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下流行的按摩工具,阿姨用了又暈又吐,醫生說有生命危險

2020-12-18 齊魯壹點

筋膜槍,時下最流行的健身工具,健身達人幾乎人手一把。一頓酣暢淋漓的舉鐵後,用高速運轉的筋膜槍按摩、放鬆肌肉,渾身舒爽。

50多歲的李阿姨也趕了個時髦,因為這幾天頸椎病犯了,她就拿兒子的筋膜槍按了按脖子,沒想到第二天起床後又暈又吐,被家人送到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

推拿科主治中醫師屈慶說,臨床上像李阿姨這樣因錯誤使用筋膜槍造成損傷的患者挺多,且很多都是頸椎病患者。他提醒,雖然筋膜槍是放鬆腿部、腰背部肌肉的「神器」,但並不適合頸椎病患者,嚴重甚至有生命危險。

筋膜槍高強度按脖子

耳石脫落、又暈又吐

李阿姨患頸椎病快20年,每次頸椎不舒服,她就去醫院推拿按摩,放鬆一下頸部的肌肉。

前幾天,她的頸椎病又犯了,肩頸又酸又脹,還有點頭暈。這次,她臨時掛不上推拿科的號子,正好瞥見兒子從健身房回來後拿出一個器械按摩腿部。

兒子告訴她,這叫筋膜槍,專門放鬆肌肉的,這樣擼鐵後肌肉就不會酸疼。李阿姨心想,這不是和推拿按摩的道理一樣嘛,於是就拿來試了試。

一打開開關,李阿姨被筋膜槍的威力嚇到了,力道和速度遠比人工按摩大,脖子被震得有點疼。但過了一會,她慢慢習慣了這個強度,還覺得挺舒服,脖子酥酥麻麻、微微發熱,酸脹感緩解了不少。

可是第二天起床後,她覺得暈暈乎乎、天旋地轉,勉強吃下的早飯全吐了,被家人緊急送到市中醫院丁橋院區。

一系列檢查和問診後,耳鼻喉科醫生診斷為耳石脫落。耳石是控制人身體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情況下附著於耳石膜上,脫落後在內耳內遊動,從而產生眩暈感。

耳石脫落往往多發於中年人,女性偏多,一般和頭位或體位變化有關。根據李阿姨的描述,醫生推斷她的耳石是被筋膜槍「震」出來的。

好在經過耳石復位和藥物治療後,李阿姨的耳石回到原位,眩暈的症狀也隨之消失。

筋膜槍只適合肌肉豐盈部位

頸部有斑塊的中老年人慎用

推拿科屈慶醫生在臨床上也遇到過類似的患者,張先生是一位程式設計師,常年久坐在電腦前工作,年紀輕輕頸椎就不好了,頸後出現一個「富貴包」,時常酸痛、僵硬。

健身後,他用筋膜槍按摩完大腿、手臂、腰背部的肌肉後,還會順帶按一按肩頸。但這個動作不但沒讓他感到放鬆,反而偶爾會短暫性地眼前一黑。

最近,他頸椎病加重,除酸脹疼痛外,手也有點麻,於是來到推拿科就診。屈慶聽說他這個習慣後,連忙制止,「筋膜槍可不能用來治頸椎病!」

他介紹說,所謂筋膜就是軟組織,筋膜槍的原理是利用高頻衝擊來放鬆軟組織,緩解肌肉的緊張,適合用於大腿、腰背部等肌肉豐盈的部位。但頸部肌肉薄,且血管、神經複雜,高強度的衝擊反而容易造成損傷。

「尤其是頸動脈有斑塊的中老年人,如果筋膜槍震動造成斑塊脫落,引起栓塞,那將有生命危險。」他強調。

屈慶說,現在市面上筋膜槍種類繁多、良莠不齊,有些商家還宣傳有減脂、塑性的功效,更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他建議,如果健身後用筋膜槍按摩適當部位的肌肉,每次控制在10~15分鐘即可,時間不宜過長。

對頸椎病患者來說,如果病情嚴重,建議及時手術治療;如果沒有達到手術指徵,建議糾正不良的體態,平時每工作、學習半小時就站起來活動活動肩頸,還可以通過遊泳、羽毛球等運動來改善。

屈慶自創了一套「天天『項』上」操,看到這兒,也跟著他做一做吧!

雙手託天:雙手相疊,掌心向上。過肩後翻手繼續上推,雙臂伸直後用力朝天推,堅持5秒鐘,然後輕放雙臂。

朝後看天:雙臂用力朝後伸,頭部緩緩向右轉動至極限位,朝後看天,堅持5秒鐘,頭部緩緩回正,放鬆雙臂。左側相同。

頸項爭力:雙手十指交叉抱於頸椎後側頸項部,雙手前推椎體,椎體用力與之作對抗發力。如此,堅持5秒鐘,放鬆。

搭肩運上:雙手手掌各自以一側肩峰中點為支點,肩肘關節自後向前畫圓至前臂併攏,然後肩肘關節自前向後畫圓至枕後掌背併攏。

相關焦點

  • 【科普熱點】網紅按摩神器,竟把杭州阿姨直接「打」進了醫院!醫生...
    筋膜槍是時下最流行的網紅健身工具,因其酷炫的外形和對酸痛「點到即止」的功效,風靡於年輕群體中,健身達人們更是人手一把。試想一頓酣暢淋漓的舉鐵後,用高速運轉的筋膜槍,按摩、放鬆肌肉,渾身舒爽。
  • 按摩筋膜的工具有用嗎?
    最近流行很多筋膜按摩棒,按摩柱都聲稱有按摩筋膜的作用,健身房裡也常常聽到哀嚎,但是普遍情況是大家都越疼越爽,因為他們認為,痛的話就是按到了筋膜,其實並不是的。事實上,筋膜按摩棒是能夠有一定的效用按摩肌肉,但單單靠外來的力量,被動放鬆肌肉,其實比起你自主運動的效果不太好。為什麼呢?
  • 她一躺下就暈得不行,是家裡的床中了邪?醫生給出驚人答案
    撰文:醫學科普作家 子琳 微信公眾號:TopMD 本期大醫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任醫師 馬鑫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馬鑫醫生的門診來了一位阿姨
  • 54歲阿姨宮頸發生病變,醫生說:這種食物建議少吃點
    如果您不迅速調整和修復它,只會加劇它,婦女的生命也將會面臨危險。來自廣東的劉阿姨,今年54歲。前段時間,她總是注意到下半身有很多出血,但這不是在月經期。只有當她去醫院發現自己患有宮頸癌時,它才已經處於晚期了。即使她在醫院接受了兩個多月的治療,但疾病還是無情地奪走她的生命。
  • 長沙一女子美容院做按摩後右腿脹痛,醫生說再不來醫院可能危及生命
    星辰在線9月10日訊 據長沙晚報掌上長沙(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徐詣 湯雪)報導,遇到肩頸酸痛、感冒乏力,許多市民習慣到保健按摩機構做個按摩。51歲的楊女士因患感冒去做了按摩,誰知按摩完後右小腿一直脹痛。
  • 中日韓女性流行「美鼻神器」 專家警告:有生命危險
    這股美容風潮應該是兩年前開始在韓國流行起來的,現在已刮到了日本、中國大陸和臺灣,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女性都認為挺拔的歐美鼻子更有魅力。廖醫生說,他注意到近期因為佩戴矽膠鼻撐導致鼻部疾病和損傷而前來就醫的女病人越來越多。
  • 長沙女子美容院按摩後右腿一直脹痛,醫生:差點危及生命
    遇到肩頸酸痛、感冒乏力許多市民習慣到保健按摩機構做個按摩51歲的楊女士因患感冒去做了按摩>誰知按摩完後右小腿一直脹痛……8月10日,楊女士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右下肢靜脈血栓,如果繼續耽誤治療,一旦血栓脫落,可隨時造成肺栓塞等,危及生命。
  • 天旋地轉的暈,醫生說我得了耳屎症?
    天旋地轉的暈,醫生說我得了耳屎症?心想還年輕,不可能是心腦血管有問題吧?沒事的!於是對其能忍則忍,置之不理。後來發現這眩暈感越來越強烈,而且特別喜歡在躺下和起床的時候找上門,簡直是「暈床」。有次頭稍微轉動,突然「暈感來襲」,天花板都轉起來,還吐了!一段時間過後,眩暈感逐漸消失。但幾個月後同樣的症狀再次出現,這回小作急了,我該不會得了啥絕症吧?於是屁顛屁顛跑去醫院,掛號掛啥科?
  • 「寧願坐在自行車後笑,也不願坐在寶馬裡吐」暈車的人到底有多慘
    返程的時候睡著了但快到學校的時候差點吐出來,還是我旁邊男生拿了袋子和垃圾桶給我,對沒錯,他現在是我男朋友。(有話好好說,別突然撒狗糧)@舒淇小寶貝:我不但暈車!我還暈娛樂設施!除了跳樓機這種垂直運動的,什麼海盜船過山車上一次吐一次。
  • 坐飛機暈機吐怎麼處理?別怕,防暈助手來啦
    坐飛機暈機吐怎麼處理?作為重度暈船、暈機加暈車患者,蜜月旅行對自己而言,痛苦可能大於甜蜜,所以趙先生決定開始旅行前先來找醫生問問:暈船怎麼辦?坐飛機暈機吐怎麼處理?坐長途車怎麼才能不暈車?  其實不僅是度蜜月,出差、應酬、探親等等活動,我們也都需要乘坐車船、飛機在內的各種交通工具,對於暈車的人而言,每一次這樣的出行,都是一場「酷刑」。每次出行前都要提前做做功課,查一查暈船怎麼辦?坐飛機暈機吐怎麼處理?
  • 「產鉗」助產可能會有危險,為何還繼續使用?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
    那麼,「產鉗」助產可能會有危險,為何還繼續使用?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第一、產鉗的作用。產科醫生介紹,產鉗不是一種分娩的過程中會必備生產工具,它只是一種緊急情況下的一種措施。各大醫院的婦產科大夫都必須掌握這個工具的使用方式,但是通常情況下接生大夫是不會使用這個工具的,因為都知道它是非常規的手段。
  • 天旋地轉的暈竟與耳朵有關?
    幾天前,65歲的王阿姨早上起床後突然覺得天旋地轉,頭一動就暈的厲害,整個人都不好了,全世界都在旋轉;但是頭不動,過一會兒這種難受的頭暈又消失了。王阿姨一開始並沒有重視,誰知在午休後起床時,這種天旋地轉的暈又來了,王阿姨趕緊在老伴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最終被確診為「耳石症」。
  • 兒童流行養泡大珠 醫生:十大危險玩具之一
    兒童流行養泡大珠 危險誤食後「泡大珠」在體內會不斷膨脹導致腸梗阻 甚至需要切除部分小腸近日一名1歲小男孩因為誤食玩具「泡大珠」生病去醫院就診。醫院醫生稱,小男孩是誤食了「泡大珠」,導致腸梗阻。有醫生將它列為十大危險玩具之一。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危險的玩具在北京受到了中小學生的喜愛,一些學校周邊的店鋪也有銷售。然而這種玩具通常包裝簡單,屬於三無產品,更沒有安全防範提示。事件「泡大珠」險要孩子命據媒體報導,近日重慶一名1歲小男孩因為誤食玩具「泡大珠」生病去醫院就診。
  • 七旬老人起夜時突然昏厥 竟是得了「尿暈症」
    本報訊(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張弛)常聽說累暈、餓暈,但很少聽說有尿暈的。最近,市紅會醫院泌尿外科就接診了一位老年患者,竟真在解手時暈倒了。 「我老伴暈倒在廁所裡了!」午夜時分,市紅會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郝思達,接到李阿姨的求救電話。王大爺今年70多歲,被急救車送到醫院時已經清醒,經過檢查後,醫生判斷他的身體並無大礙。
  • 腹部按摩可緩解新生兒吐(溢)奶
    新生兒吐奶發生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有部分的新生兒會因為食道下括約肌的發育尚未成熟,或胃內壓力增加(如:餵食過量、吃得太快等),在餵食後出現吐(溢)奶的狀況,小兒科醫師周怡宏解釋,此類的吐(溢)奶稱為胃食道逆流,是嬰兒正常且不費力的將胃中食物返流至口中的動作表現,其中量少而緩稱為溢奶,量多而快即為吐奶
  • 肩頸按摩好處多,但4類人不能輕易做!醫生提醒:這些動作很危險
    長期坐辦公室的白領常因為用電腦、玩手機時間太長而出現肩頸僵硬,這個時候,簡單的按摩肩膀和頸椎能很好地緩解症狀。脖子是連接頭部和身體的關鍵部位,肩頸按摩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長期堅持,還能加強小關節的穩定、增強頸部肌肉力量,對於改善頸椎病、頭暈頭疼、落枕都有好處。
  • 蕭山一孕婦待產時突然口吐白沫渾身抽搐!這種病很危險,這7類人要...
    日前,蕭山醫院一名待產孕婦,突然口吐白沫,渾身抽搐,把家屬嚇壞了。醫生診斷發現是子癇抽搐。幸好經過搶救,總算母女平安。不過醫生說,這個病,確實非常危險。待產孕婦突然渾身抽搐蕭山的金女士馬上就要當媽媽了,不久前住進了蕭山醫院待產。
  • 空調不吐熱氣,戴上手套修理,手指被凍傷險些截掉
    (宋先生被凍傷的手指)天氣進入寒冬,家庭的取暖物件全部要派上用場,可以設想:如果空調此時不吐熱氣,關鍵時候掉鏈子,主人家肯定會急得直蹦。這不,就有一位宋先生親自動手去修理自家的空調,為了小心謹慎,他甚至還戴上了手套,可是,後果還是讓他始料未及。2018年12月9日上午,正值星期天,湖北宜昌的天氣比較寒冷,最低氣溫達到零度,宋先生在家裡打開空調後感覺十分不給力,沒有什麼熱氣吐出來,就想親自動手來修理一番。宋先生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回憶道:因為天氣冷。就開空調,它並不制熱,我就出去看看外機。
  • 醫生說:很多是氣出來的,尤其當心這種按摩
    1釐米的結節,單從形態上不好明確判斷腫塊的性質,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如有問題儘早治療。臨床上絕大部分的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對生命健康沒有嚴重威脅,只有少數是惡性腫瘤,其診斷與鑑別診斷,臨床醫生會給予意見。因此,臨床大部分乳腺結節只需要定期隨訪,必要時再治療幹預。 相比之下,乳腺增生則更為常見,大部分女性都存在乳腺增生的問題。「乳腺增生可以大致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 阿姨到醫院治「腸胃炎」 心臟停跳6次撿回一命
    心肌梗死是人類頭號殺手之一,每年都會奪去千萬人生命,它來勢兇猛 死亡率高,讓人措手不及,由於心梗發作症狀很具有迷惑性,很多人對此認識不足而延誤救治時間。前幾天,東莞的張阿姨就因此差點喪命,竟然心臟停跳了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