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美小鎮,張大千曾居住在此,稱其居所為「可以居」

2020-12-11 世間彩虹麗日升

旅遊是一項讓人開闊視野,能夠增強體質的戶外活動,在旅途中不但能夠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景,而且還能夠觀賞到各種風格的建築。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最美的小鎮——卡梅爾小鎮。

美國最美小鎮,張大千曾居住在此,稱其居所為「可以居」

卡梅爾小鎮是美國蒙特利半島一個精緻的海濱文藝小鎮,位於美國西岸著名旅遊觀光景點-十七哩路(17 Mile)南方約二裡處,距離舊金山市大約兩個小時車程左右。卡梅爾建鎮於二十世紀初期,歷史雖還不到百年,但是在美國西岸卻是眾所皆知,是一座人文薈萃、藝術家聚集,充滿波西米亞風味的小城鎮。

卡梅爾小鎮的風景美得像是童話世界,高顏值、高逼格,堪稱老美的「世外桃源」!當你到此一遊,佇立這座小鎮中,欣賞著滿目的景色,這時的你不得不承認卡梅爾是一處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曾經有許多風格獨特的藝術家和作家住在這個依山面海的充滿波西米亞風情的小城市中,奇特的建築物和景色美得如童話一般。這裡基本還維持著原貌。現代元素的文化很少,原始的風情帶給人一種樸實、祥和和溫馨的感覺。沿小鎮的主街Ocean Avenue向西走到盡頭,就是「十七哩」海濱擁有獨一無二大沙灘的卡梅爾海灘。

風光明媚的蒙特利半島被稱為世界上陸地、海洋、藍天的集大成者,並被公認為理想的度假勝地。而17英裡卡梅爾則是其中的精華。當你遊走在這裡,欣賞著碧海藍天、鮮花礁石、還可能觀賞到隨處可見的松鼠海鳥和海豹,還有這裡的懸崖峭壁、古老的的松柏等等、構成了十七英裡迷人的畫卷。

其實卡梅爾小鎮早就名聞遐邇。很早就有藝人、作家、詩人在此居住,在1969年,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曾居住在此,稱其居所為「可以居」。一百年來,迄今為止只有四千多居民的卡梅爾風採依舊,它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優雅的藝術氛圍,構成了加州十七哩黃金海岸公路的一大亮點。如果你是一位喜歡逛街的人,在這裡還有各樣的時裝店、古董店、糖果店、畫廊、玩具店還有日用工藝品店等。在此旅遊你不但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還能欣賞到這裡的藝術之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臺北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座落在外雙溪畔,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
    外雙溪除了有臺北故宮博物院,不遠處還有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設在張大千先生的故居,原名為「摩耶精舍」,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張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張大千生於1899年,原名張正權,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
  • 張大千:曾當掛名「董事長」
    張大千一輩子靠賣畫為生,出手闊綽,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他居住在巴西時,曾參與辦公司,當了一個掛名的董事長,最後經濟損失慘重。  大約1963年的時候,張大千居住的巴西摩詰小鎮上有好幾位華僑都是張大千的朋友,其中兩位是張大千的四川老鄉。他們原來在大陸做豬鬃生意,到了巴西後發現當地的豬毛都是當成垃圾丟掉的,非常可惜,覺得成立一個豬鬃公司肯定只賺不賠。
  • 美國最具特色的小鎮
    聖奧古斯丁:美國最古老的城市,是北美大陸建立的最早的歐洲殖民地,有440年的歷史,經常出現在「全美最美10座小城」的候選名單上,這座海濱小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保存完好的西班牙建築風格,給來這裡旅行的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朱浩雲:走近張大千(美食篇)
    當年,陳建民得知張大千在成都要招一位家廚,特去應聘,因廚藝尚不成熟,張大千不打算聘他。有「川菜聖手」之稱的羅國榮對張大千說:「此人我了解,廚藝雖差些,但人品還好。以後大師您和其他人都可以指點他,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定可成材。我勸大師還是留下他吧。」於是張大千欣然收下了陳建民。聰穎的陳建民在張大千調教下潛心學習廚藝,十分勤奮,終成「海外中國第一名廚」。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汪毅‖張大千:大寫的敦煌人——感張大千...
    其早年因緣際會遁入空門,烙印佛家,法號「大千」為師父逸琳方丈所取,來自佛學經典「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他埋下日後赴敦煌探究佛教聖地佛根。張大千一生鈐印「大千」最多,有此印章不下二三百枚,傳遞了佛教思想、佛教藝術在其創作中主事的強烈信息,故可以說佛教意識深入骨髓。
  • 張大千與《曹娥碑》
    據說其中有陳三立、鄭孝胥、夏敬觀等「打詩鐘」高手,年輕腹儉的張大千哪裡是他們的對手?故十賭九輸。某日,張大千又大輸,遂先後向設「打詩鐘」之主人江紫塵借一千金,無奈又輸盡。江氏知張大千藏有其曾祖所傳的王羲之《曹娥碑》,帖上有唐人崔護、崔實、馮審、韋皋、楊漢公、王仲綸等觀款;且又有項元汴、清成親王題跋甚詳,故江氏笑曰:「此卷其歸我乎?再益二百金可爾。」
  • 既懂吃也會燒 更能創造美食的「吃貨」張大千
    當年,陳建民得知張大千在成都要招一位家廚,特去應聘,因廚藝尚不成熟,張大千不打算聘他。有「川菜聖手」之稱的羅國榮對張大千說:「此人我了解,廚藝雖差些,但人品還好。以後大師您和其他人都可以指點他,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定可成材。我勸大師還是留下他吧。」於是張大千欣然收下了陳建民。聰穎的陳建民在張大千調教下潛心學習廚藝,十分勤奮,終成「海外中國第一名廚」。
  • 張大千自畫像全集!
    張大千的自畫像基本上都是隨畫隨送親友,只有《大千居士自寫乞食圖》此畫自存行篋,數年後,他從美國遷居臺北,將此畫送給了當年「故宮博物院」院長蔣慰堂先生。張大千逝世後,當後任秦孝儀接管摩耶精舍,重新規劃庭園時,就將此《乞食圖》摹刻於石碑上,置於梅丘附近,供遊園者瞻仰。
  • 不是吃貨怎麼可以懂藝術:張大千菜單拍出近百萬美元
    這些菜單是1977年至1979年張大千居臺灣時的私人廚師徐敏琦的珍藏品。紐約佳士得中國畫專家珍妮·唐說,張大千同時也是一位專家大廚和真正的美食家。他喜歡美食,也喜歡畫美食,他對自己學生常講的一句名言是「一個不懂得品嘗美食的人怎麼可能懂藝術」。張大千的作品裡經常出現蘑菇、胡蘿蔔、青筍、白菜等蔬菜,他在晚餐前也會一絲不苟地寫好當晚想吃的菜交給廚師。
  • 「倥傯的鄉愁」成都特展 張大千先生「魂歸故裡」
    在這次展覽中,稱張大千為「太老師」的孫凱,第一次把他父親孫雲生與張大千先生半個世紀的師生情誼介紹給大千的家鄉人。 展覽開幕後,孫凱和張大千的小兒子張心印一起遊歷成都,去了張大千先生曾經去過的每一個地方:青城山、都江堰、金牛壩等地,也去了世界聞名的「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他倆驚喜地發現,熊貓基地的一草一木,亭湖山石,像極了大千先生在巴西苦心經營的八德園。
  • 【保利拍賣2020秋拍】雲霄雨霽,彩徹區明——張大千山水佳構清賞
    《張大千精品集》,第40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2.《中國書畫作品集(二)》,第192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說明: 此作品由北美華人藏家早年於美國經營畫廊期間直接得自於畫家本人。後將作品帶回上海家中,珍藏至今。
  • 張天師布道青城山 張大千潑墨上清宮
    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天師洞原名叫延慶觀,唐朝時改為常進觀。觀內有張陵(張道陵)天師結茅河道所居之洞室,是青城山道教活動文化中心。現有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修建或重建,具隱,藏,幽,靜等特點。觀內薈萃了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精髓,其三清大殿藏唐碑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 傅申談張大千的生平、創作與辨偽
    傅申:不是很多,這張梁楷曾拿到美國展覽。《睡猿圖》題款那幾個字寫得也很古拙,就是張大千仿《張黑女墓誌》之類的寫法。那張畫是他借鑑日本藏的牧溪的畫,用他自己的筆法畫成的,畫得像梁楷。吳湖帆收藏以後,蓋了吳大澂的印。 更加欲蓋彌彰了。
  • 淄博媒體人綠城海南行 感受最美·藍灣時光
    海南綠城·藍灣小鎮初見「中國最美理想小鎮」,幸會美好生活抵達海南藍灣小鎮直接入住了藍灣綠城威斯汀度假酒店,獨立寬大的觀景陽臺,俯首間海景、高爾夫景雙重景觀近在咫尺。藍灣小鎮,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居所,站在岸邊,極目遠眺,享海天一色盛景。媒體朋友們參觀了中式別墅樣板間——江南裡,庭院空間開合通透,遇牆造窗,窗藏於景,禮制中蘊含著人倫禮序,疊山理水之景中透出空靈禪境,居住形制天人合一。
  • 麵包塗辣椒 自寫乞食圖 張大千在海外的「川味生活」
    策展人孫凱稱呼張大千為「太師父」,他的父親孫雲生是張大千最親密的門生,追隨師父47年。孫凱12歲就遠赴巴西「八德園」,曾陪伴大千生活了8年。出於對這個晚輩的疼愛,大千將其小名改為「毛江」並賜號「怡勝」,出國遊學還會寫信給「怡勝小友」。7月12日,孫凱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講述太師父的往事,一個對川菜情有獨鍾、對兒孫諄諄善誘、對故鄉念念不忘的老者形象,徐徐走來。
  • 不是吃貨怎麼可以懂藝術:張大千菜單拍出近百萬美元-吃貨 紹興雞...
    餐桌上一臉喜色的張大千  3月21日,近現代大畫家張大千手書的21張精美菜單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最終以每張均價34.6萬元拍出。這些菜單是1977年至1979年張大千居臺灣時的私人廚師徐敏琦的珍藏品。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推出張大千特展,突出海外生活與創作
    循著張大千藝術生涯的脈絡,展覽大致分為三個主題,從「師古」到「師自然」再到「師心」,涵蓋從張大千早期的仿古作品,到後期拓展傳統水墨可能性的成熟作品。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間,張大千居住在北加州,逐漸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
  • 張大千 《墨蓮圖》賞析
    鈐印:張爰私印(白) 大千(朱)題跋:張大千墨蓮圖謝稚柳題。鈐印:壯暮翁(白)稚柳(朱)尺寸:119*50cm張大千愛荷,一生畫荷無數,他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喻荷,盛讚其高潔。每當花開時節,大千都要四處賞花、寫生,在居住的庭園內,通常要開闢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環境稍侷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幾隻大缸養滿荷花。
  • 張大千珍貴的幾幅畫 (最貴),一起來欣賞
    桃源圖TOP1《桃源圖》是張大千的晚年潑墨彩畫作,當時張大千居住在北郊外雙溪,張大千性情恬淡,但隨著這裡的人越來越多,這裡的環境也變得不再幽靜,於是張大千就畫了這麼一幅畫,並題詩自我安慰。這幅畫是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遊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停留所作。張大千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想必此行是給張大千留下許多動情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