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最近的幾個月總是出現腰部酸軟無力的情況,一些滋補的藥物也吃了不少,比如紅棗,枸杞,海參等等。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請問這個腰部不舒服的問題,可以用艾灸調理嗎?
你的症狀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腰膝酸軟
簡單的說就是:腰部和膝部的酸軟無力,同時可伴腰痛發涼、手腳涼、四肢無力,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等其他肝腎虛症狀
針對此類情況,我們還是先分析後艾灸
1
肝腎虧虛和腰膝酸軟
1.中醫講:腰為腎之府。一個人腰部的健康和強健程度,可以直接反應出一個人腎的健康。所以,腰酸無力,最常見的就是腎虧。
2.中醫講:肝主藏血,主筋。在肝血的調節之下,我們的膝關節才能正常屈伸,這個是肝體柔和的表現。反之,肝血不足對於膝關節的濡養不夠,膝關節周圍的筋失去肝血的養護,就會出現無力的情況
3.肝主筋的表現不僅僅體現在膝關節,還體現在指甲上面。中醫認為:肝主筋,其華在爪。這個指甲就是肝之餘的體現
4.肝血充足,對於指甲的濡養到位,指甲的彈性,其實也是肝體柔和的外在表現。反過來,肝血不足,指甲容易折斷就很容易理解了
5.綜上所述,對於腰膝酸軟總體的調節原則就是:滋養腎水,以涵養肝木
2
輸原配穴法
1.俞原配穴法,就是利用經絡的背俞穴和原穴相互搭配的方法。腎經的背俞穴是腎俞穴,原穴是太溪穴。肝經的背俞穴是肝俞穴,原穴是太衝穴
2.俞穴與原穴相互搭配的原則對髒證,虛證,寒證較為適宜。
3.髒症指的就是五臟相關的病症,即心肝脾肺腎相關。
虛症,指的就是不足,比如肝血不足導致肝血虛,肝血無法濡養膝關節和指甲,導致的膝關節無力,指甲脆。
寒症,很好理解,最常見的比如身體怕冷,手腳冰涼。當然其表現形式還是很多,比如腹瀉,痛經,容易疲勞,下肢無力,夜尿頻多等
4.我們上面所說的腰膝酸軟,實際上就是肝血和腎精對於局部的濡養不夠導致的,也可以歸屬於為虛寒之症,故而取之肝經和腎經的背俞穴和原穴來調節
3
穴位參考
1.肝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找法:
第一:在上臂自然下垂時貼於胸側壁時確定肩胛下角;
第二:從兩側肩胛下角連線與後正中線相交處所在椎體為第7胸椎;
第三:從第7胸椎棘突垂直向下推2個椎體棘突即是第9胸椎棘突;
2.腎俞穴
位置: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找法:沿肚臍畫一條線,和背部脊柱相交的脊柱即為第二腰椎
3.太衝穴
位置:在足背側,當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找法:沿著大拇指和第二拇指交點向上推,蹠骨結合部前方,可感有一凹陷處,即為本穴
4.太溪穴
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