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京津冀霧霾成因:平均風速比常年同期偏小

2020-12-13 環球網

在北京第一高「中國尊」上俯瞰霧霾中的CBD攝影

中央氣象臺昨日就近期京津冀地區霧霾成因進行了分析,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近期京津冀地區霾天氣多發重發。預測1月8日至14日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氣象條件整體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京津冀地區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但11日前後京津冀地區中南部有輕至中度霾。

去年11月起的7次中到重度霾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首席艾婉秀介紹,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共發生7次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2017年1月2日風雲三號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我國中東部霾區面積超過70萬平方公裡。

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指出,2016年為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我國2016年氣溫為歷史第三高,其中12月為歷史最高。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特別是冬季溫度升高大於夏季,高緯度溫度升高大於低緯度,高低緯度的溫度差異縮小,不利於冷空氣南下,使得冷空氣過程少,強度總體偏弱,也導致霾天氣較近幾年多發重發。

京津冀冷空氣偏少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冷空氣次數少、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導致近期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容量低,霾日數偏多。

據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張恆德介紹,首先,冷空氣次數少,強度總體偏弱。其次,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平均風速比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偏小,北京的情況更加明顯。

京津冀靜穩天氣日數佔63%

張恆德介紹,大氣環境容量是反映大氣對汙染物的通風擴散和降水清洗能力的綜合指標。容量低表示大氣對汙染物的自淨能力弱。與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大氣環境容量偏低6%,大氣自淨能力偏低15%,靜穩天氣日數佔比達63%。

此外,京津冀地區的地形條件也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西部和北部「弧狀山脈」包圍,霾天氣過程往往易出現偏南氣流,將南部汙濁空氣吹向華北平原並停滯,加劇了京津冀汙染物和水汽的聚集。

昨日京城降小雪

昨天早晨開始,本市大部分地區陸續飄起了小雪或零星小雪,由於中午前後溫度升高,部分地區降雪轉變為雨夾雪或小雨。

由於空氣溼度較大,今天早晨仍有霧影響,預計中午前後城區及以北地區能見度均有所改善,到傍晚前後北京境內天氣將全面轉好。

京津冀霧霾多發 官方: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導致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霾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重發。2016年11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地區共發生7次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冷空氣不活躍、平均風速小、小風日數多,導致大氣環境容量低、大氣自淨能力弱是近期京津冀地區霾多發重發的主要誘因。預計1月8日至14日,氣象條件整體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京津冀地區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但11日前後京津冀地區中南部有輕至中度霾。

相關焦點

  • 中央氣象臺:今冬京津冀平均風速比常年同期偏小
    在北京第一高「中國尊」上俯瞰霧霾中的CBD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中央氣象臺昨日就近期京津冀地區霧霾成因進行了分析,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近期京津冀地區霾天氣多發重發預測1月8日至14日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氣象條件整體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京津冀地區無持續性霧和霾天氣,但11日前後京津冀地區中南部有輕至中度霾。  去年11月起的7次中到重度霾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首席艾婉秀介紹,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共發生7次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
  • 霧霾費是什麼意思?霧霾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有
    霧霾費是什麼意思?霧霾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霧霾?霧霾天氣需要注意什麼? 11月以來京津冀霧霾頻發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2015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出現三次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分別發生在11月12-14日、11月27日至12月1日、12月6-10日。其中12月6-10日,北京啟動首個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
  • 霧霾天氣成因分析及應對思考
    一、2013年霧霾天氣特點及成因分析  (一)霧霾天氣特點  1.霧霾日數多  霧霾是氣象部門的常規觀測項目,根據歷年的觀測資料統計分析顯示,2013年我國霧霾日數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其中1月和10月的月平均霧霾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 專家釋疑霧霾七大誤讀
    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連日來霧霾籠罩,多地「爆表」,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霧霾的分析和質疑。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獲悉,針對社會公眾對於重汙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環境保護部20日邀請八位專家一一解讀,問題涉及京津冀的霧霾是哪的汙染造成,北京霧霾究竟是什麼原因以及抗霾方法等。
  • 中國氣象局:今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降水量偏多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往年相比,2019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高;平均降水量也較常年同期(143.7毫米)偏多3.5%,為148.7毫米。數據顯示,2019年春季,全國平均氣溫11.5℃,較常年同期(10.4℃)偏高1.1℃,其中東北、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北部、江南東北部及新疆、甘肅、寧夏、雲南、海南等地偏高1~2℃,局地偏高2℃以上。海南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最高,雲南為次高。
  • 安徽氣象專家分析今年梅雨特徵及成因診斷髮布
    > 【摘要】 日前,安徽省氣候中心發布2020年安徽省梅雨特徵及成因診斷,省氣象專家分析認為三大原因導致江淮地區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梅雨。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多大?謎團揭曉!
    風速很小、大氣靜穩、近地面逆溫、溼度較高等情況下,容易產生重汙染2017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由原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牽頭,科技、中科院、農業、工信、氣象、衛生、高校等多部門和單位協作,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汙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汙染物排放管控技術等難題開展集中攻關。
  • 霧霾成因_中國山東網
    霾與霧、雲不一樣,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   霧霾形成有三個要素: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
  • 霧霾還是爆表!3000多家水泥企業「冤...
    霧霾究竟為何捲土重來?近日,「生態夢人」在微博發文質問環保專家。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引發大範圍停工、停產、停運,這些與霧霾相關的成因統統消停了,但北京連續多天大氣重度汙染,PM2.5幾乎爆表。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經歷了四次重汙染。
  • 京津冀遭今年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 北京達嚴重汙染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26日,京津冀多地被濃重的霧霾籠罩,北京地區的空氣品質指數已超300,全市達到嚴重汙染級別。專家表示,此次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汙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汙染過程。資料圖: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 環境保護部:分析重汙染天氣成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環境保護部:分析重汙染天氣成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18 20:4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去年11月底之後,也就是進入供暖季之後,我國連續出現了五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三次,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大,汙染也很嚴重,有些局部地區出現爆表的情況,給老百姓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這種天氣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呢?是在11月中旬之前,我們整個治汙過程非常順利、環境質量改善很快的背景下出現的。我記得到11月中旬的時候,北京全年的PM2.5濃度下降超過20%。
  • 三北防護林擋住風吹霧霾?專家:樹不背這「鍋」
    ——專家表示「三北」防護林對PM2.5反有清除作用) 本報記者 遊雪晴1月15日—17日,又一輪大範圍霧霾籠罩華北黃淮等地。連續幾天的重汙染天氣,更讓人們期盼冷空氣帶來大風,吹走霧霾。
  • 50年數據顯示全國風速變小 北京人從怕風變盼風
    而如今,中國四季的風速都在減小,其中冬春兩季的風速減小更明顯。春季是中國風速最大的季節,也是大風日數多發季節,佔全年的41%,也就是說「春天颳大風的日子最多,而且風速還最大」。而數據顯示,如今北京的春天又是大風日數減少最顯著和最大風速減小最顯著的季節。  據最新數據,2015年北京沙塵日數為4天,比常年同期偏少。冬天則是平均風速減小最顯著的季節。
  • 中國氣象局:2019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中新網2月28日電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28日透露,2019年2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2019年2月(1-27日),全國平均氣溫-1.4℃,接近常年同期(-1.8℃)。
  • 環保部解析霧霾:燃煤排放是霧霾的根本原因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升級發布今年首個霧霾橙色預警,全市PM2.5濃度12個小時內增長近10倍,個別站點峰值濃度直逼1000微克/立方米。不僅是北京,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11月26日夜間開始大範圍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汙染範圍不斷擴大。此次霧霾的成因是什麼,與之前有何不同?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採取的應急措施是否有效得力?
  • 昌樂上半年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 溫度稍高
    齊魯網濰坊8月28日訊(昌樂臺 鍾仁強 徐海芹)據了解,今年一月份到現在,昌樂縣平均氣溫在13.5攝氏度左右,較常年同期偏高一度左右;城區的降水量為478mm,較常年同期偏高50mm。  數據來說雖比平年略高,但這些都在正常波動範圍之內,並沒有大的起伏。
  • 2014年全國地面1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近10年來最小
    2014年全國地面1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近10年來最小 2015-02-04 14:54:46
  • 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30.1毫米 較常年同期偏少16%
    殷立勤 攝10月全國天氣氣候情況馮玲介紹,2020年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6%。全國平均氣溫10.4℃,較常年同期偏高0.1℃。天氣氣候總體呈現三個特徵。一是颱風生成偏多,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