨的勇氣與決心。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回望這一年,所有人都深刻感受到,長城每一天都在踐行「進步一點點」的訓誡,以煥新的企業文化為綱領,持續推進改革舉措在技術研發、品牌營銷、組織架構等維度全面落地,這便是迭代的意義所在。
大潮降至,長城已躬身入局,步履堅定。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