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因黃疸住院,住院住成腦癱,為什麼起訴後法院只判了3萬元

2020-12-18 花點時間看看禪

1

2011年10月8日19:40,王某因「G3P0孕40-3周頭位待產,妊娠期高血壓」入住A醫院,2011年10月10日為王某行剖宮產手術,順利生下一男嬰,取名王梓,Apgar評分:9-10-10,體重3350g。王梓的到來讓將近40歲才得子的王某一家非常高興,10月懷胎的艱辛轉變為滿臉的喜悅。10月14日劉念出現皮膚黃染,檢查後,血總膽紅素314umol/L,間接膽紅素302umol/L,A醫院給予抗炎及藍光照射等治療,同時建議轉院,王梓家屬籤字拒絕轉院。10月15日王梓出現進食後嘔吐2次,精神差,經內兒科會診後於10月15日轉至B醫院就診。

2

2011年10月16日,王梓因「皮膚黃染3天,嘔吐兩天」入住B醫院新生兒科,經皮膽紅素測定12.5mg/dl。入院診斷:1、新生兒病理性黃疸;2、膽紅素腦病?3、嘔吐原因待查(消化功能紊亂?消化道畸形?);4、敗血症?入院後給予光療,頭孢哌酮抗感染,禁食,持續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治療後王梓皮膚黃疸明顯減退,腹脹減輕,給適量配方奶餵養。10月20日10月20日生化報告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更換抗生素繼續治療,計劃於11月6日出院。

11月5日,王梓出現腹瀉,嘔吐,只能繼續留院治療,11月10日,夜間王梓又出現嘔吐,並出現腹脹,B醫院腹部平片檢查後,診斷王梓患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於是將王梓轉至普外科治療,11月15日,普外科為王梓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距回盲部20cm處小腸粘連成團,局部可見壞死樣物位於粘連團間形成梗阻,近端擴張明顯,松解粘連腸段發現局部組織水腫質脆,無法分離,於是,行小腸端端吻合,手術順利。

11月20日,家長訴王梓雙眼下翻凝視,伴四肢抽搐,B醫院組織神經內科及新生兒科主任會診,查血糖1.3mmol/h,考慮低血糖引起抽搐,給予靜推高糖後上述症狀緩解,同時將王梓轉入PICU治療。11月23日,王梓再次出現雙眼下翻凝視,四肢肌張力增高,伴心率增快,SPO2下降,持續數秒後自行緩解,急查血糖0.9mmol/L。醫院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16天。2012年1月13日,王梓被轉回新生兒科治療。經過相關治療,王梓於2012年3月10日出院。出院診斷:1、敗血症(金黃色葡萄球菌);2、化膿性腦膜炎,硬膜下積液;3、壞死性小腸結腸炎;4、腸粘連,腸吻合術後,短腸症候群;5癇性發作。

03

家屬怎麼都想不通王梓怎麼會從黃疸,變成腦膜炎、癲癇、敗血症,兩家醫院肯定有過錯。商議後將B醫院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B醫院賠償90餘萬元。法院受理案件後,於2013年4月委託當地醫學會對本案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該鑑定中心於2013年10月22日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其中分析意見認為:1、B醫院在為患兒王梓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無違法、違規行為。2、B醫院對患兒王梓所患疾病:①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②化膿性腦膜炎;③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膽紅素腦病;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並不全性腸梗阻;⑤多器官功能損傷的診斷成立。針對上述診斷B醫院所採取的醫療措施符合醫療規範。3、患兒王梓目前存在的腦性癱瘓、繼發性癲癇系王梓自身所患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膽紅素腦病的後遺症所致。綜上分析,本病例不屬於醫療事故。

針對市醫學會做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原告認為不客觀、不公正,於是於2014年1月委託省醫學會對本案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分析意見認為:1、B醫院為王梓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未違反醫療原則,醫院新生兒科、普外科及PICU給予王梓的診斷治療均符合醫學診療規範。2、根據現有資料,王梓所患疾病主要有:①新生兒敗血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②化膿性腦膜炎;③新生兒病理性黃疸;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並不全性腸梗阻;⑤多器官功能損傷;⑥生長發育遲滯(遺傳代謝性疾病可能)。3、王梓目前存在運動和智力發育落後、繼發性癲癇,系上述多種疾病綜合因素所導致的損害後果。4、B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與王梓的病情現狀之間無因果關係。綜上分析,王梓病例不屬於醫療事故。

經過兩級鑑定,B醫院均無責任後,原告向法院申請行醫療過錯鑑定,一審法院徵求了B醫院後,於2014年7月9日委託第一家司法鑑定中心行過錯鑑定,該鑑定中心出具退件函,理由是該中心現有的專家庫兒科專家曾參與過既往該案的醫學會鑑定工作,故不適宜繼續受理該案,故將該案退回。之後法院於2014年12月委託第二家司法鑑定中心對本案進行醫療過錯鑑定,該鑑定中心再次出具退卷函,稱因該中心專家多人參與過本案省、市兩級醫學會鑑定,根據相關規定,故該中心決定不予受理該案件。經詢問雙方當事人,一審法院於2016年3月委託省外的鑑定中心對本案進行醫療過錯鑑定,該鑑定中心認為缺乏相關證據,於是再次退件。

此時,該案已經遭到鑑定中心三次退件,經法院多方查找,一審法院於2017年5月委託第四家鑑定中心對本案進行醫療過錯鑑定,該鑑定中心於2018年4月出具了鑑定意見書,綜合分析認為:1、王梓入住被告B醫院所患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經血培養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腦脊液檢查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後期出現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術後並發短腸症候群,內分泌及代謝異常等疾病;所以,王梓此次所患疾病危重,病情複雜,B醫院對王梓入院後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多次組織院內外專家會診,對所患疾病的診斷符合醫療常規。2、B醫院在已經查明王梓患有「化膿性腦膜炎」,未採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存在過錯;3.B醫院入院時考慮存在「消化道畸形或功能紊亂」,在治療過程中,除予腹部X片檢查外,直至2011年12月6日才予行消化道造影檢查,存在過錯。

綜上,B醫院存在對王梓所患消化系統疾病存在不規範診療行為。上述不足會導致感染治療不及時,會引起疾病的反覆及加重病情,與王梓的病情發展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建議B醫院承擔20%-30%的過錯責任。

04

由於鑑定耗費了將近5年的時間,本案的當事人王梓早已在2016年死亡,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系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之訴,故從法律規定的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來分析,除需患者王梓具有損害後果之外,還需B醫院的醫療行為具有違法性、主觀具有過錯,且B醫院的行為是導致原告受到損害後果的產生等要件。具體到本案中,B醫院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了劉念化膿性腦膜炎的對症治。王梓死亡時間是2016年,此時距離從B醫院出院已經三年有餘,且未行相關屍檢,故在缺乏相關病歷資料、屍檢報告等輔助的情況下目前已難以確定王梓的具體死亡原因,故結合查明的情況,一審法院酌情判令由B醫院按照20%的責任比例承擔王梓自該院出院時產生的相關損失,因王梓死亡造成的相關損失不予支持。

最終,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B醫院一次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8376.71元。一審法院判決後,原告不服,上訴至中院,請求中院撤銷一審法院的判決,二審法院最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05

王梓因黃疸到B醫院治療,最終出院時的診斷是腦膜炎、癲癇、敗血症,2016年更是死亡在家中,起訴法院要求賠償90餘萬元,為什麼最終法院只會判了3萬元不到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醫療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只有患方能證明以下幾點,醫院才會承擔賠償責任:1.證明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存在過錯;2.是證明其遭受了身體損害;3.證明其遭受的損害後果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錯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本案的時間跨度為9年,鑑定意見為B醫院應當承擔20%—30%的責任,但是法院認定只是王梓自B醫院出院時的損失。2016年王梓死亡,那麼死亡是否與B醫院3年前的醫療行為是否有因果關係呢,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需要先行屍體解剖,明確死亡原因,最後經過鑑定機構鑑定,但是由於本案未做屍體解剖,所以鑑定機構無法明確王梓的死亡原因與B醫院三年前的診療行為有因果關係,因此其死亡造成的損失法院不可能會支持。

相關焦點

  • 誤診黃疸致幼兒成腦癱兒 醫院被判賠94萬元
    經過長達6年漫長又煎熬的訴訟,法院認定為李欣芸接產醫院造成醫療事故的事實,李欣芸夫婦獲賠94萬元。  一般而言,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至3天出現,7至10天消退。若出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大於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出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 不用住院 唯嘉兒科推出日間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
    近日,長沙唯嘉兒科在湖南首家開展新生兒黃疸日間藍光治療,寶寶退黃照藍光不需要住院,光療期間可以家人陪同,也可以母乳餵養,母親不需要停掉母乳,白天光療晚上回家。由於患兒沒有住院,日間光療費用相比住院治療費用要低許多。
  • 新生兒皮膚發黃,病理性黃疸可致腦癱
    3、總膽紅素、直接和間接膽紅素均偏高,表明是膽細胞性黃疸,會損害到肝臟細胞,因肝功不全,不能將間接膽紅素完全轉化為直接膽紅素,肝內膽管因受壓不能排洩的障礙,膽管也不內也無法讓直接膽紅順利通過,還有可能有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和慢性活動性肝炎和寺疾病的伴隨。
  • 新生兒患黃疸奶奶未在意 一天後孩子尖叫抽筋腦癱
    溫州網訊 很多寶寶出生後會得黃疸。這時,有些「有經驗」的婆婆們總是這樣告訴兒媳婦:「小孩子剛出生,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過幾天就會自然消退,不用理它。」殊不知,這有可能會毀了一個本該健康成長的孩子,甚至因此死亡。
  • 家有黃疸兒,千萬要謹慎,新生兒黃疸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曾經溫州有一則新聞報導,一個新生兒被送到醫院時膽紅素已經達到了18mg/dl(毫克/分升),其面部、身體以及手心都發黃,屬於重度黃疸,醫生建議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但寶寶的奶奶強行幹預,說黃疸不用治,讓孩子黃兩個月,自己就會好,結果堅持把孩子帶回了家。
  • 夫妻吵架,妻子被打傷住院,於是起訴離婚,法院卻判不準離
    妻子被老公打的住院了,於是以丈夫家庭暴力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法院為何會判不準離?婚後雙方夫妻感情尚好,但近幾年雙方因家庭瑣事發生經常爭吵。2015年3月查某,向法院起訴離婚,稱其在2015年1月9日,再次遭到汪某毆打,並因此進了醫院,隨後兩人開始分居。現在因為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請求法院判決離婚。汪某則辯稱,雙方婚後夫妻感情還好,夫妻之間吵架是有,但也吵吵和和,現在二人生育兩個兒子,為了兒子的健康成長,並且夫妻感情沒有完全破裂,所以不同意離婚。
  • 可憐的黃疸寶寶因錯誤的護理方式導致腦癱!這些錯誤很多老人還在犯!
    但出生3天後,樂樂的臉部、身上開始發黃。   將孩子送到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一查膽紅素,已經高達18mg/dl(毫克/分升),醫生說樂樂得了重度黃疸,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但孩子奶奶堅持將樂樂帶回了家,稱「黃疸不用治,讓孩子黃兩個月,自己就好了」。
  • 孩子出生後腦癱 15年後醫院被判賠40餘萬(圖)
    阿女說,11時25分,兒子剖腹產出來後,阿女的家人被告知孩子重度窒息,嚴重缺氧需要立即送往順德第一人民醫院搶救,而阿女也產後大出血,流血不止導致休克。肖元住院19天,被診斷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 寶寶剛出生就因為黃疸要住院,有必要嗎
    何為新生兒黃疸醫學上,把出生在28天內的新生兒出現的黃疸,稱作為新生兒黃疸,其主要的症狀表現為臉部、頸部、手腳,嚴重的會導致全身泛黃,食慾和體溫有可能會處於不正常的狀態。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絕大多數的早產兒,甚至是新生兒都會在出生的一周之內出現不同程度黃疸的症狀。
  • 寶寶變黃不要掉以輕心,小小黃疸可能導致腦癱!
    於是一家人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說需要馬上住院,住院後還立即下了病危通知書,上面寫著「診斷:1、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2、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家人一下就蒙了,這兩個病是怎麼得的?怎麼就下病危通知了?各位親愛的寶爸寶媽:寶寶都會出現黃疸您知道嗎?什麼樣的黃疸需要您關注呢?黃疸重時會導致腦癱您知道嗎?
  • 新生兒因黃疸住院 內江快遞小哥每天跑5趟免費送母乳
    在內江城區一快遞公司門店,34歲快遞員盧毅幫住院新生兒免費送母乳的事情,成為一段佳話。原來,10月7日,林女士找他送同城快遞,當得知是送母乳至醫院給住院的新生兒時,身為兩個孩子父親的他深感帶孩子的不易,免費「跨區域」幫忙送了4天母乳,每天5趟,直到孩子出院。
  • 新生兒黃疸住院,2天時間突然死亡!其母崩潰:吃不下飯以淚洗面
    #社會熱點#大家都知道新生兒的身體是十分脆弱的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他們來說容易突發疾病,但並不是每個小朋友都在治療後痊癒。怎麼最近就有一位新生兒因黃疸住院,沒想到才2天就突然離世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近日記者接到了廣東肇慶梁女士的求助,剛一見到記者她就忍不住回想起離去的孩子,說:「這2天我都是以淚洗面,根本睡不著也吃不下,一閉眼滿腦子都是我孩子的模樣。」
  • 寶寶月子裡出現黃疸怎麼辦?一定要住院照藍光嗎?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一般指寶寶出生28天內),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了人體的代謝能力,引起體內血液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導致寶寶皮膚、鞏膜及其他臟器的黃染,嚴重時會傷及腦部,它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新生兒黃疸的寶寶表現,大多皮膚及眼睛發黃,一般寶寶出生後2-5天就發病!
  • 為什麼寶寶出生後會有黃疸?什麼情況需要住院?新生兒黃疸全解讀
    看到寶寶變成「黃寶寶」,一連串的疑問總在寶寶出生後從媽媽的腦中冒出來,到底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爸爸媽媽又有哪些觀察照顧法則呢?遲髮型母乳黃疸這種黃疸的症狀會持續2-4周仍未消退,因為母乳中某些成分會抑制膽紅素結合作用所導致,可藉由暫時停止母乳哺育2-3天,使黃疸指數下降後,再恢復餵食。Q:黃疸會有什麼後遺症嗎?新生兒黃疸是否會造成後遺症?
  • 寶寶出生後有黃疸,保險公司拒保?
    不料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保,理由是李女士的寶寶患過黃疸,而且住過院。李女士非常生氣,覺得黃疸對於新生兒來說相當普遍,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投保自己卻不能!對此,我特意查了幾家頭部保險公司的投保條例,找到了為什麼李女士的寶寶不能投保的答案。
  • 新生兒黃疸何時需要住院??
    首先,病理性黃疸比生理性黃疸出現早,多在出生後24小時之內出現,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後兩到三天出現。其次,在消退消褪時間方面,病理性黃疸持續不褪或褪而復現,足月兒持續大於兩周,早產兒大於4周;生理性黃疸一般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所以一般建議家長,如果黃疸持續14天不褪並不見減輕,就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了。再者,從黃疸的範圍來看,一般黃染範圍涉及軀幹,四肢不過肘和膝蓋。家長可以檢查一下新生兒的手心和腳心,如果手心和腳心泛黃,就要去醫院檢查了。
  • 孩子出生時腦癱15年後醫院被判賠40餘萬[圖]
    阿女說,11時25分,兒子剖腹產出來後,阿女的家人被告知孩子重度窒息,嚴重缺氧需要立即送往順德第一人民醫院搶救,而阿女也產後大出血,流血不止導致休克。肖元住院19天,被診斷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 黃疸究竟多高才需要住院治療?有多少寶寶被過度治療!
    案例:黃疸值13.6就要住院治療:早上接到客戶電話:寶寶出生第9天,黃疸值前一天14.1,今早13.6,醫院開出入院通知,寶寶的爸爸覺得這個數值不算高,不想讓寶寶住院接受藍光治療,打電話來問我們的意見。說實話,接到這種電話,最頭大。按理說,我們只是母嬰護理機構,必須遵醫囑,這是基本原則。但是,這種情況就讓寶寶住院進行藍光治療又實在如鯁在喉。
  • 新生兒黃疸,醫生擔心的是什麼?
    新生兒黃疸,醫生擔心的是什麼?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江勤 文丨劉江勤圖丨來源於網絡最近想把新生兒黃疸相關問題集中起來
  •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新生兒的抵抗力弱,剛出生的寶寶有時候會伴隨很多種問題困擾著寶媽,黃疸值居高不下嚴重的會形成腦癱。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