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 | 花環夫人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爸爸媽媽們轉發分享)
在這個浮躁而又快節奏的時代,自律幾乎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
40歲的女明星林依晨曾經發過這樣的一篇微博: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大家是不是都沒有見過自己這麼「倔強」的一面,說到底還是自己抵擋不住舒適安逸的誘惑。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到自律,要求孩子能夠面面俱到,但現實生活中,別說孩子了,就連我們家長自己都難以做到自律。
你是不也曾經下定決心減肥,但沒想到中途就禁不起美食的誘惑。
你是不是也曾下定決心每天要早起早睡,但每晚臨睡前還是默默的刷起了手機。
你是不是也想過每天看書,但沒想到,書翻到第十頁,後面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像上面這幾種半途而廢的經歷,你生活中是不是經歷了太多?自律的本質是什麼?自律的本質就是一種對自己原始欲望的挑戰,是一種克制感官享受的控制,是一種對更高級欲望的追求。
對於孩子來說,自律是很重要的,經常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的自制力,學習的時候不認真學、寫作業的時候東張西望、睡覺不看時間……,孩子若是沒有良好的自律品格,就很難成功,很難完成家長要求的目標和期望。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自律感呢?
一、製作日常管理表
不管是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學校學習,家長儘量不要過分幹預,平時也要放權,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力。要想讓孩子自律,就先讓孩子有自控力,良好的自控力需要孩子去遵守。家長最好先和孩子制定一張日常管理表,在表中可以規定孩子幾點起來?幾點睡覺?每天什麼時候可以吃零食?寫作業的時候要用時多久?吃飯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樣的坐姿等等,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堅持不下來,但家長千萬不要妥協,也不能沒原則,家長一定要陪同孩子一起完成,等到後面孩子習慣了這些規則,每天不用家長說,孩子都可以獨立完成,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感到反感,孩子還可能因此愛上這種有規則的自律。
二、適當的鼓勵或讚美
每一個孩子都從一開始的不懂,然後通過學習到最後什麼都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不同的進步,每一次的進步都是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讚美,尤其當孩子在養成自律的過程中,如果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時,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通過這種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充滿自信,孩子也會樂此不疲,孩子才會更有動力養成自律。
三、讓孩子自己做主
由於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裡就像掌上明珠一樣,所以很多父母都過多的控制,恨不得把孩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巴不得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說了算,希望家長給什麼命令孩子就必須照做。長期以往下去,有的孩子就像傀儡一樣,家長說啥孩子就做啥,沒有自己的主見,有的孩子就會早早產生逆反心理,做什麼事都和父母對著幹,不僅容易讓孩子產生暴躁的脾氣,還會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家長平時應該多多放手,多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做主,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被大人安排好了,孩子就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就很難學會自律。
l花環夫人寄語:
或許在平時生活中,家長都是一邊寵溺孩子,另一邊又要求孩子完成各種要求,這種前後矛盾不但不能正確的教育孩子,反而會誤導孩子。因此我們要適度的愛孩子,也要讓孩子從小學會吃苦,為了讓孩子能更早的養成自自律,家長要以身作則,更要陪伴在孩子身邊,要讓孩子能夠更早的養成自律性格。
關注【 企鵝號 | 花環夫人 】,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帶你一起長知識!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