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思維: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都錯!專業,才是最重要的...

2020-12-13 騰訊網

大學該怎麼選,志願該怎麼填報?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選專業還是選學校?什麼方向最能賺錢?什麼學科找工作最容易?這些問題,從十幾年前我上大學那會兒,就開始困擾高三學生們以及他們陪讀十八年的父母們了。

市面上也一直都流行著一種排序方法:優先選城市,北上廣一定比二線城市好;其次選學校,985、211肯定比一般院校好;最後選專業,熱門專業一定比冷門專業好。

基本上來說,填志願,就是在城市、大學、專業這三者之間博弈,大家都想要達到一個平衡,想要找出一個最優解。

可事實上,在這場博弈中,能找到最優解的,往往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必須放棄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而放棄誰,就是這場博弈中最令人難以抉擇的點。

大家好,我是大塊頭強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志願填報季,關於上面的問題,先說我的觀點:

我認為,志願填報,應該以專業為主,專業,才是上大學最重要的選擇。

你可能覺得我的這個觀點有點顛覆,沒關係,今天我就跟大伙兒聊一聊我的大學專業,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我,大家如果覺得我的這個觀點不對,可以留言跟我討論。

好,我們的旅程現在開始。

01應對複雜世界,我們需要專業知識

你也許會說,有數據統計,在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中,有一大部分,都選擇了跟專業不同的領域工作,所以專業並沒有那麼重要。沒錯,我也一樣,我大學學的是生物學專業,畢業後,我一天本專業工作都沒幹,就進入了影視行業,成了一個職業編劇。

不過,我想說的是,生物學這個專業,帶給我的真正價值,是一整套決定我日後行為方式和人生態度的思維模型。換句話說,你選擇什麼專業,就是選擇了什麼樣的思維模型系統。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以我的專業背景帶給我的生物學思維為例子來說。

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今年是多變的一年,不管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還是今年夏天的極端天氣導致的洪水泛濫。這些黑天鵝事件背後的發生邏輯已經複雜到難以理解的程度,而這種複雜性危機,正是我們如今面對的最大難題。

那麼,以生物學思維來重新看待這個世界,會發現什麼呢?

首先,我會產生一個疑問,世界不是一直很複雜嗎?為什麼過去我們沒有面臨這種複雜性危機呢?

要知道,我們能夠製造出擁有600萬個零件的波音飛機,能夠駕馭航空母艦這樣級別的超級複雜工程,還有什麼複雜性是我們人類不能面對的呢?

沒錯,航空母艦的確很複雜,我們控制其複雜性的手段也很高明,就是將其模塊化,讓每個工程師只負責一個模塊,並且將模塊和模塊之間的聯繫,也清楚明確的界定下來。這樣,如果一個模塊出了問題,我們就能夠很快的確定位置,並且將其更換,而更換之後,並不會影響整體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即便航空母艦的功能再複雜,其模塊化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是我們人力可及的。

但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複雜性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比如,阿里巴巴的程式設計師,一年可以寫下12億行的代碼。怎麼樣?是不是覺得不是很多嗎?好,再往下看,這12億行代碼被放進網絡之後,會產生級聯效應,也就是他們之間會發生相互的連結和互動,並且是一層一層不同級別的互動,這樣下來,會產生多少種可能的情況呢?

答案是,比整個宇宙的粒子數量還要多,無數倍。

你看,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複雜性危機,跟機械時代的複雜性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最重要的是,這種複雜性,已經不是我們人力和現代科技所能解決的問題了。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00的那場千年蟲危機,簡單說就是最早的計算機系統記錄年份的數字是兩位數,比如91年,92年,但是,到了99年,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再過一年,數字是全部歸零,還是變成2000年呢。因為軟體系統經過幾十年的迭代,已經太過複雜,最早的那批工程師已經去世,誰也不知道早間年他們在技術上挖下了什麼坑,而這些坑完全是不可追溯的,一旦出現問題,當時所有連接在網際網路上的一切,都將迎來不可預測的挑戰。

這就是我們現代社會遭遇的不可理解的複雜性危機。

02生物學專業,讓我找到面對複雜世界的心法

如果你有一點生物學思維,你就會明白,人類事實上一直都生活在巨大的複雜性之中,無論是宇宙、還是海洋,或者天氣,甚至包括我們人體自身,都是無比複雜,且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無法完全了解其運作原理,更別提對其進行控制。

可我們不是也跟這些事物和平相處了幾十萬年嗎?也並沒有被這些複雜性危機困擾前進的腳步啊。

這就是生物學思維和傳統思維最大的區別,生物學研究的問題,是如何跟複雜性和平相處,而不是想盡辦法去控制它們,消除它們。

的確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會漸漸失去了理解世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反應會趨於兩個極端:要麼恐懼,要麼崇敬。

一方面,在面對異常複雜的科技系統時,一些人會被它的強大和複雜性壓倒,並因未知而感到恐懼;另一方面,在面對科技所展現出的美麗與力量時,另一些人則會像對待宗教信仰一般表現出無比的崇敬。

這兩種心態,要麼導致將技術妖魔化,要麼導致在追求控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很明顯,這是一條不歸路。

生物學則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條道路,叫做進化剪刀。

簡單說,就是與複雜性共存,在複雜性中尋找修復bug的方法,一個補丁一個補丁的打,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只要能夠在複雜性中生存下來,就能穿越進化剪刀,成為優勝者。至於優勝者身上是不是還有bug,是不是不夠完善,生物學思維根本不去關心,因為生存,才是王道。

就像如今生存在網際網路世界的我們,想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下去,不被進化淘汰,就要不斷尋找解決方案,但是,一招鮮吃遍天的辦法根本不存在,我們只能隨著網絡世界的發展,不斷的迭代我們自己的思維,改變我們的做事方式,不斷的打補丁,做迭代。這些做法可能不夠究竟,但是有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至少是解決一時一地的問題,這就夠了。

跟複雜性共存,迎接挑戰,熱愛挑戰,甚至藉助複雜性挑戰完成自我進化,這,就是我所學到的生物學思維,也是我的大學專業帶給我最有價值的幫助。

想想看,我們以最善變的年紀,進入了最豐富的世界,選擇了一套思維系統,並用四年的艱苦學習,將這個套系統深化到我們的腦海,紮根在我們的思維深處。而這個系統,就是你人生的風帆,你的所有遠航,都由這裡啟程。

相關焦點

  • 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都錯!專業,才是最重要的選擇
    大學該怎麼選,志願該怎麼填報?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選專業還是選學校?什麼方向最能賺錢?什麼學科找工作最容易?這些問題,從十幾年前我上大學那會兒,就開始困擾高三學生們以及他們陪讀十八年的父母們了。市面上也一直都流行著一種排序方法:優先選城市,北上廣一定比二線城市好;其次選學校,985、211肯定比一般院校好;最後選專業,熱門專業一定比冷門專業好。
  • 填報高考志願,選專業還是選城市?
    1.先選專業,這點很重要。注意,是看專業實力,不是看學校實力、名氣。5. 到 985 高校的腰部以下(不含腰部)專業,不如去 211 高校的頭部專業。學校都會對自己的王牌專業更看重,資源傾斜更多。而邊緣專業常常會不被重視,缺少氛圍,甚至專業領域的辦學條件不足。6. 專業和學校都篩選完了,再選城市。7. 城市的選擇,建議就遠不就近。
  • 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重要還是選院校重要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高考了,相信參加今年高考的同學們一定都在緊張地備考。俗話說得好,考得好不如志願報得好!在全力以赴高考的同時,志願填報也是重中之重。下面是一些有關填報志願的乾貨總結,希望能夠對家長和孩子有一定的幫助。
  • 高考志願填報,優先選專業還是選大學?魏坤琳教授:專業最重要
    導語:轉眼間,高考已經結束了近一個月了,高考的志願填報也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大部分的學生還沒有開始填報志願,也有很多成績普通的學生還在糾結到底是優先選大學還是選專業。如果你還有這樣的糾結,這篇文章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 從挑大學到選專業,我們選取了志願填報中最重要的部分
    每年高考出分後,擺在家長、考生面前的大山——志願填報,就足以讓他們傷透腦筋。有人說,考的好的填報志願就很簡單啊,只有考的不好的才頭疼志願,其實不然!有句老話:考的好不如報的好!02、報熱門的還是按照興趣報三歲看老,在幼兒、小學階段,大部分家長看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其實正常到了高中階段,孩子是天賦異稟還是普通人,大家心裡都有數。
  • 高考報志願,選學校還是專業?選學校還是城市?選文科還是理科?
    在高考志願填報時的諸多問題中,是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挑專業可謂老生常談,一直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大學的學術精神、校風傳統、人文氣息、學習氛圍……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才是大學生可以獲得的最寶貴財富,更不用說當前大部分大學都會為學生提供無門檻更換專業以及大類招生下選專業機會了。
  • 高考志願怎麼填?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
    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們即將開始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時優先考慮選專業還是學校,同學們看法不一,還有同學表示上大學的城市更重要,你覺得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呢?01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填報志願是第一步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省相繼傳來喜訊。隨之而來的就是填報志願環節。在分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呢?
  • 劉強東:高考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專業?總結的太精闢了
    劉強東:高考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專業?總結的太精闢了劉強東這個人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從一個寒門學子逆襲到了現在的商業大佬,回顧自己的成功,和自己當初高考填報志願有著很大的關係,又一年的高考結束,學生該選專業還是選大學呢?劉強東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總結了幾點經驗,值得高考生借鑑。
  • 高考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答案是...
    最近大部分高考生的志願填報已經落下帷幕,選擇去哪裡,填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應該是那幾天他們還有家長最頭疼的事。(ps:現在也挺好的,只是感慨一下,我對我們小破財還是有感情的)所以想問問大家對於填志願的時候是會先考慮所在城市還是學校呢對此,很多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 報志願是選專業重要還是選大學重要?要不要考研?一篇文章就夠了
    總有同學私信留言問:上大學到底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學者胡適1932年對北大學生說的「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選專業原則,現在還靠譜嗎?因為在本文裡,掙大錢的專業我們暫且認為是好專業。當前很火的培訓機構老闆張雪峰大佬想必各位家長和考生小朋友都很熟悉了,他基於人性之上的專業選擇觀點,基本上我是認可的,也就是他在無數的高考志願、考研講座上,講的那些志願填報大原則,可以參考。
  • 孩子上大學,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城市重要?
    好學校並不代表裡面的每個學生都優秀,但是優秀的人會比差的學校要多得多,這就是企業在選人時最直接的判斷。所以,好學校,其實是比專業是一個更重要的篩選器。我覺得,大部分人在填志願選專業的時候,是迷茫的,都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才慢慢喜歡上自己的專業,或者被迫喜歡上自己專業的。所以說,專業,其實遠沒我們想的那麼重要。這純粹只是個人建議,也只是針對大部分考生,並不是絕對的。你的人生,你做主。
  • 高考填志願,專業還是興趣?學校還是城市?你會怎麼選?
    每年填報大學志願的關鍵時刻,考生們總會面對現狀猶豫不決,過來人回憶當年唏噓不已。是選學校還是選城市?因為當年在父母考慮了專業前景的建議之下,我學了針灸……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大學幾年都十分打腦殼(此為重慶話,意思是「頭疼,讓人費解」)——主要還是沒想到自己居然暈針!
  • 志願填報常見問題解答:選好大學還是好專業
    好大學 vs 好專業  如果終生職業 = 大學專業 + 工作前5-7年,我們可以嘗試聊聊志願填報時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選好大學還是選好專業?   推薦:2009年高考志願填報 備受矚目的二本大學盤點  首先說說我眼中大學的意義:  其一:大學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  大學可能是人生中最後一次群居的機會,沒上過大學,就像一輩子沒機會見到海一樣,或多或少會有遺憾。  其二:大學文憑是一種資質認證。
  • 我教考生填報志願選專業
    高考成績已發布,又到了填志願選專業的時候,考生又面是面臨填報志願之憂。大學專業如何選?;同時,在選專業時,要想想你的優勢專長,你的知識結構是偏文科還是偏理科,你的大腦是擅長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四、填報志願選專業時考慮自己有人脈資源的行業大學畢業後,都要在某行業就業,現在就業壓力大,如果有一個行業你父母熟悉或有人脈資源
  • 高考志願填報,怎麼選擇城市、學校和專業
    那高考成績出來了,馬上就得填報志願,那麼怎麼填報志願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以及最近學習過的知識,可以給有需要的人們來一個系統的分享。我們去應聘的時候,HR是覺得面試者的大學更重要,還是專業更重要?顯然是大學更重要。但是你在杭州讀的985,和北京讀的211大學,哪個更好呢?答案不是絕對的,但是在一線城市呆久了,你的格局和見識真的不是小城市可以相比的。北京的文化底蘊,人文環境,以及教育資源、工作資源是小城市望塵莫及的。
  • 大學、專業、城市先選哪個?志願填報前必看!真的有用
    用12年的時間備戰高考,用10天的時間收集信息,用10秒的時間填報志願,其實志願的選擇將影響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要慎重的考慮。常見誤區選城市:你認真考慮過嗎?這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填報志願的術語,主要針對某些考生和家長「非本省院校不上」的認識誤區提出的。選大學:兩大誤區你有沒有?填報志願之前,很少有家長和考生會去研究一下高校的歷史和實力。往往是拿到志願填報的「大本」之後,看哪個順眼就報哪個。
  • 2020高考志願填報如何選學校選專業?學長學姐來支招
    如何選專業?這是你人生中的面臨的一次重大選擇。在這樣重要的節點,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當年文科只多出一本線17分的我,填報志願時只靠著學校發的一本報考志願的書,糊裡糊塗就填報了志願。VS選專業:很多考生和家長可能都面臨著是應該選大學還是應該選專業,這方面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進行選擇,如果自己有很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發現、有很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則應該優先考慮專業,若是不明確,則應優先考慮大學。
  • 2020年高考填報志願,是選專業重要?還是選學校重要?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是選專業重要還是選學校?相信有不少家長和考生正在為此糾結。作為一個過來的家長也是學霸的媽媽來談談這個問題,或許會對您有所幫助。首先說結論:高分選學校,低分選專業 如果你能考上985、211或雙一流大學,建議首先選擇一個好學校,這主要是有四方面的優勢。
  • 高考填報志願專業重要還是院校重要?
    2020年的高考總算落下帷幕,各省考生的高考分數也陸續公布,很多學生家長都在糾結高考志願的填報,其中一個繞不過的問題就是選專業還是選院校呢?今天四月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問題。「七分考,三分報」這是很多人對高考的一個看法,考生們十餘年的寒窗苦讀也可能由於志願沒有填報好,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可是上了好學校,專業不喜歡、就業前景不理想怎麼辦?
  • 高考填報志願:選學校VS選專業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從興趣出發米蘇(霞山)「填報高考志願,該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一煩惱,其實一般只是部分「學霸」會遇到。由於考試分數高出一本線不是很多,如果選一間211、985大學,可能只敢報一些往年錄取分相對比較低的專業;而如果想讀一個自己喜歡、前景較好的專業,就只能選另一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