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姐說,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會給兒童購買安全座椅,但是在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上,還存在著不少的使用誤區,甚至有些兒童安全座椅還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當兒童乘坐車輛時,安全帶並不能將其牢固的固定在座位上,所以在發生事故時,安全帶也不能起到保護作用,這時兒童安全座椅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 ◆ ◆
多大的孩子需配備兒童安全座椅?
雖然各國規定的年齡不盡相同,並且我國又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所以這主要就要靠家長自己了。但為安全起見,12歲之前最好都要座兒童安全座椅。
如何正確安裝兒童安全座椅?
現在很多家長,無論孩子多大,都是這樣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
美國兒醫學會(AAP)建議,至少在兩歲之前,寶寶都應該面朝後乘坐安全座椅,就算是兩歲之後,在孩子沒有超出汽車座椅的限高和限重的前提下,也極度建議讓孩子面向後坐直到四歲,要不然兒童汽車座椅的安全作用會大大下降,也就是說,即便你用了安全座椅,依然在撞車事故中保護不了孩子不受嚴重傷害。
下圖是正確的2歲之前幼兒乘坐汽車座椅的方式,是朝後的:
現在國內正在普遍賣一件神奇的東東,叫做「9個月-12歲兒童汽車座椅」,某寶一搜「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基本都是這個款。
而這種汽車座椅,居然只能讓孩子面朝前坐,沒有面朝後坐的選項,不出所料是國產的。
真是見了鬼了!
不知道生產廠家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有沒有做過調研?有沒有看看國外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有沒有搞清楚兒童安全座椅的作用原理?還是假裝不知道,而只是為了迎合大眾追求性價比的消費心理,來設計一款使用壽命超長的兒童汽車座椅,只因為這樣會賣得更好?!
如此誤導消費者,這些廠家真是令人費解!
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的危害,就先請看一個故事吧:
JOEL是個長的很大的健壯男孩,在2008年8月30日,他18個月,將近30斤的時候,發生了車禍。這個車禍並不是發生在高速公路上,車速並沒有非常快,當時JOEL是朝前坐的,雖然綁緊了安全帶,依然斷了脖子,肩膀也扯斷了,生命垂危,幸運的是搶救及時,JOEL挺了過來並恢復了健康,可以說是醫學的奇蹟。
這就是JOEL,足足9個星期過後,才把他頭上的這個東西取下來,一年以後,他還要接受肩部的手術。
明明正確的用了安全座椅,為什麼依然受這麼重的傷,他的爺爺當時很憤怒,將Joel的照片和視頻貼到網上各個社區,發現JOEL的事情並不是個別事件,此事在當時引起了激烈的反響,終於,美國兒醫學會在2011年3月21日改變了原來12個月就可以朝前坐的說法(也是夠慢的),建議父母儘可能更長時間的讓孩子朝後坐汽車座椅。
瑞士甚至強制兒童向後坐直到四歲為止。
為什麼朝後坐如此重要,請看下面這個小視頻。
技術有限,不會配字幕,不過光看畫面也應該能看懂的,這是在時速50km/h的車速下做的動畫模擬
看不了視頻也沒關係,下面詳細解釋一下
首先看一張圖,下面是兩組頸椎骨實物圖(共三片)
其中左邊是一歲孩子的,右邊是六歲孩子的。
你會發現一歲孩子的頸椎骨好像散碎了些是吧。
沒錯,一歲嬰兒的頸椎骨是沒有發育完全的,在發育成右圖的樣子之前,這些碎片的空隙實際上是由軟骨相連,柔軟度是極好,但是強度很差,稍微大一點的外力就會很容易散掉。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嬰幼兒除了有一個非常脆弱的頸部,還有一個碩大的頭。9個月的嬰兒,身體重量的四分之一都是頭,而成人的頭部重量只佔體重的6%。
當車子前方遭到撞擊,在車子驟然停下的時候,孩子會因為慣性向前飛,如果此時孩子是坐在安全座椅上,安全帶會拉住他的身體,但是沒有辦法拉住繼續往前飛的頭部,所以,拉住孩子碩大頭部的任務,就完全著落在那個脆弱的脖子上了,後果可能是,頸椎斷裂骨折,肩膀被安全帶扯斷,大腦永久性損傷,嚴重者當場死亡,即便孩子正確的捆在了安全座椅上。
在美國15年的車禍數據中,12-24個月的幼兒,汽車座椅面朝前和面朝後相比,死亡率足足高了5.32倍。
當孩子朝後坐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汽車座椅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對頭部和頸部的支撐,讓頭頸一直保持在一個直線上。有效避免了拉扯的傷害。
有人可能要問,兩歲多的寶寶再向後坐怎麼可能,腿沒地方放啊!
事實上,是有地方放的,不要低估孩子的適應性,谷歌隨便一搜到處都是這樣的照片
小朋友就算一直向後坐也可以非常好的適應。
知道了這些,你還要買號稱可以從9個月用到12歲的汽車座椅嗎?
那你還還不如省點錢也省點事抱著孩子坐車呢。
另外一個氣人之處在於,廠家這樣宣傳,會讓父母誤以為安全座椅可以用12年之久,事實上,安全座椅是會過期的,因為它是塑料做的,時間長了,塑料就會老化,強度就不夠抵抗衝擊了。
一般來說,安全座椅會在出廠之後6-8年過期,根據品牌不同而不同,正規的兒童汽車座椅會在座椅上標明過期日期。在下面這個標籤中,寫明了出廠日期是06年12月23日,過期日期是12年12月23日
近年來,中國的父母開始越來越多的給孩子用安全座椅了,這是好現象,但據我觀察,發現好像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非常了解安全座椅。
在美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需要3種汽車座椅
分別是嬰兒汽車座椅(infant carseat)、兩用汽車座椅(convertible carseat)和加高座椅(booster seat)
這三種汽車座椅其實沒有具體年齡限制,只看身高和體重,如果超過限制了就及時更換,基本不可以相互代替。(雖然兩用座椅理論上可以出生就開始坐,但事實上在設計上對嬰兒是不太舒服的),也有賣三合一的可以摺疊變換的汽車座椅,但是那種很貴,基本上也比三種加起來便宜不了多少。
上圖中間的這種兩用汽車座椅,是可以朝前或者朝後兩用的,出於更安全的考慮,強烈建議家長們讓4歲以前的幼兒在兩用座椅上堅持朝後坐,至少,堅持到兩歲吧,之後堅持的越久,孩子的頸骨就發育的越成熟,扛壓能力就越強,發生事故就越不容易受傷。事實上,孩子的頸椎骨最快也要在四歲左右才能真正發育完全。
安裝座椅的時候要仔細看說明,確保當你使勁搖晃座椅的時候,座椅不會輕易晃動。
給孩子扣安全帶的時候注意兩點
1,安全帶一定要足夠緊,空隙只能容納一個手指頭穿過
2,胸扣一定要足夠往上,務必確保拉到孩子腋下
3,肩帶高度已經要隨時根據孩子身高調整,不可以過高或者過低
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可是我們可以控制事故導致的影響,既然多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悲劇,為什麼不去做呢?
祝福每個孩子都能平平安安長大。
安全隱患一:抱著孩子乘車
許多家長習慣抱著兒童乘車,在他們看來,自己把孩子抱著,這樣就可以使孩子處在自己的保護下。但是在碰到急剎車或者車輛碰撞時,巨大的慣性會讓孩子脫手而出。
安全隱患二:讓小孩系成人安全帶
一般汽車座椅和安全帶都是專為成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帶,如果系得太緊,在車禍時可能會造成致命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的壓傷。如果系得太松,發生猛烈碰撞時,兒童又可能會從安全帶和座椅之間的空隙飛出去。
安全隱患三:讓小孩坐副駕駛
很多家長帶孩子駕車出行,為了照顧方便都會把小孩放在副駕駛,殊不知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坐在副駕駛,會增加孩子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候受傷的機率,另外副駕駛的氣囊也會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柔弱的孩子禁不起氣囊的撞擊。
安全隱患四:讓孩子單獨在後排玩耍
有些父母為了全神貫注地開車,不讓孩子糾纏自己,就帶些玩具讓孩子在車內玩耍。在行駛過程中,孩子會隨著車子的運動前後左右搖晃,孩子專注於玩耍會忽略自我保護,如抓住把手等,這就容易撞到車內硬物。即使有家人看護,也一定要讓後排的孩子坐在兒童安全座椅上。
安全隱患五:把孩子獨自留在車中
長時間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容易出現孩子因車內缺氧等問題而窒息。另外,年齡很小的孩子單獨留在車內,也容易給不法分子創造可乘之機,而大一點的孩子醒來時可能在車裡亂碰車中的按鈕,會對其本身和車輛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安全隱患六:不開啟兒童安全鎖
兒童安全鎖,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保護兒童設計的鎖。把兒童安全門鎖調到鎖定位置,將車門關好,門將無法從裡面打開而只能從外面拉開,從而避免了行車中因兒童誤開門而造成意外事故。
安全隱患七:讓小孩探出天窗/車窗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千萬別讓兒童站立,更不能讓孩子將身體伸出天窗外。一旦前方碰到突發情況,兒童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極高。即使車輛不是在行駛過程中也要小心,有一位車主停車後讓小孩把頭伸出天窗玩耍,結果引擎熄火後天窗自動關閉,夾傷了小孩的頭部。
安全隱患八:讓孩子自己上下車
因為車門內都設有防撞鋼梁,用以減輕車輛側撞所造成的傷害,所以有一定的重量,孩子力氣小,開啟車門時如果推不到位,車門會自動回彈,極有可能夾傷孩子的手指。另外,若孩子打開車門時,突然有自行車或其他車輛通過,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點擊右下方「寫留言」參與討論吧
來了就在待一會!在最下面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