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境貧寒,老人拿出當年八路軍開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後怎樣

2020-12-24 樹人談史

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在後勤補給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日軍,特別是在抗戰初期,八路軍部隊甚至連人手一支漢陽造都做不到。很多剛剛參加八路軍的戰士因為沒有步槍,只能拿著大刀上戰場和日軍血拼,許多年輕勇敢的戰士就這樣犧牲在了戰場之上。正是因為八路軍有這種勇敢頑強的精神,使得日軍雖然在人數以及武器裝備上佔據優勢,卻仍然不是八路軍的對手。

日軍對八路軍的畏懼,除了因為八路軍戰士的英勇無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八路軍的嚴明紀律。眾所周知,八路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從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哪怕條件再艱苦也不向百姓伸手。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優良的作風,使得八路軍贏得了根據地百姓的擁戴,獲得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這樣一支勇敢無畏、紀律嚴明又有著群眾支持的部隊,也難怪日軍會畏之如虎。

八路軍愛護百姓,百姓自然也就擁戴八路軍。在當時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八路軍仍然能夠保持優良的作風,這就證明他們是真心為了百姓著想,他們的目標是為了趕走日寇,而不是禍害咱中國的老百姓。雖然八路軍明確規定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但是卻無法阻止百姓自發捐獻物資。所以每次八路軍受到百姓捐贈的物資,無論大小多寡都會寫下欠條,約定等抗戰勝利之後一定償還。

不過,因為很多百姓在捐贈的時候,壓根就沒想著讓八路軍償還,所以就一直把欠條留在家中,作為傳家寶一樣代代傳承下去。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山西一位姓郭的老人就因為家境貧寒,拿出當年八路軍開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結果怎樣?不但得到了賠償,而且數額還遠超他的想像。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經濟條件還不如現在這麼發達,絕大多數家庭的生活都不怎麼好,很多家庭還處於剛剛解決溫飽的狀態。如果家庭成員再發生一些意外的話,那可能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只能陷入貧困之中。在1986年的時候,山西的一位老人就因為家境實在太貧寒,妻子又生了重病,日子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就走進了當地政府的大院,拿出了一張當年八路軍所寫下的欠條。

這位老人叫郭建英,他祖父在抗戰時期是當地一位有名的富商,1946年為了支援八路軍隊伍,慷慨解囊借了1100萬法幣給我軍。八路軍在收到款項之後,像往常一樣立下了字據,寫明了經辦人也約定了兌現時間,可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郭家卻並沒有人持借據前來兌現。直到數十年以後,到了郭建英這一輩,他才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拿出這張借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期望能夠得到兌現。

當地政府在得知此事後十分重視,立刻就找來專家對借據進行鑑定。經過專家們的鑑定,在結合當地縣誌中的記載,最後證明郭建英拿出的這張借據是真的,證明郭家當初確實借給了八路軍1100萬法幣。那麼,既然借據是真的,在經過長達40年的時間之後,又該還給郭家後人多少錢才合適呢?

1946年的法幣雖然已經大幅度貶值,但是1100萬法幣仍然不是一筆小數目,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地兌現當初的諾言,當地政府找來了經濟學家,通過綜合購買力和利率等因素,最後決定還給郭建英老人8萬塊錢。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整個山西省都沒有多少萬元戶的情況下,老人得到的這8萬塊錢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這筆巨款不但解決了他生活上的困境,更使他家一下子就超越了許多家庭,達到了富裕的生活水平。

《朱子家訓》中有這麼一句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初郭建英的祖父在捐給八路軍1100萬法幣時,可能也沒想著要八路軍償還,所以郭家後人才一直沒有去兌現。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善舉,才使得他的孫子郭建英能夠藉此擺脫貧困。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好人必有好報吧。

相關焦點

  • 因家裡太窮,老農拿出當年紅軍寫的1100萬欠條要政府還,結果如何
    八路軍有時不得不向當地的老百姓請求幫助,但是為了守軍紀,所以就出現了八路軍給老百姓打欠條這樣的事情,軍民魚水情一直流傳至今,期間也有過不少的佳話。上世紀80年代,山西有個老農叫郭建英,他拿著一張抗戰時期流傳下來的欠條,找了當地有關部門,希望能藉此得到一些經濟援助。原來郭建英祖上曾是富商,在當地還是相當有名的。
  • 山西老人拿一欠條,找政府兌換1100萬,專家鑑定完給老人8萬
    很多老百姓主動拿出家裡的糧食,送到軍營中,但是八路軍戰士都拒絕了,堅決不拿老百姓的東西。不過在實在困難下,還是會求助老百姓的,不過會留下欠條。 戰爭結束之後,政府曾通知過老百姓,拿著欠條很早政府兌換,不過因為通訊落後,很多偏遠地區的人,沒有收到消息,所以欠條就保存了很多年之後,才找政府兌換。
  • 山西老人拿出泛黃欠條,想兌換1100萬,專家忙問:您父親是誰?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於曾經的苦難一無所知,在戰爭年代革命先烈為了抵禦侵略者,他們忍飢挨餓在打仗,因為當時我們國家實在是太落後了,因為實在不忍心很多人民群眾還會主動借錢借糧給部隊戰士,因為八路軍紀律嚴明不允許隨便拿群眾的東西,所以一針一線都必須打上欠條,戰爭結束後一定要還給幫助過抗日的人民群眾。
  • 他拿著欠條到政府,首長鑑定後還給他八萬塊錢,這是怎麼回事
    但還是要吃飯的啊,那怎麼辦呢,後來在情急之下,只能向當地的老鄉借點錢來花,有人也借點東西,這一借就是幾十年,也只有等革命勝利了之後才有能力還。 活動發起後出現了個小故事,有很多人拿著當年八路軍寫下的欠條來到政府,解決了這些問題。不過總有一些偏遠的地方並沒有得到這些消息,錯過了這次的活動,那麼怎麼辦呢。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老百姓們拿出了家中的糧食和錢財,只為讓紅一軍渡過難關,勇往直前。但是,紅軍是有嚴格的規定的,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是他們一貫的行事作風,縱然老百姓們如此慷慨解囊,紅一軍也不會做白拿的事情。 可是,士兵們確實面臨著食物匱乏的問題,這些糧食可以解除他們的燃眉之急。在這般進退維谷的局面裡,紅一軍這便為每個提供物資的老百姓開具了欠條,言明日後有能力必定根據欠條全數歸還。
  • 湖北老農曾借給紅軍四百大洋,85年後拿出「欠條」,應還多少錢
    於是當時紅一軍派出了一個叫做塗杏的士兵,找到了當時孝感本地的一個名為楊長銀的小地主,借下了408個大洋並打好了欠條,如今這份欠條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在我們工農紅軍與1928進入井岡山的時候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有而這三條記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不能平白無故的那老百姓的東西,借了錢必須要打欠條,損壞東西要賠償。」
  • 85年前的紅軍欠條,湖北農民保存至今,400大洋的債如今怎麼還?
    在此之前 ,他們還向上級進行了請示,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嚴格的進行。他們敲響了當時楊長銀老人的門,並委婉地向他提出了要求。沒想到楊長銀老人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300大洋的全部積蓄,眼見並不夠,迅速出門又借了100塊大洋,總共湊齊了400大洋交給了紅軍。紅軍隊伍感到十分感動,堅定地寫下了欠條,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85年前的欠條了。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了400大洋,現今該還多少錢
    故事起源於湖北孝昌縣賀家畈,當地有一個老農夫名叫楊明榮,2015年時他拿出一張祖傳的欠條,破舊破舊的紙條上,留下了85年前的痕跡,看不出借款人的名字、欠債的數額和借款的原因。根據老農的描述得知,這張欠條是由他爺爺楊長銀代籤的,借條的出具方是紅一軍,欠條所欠金額為400元。
  • 70多年前,「麻利嫂」借給八路軍7000斤糧食,臨終:別去討要欠糧
    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 :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 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才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該還多少錢
    不過紅軍中任何一位成員都沒幹過白拿百姓們財物的事情,縱使一時半會沒有辦法償還,他們也會提前給百姓們打好欠條,以便日後找機會償還他們。我們之所以要跟大家說這些,就是因為我們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跟紅軍開出的一張欠條有關——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 85年前,湖北老人借給紅軍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然而,有時候由於戰爭的需要,加上百姓的堅決要求,紅軍就會接受百姓的幫助,雖然只是一次針鋒相對,紅軍還是出具了借條,並保證在新中國成立後將全部奉還。可是,戰士們是要被上級調來調去的,加上一些戰士英勇犧牲,所以許多寫過的欠條都沒有發出來,而且很遲才發出來,而且有些欠條還一直留著。在湖北,有個老漢拿出了85年前,借給紅軍400塊洋的欠條,這是怎麼回事?
  • 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
    原標題:9歲喪父,家境貧寒,男孩被保送中科院研究生,他做的一件事感動所有人5年前湖北十堰的杜家毅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卻差點因無力承擔學費而沒能步入大學在多位好心人的幫助下他最終如願進入大學校門5年後已被保送進中科院讀研二的杜家毅與媽媽商定拿出一萬餘元來償還當年好心人的捐助或幫助今年考上大學的學子有一種回報叫做我成了第二個你跨越
  • 男子參加婚禮寫欠條紅包 結婚時收到當年欠條
    而在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裡,家住河埒口的「85後」青年小李就遭遇了一個關於份子錢的奇葩經歷。  奇葩:結婚時收到當年送出的欠條  小李大學是在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念的。四年前的國慶節前,小李收到大學同學小宋的結婚請帖。他們兩人關係很要好,所以小李覺得無論如何要去參加婚禮,給兄弟站場子。
  • 今年高考志願愁哭了,講道理,家境貧寒能否選擇金融專業?
    這麼如果讓家境貧寒的學生,讀書20多年後進入這種行業,首先立馬賺錢的可能性很低,甚至中短期養不活自己的話,還需要家裡的繼續資助,其次,努力有回報還好,那萬一市場堪憂沒混好,下半輩子想替家裡改善生活,會有所不可逆轉的焦慮。
  • 揚州勵志男孩:家境貧寒沒什麼 唯有奮發努力
    丁天翼「家境貧寒沒什麼家境貧寒的他,對親人和母校,懷著深情,奮發努力的故事令人感動。一道道難題這樣解答出來今年高考,丁天翼的數學取得了175分的好成績,源於他對數學的深愛以及鑽研精神。從小學起,丁天翼就對數學充滿興趣,喜歡做題,「和生活相比,數學的世界單純而美麗,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會讓我忘卻生活的煩惱。」
  • 日本鬼子耍心機假扮八路軍,結果被船夫識破,直接拿出了炸彈
    當年日本的侵略戰爭,讓我們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二戰結束以後,根據統計,全中國因為戰爭死掉了一千八百萬人,而因此受傷的人也很多,達到了一千七百萬。但是,日本鬼子對於強渡黃河,一直沒有死心,不斷的尋找機會想去到陝西,甚至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說專門找會漢語的人,假扮成八路軍。黃河邊上生活的農民不少,不過很多人都是八路軍的眼線。因此,這支鬼子假扮的八路軍突然出現後,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一位老大爺恰巧就被鬼子攔住了,說他們希望讓老大爺幫助過黃河。
  • 杜月笙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在這個不受國家管理的租界裡,各種生意隨著興盛起來,開的賭場更是多。杜月笙曾經就是上海灘的代表人物之一。這個昔日呼風喚雨的傳奇人物,卻在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家人不捨得,他怒吼:這是救你們的命! 十四歲入賭場後賣鴉片,國難當頭卻是熱血國民 提起杜月笙,人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背後的青幫。 這一個上海灘大人物,童年時期卻過著很辛苦,使得他早早就出來討生活。杜月笙人生的轉折,與黃金榮脫不了關係。
  • 為什麼家境貧寒的學生很難考上清華北大?背後的真相太殘酷
    為什麼家境貧寒的學生很難考上清華北大?背後的真相太殘酷每年的高考成績公布後,只要細心留意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省份的高考狀元都出自富裕的家庭,出自貧困家庭的高考狀元寥寥無幾。所以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好的兩所高校,每年成功考上的學生中,很少有家境特別貧寒的學生。那麼為什麼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就很難在高考中考出高分,很難考上清華北大呢?背後的真相很扎心。
  • 欠條的有效期是多久?欠錢不還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欠條的有效期是多久?借錢欠錢的經歷想必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借錢給別人擔心收不回來,打借條或者打欠條有什麼區別?哪個的有效期更長一些?下面履正律師為大家詳細介紹欠條方面的法律知識。 欠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有還款日期的,還款日期次日起計算三年訴訟時效。
  • 手持複寫紙欠條要回30萬
    但只有複寫紙的欠條,沒有其他任何證據印證,還能不能要回錢?近日,在司法規定空白下,下關區法院審理該起案件時認為複寫紙屬於欠條原件,判決被告還錢30萬。  今年,煙臺建設機械廠起訴到南京下關區法院稱,南京人喬某跟機械廠素有經濟往來,2003年7月,雙方就往來帳目進行結算,用複寫紙寫下一式兩份的欠條,內容為:現有喬某購買煙臺機械廠塔機總計160萬3千元,已付款130萬3千元,餘欠款計30萬,喬某籤字後其中複寫紙第一聯由他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