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某商場裡剛開了一家特別的城市合集店鋪。
店鋪裡聚集了金華一批熱愛手作的人。這裡有手工縫紉、手作皮具、手工飾品、陶瓷擺件、手作花殼,一些文藝、時尚、新奇的小玩意。他們有著自己的小天地。
前幾天,這裡開了一堂手工縫紉課,上課的人就在這喧鬧開闊的商場裡,踩起了縫紉機,拿起了布料,做起了古樸的針線活。
商場裡的手作人店鋪
這次的手工縫紉課就是由城市合集的其中一家店鋪「33workshop」辦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免費體驗布藝手作,做一件小作品帶回家。
33workshop的主人是兩個20多歲的年輕辣媽,其中一位童童做的就是手工布藝。店裡擺放著她的各種作品,有杯墊、餐墊、購物袋、收納包、零錢袋、毯子、抱枕……所有好看的布料,在她的手中都能變成有趣又生活化的東西。她的作品看起來圖案簡單,結構簡潔,偏愛用黑白灰等素色,呈現出一種自然系的風格。
童童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染織設計專業,從小就喜歡做些手工活。開店之前,她還是個自由職業者,還是個全職媽媽,開了家工作室,平時接策劃的活。更多的時間她在做布藝,各種各樣的純手工作品,都是她親自設計、製作的。
童童的店鋪,延續了她的風格,裝飾簡單,配色自然,看起來很「北歐風」。小配件精緻,一看就是經過一番精心布置。店鋪的產品,很豐富,有各種花色的布藝製品,都是些杯墊、背包之類的好看又實用的東西。桌上還擺著幾臺家用縫紉機,就是專門採購來給想體驗的人用的。
「以前都是工作室,環境比較封閉一些,這次到了商場,可以跟更多的人交流,也可以吸引更多喜歡布藝,喜歡手作的人。」這次童童想把自己的布藝手作教給更多的人。她說,其實喜歡這種純手工布藝的人挺多的,不少人在找她買產品的時候都會說希望自己也能親手做。
縫紉體驗課 年輕人很喜歡
10月1日上午,童童就在店鋪門口掛出了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下午3點辦,會在這裡開一堂手作縫紉課。下午3點多了,就有不少人出現在了店鋪裡,有小姑娘,也有上班族,還有媽媽級。「沒想到沒怎麼宣傳就有人來上課,看來大家對手作還是挺有興趣的。」
從教使用縫紉機開始,童童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手作體驗課。這天,學員們要做的是一個收納袋。她們雖然年紀不一,但都沒學過縫紉技巧,就要從最基礎的學起。首先,她們先學著用縫紉機,調好針法與疏密度,開始學著基本功——車直線、包邊。在布上練習幾次,基本能把針線車直了,不再繞線了,她們就開始將童童之前準備好的布料縫起來,做成包的樣子。
裁下自己喜歡的貼片,把它縫到收納包上,是這次做的收納包最難的一步,也是最具DIY精神的一步。「她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把它縫到包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只要自己喜歡就行,這樣才是最有特色的。」童童說。
這一步可把不少學員難住了。「踩貼片太難了,圓弧形的線很難踩,很難控制,本來是圓形的圖案被我踩成了方形,線也歪歪扭扭的。」學員劉清從小喜歡做手工,逛街時看到貼出來的小告示,就馬上來參加了。「我覺得挺有意思,這種體驗很新奇。」
「做完以後很有成就感,如果以後的生活用品都能自己來DIY,挺有意義的。」姑娘小婁做完後,拍了好多照片上傳到朋友圈集贊。「本來覺得縫紉、手工製品離我們挺遠的,現在有了這樣的課程,倒是有機會學到很多東西。」
手作體驗在大城市已流行
「手作上上海、北京、杭州這些城市已經很流行了,金華做的還比較少。」童童到很多地方參觀過,不少大城市的年輕人會在手作工作室裡度過整個周末,做皮具、木作、蛋糕、甜點,或者畫畫來打發時間。
上海大悅城有一條整層樓的的手作人街,裡面就有包括手制皮具、金屬器件、版畫工作室、DIY烘焙教室、微景觀等手作店鋪。其中不少還文藝青年中還小有名氣,例如,專門製作隨身金屬收納器具的年輪公園、從事皮具DIY的193皮具工作室以及體驗毛氈手工生活的毛氈共和等等。「這也許會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童童說接下來將正式開縫紉課,所有想學布藝的人都可以來報名參加。想系統學縫紉的人,或是偶爾想來做件布藝打發時間的人,都有相應的課程。每節課,她會讓大家學做不同的東西,也會儘量會讓每個學員在每節課都能完成一件作品。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愛上布藝,愛上手工作品。」童童說。
(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