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智子如何鎖死人類科技?幹擾對撞機?改變物理規則?

2020-12-17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三體》中,智子是如何鎖死人類科技的?

準確的說《三體》中智子鎖死的人類基礎科學中高能粒子物理分支,當然智子還有一個副產品,即人類所有在紙面上或者存在於電子媒介中的所有知識與絕密資料,對三體文明來說都已經沒有秘密可言,因此人類在智子威脅初期,才會制定出面壁者計劃,以人類大腦活動仍然對智子保密的黑箱條件下,與三體文明展開對抗!

一、什麼是智子?

三體文明對高能粒子物理的研究遠超地球文明,已經窺見了微觀世界中蜷縮的高維秘密,他們可以將質子低維展開到行星規模大小,並且在內部融刻大規模集成電路,將其改造為一顆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智能質子,因此稱其為「智子」!

二、智子如何幹擾高能粒子物理中的首要工具-加速器?

1、三體文明對於空間的認識可以讓智子從真空中借用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轉變成高能粒子,以接近光的速度運行!

2、智子高維蜷縮後就是質子的大小,而對於質子來說,所有的物質幾乎都是暢通無阻的,因為一個猶如足球場大小的原子,中間的原子核甚至比一個大劇院中的核桃還要小,而質子只是這個核桃的一部分,它可以自由出入於任何場所!

3、質子潛伏於高能粒子加速器中,代替靶標接受高能粒子的撞擊,使得撞擊結果會變得隨機,人類無法從粒子撞擊的結果中分辨出哪些是準確的撞擊,哪些是智子偽造的結果!

三、為什麼說高能物理人類基礎科學的方向?

人類基礎科學方向有很多,比如宇宙學、高能物理、量子力學等基本學科,本來就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區分,科學家的思路很簡單:建立一個符合預測的模型,然後用各種實驗進行驗證。實現這個實驗的工具是什麼?很大一部分都是加速器來完成!用封鎖高能加速器作為基礎學科的風向標?儘管看上去也有些偏頗,但現代基礎科學的很大部分都來源於高能粒子物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以說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基礎科學大部分精力就集中於高能粒子物理了,這從全球加速器如火如荼的建設是可見一斑的,當然從歐洲的強子對撞機之後似乎沉寂了一段時間,但中國的高能環形電子對撞機又重新提上了日程,而且還有二期!

位於紐約長島布魯柯黑文國家實驗室的RHIC相對論重離子加速器

歐洲LHC強子對撞機

長達50~70公裡的CEPC環形加速器

二期SPPC,敬請期待!

在高能粒子物理被鎖死之後,人類在材料方面的進步僅剩下納米科技以及其他各學科的潛力挖掘,而像三體文明後續到達地球的「水滴」材料則聞所未聞,而對於微觀世界的空間理解則近乎天書!還有以此為依託的量子計算機則遙遙無期!因為這些技術都有一個門檻,但現在這個大門被智子牢牢的給封死了!

四、什麼材料能屏蔽智子?

智子是是十一維狀態的一種存在,簡單的理解就是所有在此維度一下的空間結構都擋不住它,就像我們可以突入二維,但二維卻無法認識三維一樣!因此只要我們對空間的認識還停留在早期的三維的話,那麼永遠都無法屏蔽智子!在威懾紀元後期建立的智子屏蔽室並沒有交代到底是什麼材料,當然我們也不必過於糾結,畢竟這只是小說而已

當然太陽系艦隊被水滴絕殺時,人類終於明白基礎學科的真正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難道真被三體文明鎖死?楊振寧指出新方向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用智子鎖死了地球文明的科技發展,然後率艦隊直撲太陽系,人類陷入滅亡危機。小說的背景設定,源於作者劉慈欣本人對人類物理學發展的迷思。自上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至今,百餘年時間,人類物理學研究幾乎陷入停滯,既沒有重大物理公式被發現,也沒有形成任何突破性物理學理論。
  • 人類發展日益緩慢,科學家懷疑地球科技已被「鎖死」
    「智子」的高科技產品,而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鎖死地球的基礎科學發展,讓人類科技發展停滯。最主要的是,近幾十年科技發展緩慢,甚至大部分發展都是對幾十年前理論的印證,所以不少人懷疑地球的科技發展可能已經被鎖死了。那麼這樣懷疑有沒有道理呢?而人類的科技發展真的能被「鎖死」嗎?而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類科技發展被鎖死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內部封鎖」和「外部封鎖」兩方面來看。
  • 宇宙中的光速限制會鎖死人類科技文明嗎?
    科技的發展是沒有極限的,但位於地球的人類的科技文明是有極限的。從目前的的情況看,地球上人類的科技已經接近極限了,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能源和物質基礎上的,而目前這兩者的使用已經接近極限。事實上從人類的歷史來看,一些文明被鎖死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印第安人的文明頂峰相當於中國商朝時期的部落文明,幾千年一直停滯不前。
  • 劉慈欣《三體》要拍電視劇?這本連歐巴馬都追捧的小說到底講什麼
    第二段:用一顆微觀粒子「質子」鎖死全球的科技發展前面說到,三體人全副武裝來侵略地球了,但是兩個行星之間畢竟有4光年的距離,三體人的飛船,只能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所以4光年要飛400年才能到。三體人考慮問題還是非常細緻的。
  • 《三體》:即使託馬斯·維德殺死了程心,人類的結局依舊不會改變
    《三體》中託馬斯·維德射向程心那一槍可能是書中最大的一個轉折點了。很多人認為如果維德那一槍成功殺死了程心,後面的種種人類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甚至還有人調侃維德那一槍如果有章北海的一半準頭就好了,程心一死,萬事大吉。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再讀三體Part.2」人類如何突破有史以來的最大滅頂困境?
    大家好,我是陳社長,今天帶來「再讀三體」的第二部分,主要來聊聊書裡的角色設立和對上一期做個收尾。錯過上一期的朋友可以查看我的歷史記錄。當我第一次讀完《三體》三本書後,自己當時對於書裡的人物描寫很是誇讚。但是當我第二次讀完《三體》後,我覺得我要收回這樣的評論。
  • 《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最近幾十年咱們人類的科技在飛速的發展,人類對世界的知道也更上了一個臺階,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論給了咱們啟示,使咱們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知道世界。人類在探究茫茫世界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呈現,它讓咱們知道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世界的廣闊無垠。在種種疑團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難以想像:假如咱們把原子擴大1億倍,是否會呈現一個世界的模型?
  • 趣談《三體》:披著科幻的外衣,講著醜陋的人類文明史
    無論一部作品有多偉大,都會有讚揚和批評,《三體》也是一樣的,褒獎的部分自然不用多說,光"黑暗森林法則"就讓人讚不絕口,連歐巴馬都驚呼,看完「三體」,當美國總統是個*啊!至於反面,有人說劉慈欣的文筆不好,有人說人物不豐滿。但無論如何,《三體》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科幻小說。今天,我想脫下它的科幻的外殼,談談科幻以外的事情。
  • 大劉自己也是人類,卻在《三體》把人類寫得很差,出於什麼心理
    大劉的《三體》把人類比作蟲子,隨便就能被拿捏。動動手指就可以被毀滅。人類文明在三體的構架裡也是初級的。一開局就被三體星人鎖死基礎物理的開展,失去了科學開展的動力,籠罩在三體艦隊來臨的惶恐之中。這相似與現實,人類雖然積累了上百年的科學技術,可以上天下海,但是面臨能可以星際旅行的外星艦隊還是束手無策,人類文明在這樣的危機下完全無計可施。但人類好歹是《三體》中的主角,人類在地球上現已舒適的生計了數十萬年,命運好到幾乎便是活在搖籃裡,從來沒有遭到其他高檔文明的發現和打擊。在面壁方案後,當羅輯進入蟄伏之後,人類貌似又從頭進入了蒸蒸日上的高速開展時代。
  • 為什麼劉慈欣的《三體》把人類寫那麼慘?
    按《三體》裡的設定,三體文明從頭至尾發展過程中是沒有享受過人生的,一直在為文明的生存而拼搏、奮鬥著,但最終也沒落一個好下場!而人類文明從拉瑪古猿開始到三體文明的水滴到達太陽系之前,甚至在被「智子」驅趕到澳大利亞之前,相對於三體文明,人類生簡直就生活在一個天堂裡!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所有這些粒子都可以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能量下產生,粒子的質量會產生基本常數,這些常數是完全描述它們所必需的。這些粒子可以用量子場理論的物理原理很好地描述。當你想到物理性質時,你可能會想到質量、電荷、大小、自旋等等。這些當然是粒子屬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不是一個詳盡的列表。
  • 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和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無數的正反粒子同時產生,輕子和夸克通過與希格斯場的相互作用獲得了質量。這些粒子構成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演化形成了星系,最終形成今天的物質世界。  1993年,英國科技大臣曾向科學家們發出挑戰,讓他們用一頁紙的篇幅解釋清楚希格斯機制。
  • 解讀《三體》:12、紅岸的秘密,半人馬三星系統,質子·智子,謀殺·審判,《三體》為何是「三體」
    日凌發生時,地球上的電磁場會受到幹擾。這就是文中所說的「凌日幹擾」(「日凌幹擾」)。楊衛寧不是天體物理專業的,雷志成是行政人員,天體物理方面的造詣不夠深,因此他們調來了葉文潔,希望她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原文)由於擔心入侵的太空艦隊在到達地球後,地球人的科技超過三體世界的科技水平,元首決定遏制地球科技的發展。元首說:「我們下—步要做的,就是遏制地球文明的科學發展。早在收到第一批信息時,我們就開始制定這方面的計劃。
  • 揭秘三體世界的神級文明,我只服能重啟宇宙的歸零者
    危機紀元後期,人類基礎科學被鎖死,但是憑藉在基礎應用的技術突破,人類建立了太空巡航艦隊,基本可以利用太陽系的資源,此時人類步入一型文明的初級階段,也有了太空防禦系統,但是自大的人類總以為趕超三體文明了,最終釀成全軍覆沒的悲劇。
  • 人類是蟲子?這太高估人類了!|三體請回答
    三體迷、「磁鐵」心中的金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三體》中,在巨大的科技實力懸殊之下,人類被三體人蔑稱為蟲子。但同樣是三體迷,從事天文、航天及物理領域的科學傳播工作超過15年的果殼主筆Steed卻說:我覺得這太高估人類了。
  • 楊振寧:大型對撞機?The party is over
    這位研一的男生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來即將從事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預研工作。年輕人首先表達了對這位著名物理學家的崇拜,然後對於曾在幾年前明確表示反對中國建造大對撞機的楊先生熱切問道:「我想代表我所有的同學再問您一次,您現在對我們建造CEPC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將無法實現星際航行,宇宙正在「鎖死」人類!
    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將無法實現星際航行,宇宙正在「鎖死」人類!從工業革命以後,人類文明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不少人猜測人類文明這樣發展下去,將能夠在宇宙中進行隨意穿梭。對於這種說法,科學家們卻有不一樣的見解。
  • 你是怎麼看待《三體》當中的楊冬?
    楊冬的死對葉文潔影響很大,可以說楊冬的死和葉文潔對三體態度的轉變有直接的 聯繫,並且影響到了書中人類的未來。楊冬一出場就死了,關於她的描述,都是從汪淼的視角看到的!楊冬是一位讓他嚮往的女性。但是,她卻自殺了,吃安眠藥自殺了。
  • 科學家發現絕望事實,宇宙正慢慢「鎖死」人類活動空間
    從第一個人類仰望星空開始,那漆黑帷幔後的世界就讓人類滿懷期待,但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遠古人類們只能「望天興嘆」。到了現代,由於有了強大科技的幫助,小小的地球已經完全沒辦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探索欲,那對宇宙深入骨髓的嚮往,推動著人類去探尋其中隱藏的奧秘。今天,藉助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以及規模龐大的望遠鏡陣列,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輕鬆觀測到數十億光年之外的光景。
  • 大型粒子對撞機——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1987年,溫伯格主導美國SSC(超級超導對撞機)建設,希望撞出超對稱粒子,驗證超對稱理淪。時值美蘇爭霸,美國力求在軍事、科技等各方面碾壓蘇聯,對登月、「星球大戰」這樣的雞血項目來者不拒,SSC號稱能幫助人類解決宇宙起源問題,完成物理終極理論的夢想,裡根二話沒說就批准了立項。轉眼到了1993年,美國總統換了兩茬,裡根走了布希上,布希走了又來了柯林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