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者需要學習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沒有人文底蘊的經營者,可以一時成功,但是要一世成功,則非常困難。
對中國企業家來說,通過學習儒家思想中的治家與經商之道,從歷代的興亡史事汲取經驗與教訓,從其中思想主張中探尋智略與真理,用以不斷地開啟自身的智慧,可以用這種智慧去逐步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人生目標,最終成長為中國新一代企業家。
11月16-21日,心和塾企業家問道孔子山東研學,走進孔子故裡曲阜,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張及著作,從而找到經營企業、家庭、個人的奧秘。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關於廣州蓉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李熙蓉的精彩研學分享。
懷學習之心去成長自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昨天一天學習最大的收穫,兩個字,學習!昨天在看節目時左側大屏幕的一行字觸動到我:學能生慧,慧能生智,智則思辨,辨能明事理,知天下!天下萬事,莫不是從學習開始。
我自己是一個學習的受益者。我曾經有過一段迷茫期,在17年底到19年懷老三到老三出生,我先生擔心我是高齡產婦,讓我在家好好養胎帶孩子。大學畢業後,我從來沒有這麼長的休息日子,之前一直都是在忙生意。
如今能在家休息,我一開始很開心,不用考慮任何事情,不再有工作上的壓力負擔,一心享受生活的同時還可以多陪伴孩子,非常好的日子。但是,慢慢發現家庭主婦並沒有那麼好當:不僅要妥當安排家裡一切瑣碎日常,也要學會安排時間,還得能忍受寂寞,這些特別磨練心性。
而且一直忙碌的我忽然停下來,產生各種不適應。而作為女人總是閒下來就會胡思亂想,眼裡都是「問題」。我最記得自己當時很樂意做的事情就是一天到晚給先生打電話,問他:你在幹嘛?吃飯了沒?什麼時候回家?怎麼還沒回來……各種問,各種無聊和各種不耐煩。
(企業家山東研學-所在小組合照)
逐漸的,我也累了,沒精力折騰了,變得不再吭聲。當時我不開心,也並不喜歡那樣的自己。後來和閨蜜聊天,閨蜜說是我自己心態和思想出現了問題,讓我先走出來學習,她現在也正在學習,並且收穫很大,讓我也去聽聽,還幫我買了公開課的門票。
就這樣,我走近了心和。以前做生意都是在忙著賺錢,就連學習也都是學與生意相關的東西。在心和上的第一次公開課就吸引了我,意想不到的是孫鍵老師所講的東西解開了我所有的迷惑。
以前我是一個雖然知道自己錯但是從來不會真正承認的人,一味去忙生意,從來沒想過做人做事還需要我們去學習。但其實我最需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人,只會目光短淺,毫無方向,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更不會經營好自己在每一個位置中的角色。
所以,當我工作時,才會覺得很累,壓力很大;而當回歸生活時,我又覺得生活很無聊而迷茫,沒有自我價值。
故曰,千裡之行,始於學,學習能夠讓我們成為真君子,能讓我們明是非,知不惑,不斷修正自己,改掉自己的陋習,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這樣我們在每個角色中都能找準自己的位置並做好自己的本分。
懷敬畏之心對待一切事情
今天上午的祭孔儀式讓我感受到莊嚴敬畏,被深深震撼到。這個祭奠儀式的流程和內容無一不體現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人們對萬事萬物的敬畏與感恩之心,以及注重細節、注重禮貌禮儀。
這種神聖的儀式,我們都是在電影電視劇裡才能見到,今天自己親身體驗了一回,和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樣,我的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敬畏和滿滿的感動。如果我們在做任何事都用這種敬畏之心去做,還有什麼是做不好的?
整個儀式中也無一不體現了對老師的敬重,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忘了對老師的尊重,反而更多的是要求和抱怨。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好了認為是孩子天賦不錯,孩子不好抱怨是老師沒教好;卻從來不會反思是自己哪裡做得還不夠,其實一切都是因為沒有用敬畏之心對待老師。
如果這一點不改變,老師得不到家長的尊重,我們的孩子更不會對老師尊重,孩子又怎麼會虛心聽從老師的敦敦教誨?孩子怎麼可能有更好的成長?我們應該做那個為老師和孩子賦能以及積極配合的中間人,停止要求和抱怨。
上午的祭孔儀式每一個細節都淋漓盡致體現了先人對禮儀的重視,大到整個流程制定,小到祭拜物品都是精心選擇準備。
(企業家山東研學分享會-與孫鍵老師合影)
然而,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只注重到表面,並沒有以一顆敬畏之心去對待。現在很多事情都只是形式,是為了表現給別人看。更槽糕的是我們把很多優秀的傳統習俗禮儀都丟了,讓人感到很遺憾和惆悵。
在拜師儀式上,孫鍵老師特別分享了心和使命願景和對弟子的三個要求,也深深感動著我。老師經營的心和塾從上至下都是為了成就學生和為國家貢獻而努力。
我作為老師的學生,一直深深感受著這份純粹的奉獻之心,所以老師期望弟子做到的三點也是深深記在我的心中,時刻要求自己保持一顆為國家做貢獻的心,感恩之心,並且終生學習。
首先從做好自己開始,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從學會做人做事開始。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正心正念、有德行並懂感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行為去影響和感染孩子,以及身邊的人。
或許很小,但是長久以往這樣的堅持,總能慢慢去影響周邊的人。如果人人都做到如此,社會將更加美好,我相信我們國家必將更強大。
懷有感恩之心,不斷完善自己
人都是這樣慢慢成長的,經歷種種最終找到正確的方向。當發現自己迷茫時、不對時,通過學習去改變與提升自己。學習後,明顯發現改變的不僅僅只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家庭,公司,孩子,甚至可以影響到身邊更多的人。
這次問道孔子研學,我把所有的學習內容歸納為一點就是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先學會做人。首先我們要給自己清晰定位: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知道自己該怎樣去做,先做好自己。
以前會覺得自己好像挺能幹,經常覺得自己特委屈,特辛苦:不僅要工作、照顧家庭,還要顧及老人孩子,總需要身邊的人理解自己,包容自己,認為給父母物質上加上陪伴就是孝順了。
今天才恍然大悟,原來孝不僅僅是物質和陪伴,自己能有好的德行能力能光宗耀祖,讓父母能為有能力的子女被尊敬,臉上有光。
回想每次回老家陪父母,鄰裡誇自己的時候媽媽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還很自豪的說我家雖然沒兒子,但我兩個女兒勝過兒子,這輩子我知足了。以前我不理解媽媽這樣說的心情,但今天我能理解了,孩子有所成就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和幸福,也是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孝。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從來就沒有索求,只有付出,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一切都是值得,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企業家山東研學-所在小組合照)
再換位到自己,自己也已經為人母,我對孩子的期望並不指望要報答什麼,只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有才能,有價值,有出息的人。期 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楊朝明老師很好詮釋了儒學,即大人之學。大格局的人一定是明是非,知榮辱,能擔當,敢引領的人,做人一定要做這樣的人。只有成為有貢獻有價值,能為朋友賦能,能孝順父母,能靠自己德行影響孩子、朋友甚至身邊更多的人,才會成為大格局的人,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真正做到成為一個純粹的坦誠的懂得感恩的人。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意義深遠,學問深遠,要踐行到生活中工作中更需要時刻警醒並持之以恆,也要懂得放下自己私心,私慾,但不管怎樣,一定要堅定這樣的目標,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