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詩詞與書法,古樸遒勁,均達盛極,千秋翹楚,流芳百世

2021-01-07 詩詞與文學

北宋不過319年的歷史,但青史留名的人卻數不勝數,除了我們熟知的蘇軾、王安石、歐陽修、晏殊、秦觀、範仲淹、李清照等等,還有一位絕對不能忘記的人,那就是黃庭堅。他是蘇軾的門下,後來與蘇軾齊名,被稱「蘇黃」。他以能詩,能詞,擅行草而聞名。

生於1045年8月的黃庭堅,號山谷道人。少時就聰穎好學,勤奮有加,小小年紀博覽群書,6歲就寫了這樣一首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7歲再做詩一首:「萬裡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這兩首值得細品和讚嘆的小詩,竟然是才六七歲的孩子所作,實在令人震驚。

黃庭堅和蘇東坡詠詩

黃庭堅的聲名鵲起是因為蘇軾,當時黃庭堅以優異的成績考中進士,擔任國子監的教授,蘇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他寫的詩文,大讚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並稱「其詩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以蘇軾在宋朝文壇的地位,黃庭堅從此也名揚四方。

黃庭堅被蘇軾看重後,自然是得到蘇軾的諸多點撥,本來蘇軾就愛才,看到這麼個可塑之人,更是萬分欣喜,在蘇軾的影響下,黃庭堅的詩詞也有著豪邁的氣度與風範,讀來氣象開闊,坦蕩磊落,比如他的《登快閣》:

《登快閣》宋代: 黃庭堅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首《登快閣》寫在1082年,此時的黃庭堅在江西做知縣,某日他忙完公務之後,在落日的餘暉裡,來到快閣,登高望遠,盡抒感慨之情。這首詩最著名的就是其中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作者目及秋山無數,重重疊疊,秋色漸濃,落葉飄零,不禁感慨萬端,天地之間如此遼闊而遠大,但見淙淙流淌的澄江水,在月色的映照之下,空曠澄澈。

《登快閣》語言樸實,夾敘夾議,用筆堅實,力道剛勁,有著意味雋永的持久回味,代表了黃庭堅詩詞作品的風格,詩作中表現出的豁達的胸襟,悠遠的氣勢,同樣也是黃庭堅書法作品的特點。他的詩詞與書畫作品,成就了無數瑰麗與雄健的傳世之作。

黃庭堅的書法在楷書、行書與草書都頗有成就,特別是他的楷書,以其獨有的特點,自成一體,為後人仰慕。蘇軾不僅是他詩詞作品的老師,也給了黃庭堅書法造詣上的指點,因此在黃庭堅的書法作品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受蘇軾的影響。

後人將黃庭堅歸入著名的「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這四個人可以代表宋代書法領域的最高水平,黃庭堅位居第二,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但也有人為其不平,便是,若蘇軾不參加這個排名,或兩人不在同一時代,那麼,黃庭堅鐵定第一,絕對橫掃江湖,孤獨求敗,這話也沒有錯。

相關焦點

  • 書法人物黃庭堅
    這其中不能沒有其對王羲之書法學習的深悟。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札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黃庭堅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不能不受蘇軾書風的影響。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蘇東坡不僅是黃庭堅文學上的老師和提攜者,而且也是其書法的學習榜樣。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渾厚古樸 意趣高遠-錢法成書法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研究會會長、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名譽會長、杭州市硬筆書法協會顧問、杭州錢鏐研究會會長。書法家錢法成先生錢法成的書法結體嚴謹且方中有圓,筆力遒勁圓潤,剛柔相濟,書風渾厚古樸,通篇觀之非常大氣,彰顯出深厚精湛的書法功底。
  • 書法與詩詞同樣優秀,那些年被詩詞耽擱的書法家們!
    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認識了不少古代詩人,作為牢牢霸佔我們語文課本半壁江山的詩人們其實除了詩詞,他們還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的造詣,例如下面我說的這幾位優秀的詩人作家,他們以詩詞出名,但是他們在書法方面同樣優秀。
  • 黃庭堅書法全集
    崇寧四年九月三十日卒於宜州館舍,終年61歲,紹興初,追諡文節,工詩文,受知於東坡,與秦觀、張耒、晁補之並稱為「蘇門四學士」,開創「江西詩派」,與東坡合稱「蘇黃」黃山谷書法與蘇軾米南宮、蔡襄齊名號稱「宋四家」。
  • 「歸來晚,文君未寢」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茶詞《滿庭芳》
    他的詩詞與書法都是北宋卓越的大家。其詩功力精湛,在當時就與蘇東坡齊名,被並稱為「蘇黃」;其詞自成一格,與秦觀合稱為「秦七黃九」;其書法繼往開來,縱橫遒勁,飛龍舞鳳,與蔡襄、蘇軾、米芾合稱為「宋四家」。被奉為「江西詩派」的祖師,開創了影響深遠的「江西詩派」。 事實上,黃庭堅不止是個大詩人、大詞人、大書法家,還是一個終身愛茶的鐵桿茶人。其一生所作有關茶的詩詞、文賦等等共有一百多篇之巨。
  • 黃庭堅對蘇軾書法的繼承:創新精神與學問氣節
    (《書繒卷後》)顯然,黃庭堅認為學問氣節是書法達到「韻勝」「不俗」境界的重要前提條件,而書法之「韻勝」「不俗」正是黃庭堅書論思想的核心。他推崇蘇軾書法,亦正是因其「天然自工,筆圓而韻勝」「字形溫潤,無一點俗氣」(《題東坡字後》)。他感嘆東坡書法「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
  • 筆法險峭爽朗,筆力遒勁舒放,唐代李邕《法華寺碑》書法欣賞
    初學右軍書法,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李陽冰謂之書中仙手。」他工詩文,善正、行、草書,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觀常以金銀財帛作酬謝,請他撰文書寫碑頌。他前後共為人寫了數百篇,得到的潤筆竟達數萬之多。他繼李世民《晉祠銘》後以行書書寫碑文,其書法個性明顯,高勢左低右高,筆力遒勁,舒放,有險峭爽朗之感。李邕提倡創新,有似我者俗,學我者死的精僻論點。
  • 領導辦公室書法字畫內容 既有品位又勵志的辦公室書法欣賞
    中國書法,在眾多流芳百世、承載人類文明的書法中,有人選擇篆書的凝重圓潤,有人喜歡隸書的古樸率真,有人欣賞魏碑的遒勁渾厚,有人效法楷書的端莊嚴謹,有人心悅行書的流暢溫和,有人追求草書的自由豪放……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那麼,領導辦公室掛什麼字畫好?下面易從網為您推薦幾幅適合辦公室書法內容,有喜歡的書法內容,還可以請【易從網】籤約書法家為您私人定製!
  • 大宋才子黃庭堅:文啟彭水 山谷墳荒
    黃庭堅在黔州三年,「似得江山之助」,寫下了《木蘭花令》《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等100來首詩詞名篇和《砥柱銘》等大量書法精品,在萬卷堂為文人士子教書授課,饒有興致地記錄當地風土民情,讓尚且荒蠻的黔州進入了世人的視野。    唐宋時期,巴蜀東緣山地主要為少數民族聚居區,語言不通、風俗淹陋、文化與教育滯後。時任忠州刺史的白居易,曾這樣評說,「安可施政教?
  • 當代女書法大師周慧君,行書經典詩詞,筆走龍蛇墨韻千秋,真書法
    書法藝術節奏無非是連貫用筆方略概述:藝術書法的節奏感,既存在於色彩(濃、淡、枯、潤、焦即為五色)之中,也可見於章法之內。色彩之中,色度的明暗,色相的冷暖,色塊的大小方圓等等,都是產生節奏的因素,章法之中,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圓缺參差等等,都是產生節奏的原因。
  • 毛澤東周恩來等書法一覽:字如其人 才華了得
    毛澤東始終對書法和詩詞的研究孜孜以求,還把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融入到書法之中,從而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神韻的書法藝術風格。在革命年代,他多次為部隊題字,每次題字,點畫如長槍大戟,運筆峻拔,勢不可擋,而對將士和人民給予極大的鼓舞。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的書法風格向外柔內剛、柔以抒情的方向發展,呈現出淡雅之風,喚起人們的愉快、向上、平和之情,給人無限的美的享受。
  • 書房適合掛什麼字畫 四款超勵志書房書法字畫欣賞
    其實,書房中最適宜掛的字畫便是中國書法,在眾多流芳百世、承載人類文明的書法中,有人選擇篆書的凝重圓潤,有人喜歡隸書的古樸率真,有人欣賞魏碑的遒勁渾厚,有人效法楷書的端莊嚴謹,有人心悅行書的流暢溫和,有人追求草書的自由豪放……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適合掛在書房的書法作品。
  • 黃庭堅書法高清大圖欣賞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黃庭堅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是宋書尚意的重要人物。
  • 古樸蒼勁,骨氣洞達——潘學聰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古樸蒼勁,骨氣洞達——潘學聰先生書法作品欣賞黃玉海/文那古樸蒼勁的松樹,若龍騰於淵,鳳鳴於天,骨氣洞達地盤旋屹立於天地之間,凝視著浩瀚蒼茫的宇宙星空,吟唱著金戈鐵馬,高士松風……他仿佛陶醉於意在筆先的意境之中,著意去表現著其情懷之中的遒勁風骨,松柏精神,筆勢開闔,風姿豪邁,曠達蒼遠。他的字看似不那麼清新脫俗,溫文爾雅,甚至有著些許的粗獷豪放,不拘小節,有時或許還象是山林之間唱著信天遊的漢子,以松枝作劍曠達揮舞的豪俠之士,看起來不那麼拘泥於約定俗成,然而卻如燕趙之風一般,自古多慷慨悲歌,而這種豪氣幹雲的氣慨,已融化入他的血脈之中,鑄就了他的文脈風骨。
  • 黃庭堅的臨終絕筆,被乾隆皇帝珍藏一生,如今是「國之重寶」!
    在書法史上也是如此,到了宋代,書法風貌為之一變,出現了很多繼往開來的大宗師級別的人物,比如將書法的「文人氣」寫到極致的蘇東坡,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的巨子書法也是天才型的作者。黃庭堅草書長卷《諸上座帖》黃庭堅的書法對於後世影響極大,幾乎每一個學習草書的人,都繞不開黃庭堅的書法,在當代書壇也是如此。
  • 中華書壇望月堂主傅平,近期行草書法創作展示,筆法犀利格韻千秋
    行創的意識及當代行草的發展簡述:行草創作的狀況,卻仍處在書法創作的最低谷。我們沒法看到如懷素的《苦筍帖》,黃庭堅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諸上座帖》那樣縱橫馳騁、結體多變、筆法圓勁、體態開張、氣勢蒼渾、神完氣暢的行草佳作。
  • 趙之謙此《桓子新論》有黃庭堅的影子嗎?
    楷書桓譚《新論》正是吸收了大量北碑精髓的力作,此外此作結體上每個字均有一個中心,撇、捺及部分橫、豎畫盡其所長,亦可看出黃庭堅與《瘞鶴銘》對他的影響。 對黃庭堅的取法,我們除了從此幅作品中得到印證外,在其《章安雜說》中亦可得到線索:「見山谷大字真跡止十餘,若有所悟,偶作大字,筆勢頓異,覺從前俗骨漸磨漸去,然餘未嘗學山谷一字,叔見餘書,指為山谷,亦數十年中一大知己也。」這段文字中,我們足可看到黃庭堅書法對趙之謙的影響。
  • 汪士習唐人學顏書——書法遒勁,楷行兼備
    他的書法瘦硬中有疏朗之氣,最終歸於平靜。後人評論『汪退谷得執筆法,書絕瘦硬,頡頏得天,諸子莫及』,『得天天分高,魄力雄;退谷火候熟,氣韻靜』。其書寬博有度,不拘於規矩,縱橫自放,包世臣《藝舟雙楫》中列其書法為佳品上。清 汪士 行書五言詩縱觀汪士作品,與清初整體氣息相一致,魄力雄厚,瘦勁健朗,有蓬勃向上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