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衛生局要求今年剖宮產率必須下降5%

2020-12-23 騰訊網

成都市10個產婦中,有6個是通過剖腹生產。昨日,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去年全市110多家產科機構的平均剖宮產率高達60%,不僅比全國平均剖宮產率高出近10%,更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剖宮產率15%的四倍。

家屬和醫生不能想剖就剖

面對去年全市產科機構平均高達60%的剖宮產率,市衛生局基婦處負責人表示,今年基層衛生和婦幼保健工作的一大重點,就是切實降低剖宮產率,按照有關要求,全市平均剖宮產率必須在去年的基礎上下降5%。

「從今以後,不是說家屬或醫生想剖就剖,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執行。」該負責人稱,全市所有產科醫療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都將接受再培訓,以便嚴格掌握剖宮產手術指徵,實行產科主任負責制。同時,各機構必須制定降低剖宮產率的相應制度措施、操作規範、質量標準、評價監督機制。

每家剖多少定期公示

「以前醫院都總是把剖宮產率的數據掩藏得很深,以後不能再這樣!」該負責人稱,預計從六月開始,全市各級(類)產科機構都必須定期將自己醫院的剖宮產率、順產率、平均生產費用進行公示,同時相關部門還將通過網絡等手段將數據公諸於眾。此外,衛生行政部門將加強評估和監管,會定期組織專家對醫院剖宮產率控制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其中非醫學指徵的剖宮產將為核查重點。

據了解,對於達不到相關要求(剖宮率比去年下降5%)的醫院,其年底綜合評分將受到巨大影響。

記者調查

4大原因 造就「剖一代」

有人「愛」剖 有人「被」剖

患方

80後辣媽

要身材不要痛

今年27歲的李茜,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秘書。從懷孕起,她就下定決心要剖腹生產。「自然生產那麼痛,說不定一兩天都還生不下來!」李茜聽其他新媽媽描述順產時的「恐怖經歷」時,早已被嚇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再也不願承受劇烈陣痛去順產了。

此外,李茜堅決選擇剖宮產還有一個原因:保持曼妙身材。「好多人自己生了之後,身材跟著就變了形。」她說,如果身體發胖無法還原,肯定會對其工作造成影響。

高齡產婦

剖宮產防意外

35歲的高齡產婦黃萍(化名)是某企業高管,由於平日工作繁忙、競爭激烈,一直沒有把生寶寶提上日程。直到去年被調到工作輕鬆點的崗位後,才選擇懷孕生產。

不過,由於已屬高齡產婦,此前又有過先兆流產的跡象,為了避免難產、生產時出現併發症等不良情況,她最終不得不選擇剖宮產生下了兒子,「我們全家都知道順產對寶寶好,不過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只有剖腹。」

迷信的家屬

生娃娃都要挑日子

一些產科醫生向記者透露,有產婦或其家屬由於過度迷信所謂的「生辰八字」,還會向醫院提出在某月某日某時生產的無理要求。此外,為了兒女此後就讀方便,一些預產期在9月的產婦還會通過剖宮產手術,讓寶寶在9月1日前提前出生。

醫方

原因1:順產太費人力物力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產科專家稱,剖宮產率居高不下,與醫院方也脫不了關係。

「第一,就是為了節省投入的醫療成本,資源緊張的醫院肯定傾向於剖宮產。」該人士稱,自然生產從陣痛出現到生產完畢的時間醫生根本無法把控,在產婦生產期間,醫院還不得不出動人力、物力時時關懷照顧,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加大了投入。但是,換做剖宮產則可由醫生掌控分娩時間,技術熟練的專家甚至十幾分鐘就能完成接生手術。

原因2:一剖就來錢

記者從成都市多家產科機構了解到,如無特殊情況發生,一般順產的費用僅3000元左右,而剖腹生產的花銷至少是順產的兩倍。

「在利益的驅動之下,或多或少會有醫生產生動搖。」該專家稱,面對沒有醫學知識的產婦和家屬,這些醫生只要稍微將小意外一放大,對方就肯定接受動刀,「都想寶寶安全,價錢根本不是問題。」

數字看剖宮產

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全國的剖宮產率僅為5%

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剖宮產率越來越高

2010年,成都110多家產科機構中,剖宮產率高達60%

全國平均剖宮產率為50%出頭,世衛組織推薦的剖宮產率為15%

成都「降剖率」舉措

醫院定期將剖宮產率、順產率、平均生產費用進行公示

相關部門通過網絡等手段將數據公諸於眾

衛生行政部門定期組織專家到醫院監督指導,非醫學指徵的剖宮產將為核查重點

「降剖率」不達標,醫院年底綜合評分將受到巨大影響

剖宮產手術指徵

妊高症患者、胎盤前置、雙胞胎或多胞胎、胎兒巨大等情況

專家疾呼

急救手段變常態

有違人類本能

市三醫院產科主任蔡春華稱,對於大多數準媽媽來講,順產相對比較安全且傷害性較小,應是作為首選。自然分娩較剖宮產而言,不僅出血更少、感染的概率更低,產後恢復也會更快。

有關統計顯示,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時,全國的剖宮產率僅為5%。從90年代後期開始,剖宮產率是越來越高,而成都的相關數據也是從那時開始飛速攀升。「剖宮產本來只是產科的一種急救措施,現在卻意外成了常規的臨床手段。」蔡主任稱,生小孩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為了避免醫患糾紛,雙方都寧願選這種「偏門」。

不過,她認為,順產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人類本能,而剖宮產不過是一種特殊情況下施救的非常手段,若以目前的狀態持續暴增,對人類發展來說並不能期待其推動作用,反而可能出現副作用。

蔡春華表示,剖宮產並非想像中那樣輕鬆。手術時,可能出現腸管、膀胱、輸尿管等臟器的損傷,還有術中出血、術後傷口感染等風險。同時,其遠期併發症也多於自然分娩,包括宮旁粘連、腸管粘連、產後慢性腹痛等。

此外,據有關研究顯示,不經過產道擠壓的新生兒,通常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弱,脾氣比較容易急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患多動症及自閉症機率相對較大。同時,這樣的孩子肺部也更容易出現疾病。

●延伸閱讀

女子剖宮產下雙胞胎

幾小時後忽然死亡

今年2月21日,宜賓28歲女子宋林,通過剖宮產下雙胞胎女嬰。不過,手術幾個小時後,她卻悄然離世。對於「肺羊水栓塞」的屍檢結論,宋林家人堅決不接受;院方則認為在醫療過程中並無責任,雙方僵持至今。

相關焦點

  • 成都剖宮產率遠超警戒線 專家稱存在觀念問題
    2012年成都剖宮產率接近55%   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成都全市剖宮產率為55%,和往年相比雖然有了下降趨勢,但仍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   成都市武侯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範文璧表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對痛苦的耐受度也降低了,很多人主動要求剖腹。即使給講明各種不利因素,產孕婦還是堅持。
  • 榆林產婦跳樓背後:嚴控剖宮產率是重要考核指標
    本報記者 郝成 「將控制非醫學需要的剖宮產率列為重要考核指標……陝西通過調整和完善支付方式,將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與控制剖宮產率有效結合。」國家衛計委在給政協提案答覆時稱,至少在2014年時,即已在三個文件中明確了將控制剖宮產率(即剖腹產率),且有相應考核辦法。
  • 錯,這些原因促進剖宮產率正下降
    2018年國際婦產科聯盟秘書長迪倫佐提到「近年來,全球剖宮產率持續上升,全球剖宮產率在過去20年~25年間平均增長20%~25%,每年有3500萬~5000萬婦女經歷剖宮產。」可以說是這一個全球的形式,和現在高齡產婦增多,營養好,運動少,妊娠期併發症多,胎兒營養過剩導致胎兒過大,產婦怕痛怕苦都有一定有關係。
  • 醫院院長被任命要求衛生局備免職書 怕被債主抓
    今年完成債務清償  沉重的債務,嚴重影響了一些衛生院的正常運作。在湛江,因債務問題,有的衛生院被封,有的衛生院長被行政拘留。在廉江,甚至有衛生院長被任命時要求衛生局再為其準備一份免職書隨身攜帶,以應付追債的債主,並免於被抓。  「債務就像繩索一樣,會不時勒一下我們的脖子。」
  • 北京市衛生局規定社區醫院濫用抗生素將通報批評
    從北京市衛生局獲悉,本市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十年來首次下降,患者平均每次門診醫藥費的花銷為349.1元,同比下降0.9%。  去年,北市衛生局對138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1至11月份的門診費用、住院費用和藥費佔全部診療費的比例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
  • 成都市首屆十大名中醫人選公示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為在全社會形成爭當名中醫、尊重名中醫的良好氛圍,發揚祖國傳統醫學的優勢,更好地使中醫藥服務於人民的健康,全面推動中醫藥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今年,經市政府同意,開展了「成都市首屆十大名中醫」評選活動。
  • 成都衛生局官方微博澄清:男嬰死於高膽紅素血症
    12月8日,33歲的趙義燕在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第二人民醫院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張林弟。12月11日,這個孩子因為呼吸循環衰竭去世。近幾日,在電視上看到嬰兒疑因接種深圳康泰公司生產的B肝疫苗死亡的新聞後,回憶起孩子離開時的症狀,父親趙義燕懷疑:張林弟的去世,是否因接種B肝疫苗所致。
  • 北京市教委衛生局解釋預算支出
    另外,2011年,全市還計劃在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經費投入5.82億元,具體包括教育教學設備購置、中學校信息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操場改造等方面,其中70%也是投向農村地區以及薄弱地區學校。新京報:幼兒園入園難是市民關心的熱點,在預算支出上有何考慮?李豔春:今年下達的市級經費為1.223億元,用於幼兒園擴班、改造、達標及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設施設備的配備。
  • 今年起無痛分娩全國推廣!剖宮產率逐年下降,順產率上升
    今年起無痛分娩全國推廣!剖宮產率逐年下降,順產率上升  Evelyn Zhang • 2018-11-21 14:32:39 來源:前瞻網 E
  • 1月-5月成都PM2.5濃度同比下降25.2%
    、大美蓉城——成都市2015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在成都天府新區美麗的興隆湖畔舉行。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今年1至5月,成都的大氣環境質量各項汙染物指標不僅持續下降,而且優良天數在去年同期基礎上再增加了13天。同時,到目前為止,成都19個區(市)縣中,已有80%的區(市)縣成功成為「國家級」的生態(市)縣,這也意味著整個成都真正完全具備了創建國家生態市的條件。
  • 三亞無證美容院被取締後起訴衛生局 索賠31萬元
    南海網三亞9月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麗萍)最近幾年,涉嫌無證經營的三亞「韓國首爾」美容店多次被媒體曝光,因此當地衛生部門也幾次對其依法取締。但事情並未結束,今年下半年,該美容院向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三亞市衛生局行政行為違法,並提出各項賠償費用計31.68萬元。
  • 二孩政策促剖宮產圍產期死亡率下降
    全國平均數掩蓋了巨大的地區差異,2014年,吉林省東北部剖宮產率高達62%,而西藏只有4%;在北京,剖宮產率從2009年的60%下降到2014年的43%,上海地區相關數字為67%和52%。該研究考察了438個醫療中心、680多萬名月齡28周以上以及出生體重超過1000g的新生兒數據,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相關產科風險。
  • 廈門國泰醫院向衛生局主動申請停業
    廈門網稱其從衛生局了解到:「對廈門國泰婦產醫院超範圍開展檢驗和外科診療活動、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和擴大計生服務範圍等違法行為,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了17條整改意見和要求。市衛生局領導曾多次與廈門國泰婦產醫院委託負責人實行行政約談,敦促其認真加強內部整改。市衛生局還派出專家工作組對廈門國泰婦產醫院整改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檢查。
  • 今年民辦初中報名人數同比下降5%
    本報訊 (記者張曉麗)7月20日,市教育局消息,今年全市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報名情況公布,同2019年相比,民辦初中報名人數下降5個百分點,其中,有11所學校沒有報滿,多所熱點學校報名人數較往年明顯下降。今年,我市民辦初中招生,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的相關政策。
  • 成都市20個區域中10個房價下降,蒲江縣以4.36%降幅最大
    據中國房價行情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整個成都市新房的房價均價為13775元/平方米,環比7月下降2.08%;8月二手房的房價均價為17213元/平方米,同比去年8月上漲9.23%;近一月(8月10日-9月9日)二手房的房價均價為17200元/平方米,環比上月微降0.08%。
  • 青島市衛生局規定: 醫院不得拒絕危重孕產婦
      今年7月份,平度一名危重孕產婦到市區醫院就診,輾轉多家醫院沒有得到救治。最終在媒體和市衛生局幫助下得以就診。
  • 幼兒園因一瓶過期醬被罰4000 稱衛生局挾私報復
    食堂冰箱查出過期醬今年3月2日上午,西城區衛生局的兩名工作人員到虎坊路幼兒園進行檢查,發現食堂生食冰箱中的一瓶海天牌柱候醬,生產日期為2009年7月17日,按照保質期18個月來計算,這瓶醬已過期一個半月。查扣過期醬後,區衛生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虎坊路幼兒園處以4000元罰款。
  • 賭城地區爆發A肝,衛生局呼籲大家提高警惕!
    衛生局表示,今年出現了例年來最多的A肝疫情,圖為南內州衛生局。南內州衛生局(Southern Nevada Health District)日前證實,大維加斯地區近日已爆發了新一波的急性A型肝炎,並且是例年來最嚴重的一波,因此呼籲民眾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