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都2020年了,為什麼普通感冒還是「不治之症」?

2020-12-24 澎湃新聞

鍾南山院士在廣州跟馳援荊州的廣東醫療隊遠程會診時指出,現在美國的流感大流行,而且病例遠遠高過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也有這個(流感)情況,把兩者(流感和新冠肺炎)鑑別開來是當務之急。

相對於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已經伴隨了人類千年。

普通感冒和哮喘的罪魁禍首——鼻病毒,更是病毒中的佼佼者之一,有估計,每個人都會用上生命的一整年躺在床上和感冒搏鬥。

今天,庫叔分享一篇文章,帶庫友們了解鼻病毒、流感病毒是如何傳播、演化的。

文 | 卡爾·齊默

翻譯 | 劉暘

編輯 | 謝芳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病毒星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2019年4月出版,原標題為《並不普通的感冒》、《祈求星星的照看》,原文有刪減,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初現「原形」

大約在3500年前,一位埃及學者寫下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醫學論述——《埃伯斯紙草卷》(Ebers Papyrus)。書中記錄了很多疾病,其中有一種叫resh,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但只要一看症狀描述——咳嗽,鼻腔分泌黏液——就知道它說的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普通感冒。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認為,感冒是體液不平衡所致。直到2000年後的20世紀初,我們對感冒的認知也並沒有多少進步。生理學家萊昂納多·希爾(Leonard Hill,1866—1952)宣稱,感冒是早上去戶外散步的時候,身體離開溫暖的空氣進入冷空氣導致的。

1914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瓦爾特·克魯澤(WaltherKruse)分析了他的助手感冒期間擤出來的鼻涕,首次得到了感冒成因的確鑿證據

。克魯澤把助手的鼻腔分泌物溶解在鹽溶液裡,過濾後取出幾滴,分別滴到12位同事的鼻子裡,4人被傳染了感冒。之後,克魯澤又在36個學生身上做了同樣的實驗,15個人得了病。作為對照,另外35個人的鼻子裡沒有滴分泌物溶液。最後,對照組只有1人得病。克魯澤的實驗清晰地證明,感冒是由一些微小的病原體引起的。

起初,很多專家覺得這裡的病原體一定是細菌。1927年,美國醫生阿方斯·杜契斯(Alphonse Dochez)終於通過實驗排除了這個可能性。他用三十年前拜耶林克過濾菸草汁液用的同款濾網,過濾了感冒病人的分泌物。這個方法能除掉分泌物裡的細菌,然而濾過液仍然能讓人得病。

這個濾網,只有病毒才能通過。科學家又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才最終判斷出漏網的到底是哪些病毒。

在病毒混合液裡,最多的是鼻病毒(rhinovirus)

,其結構非常簡單,每個病毒只有10個基因(人類大概有2萬個基因)。但即使是這麼少的基因,也能組合出奇妙的遺傳信息,幫助這些病毒騙過我們的免疫系統,入侵我們的身體,繼而無窮無盡地複製自己,去感染更多的宿主。

圖為鼻病毒,感冒最常見的元兇。圖源:《病毒星球》

鼻病毒巧妙地利用鼻涕來自我擴散。人擤鼻涕的時候,病毒會藉機跑到手上,通過手再蹭到門把手和其他手碰過的地方,下次其他人碰到這些地方,病毒就會藉機沾上他們的手,再進入他們的身體——大多數時候也是借道鼻子。

鼻病毒能巧妙地讓細胞對它們打開一扇「小門」,繼而入侵位於鼻腔內部、咽喉內部或肺臟內部的細胞。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鼻病毒利用宿主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和包裹它們的蛋白外殼。隨後這些複製產生的病毒會從宿主細胞內破壁而出。

鼻病毒在我們體內感染的細胞並不多,也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那為什麼每次感冒都那麼難受呢?

這只能怪我們自己。

遭到感染的細胞釋放一種名為「細胞因子」的信號分子,把附近的免疫細胞都召喚過來。就是這些免疫細胞讓我們覺得糟糕透了

。它們讓我們的身體產生炎性反應,繼而讓嗓子產生一種刺癢的感覺,接著,感染的部位就會分泌大量的黏液。所以要想從感冒中康復,我們不僅得等免疫系統幫我們把體內的病毒全部幹掉,還得等免疫系統自己平靜下來。

2

「不治之症」

《埃伯斯紙草卷》中記錄了作者對治療resh的建議,把蜂蜜、草藥和薰香混合起來,擦在鼻子周圍。1500年後,羅馬學者老普林尼建議不用混合藥膏,而是拿老鼠擦鼻子。17世紀的英國,人們又用火藥和雞蛋,或者炸牛糞和板油混合起來治療感冒。之前提到的那位相信溫度改變讓人感冒的醫生萊昂納多·希爾則建議,生病的孩子應該早上起來就衝一個涼水澡。

然而直到今天,普通感冒還是「不治之症」

。人們目前找到最好的辦法是用鋅,鋅可以阻止鼻病毒增殖。如果在感冒出現的一天之內就開始服用鋅,患者的病程就能縮短一天或者幾天。家裡孩子病了,家長通常會讓孩子服用止咳糖漿,但科學研究表明,這種做法並不會讓孩子更快好轉。事實上,止咳糖漿還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並不經常發生但卻非常嚴重的副作用,比如痙攣、心悸,甚至死亡。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警告,2歲以下的嬰兒(這個群體正處於感冒最多發的年齡段)不應當服用止咳糖漿。

醫生往往還會給感冒病人開抗生素。這實際上毫無意義,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用,對病毒絲毫起不了作用。有時候,醫生開抗生素,只是因為很難確診病人究竟是感冒還是細菌感染,還有的時候是焦慮不已的病人指望醫生做點什麼,醫生就開點抗生素作為回應。但抗生素不僅無法治感冒,還把我們所有人都置於另一種危險之中。

抗生素濫用,促使細菌在人體和環境中演化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一些醫生非但沒能治好他的病人,還提高了所有人遭遇其他疾病的風險。

3

對手?明師?

感冒這麼難治,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都低估了鼻病毒的威力

。它的存在形態多種多樣,而科學家對其遺傳多樣性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20世紀末,科學家已經確認了幾十種病毒株,這些病毒株又基本來自兩個大的家族,一個叫A型人鼻病毒(HRV-A),另一個叫B型人鼻病毒(HRV-B)。2006年,哥倫比亞大學的伊恩·利普金(Ian Lipkin)和託馬斯·布裡澤(Thomas Briese)在紐約市民中有類似流感症狀又沒有攜帶流感病毒的人身上找尋病因。他們發現,這些病人中,1/3攜帶了一種人鼻病毒,同之前大家所熟悉的A型和B型人鼻病毒都不是近親。利普金和布裡澤將之命名為C型人鼻病毒。在那之後,科研人員在全世界範圍都發現了C型人鼻病毒的蹤影。

而不同地域發現的病毒株,彼此之間的遺傳差異並不大,這意味著它們是幾百年前才出現,然後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的

圖源:視覺中國

發現的鼻病毒株越多,就越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它們的演化。所有人鼻病毒的核心遺傳信息都一樣,這些核心信息隨時間變化並不多,但同時,鼻病毒基因組中有些部分卻演化得非常快。

這些基因序列似乎能幫助病毒躲過我們免疫系統的截殺

。哪怕人體製造出能抵抗一種病毒株的抗體,另一些病毒株也能攻入人體,因為先前生產的抗體並不能和它們表面的蛋白結合,也就無法對它們進行識別和攻擊。

與這一假說相呼應的是,通常每年人都會被幾種不同的人鼻病毒株感染。人鼻病毒的多樣性讓它們特別不容易被制服。例如某個藥物或者疫苗,是通過攻擊病毒衣殼上一個蛋白質來發揮威力的,要是換了別的病毒株,表面的這個蛋白質可能採取的是另一種結構,那麼這個藥物或者疫苗就不起作用了。哪怕一株人鼻病毒只突變出一點抗藥性,自然選擇也能幫這個新突變發揚光大,很快更強的抗藥性就出現了。

鼻病毒的多樣性令人氣餒,但一些科學家仍然覺得找到治癒所有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的方法是可能的

。人鼻病毒的所有病毒株,核心基因都是大致相同的,這意味著這部分基因經不起突變。如果科學家找到對付鼻病毒核心基因的方法,就有可能控制疾病。

目前,目標已經初現端倪。鼻病毒核心基因裡,有一段遺傳物質摺疊成一個四葉苜蓿形環狀結構。這個環狀結構似乎在讓宿主細胞更快地複製鼻病毒基因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如果科學家能找到辦法,破壞苜蓿形結構,或許就能讓感冒銷聲匿跡。

但科學家應該這麼做嗎?答案並非顯而易見。人鼻病毒給人類公共衛生事業帶來了特別大的負擔,不僅僅因為感冒本身,更因為鼻病毒給更多有害的病原體打開了通向人體的大門。人鼻病毒本身的影響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溫和的,大多數感冒都會在一個星期內痊癒,甚至鼻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中,有40%都不會有任何症狀。事實上,人鼻病毒還可能給宿主帶來一些好處。有非常多的證據顯示,孩童時期感染一些相對無害的病毒和細菌,得點無傷大雅的小病,年長之後因為免疫系統失調引起過敏和克羅恩病的概率反倒會減小。

【註:克羅恩病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主要症狀包括腹痛、腹瀉、疲勞,體重減輕及發燒等。】

人鼻病毒可以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這樣未來遇到一些小刺激時,免疫系統就不會過度反應,而可以養精蓄銳,去攻擊那些真正的敵人

。或許我們不該把感冒看成我們的老對手,而是一個常伴左右的明師。

4

威力驚人

再來說流感,它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醫生認為,天上的星星會影響他們病人的身體健康,有時候還會引發莫名其妙的高燒,病症在歐洲大陸上迅速蔓延,每幾十年就來一輪。

實際上,流感不斷帶給全球階段性的大災難

。1918年一次嚴重的流感爆發,導致5億人患病,這可是當時1/3的世界人口,其中5000萬人喪命。即使在沒有大規模流行的年份,流感也讓人們損失慘重。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年流感會影響到全球5%-10%的成人及20%-30%的孩子。每年,約有2500萬-5000萬人被流感奪去性命。

現在,科學家早已經知道流感並不是天賜的,而是一種極小的病毒所為。如同造成普通感冒的鼻病毒,流感病毒的遺傳信息也非常簡單,只有13個基因,其傳播途徑也與鼻病毒類似。流感病毒隨著病人的咳嗽、噴嚏和鼻涕飛沫擴散。人偶然吸入含有病毒的飛沫,或者摸了沾有病毒的門把手再摸嘴,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流感病毒進入鼻孔或者嗓子,落到氣管壁細胞上,繼而會鑽到細胞內部。在氣管壁上,它們從一個細胞擴散到另一個細胞,所到之處,氣管壁上的黏液和細胞破壞殆盡,就像割草機工作過的草地。

圖為流感病毒:橙色的是病毒的包膜,灰白色表示的是衣殼,裡面包著紫色的RNA片段。圖源:《病毒星球》

健康人感染了流感病毒,免疫系統在幾天內就會展開反攻。正因為如此,流感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包括頭疼、發熱、乏力,不過這些嚴重的反應通常會在一個星期內緩解。有些受害者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流感病毒會讓身體出現漏洞,讓其他更嚴重的感染伺機而入,所幸這部分人只是少數。正常情況下,人體組織最外面一層細胞都行使著天然屏障的作用,幫助我們抵禦各種各樣的病原體。病原體會被黏液困住,接著,細胞就可以用表面的纖毛把它們清除掉,並迅速通知免疫系統有入侵者。然而,一旦流感病毒像除草機一樣把保護層破壞,病原體就可以長驅直入,引發危險的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造成了很多自相矛盾的效應,至今仍困惑著病毒學家

。季節性流感對於那些免疫系統脆弱的人是最危險的,尤其是小孩子和老人,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最可能出紕漏。然而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免疫系統最穩固的青年卻最為脆弱。一個理論是說,流感的某些病毒株能刺激免疫系統做出過激反應,結果不但不能把病毒清除掉,反而摧毀了宿主。對此部分科學家並不買帳,他們相信這裡面一定有更合理的解釋。其中一種猜測是,1918年的流感病毒同1889年大流感期間的病毒相似,1918年大爆發時,老一代人攜帶了1889年獲得的抗體,這些抗體保護了他們。

【註:1918年大流感即1918年爆發的全球性流感,造成5000萬-1億人死亡。1889年大流感則為1889年爆發的俄國流感。】

5

病毒突變

雖然流感病毒的殺傷力仍然讓人捉摸不透,其來源卻已經非常確鑿。

流感病毒源自鳥類,感染人類的所有流感病毒,都能在鳥類那裡找到身影

。同時,鳥類還攜帶了更多不會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很多鳥類攜帶病毒,本身卻不得病,而且鳥被感染的不是呼吸道,而是消化道。病毒藏匿在鳥屎裡,健康的鳥喝了含有病毒的水,就會被傳染。

有時,某些禽流感病毒會流竄到「人間」。在養雞場工作的人或者在市場上屠宰家禽的人都可能成為第一批受害者。著陸到人類呼吸道裡的禽流感病毒,看起來是跑錯了地方,實際上,人類呼吸道細胞表面的受體,和鳥類消化道細胞的受體非常相像。禽流感病毒能找到這些受體,再鑽到細胞裡面去。

不過,病毒從鳥類到人類的過渡,也並非如此簡單。禽流感病毒在鳥類體內繁衍所需的基因和在人體中的基因並不完全相同。比如,人比鳥類的體溫要低,這個差異意味著病毒內的分子想要有效工作,需要採取不同的結構。

因此,從鳥類跨越到人類的病毒,往往由於無法進行人際傳播而早夭

。例如,從2005年開始,一個從鳥類傳播到人類的名為H5N1的流感病毒株,已經在東南亞讓數百人得病。這種流感病毒株比季節性流感要致命得多,因此公共衛生工作者緊密追蹤,採取各種措施阻止它擴散。年復一年,它始終沒能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身上。

圖源:《文匯報》

H5N1病毒和它的人類宿主總保持著你死我活的關係,它們要麼被宿主幹掉,要麼就要了宿主的命。

但大多數情況下,禽流感病毒可以適應我們的身體

。它們每次複製,新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會出點小錯,我們稱這些小錯誤為「突變」。有些突變實際上沒有任何效果,有些則讓病毒不能自我複製,還有極少數突變能給禽流感病毒帶來繁殖優勢。

自然選擇了有利於病毒的突變。有些突變能改變錨定在病毒表面的蛋白的形狀,讓病毒更有效地攀附在人細胞表面,還有的突變能幫助它們進行人際傳播。

一旦某個病毒株在人體內穩定下來,就能在全世界範圍傳播,繼而建立起季節性的漲落節律

。在美國,流感集中在冬季爆發。目前一個假說是,冬天那幾個月空氣乾燥,含有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飄浮數小時之久,增加了它們遇上新宿主的機會。其他時候,空氣潮溼,飛沫就容易積聚水汽變大,繼而落到地上。另有假說認為,冬季乾燥的空氣影響了人類呼吸道黏液正常發揮作用,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6

基因重配

流感病毒藉助飛沫感染上新宿主,有時候新宿主細胞裡已經進駐了其他病毒。兩種不同的病毒在一個細胞裡生存和繁殖的時候,場面就會有點混亂了。流感病毒的基因存儲在8條DNA片段裡,當宿主細胞同時複製來自兩種病毒的DNA片段時,這些片段就可能混在一起。

這樣,產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會不小心帶上來自兩種病毒的遺傳物質。這種基因混合的現象叫作基因重配,也就是病毒世界的「性」

。人類生孩子的時候,雙親的基因會混合在一起,這樣,兩組DNA之間,就可能出現新的組合。通過基因重配,流感病毒也能把基因混合在一起造出新的組合來。

攜帶流感病毒的鳥類身上,有1/4都同時攜帶著兩種甚至更多種病毒株。病毒之間互相交換基因,就有可能獲得新的適應性狀,例如通過這個機制,它們就能從野生鳥類傳到雞,甚至傳到哺乳動物如馬或者豬的身上。在極個別的情況下,通過基因重配,來自鳥類和人的病毒的基因會組合到一起,為一場浩劫埋下種子。新的病毒株能輕易在人和人之間擴散。又因為這個新病毒株從未在人群中傳播過,因此它所向披靡,沒有什麼能放慢它擴散的腳步。

禽流感病毒一旦演化成人類的病原體,這些不同病毒之間會繼續交換基因。基因重配同樣可以幫助這些病毒躲過被消滅的命運。在人的免疫系統熟識流感病毒表面蛋白之前,它們早已通過小小的病毒性生活獲得了新的偽裝。

基因重配在最近一次大流感中起到的作用格外複雜。這次的新病毒株,叫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Human/Swine 2009H1N1,「豬流感」),最初於2009年3月在墨西哥露面,那時它已經歷了數十年的演化。

科學家通過基因測序,追溯了這株病毒的源頭,最後確定到4株不同的病毒。其中最古老的一株,從1918年流感大爆發就開始感染豬了;第二株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那次是一株禽流感病毒感染了歐洲或亞洲的豬;第三株在美國出現,這次病毒又是從鳥類轉移到豬身上。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三株病毒合而為一,用科學家的話來說,這個新病毒經歷了三次基因重配。其後,它悄無聲息地在大型的封閉農場裡,在豬和豬之間互相傳播。三次基因重配的產物後來又和另一個豬流感病毒發生重配,最終具備了感染人類的能力。

現在看來,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在2008年秋完成的「物種遷移」,在其後幾個月時間裡一直在感染人,直到2009年春天,終於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公共衛生工作者意識到新的大流感來襲,他們立馬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圍追堵截。儘管如此,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然在全球肆虐,和之前的大流感一樣,它感染了全球10%-20%的人口。美國手忙腳亂地開始研發針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但疫苗直到同年秋天才就緒,而且針對病毒的免疫效果也一般。所幸,這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命性沒有1918年大流感那麼強,但也奪走了25萬人的性命,之後才銷聲匿跡。

圖為2009年5月18日的日本,一名醫護人員將患者送抵神戶市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央市民醫院。圖源:任正來|新華社

一株禽流感病毒,可能只需要幾個簡單的突變,就搖身變作能夠感染人類的新流感病毒,基因重配更會加速這個過程。沒人知道什麼時候,也沒人知道哪個病毒株會完成這個遷移。

然而,面對病毒演化,人類也不是只能束手就擒,我們仍然能採取一些措施來限制流感的傳播,例如勤洗手就是一招

。與此同時,科學家也在追蹤流感病毒的演化過程,儘量優化對下次流感季中最危險病毒的預測,不斷學習如何做出更有效的疫苗。目前,儘管人類在同流感病毒的對決中還不佔上風,但起碼得病的時候,我們不再只能祈求星星的照看了。

原標題:《都2020年了,為什麼普通感冒還是「不治之症」?》

相關焦點

  • 感冒其實是「不治之症」?是的,吃啥藥都沒用
    感冒來了如山倒,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吧。有一個很讓人困擾的問題,就是感冒了要不要吃藥——有人一感冒甚至還沒感冒就恨不得立馬吞兩片藥,美其名曰「預防」;有人認為感冒吃藥對病情毫無幫助,即使不吃藥,感冒一個星期也會好,生扛過這場與感冒的對弈。眼看天氣變冷,又到了感冒高發的時節。
  • 為什麼以前感冒很快就好,現在卻要很久才恢復?漲知識了
    導語:為什麼以前感冒很快就好,現在卻要很久才恢復?漲知識了我們知道感冒是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問題,你的身體如果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的話,感冒發燒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會發現,現在人們在感冒了之後恢復的速度比過去慢很多,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即使感冒也是分為很多種情況的,不同的原因導致了不同的感冒狀況的發生,比如一般情況下我們得確定自己得的究竟是哪種感冒。
  • 漲知識|孩子咳嗽流鼻涕,還發熱,這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呢?
    漲知識|孩子咳嗽流鼻涕,還發熱,這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呢? NO.1孩子咳嗽流鼻涕,還發熱,這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呢
  • 漲知識:為什麼外國人寧願「凍到感冒」也不穿秋褲?
    漲知識:為什麼外國人寧願「凍到感冒」也不穿秋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雖然是中國的古語,但是用在外國人身上也是極為實用的。特別是一些外國人,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更加精神抖擻和美觀,基本上在冬天都是不會穿秋褲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是把他們凍感冒了,他們也是堅決不願意穿秋褲的。為什麼外國人寧願「凍到感冒」也不穿秋褲?小編今天就帶你漲漲知識。秋褲這件衣物,是我國的北方地區是非常實用的,基本上到了寒冷的冬天,每個人,不管是男的女的,還是老的少的,都會穿上厚厚的秋褲以抵禦冬天的嚴寒。
  • 說說孩子感冒那些事兒,3招巧治「不治之症」!父母須掌握
    在陪伴女兒成長的12年裡,因為她幼年時常因感冒、發熱最終引發肺炎,雖然後來找到了解決辦法(詳見:),但在那段日子裡,一發現女兒感冒,特別是伴隨咳嗽和發熱,都會讓我如臨大敵、草木皆兵,幸虧我有一位好妻子、女兒有位好媽媽,在女兒生病的時候,她總能鎮定自若,堅持最正確的方法,幫助女兒戰勝病症、恢復健康。
  • 【經方門診】胡老論感冒證治(高度信實凝練)
    上述臨床表現就其全身症狀來說悉為表證,其兼症則或為裡證,或為半表半裡證。感冒初起,一般都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呈現,即為太陽病階段,依法均當汗解。若為表虛自汗出的桂枝湯證,則用桂枝湯類方劑治療;若為表實無汗的麻黃湯證,則用麻黃湯類方劑治療。但當用麻黃湯時,很多情況反不若用葛根湯為妥,特別是惡寒重而不喘者,更是如此。
  • 螞蟻莊園2020年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
    螞蟻莊園2020年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時間:2020-06-22 00: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2020年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 寶寶感冒好不好治?兒科主任:要看先咳嗽,還是先發熱
    就比如說寶寶普通感冒,由於家長對病情科普知識的缺乏,不用藥怕延誤病情,用藥錯誤又怕過度治療,常常不知所措。那麼寶寶普通感冒一定要吃藥治療嗎?寶寶感冒好不好治?寶寶普通感冒,一定要吃藥治療嗎?普通感冒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普通感冒最常見的是由鼻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還是患上令人恐懼、談之色變、並且全世界爆發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了?朋友,別緊張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流感病毒性肺炎普通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知道不論流感病毒還是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他們和普通肺炎一樣都是在社區發病
  • 為什麼電商平臺「二選一」成了「不治之症」?你懂的。
    (相關報導參見:https://tech.qq.com/a/20191105/005016.htm)雖然,2019年11月5日的「座談會」後,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時罕見地披露了反壟斷風險。但是,過去一年裡,無論是對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還是對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都沒有公開採取任何反壟斷調查。
  • 明明都是感冒,為什麼有普通感冒和流感之分?醫生談談兩者區別
    現在的季節天氣特別寒冷,感冒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了,但是感冒的時候到底是流行性感冒還是普通的感冒呢? 很多時候人們對兩者的區分並不大,在潛意識裡大家都覺得感冒也只是感冒而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實際上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區別是很大的。
  • 中醫教你1個穴位治感冒 風寒風熱都管用
    導語:感冒大家都得過,同樣是感冒,卻有風寒、風熱的區別。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程凱告訴大家一個身體自有的「感冒藥」,不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預防和治療都可以找它。
  • 腦筋急轉彎:有什麼辦法可以治好暈車之症?女士專屬題
    腦筋急轉彎:有什麼辦法可以治好暈車之症?女士專屬題腦瓜一:老王三十多年來一直都在賣著假貨,為什麼大家還都說他是個好人?腦洞二:什麼人不會經常擦自己的鞋子卻常常會去擦別人的鞋子?腦瓜三:地上有一張一百塊錢和一塊肉骨頭小華偏偏撿起了肉骨頭,這是為什麼?腦洞四:無論是什麼人,他(她)們每天最起碼都要去一次的一個地方,那是個什麼地方?腦瓜五:有什麼辦法可以治好暈車之症?
  • 入秋時節感冒易發,如何不打針不吃藥?艾灸這四個穴位顯奇效!
    有些免疫抵抗力較差的人,保暖稍不到位,就容易引發感冒。因此,秋季也成了肺臟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感冒咳嗽。得了感冒,你是選擇放棄治療,直接用身體抗過去,還是會去醫院就診,亦或者自己在街邊的醫藥超市購買一些治療感冒的藥物。但是今天,掌門師兄為大家介紹另外一種不需要打針、吃藥就能治療感冒的方法。
  • 強迫症的不治而治
    強迫症的不治而治,或稱放棄治療。我們這裡講的是不是要放棄治療呢?是這裡的不治是針對症狀,就是我們之前講的強迫。不治的是這個,就是不安的觀念和伴隨的焦慮情緒,順其自然,也是順的這部分自然。所以說,強迫症到底需不需要治療?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強迫症肯定是需要治療的。我們要明白,不去消除症狀,不去對抗。所以這個這裡面的不治呢,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我們就不治療強迫症了。
  • 孕婦感冒怎麼辦?治還是不治?如何治?
    而無論是直接使用退燒藥,還是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間接減少流感患者症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都可能降低這種風險。[1][2]也有研究顯示,妊娠或產後 2 周內的女性患者是發生重症流感和流感併發症的高危人群,其 ICU 入住率和病死率都明顯增加。
  • 病毒性感冒藥的選擇有哪些?什麼感冒藥治感冒見效快?
    病毒性感冒藥的選擇有哪些?什麼感冒藥治感冒見效快? 今年,根據中國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的感冒人數僅為1.5萬左右,2019年第二季度的感冒人數數量高達35.87萬例,比對同期患者數量下降了95.82%。
  • 「多喝水」能治感冒?這個說法是否正確?看完後漲知識了
    相信大家都有過感冒的情況,特別是在季節交換的時候,而現在正是夏季進入秋季的時候,溫度以及環境等,變化都比較大,那出現流行性感冒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一點。我們在感冒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多喝點熱水,那是不是多喝水,我們的身體就會好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2歲娃因流感死亡,孩子有這3種症狀,千萬別當感冒治
    來源:人民日報各位寶爸媽,冬天的第一場雪仗,都安排上了嗎?除了心心念念的雪仗,科大大還惦記著寶寶的健康問題。因為正式入冬後,流感也到了高發季。一想到這兒,很多寶爸媽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這不前幾天,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20年《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
  • 我才20歲,卻已經患上了7種「不治之症」!
    關鍵是這些病吃藥還沒啥用所以局長稱這些病為「不治之症」打鼾不治指數:★★有這樣一群人,睡覺總愛彈起此起彼伏美妙的「交響曲」。如果你的室友或者伴侶是個愛打呼的人,那麼你可能經常在犯罪的邊緣徘徊。打呼嚕是氣流經過鼻咽和軟顎時引起的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