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老人拿出泛黃欠條,想兌換1100萬,專家忙問:您父親是誰?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山西一位老人拿著一張欠條找到了當地的有關部門,希望能夠兌換1100萬。 專家們立刻對這張泛黃破舊的欠條進行檢查,發現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八路軍戰士借走了1100萬法幣,並且承諾戰爭結束後就還錢,專家們看到後都非常高興,忙問老人父親是誰,怎麼這麼晚才來,
-
因家境貧寒,老人拿出當年八路軍開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後怎樣
所以每次八路軍受到百姓捐贈的物資,無論大小多寡都會寫下欠條,約定等抗戰勝利之後一定償還。不過,因為很多百姓在捐贈的時候,壓根就沒想著讓八路軍償還,所以就一直把欠條留在家中,作為傳家寶一樣代代傳承下去。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山西一位姓郭的老人就因為家境貧寒,拿出當年八路軍開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結果怎樣?不但得到了賠償,而且數額還遠超他的想像。
-
因家裡太窮,老農拿出當年紅軍寫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結果如何
八路軍有時不得不向當地的老百姓請求幫助,但是為了守軍紀,所以就出現了八路軍給老百姓打欠條這樣的事情,軍民魚水情一直流傳至今,期間也有過不少的佳話。上世紀80年代,山西有個老農叫郭建英,他拿著一張抗戰時期流傳下來的欠條,找了當地有關部門,希望能藉此得到一些經濟援助。原來郭建英祖上曾是富商,在當地還是相當有名的。
-
他拿著欠條到政府,首長鑑定後還給他八萬塊錢,這是怎麼回事
但還是要吃飯的啊,那怎麼辦呢,後來在情急之下,只能向當地的老鄉借點錢來花,有人也借點東西,這一借就是幾十年,也只有等革命勝利了之後才有能力還。 後來政府不特意下了個規定,只要是欠條,都可以來進行兌換,沒有時間限制。
-
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
不過還真有買到贗品也不生氣的人,之前鑑寶節目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1200萬買的瓶子,被鑑定成贗品,老人卻說:沒什麼!1200萬這樣的巨款打了水漂,老人為何還能如此淡然呢?他告訴主持人,自己是印度尼西亞歸國的華僑,有一個弟弟在臺灣,這個瓶子是弟弟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買到的,根據弟弟的描述,兩個瓶子花了240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老人手中這一個瓶子就要1200萬。今天老人帶著瓶子上節目其實也不是為了鑑寶,他表示自己是想為瓶子找一個買主。如果有人願意花1000萬買下這個瓶子,他就自己再掏500萬,集齊1500萬捐給慈善事業。
-
子女付贍養費政府助力 山西榆社讓農村老人手有餘錢
中新網晉中4月9日電 題:子女付贍養費政府「加碼」 山西榆社讓農村老人手有餘錢作者 李庭耀「子女給老人生活費,每100元獎10分愛心積分,每名老人每月最高20分,能用來在愛心超市購物。」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社會扶貧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白建勳說,當地在所有村開展「孝善養老」工作,以愛心積分引導子女行孝盡孝,讓農村老人手有餘錢。榆社縣位於太行山西麓,是典型的農業縣,總人口14.2萬,其中農業人口11.7萬,全縣農村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8961人,佔農業人口數的16.2%。隨著越來越多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老人的養老成為一大難題。
-
老人5萬養老金被水泡 心疼的兩天沒吃飯 銀行的做法讓人意想不到
老人5萬養老金被水泡 心疼兩天沒吃飯 銀行的做法讓人意想不到。說起存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在銀行裡面。但是現在有一些老人,他們卻不是這樣,他們喜喜歡把現金藏在家裡。他們覺得這樣才踏實,但是放在家裡也有隱患。
-
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勸其上交,卻被老人拒絕
但是盜墓出的陪葬品,和戰亂時期被盜竊流落民間的御用金銀器也不少,河南老農就有一祖傳金碗,稱是御用之物,也就是皇帝用過的碗。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勸其上交,卻被老人拒絕 老農還將金碗拿給河南省文物鑑定中心的專家鑑定,金碗呈蓮花狀,內裡雕刻著一朵朵類似蓮花瓣的紋路,精美異常。金碗的外觀還雕刻著複雜的圖案和紋理,工藝十分精湛。
-
上海獨居老人達23.35萬 政府購買服務致電關懷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計19.5萬老人被 「每天問候」;26.66萬老人享受 「每月一次以上精神慰藉」。但政府建立的這張「支持監護網絡」代替不了子女盡孝。 袁俊良和不少老齡專家對申城子女發出同樣的呼籲:「多關心一下父母,至少每天一個電話問候」。
-
85年前的紅軍欠條,湖北農民保存至今,400大洋的債如今怎麼還?
這個時候附近的百姓們對此伸出了援手,即使有嚴格的規定不可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但百姓們慷慨解囊,於是他們做出了籤下欠條的決定。保證一定會在未來做出相映的償還,如今只是剪軍隊的燃眉之急,讓軍隊渡過難關,為人民取得更大的福利。
-
「高空墜貓砸暈老人」事件雙方針對15萬索賠意見不一 律師:具體賠償金額需鑑定
根據媒體報導,醫生原本建議高大爺進行手術治療,但是由於費用不菲,高大爺一家拿不出錢來治療,無奈選擇了保守治療。目前,高大爺已經出院,但仍在接受康復訓練。視頻監控顯示,高大爺被高空墜貓砸暈後有不少人圍觀,肇事貓主人也在一旁。肇事貓主人於先生承認,自己當時確實在一旁圍觀,當時不知道是自己的貓砸傷了老人,後來他是去派出所認領時才認出自家貓。
-
老人要花1.8萬買治病床墊 賣方無法提供合格證書
老人要花1.8萬買治病床墊 賣方無法提供合格證書 原標題: 昨天,家住復興村的羅女士向記者求助,說她的媽媽被附近一家理療體驗館「洗腦」,要花1.8萬元購買一款床墊,聲稱這款床墊能治病。 老人要花1.8萬買「治病床墊」 羅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媽媽今年快70歲了,雙腿患有嚴重的溼疹,皮膚紅腫、脫皮,平時靠藥品控制病情。
-
青島市南區同時啟用20個休閒廣場 投資1100萬
市南區同時啟用20個休閒廣場 投資1100萬 踢毽子、打羽毛球、滑滑梯、練太極拳……市南區投資1100萬元建起來的20個社區休閒廣場成了市民健身的好去處。 休閒廣場成百姓樂園 「有了這個休閒廣場真方便,現在早晨起來踢毽子一招呼就一群人,原來想找個地方都找不到。」昨天上午8點50分,記者在天山社區休閒廣場看到,6名老人圍成一個圈踢著毽子,還有一些老人則利用廣場上的健身器材活動著身體。廣場南側的滑梯則吸引了眾多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在追逐嬉戲,小一點的孩子則在大人的照看下滑滑梯。
-
欠條也能賣?閒魚上60萬欠條「賣」40萬,是誰在收這些「爛帳」?
而這一奇葩交易就是出自閒魚,我們都知道,閒魚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屬於阿里巴巴旗下,如今更是已經成功突破了1000億市值。作為國內最大的二手平臺,閒魚可以說一刻也都沒有閒著,一路前進。而外界對於閒魚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閒魚確實是一個「應有盡有」的二手交易平臺。作為一個「擁有一切」的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也不辱使命使命。
-
天津老人藏有一枚金釵,上面刻有5字特殊記號,專家鑑定完大喜!
導讀:天津老人藏有一枚金釵,上面刻有5字特殊記號,專家鑑定完大喜!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的寶物也不少,有的是考古發現的,而有些是被人收藏了起來。今天要聊的是天津老人陳菊英所收藏的一件寶物,一枚有著特殊記號的金釵。
-
「我寫個欠條給你」浙江8旬老人獲救欲打欠條,消防員回應太暖心
當初國慶大閱兵是那句「為人民服務」成了多少人的口頭禪,也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為公為民的深切,據12月9日光明日報的報導,浙江一個8旬老人受困獲救後欲為消防員打欠條,而消防員笑著的回應,也讓網友直呼太暖心!
-
觀察| 天津8萬!家有「痴呆症」老人怎麼辦?
據統計,2018年底,僅天津市至少就有近8萬的痴呆症老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李雯(化名)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07年,李父就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來說這是造成中老年人痴呆的首要原因。有研究表明,目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平均水平在七年左右。但從李雯的父親確診至今已有12年多的時間。這固然與長期持續不間斷的藥物治療有關,但更與家人悉心的照護密不可分。
-
手持複寫紙欠條要回30萬
但只有複寫紙的欠條,沒有其他任何證據印證,還能不能要回錢?近日,在司法規定空白下,下關區法院審理該起案件時認為複寫紙屬於欠條原件,判決被告還錢30萬。 今年,煙臺建設機械廠起訴到南京下關區法院稱,南京人喬某跟機械廠素有經濟往來,2003年7月,雙方就往來帳目進行結算,用複寫紙寫下一式兩份的欠條,內容為:現有喬某購買煙臺機械廠塔機總計160萬3千元,已付款130萬3千元,餘欠款計30萬,喬某籤字後其中複寫紙第一聯由他保管。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相關單位拿到欠條以後,就派遣了專家們著手開始查閱史料進行求證,最終他們發現,這張欠條背後的真實故事。
-
湖北老人拿85年前「欠條」,曾借給紅軍400個大洋,如今應還多少
當時借錢給紅軍的那位小地主就懷著試試能不能換,現在值多少錢緊張的心情去到政府那裡兌換。拿現在人民幣的價值來衡量,當時400大洋值4萬塊。當然也不辜負百姓的期望,以前的欠條,現在政府也履行了自己的諾言,給人們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