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成購物中心「新寵」 這門藝術如何溫暖消費者?

2020-12-22 贏商網

  有人說:手作是帶體溫的藝術,而DIY手作坊則是藝術的載體。

  隨著購物中心加強「體驗化」,手作工作室放棄原來環境封閉的辦公樓或公寓,擁抱流量更大的購物中心。從無到有、從有到密,2013年開始,各地手工坊進入爆發式增長,DIY市場的供給正大幅度增加。

  在烘焙、陶泥與畫室這三大傳統門類的基礎上,又延伸出園藝、飾品、木藝、布藝等多種子業態,其中,園藝類門店近兩年增速超100%,儼然有打破DIY市場三足鼎立局面的勢頭。

  購物中心裡手作的N種形式

  較傳統的是,以預約制為主的純DIY店鋪,烘焙坊、陶藝吧、畫室等都能採用這樣的經營形式,只有單一手工體驗與簡易教程,缺乏其他類別補充,尤其是近年來,消費者對體驗的要求更高、更多元化,單一品類的體驗不足以支撐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面臨轉型。

  

圖/烘焙工坊

圖/陶藝吧

  隨後,市場出現了單一手作體驗+周邊零售的複合業態。以前不久剛取得2000萬融資的首飾文創品牌全愛工匠為例,在全愛工匠的門店內,可以看到首飾設計製作的工作檯,在工作檯周圍的櫃檯與貨架上,陳列著海內外設計師手工製作的首飾,以及全愛和 MIYUKI、施華洛世奇、IBILITY 等品牌聯合開發的設計包等零售產品。複合業態的出現,給僅依靠手作體驗營利的品牌,帶來了額外增長點,還能為更多小眾設計作品提供展示銷售平臺。

圖/全愛工坊

  還有專注做木工體驗及木製家具產品設計的「作物」,不僅能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木器,在靜安芮歐店中,還有休閒咖啡區,以及出售一系列由物作設計的木製家具產品。

圖/作物大悅城店

  與購物中心裡備受寵愛的買手集合店、美妝集合店一樣,手作集合店的出現,打破手作分散經營的空間壁壘,融合了木藝、油畫、淘藝、布藝、金工等多維體驗的手作集合店,成了顧客新寵,在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備受歡迎。

  像武漢曇華林·泛悅匯的吾行·藝站、西安的baby company創意體驗空間、杭州嘉裡中心的樸坊、徐州蘇寧廣場的造物主.哎呦呦手作美學館等,店鋪被劃分成不同區域,每個區域賦予不同的體驗功能,吸引專業手工藝人的加入,在其店中固定展售藝品,並定期舉辦DIY課程活動,推廣其手藝特色。 

圖/武漢吾行·藝站

 圖/西安baby company創意體驗空間

  創意街區與市集是DIY手作店鋪的另一種存在形式,聚集帶來的最明顯的效果便是客流的增加。

  圖/手作市集

  上海大悅城的招商團隊通過調研發現,手作類業態正是目標客群喜歡的業態,所以在地標摩天輪入口的樓層上,設置了一條「手作人街」,這裡顧客可以找到以下基本物品:手制皮具、金屬器件、版畫、微景觀,也可以參加以下體驗:印刷、造紙、烘焙。

圖/上海大悅城「手作人街」

  「慢時光」生活體驗

  近些年,商業主體空間形式更新了,消費者的習慣也改變了。當物質收入豐富後,回歸是一種必然,相較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手作」的魅力在於帶給人們的品味與細節。

  從選材、設計、打板、初加工、精加工到打磨出最後的成品,手作工坊會有專業指導老師教授,在產品製作的過程中,既能培養顧客的動手能力與審美情趣,獲得成就感,又學習產品相關知識,獲取知識的快樂與滿足感,將遠超過直接從商店或網絡購買成品的感覺。

  針對不同客群,按照難易程度,手作工坊還會制定不同的課程。對於將手作當成職業發展的年輕人,手作工坊還能提供創業系統學習,給予他們成長的平臺,使得原本C端客戶通過課程進階,也能成為小B設計師,這些小B創業者再服務 C端,這就是現在很多人講到的S2B2C模式。

  手作的意義還在於承載著用戶的社交需求與情感宣洩。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得顧客在日常必需品消費的基礎上,還需要享受「慢下來」的生活體驗。手作一個物件,沉浸其中,可以放鬆心情,鍛鍊專注力,細緻力和耐力,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專注的做一件只屬於自己的作品是一種享受。 

  沉浸其中、深度體驗,手作需要消費的時間比其他業態更長,短則2小時,長則4-5小時,不僅顧客停留的時間拉長了,還拉「寬」了,怎麼說?以陶藝為例,顧客初次上門完成拉坯、造型工序,需要2-3天之後上色、烘烤,等到第三次來門店才能提取成品,由一天消費時間變成可知的三天消費,這在手作業態裡十分常見,客人在空間停留的時間越長,他購物的機率和數量就會越多。

  除了娛樂屬性,手作過程滿足的是人們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情感社交需求,親子可以度過高質量的相處時間,手作的作品又有禮物性。

  DIY手作是體驗角力籌碼

  從百貨到購物中心,從重零售到重體驗,實體商業重心變了,但服務顧客的本質沒變。將零售的比例降低,把更多的空間讓位給餐飲、娛樂與休閒已是目前商業綜合體發展的大趨勢,而在這其中,體驗業態的品質成為了各大商場間角力的主要籌碼。

  作為體驗業態的主要代表DIY店在這期間發展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商場化正在成為它們落址的又一選擇。商場的高客流是吸引DIY店入駐的首要原因,儘管租金相對較高,但是客流的增長幅度更大;除了客流,商場定期的活動推廣也提供了幫助,藉助大型商場的名聲迅速打開市場。 

  一般來說,市級大型購物中心主推高端精品手作,而區級商業體則更關注於日常生活的DIY,例如親子手工、烘焙、花藝等。

  但是,市場上大部分的DIY店都是獨此一家,有三家以上分店現成DIY連鎖的品牌並不多見。在這方面,類似全愛工匠、作物這樣的全國連鎖DIY店或者文創集合店普遍具有優勢,往往能承受商場高租金高準入門檻的壓力,所以,它們絕大部分都以商場店的形式存在。 

  然而,部分商戶拒絕進入商場不僅是因高租金,還因商場對商戶的裝修、管理與營業時間都會有要求,遠不如街區自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創意市集或許是不錯的主意,既能解決微小商戶與創客們租金難的問題,又能提供更自由的交易空間,購物中心還能將其作為營銷賣點,吸納更多客流。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新一線城市正在提供這樣的商業空間,相較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DIY市場顯然已更明確地向一站式的商場聚集。

  總體而言,雖然不及DIY相對成熟的上海、北京等區域的品牌經營業務廣泛,且非一線城市DIY市場的培育期更長,但業內人士充分相信商業熱度的傳導與新一線城市的潛力,只是,新一線城市商戶與購物中心還需要更多的孵化耐心。

相關焦點

  • 手作成購物中心「新寵」 這門藝術如何溫暖「都市孤獨症」
    近幾年,雲南購物中心裡的畫畫、木作、陶瓷等手作類型的品牌越來越多,它們的新型體驗牢牢地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並改變了顧客日常的逛街模式,滿足了在精神上的消費需求,溫暖了很多「都市孤獨症」。   手作的前世和今生   在如今工業製品充斥著你我生活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懷念並痴迷這種感覺。
  • 品牌更新迭代加速 「趣」品牌成購物中心新寵
    與此同時,高顏值、重體驗又會「玩」的有趣品牌開始大舉進攻購物中心,並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一批圍繞消費者「興趣」、「情趣」、「樂趣」以及兒童消費群體的「童趣」而打造的「趣」品牌已成為購物中心新寵。   興趣:IP精準「吸粉」   眾所周知,IP的具有很強的吸粉能力,融入時下熱門IP元素的品牌自然成了購物中心的吸粉利器。
  • 藝術手作 漸成都市新時尚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藝術手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隨心所欲的樂趣,在現代都市中流行開來,它讓傳統手工藝迸發出現代暢想,散發出時尚魅力。在西安,藝術手作體驗也悄然走紅,有木工、毛氈玩具、刺繡、皮具、花藝、零基礎學繪畫等不同種類的體驗。不少市民都願意花一半天時間體驗一下DIY的樂趣,沉澱浮躁的心情。
  • 藝術文化主題購物中心如何避免成藝術品展覽館?
    其擁有500多件藝術作品,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型798藝術區。  但是,成功打造一個藝術主題購物中心,並不是擺滿藝術品就夠了。如何避免淪為藝術品展覽館?這是開發商必須注意的關鍵問題。  一、北京僑福芳草地印象
  • 文化藝術MALL成購物中心同質化突破口 大宥城、拾翠等
    (贏商網報導)當購物中心飽受「同質化」詬病之時,文化藝術MALL的出現成為一個突破點。文化藝術MALL是當下商業地產的開發熱點,因為「藝術主題」可以更好地凸顯「體驗營銷」模式,實現差異化發展,構建令人耳目一新的購物場所。文化藝術MALL不是簡單的把各種業態做一個捏合,而是致力於成為一個集時尚、藝術展覽、城市記憶、各類文化交流的場所。
  • 增強集客能力 品牌集合店成長春購物中心新寵
    亮相長春卓展的D2C,是一家集潮流風尚、前沿藝術、個性設計為一體的時裝設計師平臺,集合了百餘位本土設計師的作品。「有別於網店或在線平臺,我們改變了同質化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直接面對設計師,為消費者推薦全球新銳時尚前沿的時裝設計師品牌、國際化的潮流信息和消費選擇。」D2C區域經理樂樂告訴記者。新近登陸長春卓展的好孩子星站是一家多品牌集合店,該店引入的就是國際流行的集合店營銷模式。
  • 2018最值得推薦的手作五品牌 成購物中心「新寵」引發手工熱潮
    我國文創產品和手工體驗也做得越來越新穎,一二線城市的文藝氛圍也越來越濃厚,再加上80後、90後、95後已經成為當今新一批的消費者,給手作體驗也帶來了更大的商機。手作作為一個細分的文創體驗品類,有哪些品牌值得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手作品牌成為實體商業的客流和顏值擔當。
  • 這些手工藝品店為何讓人慾罷不能 變成購物中心新寵?
    由於特別的消費方式,DIY業態高度契合了「親身參與」、「主動體驗」等體驗本質,成為購物中心體驗新寵。   有數據顯示,如今除了KTV、聚餐、逛街、看電影以外,還有93.75%的消費者願意選擇DIY手工製作作為娛樂聚會的形式之一。
  • 手作體驗流行 手作店鋪成為購物中心又一個新寵
    店鋪裡聚集了金華一批熱愛手作的人。這裡有手工縫紉、手作皮具、手工飾品、陶瓷擺件、手作花殼,一些文藝、時尚、新奇的小玩意。他們有著自己的小天地。前幾天,這裡開了一堂手工縫紉課,上課的人就在這喧鬧開闊的商場裡,踩起了縫紉機,拿起了布料,做起了古樸的針線活。
  • 韓國成「購物新寵」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許多外國商店都掛上了中文歡迎條幅,為的就是迎接全世界最瘋狂的購物者。倫敦,米蘭,巴黎,到處都有中國遊客血拼的身影。其中韓國憑藉鄰近的地理優勢和全面時尚的產品線,成為中國遊客的購物新寵。
  • 訪談丨熙地港徐敬東:從購物中心到生活中心 助力消費者美好生活
    對此,贏商網特對CityOn熙地港(西安)購物中心總經理徐敬東進行了獨家訪談,聽他講述如何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將購物中心逐步轉向生活中心,滿足消費者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的雙重情感體驗。 CityOn熙地港(西安)購物中心總經理 徐敬東   初見印象 溫馨舒適的場景體驗   場景設計是一門藝術,更是與目標客群的一種「溝通」方式,可以把購物中心想要表達的主題
  • 購物中心人氣「新寵」:DIYDIY業態、烘焙主題體驗型業態
    有飲食類的、飾品類的、生活類的……種類繁多,尤其是在商業地產大爆發的今天,能為購物中心帶來高人氣的DIY業態成為了購物中心爭先恐後搶奪的「標配」。   購物中心的新寵   而對於購物中心來說,隨著國內商業地產的大躍進,購物中心之間的競爭已趨向白熱化。如何爭搶客源,提高場內人氣已成為各大購物中心頗為頭疼的問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內,各種DIY、烘焙主題的體驗型業態開始增加。
  • 全愛工匠 美深繪館 Painting Tower是如何佔領手作市場?
    據贏商網統計,2015年~2017年全國一二線城市購物中心文創業態佔比由0.5%上升至1.5%,包括文創零售、DIY畫室、烘培、銀飾DIY、陶藝等。其中,DIY畫室、烘培、銀飾DIY、陶藝等手作體驗類也備受消費者。   然而,手作作為一個細分的文創體驗品類,怎樣改變我們的消費方式,激活實體商業創新變化的?又有哪些品牌值得關注?
  • 看這9個購物中心如何用中國風攬客
    不論歲月如何變遷,消費性商業永遠呈現買與賣的「雙向塑造」格局,消費者都以從簡單的物質需求逐漸發展到高品質社交圈層以及上升到精神滿足的層面。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場景塑造」與「沉浸體驗」似乎已成為商業獨特魅力下的不二選擇。通過創造「文化」空間,讓消費者的體驗實現質的飛躍。
  • 贏商盤點丨文創熱潮下,看看都有哪些手作品牌更受消費者青睞?
    時下各大購物中心在商業地產新格局、新思路、新趨勢的發展推動下,不斷地給自己開疆拓土,但謀劃疆土藍圖只是佔領市場的一個步驟,想要真正佔有市場、吸引客流,還是得靠各大品牌的入駐以及更高一籌的購物體驗取勝。通過體驗帶動消費的文創業態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讓消費者不僅可以滿足買買買的購物需求,同時還能實現自己詩和遠方的理想主義情懷。
  • 屋頂經濟:購物中心把生意「做上天」是種什麼體驗?
    第288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城市購物中心數量快速增加,各商場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也愈演愈烈。發達城市的購物中心都選擇「從頭武裝到腳」,紛紛開發「屋頂經濟」進行差異化營銷,空中花園、天空農場、星空影院等新業態形式正成為購物中心的新寵。
  • 案例解析:購物中心該如何選擇合適的主題營銷活動?
    購物中心的競爭不斷加大,網上商城的不斷衝擊,都促使著購物中心尋求新的吸引消費者的辦法,增加購物中心人氣以及商業利潤的新方向。而主題性的營銷活動就是購物中心吸引人氣,提高利潤的新方向之一。本文從多個角度,對於購物中心如何去選擇合適的主題營銷做了深入分析。   隨著這商業的發展,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物質上的消費需求。
  • 成都101購物藝術中心開業 潮牌買手集合店
    9月28日,成都101購物藝術中心在最繁華的春熙路核心地段盛裝啟幕,國際著名設計師計文波親臨現場助陣。  成都101購物藝術中心引入「成都首家購物藝術綜合商場」的概念,融入臺灣先進的服務型、體驗型經濟概念。它打破傳統的商場購物模式,克服消費者對於購物中心同質化的疲勞,是成都商場業態的一個新突破。
  • 購物中心如何借勢營銷?
    當下「國潮」大行其道,購物中心借勢營銷,通過「場景化」「沉浸式」「多元化體驗」,增強了與消費者尤其是年輕客群的情感聯繫,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商場品牌的曝光度,提高了商場的銷售額和客流
  • 樂成中心SPACE3入市 打造沉浸式全景購物環境
    大環境如此,如何做到和其他項目有所區分並避免同質化,是每一個商業地產從業者都要考慮的。  「藝術與商業的互動不僅成為事實,也是公眾探索藝術領域的一個新方式。」日前,樂成集團資產事業部總經理黃海燕宣布,歷時兩年改造升級的樂成中心SPACE3將以「SPACE藝術館」的形式亮相,這是購物中心首次以藝術館的形式面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