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龍網健康頻道)家住渝北區的周瑤女士已經生下兒子3個月了,但是現在她還在「坐月子」。原來,周女士是生的第一胎,沒有育兒經驗,在月子會所住一個月的她,帶著寶寶回家後,發現自己無法適應自己帶孩子的日子,連續幾天整夜整夜無法入睡,因此,她又回到了月子會所。
專家提醒,產婦在月子期間要注意休息,產後身體護理不當,就有可能落下月子病,給身體健康留下隱患。那麼,如何正確「坐月子」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四類產後常見月子病
1、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的成因是分娩後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變得鬆弛而無彈性,使子宮容易隨體位變化發生位置的改變,子宮因此而沿著陰道方向往下移動,在有誘因時則更為嚴重,甚至子宮可從陰道裡脫出,由此產婦常常會感到小腹墜痛和腰酸。若子宮頸長期露在外面,還可因乾燥,摩擦而發生潰爛,糜爛和感染,流出膿樣分泌物和血水,出現排尿困難及尿失禁。
2、手腕和手指痛
手腕和手指痛的成因是媽媽分娩後受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全身的皮膚毛孔和各個關節張開,不留神受到風寒侵襲,會使風寒瘀滯其中,加上月子裡不停地給寶寶餵奶,換尿布,使手腕和手指過度操勞而加重損傷,如果當時末能及時醫治,則會引發「伸腕肌腱炎」及「腕管綜合症」兩種疾病,日後會因經常疼痛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為做握拳或拇指伸展動作時,如寫字,拿筷子,舉懷子及拿奶瓶都會引起腕部和手指的酸痛感。
3、腰背痛
腰背痛形成原因:分娩使腹部的肌肉盆韌帶及肌肉都處於不穩的鬆弛狀態,所以腰背部在運動時失去了支撐而很快就會感到酸痛,加之惡露排出不暢或照料寶寶時經常要做彎腰動作,因此容易造成腰背肌肉勞損而引起疼痛。
4、奶癤及乳腺炎
奶癤及乳腺炎的成因是當部分乳腺管不通時,使浮汁瘀積在乳房內而引起癤,如果末能及時消除,乳頭又正好破損,病菌就會乘機侵入而造成感染,形成乳腺炎。
乳癤表現為乳房有硬塊並有觸痛,當發生乳腺炎時產婦出現高燒,且乳房疼痛加劇,產婦會因無法忍受寶寶的吸吮和對疼痛的擠壓而不能餵母乳。
◆坐月子注意事項
1、需要休息
懷孕生產可能是一個女人一生經歷的最艱辛的工作,產後你會覺得自己身體虛弱、疲憊,連走路都無法獨立完成,這其實都是正常的現象。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充分休息,但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活動,以促進身體康復。
2、觀察出血量
產後出血是產後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不管再疲乏、再虛弱,都要觀察自己的出血量。如出血量較多,或陰道排出組織,都應及時告知醫生。
3、及時補水
由於產程中失血,以及進食過少都會導致體液丟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
4、及早小便
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由於麻痺以及產盾腹壁肌肉鬆弛而排不出尿,引起尿瀦留。此外,由於外陰創傷,很多媽媽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也易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生了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
5、定時量體溫
產後發燒是大事,不要以為只是頭痛腦熱而等閒視之。媽媽在產後一定要定時量體溫,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
6、緩解疼痛
分娩後,因宮縮而引起的下腹部陣發性疼痛,一般在2—3天後會自然消失。此時,一個熱水袋就能很好地幫助產婦緩解腹部的疼痛,並促進惡露早日排出。
7、乳房護理
分娩後半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吸吮乳頭,這樣可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於子宮收縮。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可以每l—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寶寶的需求以及脹奶的情況有關。
8、注意個人衛生
產婦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應該像平時一樣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後洗手,餵奶前洗手。只是產後第1天,身體比較虛弱,不宜洗澡,但可用溫水擦浴。自然分娩第2天可洗澡,剖宮產後l周可洗澡。
◆坐月子不能吃什麼
1、忌生冷食品
特別是夏季,產婦大多想吃些生冷食物,如冰糖、冰淇淋、冰鎮飲料及和拌涼菜、涼飯等,這些生冷食物將影響牙齒和消化功能,容易損傷脾胃,不利惡露排出。
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該類食物可影響產婦胃腸功能,引發產婦內熱,口舌生瘡,並可造成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如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3、忌過硬不易消化食物
產婦身體虛弱,運動量小,如吃硬食或油炸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忌食過鹹食物
因鹹食中含鹽較多,可引起產婦體內水鈉瀦溜,易造成浮腫,並易誘發高血壓病。但也不可忌鹽,因產後尿多、汗多,排出鹽分也增多,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
5、忌營養單一
產婦不要挑食、偏食,做到食物多樣化,粗細、葷素搭配,廣而食之,合理營養。
6、忌食過飽
由於產婦胃腸功能較弱,過飽不僅會影響胃口,還會防礙消化功能。因此,產婦要做到少食多餐,每日平時3餐可增至5~6餐。
責編:江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