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讓孩子上才藝課?

2021-02-19 螢火蟲早期教育

現在的城市家庭,很多家長都在頭疼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在課外學一點才藝。學的話,一些本來在學校已經學得很辛苦的孩子,如果還要在課餘時間上才藝課,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太累,而且,很有可能引起一場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戰爭」。但是不學的話,很多家長又怕耽誤孩子的發展。到底該怎麼辦呢?臺灣出版人謝淑美女士在自己的暢銷家庭教育圖書《豆芽不上安親班》中談到了對此問題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比大人還忙,小小一個小人兒一個星期要趕場學四五項才藝的,大有人在。很多媽媽也為孩子學了才藝之後的練習意願不高,很頭痛。硬逼孩子練琴的媽媽多的是,親子之間的戰爭,不只在斤斤計較考試多一分、少一分,戰事還蔓延到學才藝這個問題來。真的是苦了媽媽和孩子們哪!

豆芽從四歲開始,就在雲門舞集跳舞,課程名稱是「律動課」,其實不是教孩子跳什麼舞,而是讓孩子透過活動肢體,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如何好好地運用、發展身體。這個課程以一個學期為單位,隨著孩子的年紀漸長,一階一階升級上來,逐年讓孩子體會自己的身體其實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豆芽從律動一級一路上到現在,已經持續上了近五年。在上小一後,豆芽表示她對芭蕾有興趣,於是,又在雲門舞集多報名了一項芭蕾舞的課程,也是一路持續到現在。

這麼多年來,豆芽只在雲門舞集上了這個有點不算才藝的舞蹈課。這個課程也沒有回家練習的問題,豆芽上得一點壓力也沒有。我看待她去跳舞這件事也很隨性,就是每個星期送她去活動一下筋骨。雲門的課程設計很用心,她們其實是把對音樂的感受、肢體創意及活動的主動性都暗暗加入課程中了,孩子跳得很開心,無形中也吸收到了一些東西。這樣的課程設計精神,是我非常認同的,所以,我很鼓勵豆芽繼續跳下去。今年,剛剛滿四歲的蝴蝶妹妹也加入雲門的律動課行列。姐妹倆雖然上課的教室不一樣,課程也不盡相同,但同樣玩得很開心。

一直到最近,豆芽表示她想學鋼琴,她希望我請她之前幼兒園的一位臺灣頂尖的鋼琴老師來教她。我知道那位老師教學很嚴格,對孩子的要求一點也不馬虎,因為她自己很專精琴藝,面對鋼琴時,我相信她一定是全力以赴的。

我有點擔心豆芽沒搞清楚狀況,一再地提醒她:「老師很兇喔!你不是知道嗎?要請她來教你嗎?」

豆芽很肯定地表示,「對!我要她教我,因為我要像她一樣厲害。」

好吧!算你有志氣!開始學琴後的豆芽,果然表現得很像拼命三郎,看來她是玩真的。

對於豆芽學習任何才藝,我的態度總是比較像是個旁觀者。要學什麼項目,要看她自己。要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我也沒意見。真是好隨性的媽媽呀!

我曾經跟豆芽討論過學鋼琴這件事。我告訴豆芽:「學一個樂器是好的,將來你有可能會心情不好、不開心,卻不一定隨時有人可以陪你、安慰你,這時候,你就可以彈彈你自己會的樂器,抒發心情,安慰自己。」

豆芽回我:「如果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可以彈給你聽,讓你開心起來……」

音樂,是讓人愉快的。樂器,是用來陪伴的。在我看來,親子之間怎麼都不應該為了練不練琴的問題,搞得劍拔弩張地緊張兮兮。


我對孩子學才藝的看法是──不要貪多,不要排太滿,不要逼迫練習。

那麼,這麼隨性的話,就不要學了吧!如果有媽媽這樣以為,我也不反對。事實上,如果孩子沒有表現出他自己對某一項才藝很感興趣,光是爸爸、媽媽幫忙挑、逼著學,孩子當然就哭著練。

大人們首先要釐清觀念,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孩子學才藝呢?如果是我那個用來調劑身心的目的,又不是非要成什麼家不可,何必非得搞到每天一定要練幾個小時不可呢?

如果爸爸、媽媽是有心栽培孩子往這條專家的路上走,在逼孩子練習之前,先得對孩子清楚明白地表明期望,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天分跟意願。畢竟一旦決定往專家的方向發展,孩子自己得知道他要付出很多時間成本,必得捨棄其他很多一般孩子該有的休閒娛樂。爸爸媽媽也要計算好投入的成本,還有將來成不成功的心理調適問題。

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一切都好辦。輕鬆以對或是全力以赴,絕少會再猶豫了。

不要將孩子學才藝當作父母向人炫耀的事,存著這樣的心態,孩子肯定早早就會感受到,爸爸、媽媽也是自討苦吃。

才藝是讓孩子身心放輕鬆、多一個認識自我的渠道。請讓孩子們自己決定他的生活裡要有什麼類型的才藝陪伴他吧……

本文選自《豆芽·不上安親班》(謝淑美著),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如何根據孩子不同特質選擇才藝課?
    (圖片來源:parinyabinsuk/shutterstock.com)該上什麼才藝?適應度高的孩子熱愛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作品的感覺,不管是學什麼類型的才藝,只要是選擇能團體合作的課程,都能引發他們高度的學習興致。反之,適應度較低的孩子,比較適合能獨立完成、能展現自己個性與主見的課程。這類孩子無法忍受突發狀況,活動安排上最好有固定的流程與儀式,或是活動前事先預告接下來會發生的步驟,避免措手不及。
  • 到底要不要逼迫孩子學習才藝?蔡康永這樣回答你
    ,為了升學考試中能有加分項,為了襯託孩子的與眾不同...不少家長都會不考慮孩子的學習意願,強迫孩子必須學習一門才藝。 到底要不要逼迫孩子學習才藝呢√ 學習才藝,能夠改善孩子的性格。有的孩子性格外向,過於活潑好動;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又過於沉默寡言。學習音樂,可以讓愛動的孩子靜下來,享受音樂的靜謐;可以讓內向的孩子用音樂做橋梁,學會與人溝通。√ 學習才藝,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升個人氣質和品味。
  •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才藝?看完的人都明白了
    最近,臺灣有一份對小學生參與課外才藝班的資料調查顯示,現在在臺灣一般家庭經濟尚可,孩子生得又少,大多數不超過三個,每個小學生都有上才藝班的經歷,高達89%,而且有近半數的孩子,所學的才藝超過一項以上。面對時下各種類型的才藝班、動人的廣告和五花八門]的課程內容,如作文、美術、數學、英文、書法、鋼琴、音樂、舞蹈、遊泳、武術等,不少家長為之心動。
  • 「語文課」——才藝課(2021.9.29)
    今天下午的語文課, 還不如說是才藝課。 用點名器 ,點到誰的名字 ,誰就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才藝,唱歌 ,跳舞,背詩,聊天……都可以。
  • 孩子學才藝,父母必須提前做的7項功課
    如果才藝課強調概念式、全觀式的學習,父母在乎的是孩子在過程中享受到多少樂趣,看重的是孩子長期、更高層次的能力養成,這樣父母就會少些焦慮,孩子也樂在其中。以遊泳課為例,我們一般認為遊泳課就是要不斷練習踢水,學會動作、換氣都很標準的自由式或蛙式。
  • 小孩流感不在家隔離 還要上才藝遊泳課?
    女兒患流行性感冒,就不能安安份份在家裡休息,一定要帶小孩到餐廳用餐,還要讓孩子上遊泳課嗎?2天前,我送西柚到幼兒園以後,到附近的餐廳點個早餐,享受屬於自己的片刻時光,熱騰騰的早點才剛上桌,一位瘦瘦、短髮、背著媽媽包的女子,牽了一個帶著戴口罩的小女孩進來,熟門熟路的跟老闆點餐、閒話家常,突然,老闆問了一句:「她今天怎麼沒去上課?」
  • 【父母幫】孩子幾歲上才藝課最合適!?
    那寶寶究竟多大開始學習才藝,如何選擇呢?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夾雜任何強制性,寶寶自己喜歡並有興趣學,才是學得長久的最大動力。不過一些才藝並非越早學習越好,我們給出了一些建議,供各位爸爸媽媽參考哦~接觸英語3歲正常兒童4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早接觸外語有一定優勢。
  • 遊於藝|慈明學校才藝課、社團活動風採掠影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慈明學校推行「國家標準課程+中華文化課程+才藝課程」的課程體系。在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開設了校本課程,以及三十餘種才藝課、社團活動課,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新學期,才藝課、社團活動已經全面開啟,快來看看師生快樂學習的身影吧!有趣的陶藝課,同學們學會了泥塑、拉坯等各種手法,儼然小小陶藝家了。
  • 學習才藝兩手抓?給孩子報興趣班悠著點,別浪費了錢,他還不喜歡
    於是瘋狂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也不徵求他們的意見,反正只要自己覺得有用的,報名就是了,導致現在的孩子們天天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興趣班,沒有一點玩耍的時間,個個苦不堪言。家長的出發點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現在的孩子上學課程本來就多,還有很多作業,本身學業上的壓力就已經足夠大了,家長們如果再給他們報那麼多的才藝班,孩子真的就成了學習的機器了。
  • 如何培養孩子才藝,李玫瑾:報興趣班動靜結合,不要超過兩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在培養孩子這件事兒上,不單單滿足於上學和考上大學。想要讓孩子學習一些才藝,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怎樣給孩子挑選合適的興趣班,成為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五花八門的興趣班,讓家長們眼花繚亂。覺得學這個好,學那個也好,但孩子的時間有限,不可能讓孩子都去學。
  • 第九節 才藝課|家庭教育|親子教育|我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_網易親子
    除非孩子有特殊天分,否則從小就把多數時間投注在特定才藝上,無疑是提早為孩子選定一種比較狹隘的生活模式。這並沒有對錯好壞的問題,而是親子都應該要想清楚,如此延伸出來的生活形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 孩子學才藝「三分鐘熱度」,問題到底出在哪
    現在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音樂,學美術,練跆拳道,不但學習優秀還要有一技之長,可大部分的孩子由於其年齡和心智發展的局限,興趣和愛好常常變換,常常都是「三分鐘熱度」,難以堅持到底。我們先了解下,什麼年齡段該從什麼才藝學起。
  • 家長必讀:孩子學才藝前應該知道的7個問題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 孩子學才藝應該提前知道的7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  Q:他好像什麼都感興趣,一會兒聽音樂,一會兒畫畫,一會兒玩拼圖……但是又好像興趣都很短。怎麼辦?  A:興趣是對某種事物在一段時間內有關注和選擇的傾向。
  • 孩子才藝學習怎麼選?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首先家長要注意的是才藝學習孩子說了算而不是家長說了算。家長首先要讓孩子優先表達他的興趣,不是家長安排讓孩子學什麼而是要看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同時有很多的體驗課程,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體驗一下,通過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或者孩子回家的情緒,家長就可以了解到孩子是不是喜歡這項才藝學習。
  • 錯過孩子學才藝的最佳時間,可能要後悔一輩子!
    不少家長都知道,孩子學習知識是有一個黃金時間的。那麼,孩子學習才藝又有黃金時間嗎?
  • 「課上不講,小課講」,要不要送孩子去補課?
    朋友的兒子在本市一家知名小學讀四年級,他說:孩子的課後練習冊上有一道數學題孩子不會,在家長小群討論了之後還不知怎樣和孩子講解,於是在班級群諮詢老師,老師沒有回話;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一次後,他又在群裡諮詢老師,老師依然沒有回話。他於是私下和老師碰了面:老師上小課。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才藝,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文|百合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都會送孩子去學才藝,我也不例外,我家兒子小的時候,我給他報了一大堆興趣班,包括鋼琴、繪畫、圍棋、語言表演…… 可是,非常遺憾的是,沒有一項長久地堅持了下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也是非常地無知與盲目,在教育孩子上犯了嬌慣縱容
  • 少兒才藝大賽 只為讓孩子在舞臺上綻放藝術之美
    日前,第五屆江蘇省少兒才藝大賽無錫賽區進入決賽階段,語言、器樂、聲樂、舞蹈,孩子們的才藝表演精彩紛呈。"是省內最高級別、最大規模的少兒才藝賽事,至今吸引了近15萬名孩子參加。
  • 自閉症孩子的一周到底要上多少課程才足夠?
    我的孩子一周只有上兩堂幹預課,我總感覺不夠?其實,要上多少幹預課程沒有一定,重要的是,課程適不適合孩子,能不能與老師有好的配合,即便只是一周上兩堂課,但若孩子、老師、父母之間能在課後互相配合的好,積極的幫助孩子練習,對孩子的幹預之路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今天編編就要來給大家提供幾點方向,讓父母在為孩子安排選課程時不走彎路!
  • 「讓孩子學才藝有啥用?我學古箏也就年會時湊數」寶媽吐槽太真實
    我們那時候,一個班裡考試不及格的能佔多半,但是現在的孩子考試八九十分的能佔多半。而除了課堂學習好,課下家長們也都沒閒著,還會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這不,我哥嫂也沒少給我小侄子報班,一個鋼琴班、一個跆拳道、一個播音主持,外加英語輔導班。看我小侄子每天累得一臉疲憊,我們都特別心疼。我嫂子的姐姐,作為一位家有倆娃的資深寶媽,也心疼外甥,就對我哥嫂說了一句大實話:「讓孩子學才藝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