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富硒黑蒜,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新樣本」

2020-12-24 青海省人民政府

  提起青海樂都的紫皮大蒜,在省內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今,種蒜又讓樂都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海東市樂都區城臺鄉山城村的大蒜種植大戶海永福家去年種的0.21公頃大蒜,每畝收入超過1.3萬元,總收入超過了3萬元。「今年我種了4.3畝(0.29公頃),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應該更多哩!」海永福高興地說。

  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深溝大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朱金川說,「我們家種大蒜已有多年的歷史,可種大蒜比種水果蔬菜的收益高,也就是這兩年的稀罕事啊,現在種大蒜已成為村民致富的主要門路。」

  種蒜致富,得益於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其前端產品「富硒黑蒜」的俏銷,使得紫皮大蒜的收購價格「水漲船高」,同時,「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小微企業」的運作模式,既保證了企業農產品收購數量和質量,也保證了農戶的收益,同時更是為農副土特產品的高端發展打開一扇窗。

  紫皮大蒜經發酵變成「黑蒜」後,每公斤能夠買到上千元,這也是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帶給我們的震撼。如今樂都的「富硒黑蒜」,不但被銷往江蘇、浙江、上海、西安等地,而且供不應求。

  今年9月初,在美麗長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來自青海高原的綠色食品——「富硒黑蒜」,就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綠色食品,同臺「競秀」,不僅展示了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成果,而且為爭奪國內外高端消費市場奠定了基礎,更映射出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硒」望無限

  促進精準扶貧

  「我自己有三畝(0.2公頃)地都種大蒜了,一年下來能有四萬多塊錢的收入!我們合作社裡有三百多家農戶,都覺得還是種大蒜最好。我就記著,今年7月10號公司一開始收大蒜的時候三塊五毛錢,第二天就漲成了三塊八毛錢,給我們的收購價都高於市場價格,對農民來說,風險又小,又好種植,實話好著……」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深溝大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朱金川高興地說。

  近年來,在我省海東市平安區、樂都區發現大面積富硒土壤。這不僅吸引了農副產品生產銷售企業,還通過這些現代化企業的參與,使當地農戶生活及其生產農作物種植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我省樂都全區紫皮大蒜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860多公頃,紫皮大蒜的畝(0.067公頃)產量為1800公斤,一畝(0.067公頃)地最少也有上萬元的收入。

  作為本地富硒農產品生產銷售企業,恩露科技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及農戶展開了深入合作。採用「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小微企業」的運作模式,建成富硒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樂都紫皮大蒜良種繁育基地、富硒樂都紫皮大蒜生產基地、富硒雜糧生產基地等合作項目。

  「現在企業的加工生產能力有3000噸,能夠輻射海東市的八個鄉鎮。政府給予了我們企業很多幫助,通過引導讓我們認識到企業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社會效益,也要帶領和幫助當地群眾共同致富,只有這樣企業的發展才更有意義!」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亮說。

  據了解,恩露科技帶動了我省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樂都區高店鎮、城臺鄉、下營藏族鄉等8個鄉鎮二十幾個村3781戶11500人脫貧致富,企業直接吸收勞動力200人,勞動力直接收入達600萬元,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產品的發展,將精準扶貧落到了實處。

  群眾增收了,企業發展了,海東市樂都區高店鎮在做好精準扶貧的同時,更是引導並藉助企業的力量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真正做到了政企聯合、群眾穩增收。

  科研為先

  另闢「硒」徑

  「我們企業最先自主研發出了『富硒肥』,這種肥料更利於大蒜生長,營養價值也就高了……」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毛俊軍,言語中透露著自豪。

  樂都區高店鎮地理位置屬於土壤硒含量較高的地區,因此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引進了不少外地企業來發展當地的富硒產業,恩露科技就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自從2006年進駐海東市樂都區以來,利用當地特有的富硒資源,發展富硒產業,目前公司已經形成富硒肥料加工、富硒農產品種植、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龍頭企業生產規模。

  此外,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提高農作物對土壤中天然硒元素的吸收率,成了恩露科技一直鑽研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解決科研問題,該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經費達380萬元左右,科研團隊對《不同營養物質對馬鈴薯富硒能力影響初步研究》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突破了以往的主要以外源硒肥為主的種植模式,以獨特的專利技術「一種高科技的生物調控技術」,使我省乃至全國利用富硒土壤開發健康、環保的富含有機硒的農產品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該公司現已能生產出富硒馬鈴薯、富硒樂都紫皮大蒜、富硒辣椒、富硒西瓜、富硒蠶豆、富硒白菜、富硒蘿蔔、富硒雪裡蕻等13種富硒農產品。

  捨得投入,就會有所回報!如今,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得科技成果9項,參與制訂了9項富硒農產品地方標準,形成了富硒農產品種植生產技術規程和富硒系列產品深加工質量標準的完整體系。這些專利和成果為青海乃至全國利用富硒土壤開發純天然富硒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硒」世珍寶

  異軍突起

  「是大蒜,但味道沒有那麼衝!吃起來好像果脯一樣啊……」正吃品嘗著「富硒黑蒜」的唐女士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們先把當地農戶富硒地裡種植的、品質好的『富硒大蒜』收集起來,經過統一裝箱到這臺機器裡讓其自然發酵。你看這邊是發酵機,那邊是冷庫……我們的設備和生產技術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青林在黑蒜髮酵車間裡介紹到。

  原來,讓大蒜在高溫高溼的發酵箱裡自然發酵60—90天後,「富硒大蒜」變成了「富硒黑蒜」,它不僅保留了生大蒜原有的成分,具有緩解疲勞、提高體力、保護肝臟、抗氧化、抗酸化等多種功能。而且,黑蒜也由此變得綿軟而酸甜,特有的刺激性氣味也隨之消失,還不會上火。這對許多人來說,黑蒜的風味口感更好、更有吸引力!

  以富硒黑蒜為特色產品,到目前為止,恩露科技公司基本形成了富硒肥料加工、富硒農產品種植、富硒農產品深加工、市場營銷的完整產業鏈。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是國際上公認綠色無汙染的淨土。海東市樂都區高店鎮,是青海乃至西北有名的大蒜生產基地,所生產的樂都紫皮大蒜蒜瓣肥厚,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在此基礎上,恩露科技公司通過採用「0」添加加工工藝,成就了恩露「富硒黑蒜」的5A標準。

  2015年7月,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恩露」牌「富硒黑蒜」開始正式推向市場,到2016年4月底,企業實現銷售2800萬元。

  那麼,小小的「富硒黑蒜」為何有了巨大的能量,並讓「吃貨」們趨之若鶩?這得益於公司一直以來不斷加大對產品研發方面的科技投入,以此來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讓其與產品價格呈正比例,恩露科技「富硒黑蒜」的品牌效應,只是青海打造富硒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青海大力培育富硒產品,打造出了富硒雞蛋、富硒蔬菜等一批質優價高的農副產品品牌,著力以「富硒」產品拓寬農民增收的「富路」,竭力讓這片沉寂多年的富硒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宋翠茹)

相關焦點

  • 山西省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運城蘋果榜上有名
    2月26日,我省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提出依託山西雜糧、畜禽、蔬菜、鮮乾果、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 【全國網媒聚焦大理建州60年】大理黑蒜:高原特色農產品走起「國際...
    原標題:【全國網媒聚焦大理建州60年】大理黑蒜:高原特色農產品走起「國際範」 實現環保、經濟效益雙豐收11月2日下午,全國網媒大理行記者團來到了洱源的品宏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年處理5000噸黑蒜精深加工」項目如何結合洱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保要求,大力發展生態種植產業同時帶動農民增收。
  • 大理特色農產品黑蒜首次出口日本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通訊員 董成剛) 近日,經大理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由大理品宏高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重量1.01噸、貨值1.39萬美元的黑蒜順利出口日本,這是大理州大蒜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首次打入國外高端市場。
  • 把農產品精深加工做成龍江第一支柱產業
    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指出,要深度開發「原字號」,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精深加工,做強綠色食品加工業。十九大報告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 [聚焦恩施兩會]恩施州成湖北唯一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基地市州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彥睿、林晶)恩施硒茶成功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4個有機農業基地、8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通過國家有機、綠色認證,總量居全省首位。  圍繞打造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的目標定位,恩施州今年將全面推行全域綠色化生產,精深加工硒茶、硒果、硒糧、硒肉、硒土豆等硒產業,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制定實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建設標準化道地藥材基地20萬畝;發展草食畜牧業,加快創建中國南方草食畜牧業示範區;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職業農民;持續實施「質量興州」戰略,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 成武縣大田集鎮:一10萬噸冷鏈物流及黑蒜系列精深加工項目落地
    食品安全與法律網訊(於得水)10月10日,按照成武縣2020年秋季招商引資項目集中奠基儀式要求,山東成武縣大田集鎮在港航產業園成功舉行10萬噸冷鏈物流及黑蒜系列精深加工項目奠基儀式
  • 「硒」望田野煥發勃勃生機——江津區全力推動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江津區把「做特做精富硒綠色產業」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編制《江津區富硒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每年制定《富硒產業發展工作要點》,落實富硒專項資金,整合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資金打捆投入富硒產業發展,並出臺《江津區促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激勵政策》,對富硒基地建設、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品牌宣傳、運營銷售等全產業鏈給予獎勵。
  • 澄邁突出富硒特色,打造農產品品牌矩陣見成效
    澄邁突出富硒特色,打造農產品品牌矩陣見成效「老字號」煥發青春 「小字輩」拔節生長這是澄邁農產品在為期5天的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期間,線上線下的交易總金額。本屆冬交會上,澄邁現場籤下訂單18.94億元,收穫意向訂單18.18億元。本屆冬交會期間,澄邁展館購銷兩旺,展出的各類農產品人氣頗高,折射出澄邁農業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果。
  • 精深加工讓大蒜「破繭成蝶」—新聞—科學網
    如何解決這些現實問題,記者採訪了研究大蒜市場多年的山東農業大學蔬菜學系主任劉世琦教授,他表示大蒜作為我國重要的農作物品種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應該加大對大蒜產業的投入力度、擴大機械化規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等,讓大蒜產業真正「破繭成蝶」,越做越好。
  • 視頻丨新田富硒產業 促進群眾就業
    湖南省新田縣立足「綠色環保、天然富硒」資源優勢,走產業差異化、產品特色化發展之路,把富硒產業列入主導產業,大力拉長富硒農產品產業鏈條,促進群眾就業增收、助推脫貧攻堅。在新田恆豐糧油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從田間收割回來的水稻經過精深加工後,提升附加值,走向消費市場。恆豐糧油是當地產業扶貧的龍頭企業,建有水稻、大豆、紅薯等糧食生產基地7000餘畝,通過土地流轉、培養管理人、就業等方式,帶動了數千名貧困村民增收脫貧。在龍泉鎮東升農場,村民們正在基地裡採摘青菜。青菜採摘回來後,集中運到加工車間。
  • 農產品加工項目怎樣申報?有補貼嗎?2019農產品加工補貼政策解讀
    那麼農產品加工項目怎樣申報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2019年的農產品加工補貼政策解讀。農產品加工項目有哪些有補貼?1、農副資源飼料化利用示範對於那些油料、果蔬、棉麻等農作物產生的副產物進行飼料轉化,挖掘更多的農副資源可利用率。
  • 第四屆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將在廣西貴港市舉辦
    12月4日,第四屆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新聞發布會在貴港市舉辦。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卓松出席會議並講話。發布會由貴港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日勇主持。市農業局局長馮藝出席會議並作貴港富硒產業發展情況介紹。
  • 漢濱特色農產品亮相楊凌農高會
    10月22日,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楊凌示範區開幕。漢濱區組織了5家農業企業組團參展參會,展銷漢濱富硒茶葉、蜜蔗酒、魔芋等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漢濱區特色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成果。
  • 萊蕪市一頭黑蒜走俏天下市場
    【導語·中國蔬菜網大蒜頻道】近年來,我市努力增強特色現代農業綜合生產、加工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黑蒜製品項目在我市落戶5年來,項目在能耗、產量、品質較原黑蒜都有很大改進,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
  • 專業與樂享|浙大學子走進深寶華城 了解茶葉精深加工和研發
    由此可見,通過茶葉的精深加工可以創造出極大的經濟價值。但是,目前對於茶葉精深加工的技術方面仍需要科技創新,旨在以次等茶製成如同優質茶般豐富的內含物質,來滿足日漸擴大的市場需要。——王永康本周我們去了深寶華城公司,聽羅龍新老師為我們講了一堂精彩的茶葉深加工課程。羅老師講解過程中我也記了很多筆記,受益匪淺。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農委、市商務局、市糧食局)3.全面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積極引導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開發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現代加工設備、工藝流程和先進管理方法,向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努力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精深加工技術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在規模和質量上全面提檔升級。以我市四大名醋企業為重點,開發各類保健醋和多功能醋,提升山西老陳醋精深加工水平。
  • 縣藍莓精深加工培訓會舉行
    國內統一刊號: 縣藍莓精深加工培訓會舉行 >李 木 林 等 出 席 本報訊 11月24日,縣藍莓精深加工培訓會舉行,縣委副書記李木林,縣委常委、副縣長袁維錫出席,全縣藍莓種植及加工企業參加培訓。
  • 興仁薏仁米精深加工拓市場穩價格
    通過加工再出口,產品附加值能成倍增加。」夏召和告訴記者,薏仁米市場價格波動很大。「價格高的時候1噸可賣2萬多元,而最低的時候才幾千塊錢。」薏仁米價格起伏過大,嚴重影響農戶種植的積極性。而通過產品訂製,進行精深加工,才能穩住薏仁米價格,提高產品附加值。
  • 「長壽之鄉」湖南新田發現615平方公裡硒土 獲評全國富硒農產品之鄉
    新華網湖南頻道10月25日電(記者張濤 周楠)湖南省新田縣新發現615平方公裡富硒土壤,並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之鄉」稱號。    24日召開的中國硒資源開發利用協作會上,來自於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企業代表和相關專家齊聚新田縣,共商富硒產業發展的現狀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