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潘黎黎
每個家庭都想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所以現在大家對於產前檢查都非常重視,但還是會有一些疾病,逃過產檢。近日,在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一位10個月大、出生雙腳都長了六個腳趾的寶寶,通過手術治療恢復了正常。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骨科主任劉志昂提醒,6-12個月是先天性多趾畸形手術的最佳治療期,有利於功能康復,還可以減少患兒的自卑心理,更有利於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新生兒雙腳各長六個腳趾 一家人疑慮重重
這個寶寶名字叫可樂(化名),出生時雙腳畸形,都長了六個腳趾頭。這一特殊之處,讓全家人都陷入了難過。「孩子多了腳趾,會不會影響穿鞋走路?
周邊的鄰居會怎麼看?上學後,孩子會不會遭到同學老師的嘲笑和非議?他會不會有自卑心理?長大了,會不會影響找對象?」一連串的問題與疑慮,讓可樂媽媽心裡打了個大大的結。
帶著緊張與不安,喬女士還沒有出院就趕緊諮詢起醫生,醫生建議她可以在寶寶長大些進行手術切除。終於捱到小可樂五個月時,按捺不住焦慮的喬女士帶著可樂來到了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找到了骨科主任劉志昂。
劉志昂詳細查看了可樂的腳趾發育情況,小可樂兩個腳趾畸形情況不一樣,在確定了喬女士的手術意願之後,劉志昂主任為小可樂雙足制定了不同的手術方案,建議孩子十個月時來做手術,那時是最佳的手術時機。
指尖上繡花成功減趾 孩子父母樂開花
近日,小可樂滿十月,喬女士帶著小可樂再次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
醫生在準備進行手術
劉志昂主任在原有手術方案的基礎上細化每個手術步驟,聯繫麻醉科主任馬宇為小可樂準備了寶寶專用小導尿管、小喉罩等。
除此之外,手術前,劉志昂主任貼心地請兒科護士給小可樂紮上頭皮針,術中用特別纖細的針線吻合了傷口,儘量把手術疤痛降到最小。
孩子才十個月,皮膚很嫩、腳趾又小,手術如同刀尖上起舞、指尖上繡花,這無疑出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首先,孩子太小,手術操作要非常精細;其次,手術時一定不能損傷骨骺,以免影響孩子腳趾今後的發育;第三,這個孩子情況比較特殊,肌腱止點在第六個腳趾上,手術要切除第六個腳趾,因此需要將肌腱止點轉移至第五個腳趾上。」劉志昂說。
手術效果很好
「還好手術很順利,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孩子術後癒合的也很好,今後他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了!」劉志昂欣慰地說。術後第四天,可樂的爸媽抱著他開心地出院了。從此,可樂爸媽懸在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再也不用擔心以後小可樂因為六根手腳趾頭的問題被別人指指點點,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了。
多指或多趾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但多指並伴發多趾畸形者,較為少見。多指多見於拇指和小指,其次在中、環指,極少見於小指,部分患者有家族吏。贅生指(趾)形態和結構可以是一十球狀的小肉贅,也可以是發育接近正常,具有指甲、骨、關節、肌腱和神經血管束的手指。
多指(趾)病多有遺傳因素 6-12個月是最佳矯正手術期
劉志昂介紹,多指(趾)病因非常複雜,多為遺傳因素,約2/3具有家族遺傳病史,且有隔代遺傳的家族史;此外,外部環境因素對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影響,如某些藥物、病毒性感染、外傷、放射性物質的刺激等,特別是工業汙染,都可成為致畸因素。肢芽胚基分化早期受損害,是導致多指畸形的重要原因。
「多指(趾)畸形矯治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6-12個月是先天性多趾畸形手術的最佳治療期,不但有利於功能康復,還可以減少患兒的自卑心理,更有利於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劉志昂說。
劉志昂之處,手術方式的選擇要根據患兒自身情況決定,在防止損傷骨骺,不影響骨骼發育的前提下,確保拇指(趾)外觀及功能均獲得較滿意的改善,術後恰當的功能訓練則有利於手(足)功能的建立,促進患指(趾)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及骨骼發育塑型,更好地改善患指(趾)功能和外觀。
編輯: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