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 商家被判10倍賠償

2021-01-10 中國網財經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專電(記者熊琳)因認為購買的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鄭某將某家居用品公司告上法庭。記者30日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終審駁回家居用品公司上訴,維持一審法院作出該公司向鄭某返還貨款並支付10倍賠償的判決。

  2014年6月12日,在家居用品公司開設的店鋪,鄭某花費600元購買數量不等的牛軋糖、炭燒奶茶等三種食品。其中,兩種食品包裝上使用繁體中文標註,且沒有境內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一種食品包裝上沒有中文標識和說明。

  鄭某認為,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請求判令家居用品公司返還600元貨款,並支付10倍賠償款。家居用品公司辯稱,涉案產品的包裝確實和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不符,公司在進貨時只審查了進貨商海關的報關證明和衛生證書,導致問題的出現。但鄭某並非一般消費者,其多次分批在公司購買了以上食品,購買涉案食品不是為了食用,屬於知假買假,惡意消費,故不同意鄭某的訴訟請求。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鄭某與家居用品公司已形成的合同關係合法有效。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識、中文說明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此案中,家居用品公司作為食品銷售者,其銷售的食品不符合法律規定,鄭某有權要求該公司返還貨款,並承擔10倍貨款的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代購保健品無中文標識 淘寶店主被判10倍賠償
    代購保健品無中文標識 淘寶店主被判10倍賠償 原標題:   當海外代購遇上食品安全法  原告  違反食品安全法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的,不得進口。
  •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購買者索要10倍賠償
    兩人購買了無中文標籤的進口酒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家支付賠償金。近日,蓬江法院作出判決,原告理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被告商行銷售涉案酒品沒有標註中文標籤或中文說明,產品標識和說明方面存在瑕疵,但邵某與任某並未開啟飲用涉案產品,未造成其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其未能提供證據證明涉案產品存在有毒、有害、不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等質量安全問題,其要求被告商行支付相當於其所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的訴訟請求,理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 市民買無標識洋奶粉 起訴商家獲10倍賠償
    知假買假專業打假  臨高男子多次購買無標識「洋奶粉」起訴眾多商家討10倍賠償獲支持  從去年開始,王平(化名)的名字與海口多家銷售「洋奶粉」的商店聯繫在一起。他在購買了沒有中文標識的「洋奶粉」之後,多次向法院提起訴訟,向商家索討10倍賠償。
  • 進口鮑魚無完整中文標籤 永輝超市被判10倍賠償
    編者按:花了2000餘元,買了12盒進口鮑魚,打開卻只看到英文標籤,而中文標註只有價格和個數。來自江蘇的吳先生覺得,這樣的中文標籤不符合規範,且違反《食品安全法》,故而將永輝超市合肥祁門路店告上法庭。昨日記者獲悉,蜀山區法院作出宣判,支持吳先生的訴請,判令超市退還全部貨款,還要支付10倍罰金。
  • 海外代購產品無中文標識 淘寶店主一審被判10倍賠償6萬元
    從事海外代購業務是否屬於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進口銷售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的,不得進口」。同時,審判法官認為,該產品的標識上,既沒有藥品的批文又沒有保健品的批文,因此將該產品認定為普通食品。而根據中國的相關法規規定,普通食品裡不能添加輔酶Q10。
  • 買到的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商家要賠這麼多!
    去年10月,張先生通過「微店」購物平臺向位於杭州的某商家購買了原產於西班牙的火腿。收貨後,張先生發現產品無中文標籤,也未取得進口許可,屬於禁止銷售的違法食品,因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家退貨退款,並且支付十倍於購物款的賠償。
  • 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須承擔十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
    餐廳銷售洋酒為何被判"十倍"賠償2017年11月,陳祥帶著幾位好友一同到贏海市上上閣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上閣公司)處就餐。就餐過程中,陳祥看到餐廳的酒柜上擺放著三瓶久保田酒,便詢問上上閣老闆汪清表示想要買下三瓶酒飲用。
  • 進口洗面奶無中文標識 淘寶商家原價退款
    信網11月2日訊 9月7日,市民吳女士花80元通過淘寶網購買了一款日本進口兒童洗面奶,商家曾向她承諾,所有商品均為正品。但到貨後吳女士卻發現,洗面奶的外包裝上並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粘貼中文標識,無法確定正品的真實性。
  • 沒中文標識 海外代購奶粉要不要「退一賠十?
    法官介紹說,近年來,海外代購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催生了大量的海外代購糾紛,最近頻頻有網店因代購食品無中文標識、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遭到起訴索賠。職業打假人以代購商品無中文標識起訴,主張三倍賠償或十倍賠償的案件不斷增多。­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規定的,不得進口。但是,當海外代購遇上我國食品安全法,法官該怎麼判?
  • 進口紅酒不加貼中文標識,顧客索要十倍賠償被駁回
    趙某則主張,涉案紅酒作為進口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識也沒有說明書,系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食品。相關規定中明確說明「消費者主張食品價款十倍賠償金不以人身權益遭受損害為前提」,因此主張十倍賠償金不要求消費者實際受到損害,只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安全狀態產生影響即可。
  • 「綺惠說法」海外代購商品無中文標籤,可否要求10倍賠償?
    特別是,由於外國產品在生產時並不遵循我國的包裝規定,因此往往未貼有中文標籤,但其顯然違背了《消費者保護法》的相關要求。故消費者往往藉此提起訴訟,要求返還貨款,並加付貨款10倍的懲罰性賠償,兩項請求能否獲得支持?【案例來源】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鄭志軍與上海歐買商貿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引用時略作改動。
  •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但進口食品真假難辨,特別是沒有中文標識的。於是一些人以打假為幌子,以索賠為目的,專門到商店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食品,然後十倍索賠。這些人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案情回顧張某是一名無業人員,在聽說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能夠獲得十倍賠償的消息後,立刻付諸行動。張某先後到南海、江門等地的商店購買了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要求退貨,同時要求商品銷售者返還商品價款,並按商品價款的十倍予以賠償。
  • 代購商品沒有中文標籤,消費者能主張10倍賠償?
    代購商品是否要遵守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代購商品沒有中文標籤,能否主張10倍賠償就上述問題,找法網小編將為您解答。案例:陳某通過代購商家張某購買一款外國生產的保健品,也支付代購保健品的貨款。隨後,代購商張某將商品快遞給陳某,陳某收到貨後,檢查一番,發現沒有中文標籤、進口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 1478份判決告訴您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是否應支持十倍懲罰賠償
    四、司法實踐中關於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中涉及消費者以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主張適用《食品安全法》相關懲罰性賠償案件的裁判規則分析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涉及消費者以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主張適用《食品安全法》相關懲罰性賠償的案件中,目前司法實踐認為,進口食品有無中文標籤並不直接影響食品安全,二者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 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
  • 代購食品沒中文標籤能否十倍索賠?商家屢當被告並敗訴
    通過代購購買食品、保健品後,以其未提供中文標籤將商家訴至法院,並索要十倍賠償。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最近幾年隨著代購生意越來越好,隨之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不少代購商家都表示,自己曾被消費者以所售商品無中文標籤為由起訴,大部分情況下法院都會判對方勝訴,即使接受調解往往也要支付幾萬元的賠償費用。商家稱,自己這是遭遇了職業「碰瓷者」。
  •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 法院判決被告十倍賠償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被判十倍賠償王某在淘寶店花1000餘元海外代購6盒奶粉,在食用一盒後發現無中文標籤,故將某奶粉公司告上法庭,索要十倍賠償。被告公司表示,奶粉系公司工作人員從澳洲「人肉」帶回國,其已在網站店鋪上展示所售賣商品的中文說明。
  • 以案說法|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晨 楊璐消費者選擇進口食品時,有的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示和中文說明,對此心中難免有些疑惑,其實從法律上講這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妻子說,這酒瓶上的標籤怎麼沒有一個中文,誰能認出是法國酒呢?劉先生原以為全是外文的標籤才能體現出全進口,經妻子提醒,劉先生上網查詢,發現法律有規定,進口食品必須張貼中文標示。於是,劉先生與賣酒的公司協商退回所買的酒。這家公司以符合食品安全為由,拒絕退貨。為此,劉先生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
  • ...十倍賠償「驚世判決」再審判決!駁回食品無中文標籤的十倍賠償...
    之前,在其他法院提起若干起進口紅酒無中文標識索賠案件,可以認定韓某某在A超市處購買涉案紅酒目的是為了營利,故韓某某不屬於消費者。爭議焦點之二對於涉案紅酒是否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
  • 進口紅酒為啥要貼中文標識 ?
    當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中強調某一內容,如獲獎、獲證、法定產區、地理標識及其他內容的,或者強調含有特殊成分的,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標註營養成分含量的,應提供符合性證明材料;5. 應當隨附的其他證書或者證明文件。很多進口葡萄酒也會自帶外文背標,當進口到中國時,還是得再貼上一個中文背標。因此,在很多正規進口葡萄酒上,可以看到兩個背標,一個中文的和一個外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