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瑪雅石刻)
#陶器篇-47#
網上一直有關於「瑪雅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三維文字」的說法。那麼,什麼是三維文字?瑪雅文字究竟是不是三維文字?其文字又有哪些特點?
鑑於瑪雅文字有些是寫在陶器上的,因此咱們今天暫且把它放在陶器篇裡說說(上圖紅圈內為瑪雅文字)。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瑪雅石刻上的瑪雅文字)
首先說什麼是維度?
從空間的角度說,一維是一條線,僅有長度;二維是一個平面,有長度,也有寬度;三維則是在平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立體的高度(四、五、六維等跟今天要說的內容沒太大關聯,暫略)。
具體到文字的維度,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英文是一維文字。舉例:the,them,thematic,隨著文字長度的延伸,它的詞意也在發生著變化,也就是說文字在水平方向的變化能夠表現出不同的信息。而在寬度上它卻無法變化,即使你人為地把它拉高了,它的意思也不會因此而改變。
(關於文字的起源、發展、結構以及信息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本文僅為簡說,下同)
中文是二維文字。由上圖可見,漢字在長度變化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寬度(上下)的變化,如:十、土、王、主、豐,就是由於文字在寬度上有所變化後產生了不同的信息;同時,漢字在長度上的變化也可以產生不同的信息,如:什、封、玩、住、蚌。因此說,中文是二維文字。
三維文字:文字不僅在長度、寬度發生變化時,其信息隨之發生變化;並且它還可以在文字的厚度發生變化時,信息也隨之發生變化。
那麼,瑪雅文字是不是這樣一種有著長度、寬度和厚度的文字呢?咱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下,後面再說。
(瑪雅文碑刻)
美洲文明中唯一留下文字的就是瑪雅文字。
瑪雅文字簡史:
瑪雅文字起源於公元前3世紀前後,歷經千餘年的累積與發展。16世紀西班牙人登陸美洲大陸後,瑪雅人被迫中斷了瑪雅文字的使用,因為西班牙人為推行他們自己的宗教而認定瑪雅宗教為異教,因此凡與瑪雅宗教有關的都被徹底銷毀,瑪雅文字就此失傳。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關於瑪雅文字的資料少之又少,考古所發現的大量帶有文字的文物都無法解讀。
據專家考證,瑪雅人發明文字最早是用於宗教的用途,比如,為了表示神的強大、智慧等,瑪雅人需要先畫出神的樣子,然後再附加上其它意義的圖案,於是一種帶有頭像圖案的文字便慢慢形成了。
由此,瑪雅文字也像埃及、中國等古老文明的文字一樣,誕生之初都是象形文字。
(瑪雅文字)
瑪雅文字是一種圖像文字,它的圖像長度、寬度發生變化時其所表達的信息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中國的「圖章結構」,一個圖章通常由四部分組成,如「張小強印」,當這四個部分任意一個發生變化時,圖章的信息就發生了變化,如把「張」換成「李」,就變成了「李小強印」,意義就完全不同了。瑪雅文字就是這種構成形式。
由此可見,瑪雅文字至少是二維文字。
那麼,它是否是三維文字呢?
(瑪雅文字)
按照我們前面所說的三維文字的概念:文字除了長度、寬度發生變化時,其信息要隨之發生變化外,當它的厚度發生變化時,它的文字信息也要隨之發生變化。
舉例說明,比如:北京恭王府著名的康熙帝的「福」字碑上的「福」字,無論你刻得多麼厚或多麼淺,它的字意都並不會因為刻得深或淺而隨之變化,該是「福」還是「福」,這就不是三維文字。
那麼,瑪雅文字當它的厚度發生變化時,它的信息在變化嗎?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瑪雅文字暫未發現具有空間概念上的三維文字特性。至少現在還不能說瑪雅文字是三維文字。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空間概念呢?因為對於文字的認識除了空間概念上的解構外,還可以從其它方面如表音、表意以及表形等方向進行解構。但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概念,因此不在本次論述中。
小夥伴們,關於瑪雅文字你有什麼看法?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企鵝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