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的現存文字中,漢字是唯一的二維文字,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2020-12-12 騰訊網

我們或許都聽過,英語是為「一維文字」,漢字為「二維文字」。而維度本身又是一種相對來說極其難以言表的概念。英語其僅通過水平方向的字母變化來傳遞信息;而漢字則是通過在垂直方向通過筆畫的變化,傳遞不同的信息來。作為與漢字相似的象形文字還有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瑪雅文字等。

埃及象形文字

除此之外,漢字還與彝文和初期的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等文字一般為表意文字。不過表意文字是為一種較為高階的文字,比較難以學習,一般在其上層才能夠掌握。而新文化運動就是民國時期文人為了增加人民識字率而進行的改革。截止2011年,中國文盲人口顯示仍有五千多萬人不識字。

新文化運動漢字拉丁化報紙

最早的字母文字基本上是由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聖書字創造出來的。隨著近現代,由於西方文明的崛起,僅存的兩大表意文字中的瑪雅文字受到消滅北美侵略者的衝擊,東亞地區的國家在近代為擺脫漢文化的影響而廢棄漢字,甚至越南使用拉丁化字母文字來替代漢字。

瑪雅文字

漢字的二維性的第一種體現就是漢字任何一處發生變化,字意就會隨之發生變化,而且在筆劃寬度發生變化時,文字信息也隨之發生變化。如「大」和「犬」,「土」與「士」。漢字字素的組合方式也可成字。而字母文字是一維文字,只能通過橫向長度的變化改變其意。在英語增加新詞的時,往往需要增加原詞中的字母以使其意發生改變。比如「develop」與「development」。這使得文字變得十分冗長。而漢字的二維性使得它具有極其的適應性與柔韌度。因此在未來,隨著各個領域的發展,漢字比英語更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英語現常用單詞數量為2-3萬,而因為漢語的基本語義單位為字,而常用漢字數為2000-3500。在莎士比亞時期的英語僅僅只需要2000-3000就能夠適應生活,為現在卻大有不同。使用英語的話,如果需要針對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就不行去掌握一些新的詞彙,間接在不同方面真假了複雜度。

因為人類的語言是會變化的,因此相同的語言地區如果隔絕幾百年之久,雙方就可能出現溝通困難。字母文字則是記錄語言的發音,一旦語音發生變化,文字就會隨之改變。因此近代早期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與亨利五世為代表的早期現代英語,對於現在的人們也難讀懂。而現代中國人去讀過去的文獻的話,一直至秦漢時期的小篆,人們都能夠讀懂一些。

漢字的二維圖象形式給予了每個漢字不同的含義,並且賜予他們極大的適應性與衍生性。其基本內涵和書寫形式以保持不會發生巨大變化,保留了中華文化。

相關焦點

  • 瑪雅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三維文字?三維文字啥模樣
    (瑪雅石刻) #陶器篇-47# 網上一直有關於「瑪雅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三維文字」的說法。那麼,什麼是三維文字?瑪雅文字究竟是不是三維文字?其文字又有哪些特點? 鑑於瑪雅文字有些是寫在陶器上的,因此咱們今天暫且把它放在陶器篇裡說說(上圖紅圈內為瑪雅文字)。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漢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世界上像漢字這樣古老的文字,曾經還有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文和瑪雅人的圖形文字。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同波斯王國一起滅亡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紀滅絕了。瑪雅文字僅在歷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 讓我們走近漢字—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
    全書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 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力,深度追蹤古人的思想觀念,生動描繪漢字的誕生過程,揭示其背後真正的文化價值。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表意和表音兩大文字體系,而漢字則屬於表意文字,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所謂表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面不發生直接聯繫,每一個字只是表示一個章節,不能明確表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
  • 漢字究竟落後於時代,還是最具先進性的文字呢?文字演化歷史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們才可以通過對當時文字的破譯來了解更多那個時期的華夏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的漢字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漢字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而漢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先進的文字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座城市,位於河南省的安陽。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巖畫是荒古人類遺留在巖石上的畫面,最早的據說已有四萬年的歷史,綿延至現代的原始部族仍有製作,今天被人們發現的巖畫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的印度和中國。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符是八千年前的賈湖刻符,就目前發現來看,這種刻符的數量較少,處於文字的萌芽狀態。
  • 世界文字眾多,為何只有漢字能成為藝術?外國文字為何不行?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一個文明的語言和文字非常重要。語言幫助我們交流,而文字用於記錄,兩者在文明發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數文字,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於記錄和表達,但是相比於其他的外國文字,漢字還有一項極為特殊之處,那就是他能夠成為寫成書法,成為一種藝術。
  • 漢字的由來,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
    人類歷史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毋庸置疑,古代的勞動人民在集體的勞作中產生了語言,隨著人類智識的產生、進步,由於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語言無法滿足人類從簡單到複雜的向前發展,亟需某一種工具,作為勞動過程中表達、記述思想與事件記載,於是便產生文字。
  • 從《書籍的歷史》簡談世界上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本文將從《書籍的歷史》這本書出發,為大家簡單的講解文字的發展史,同時提高我們對文字的敬畏之心。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1472年,義大利人巴布洛最先在古波斯發現了這種刻寫在泥板上的線條,但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偉大和重要。
  • 文字戰爭五千年:漢字從世界強勢文字到退守一隅,原因何在?
    語言文字是不斷進化的,地球上現存的語言文字和一千年前有非常巨大的變化,大部分甚至已經無法交流。語言文字在過去一千年都進行了哪些進化?唯有漢字堅持了下來,最終發展到數萬個之多,但常用漢字也只有5000個左右。漢字能發展起來是因為它出現的最晚:其它象形文字都是在公元前3000多年出現,當時人類文明比較原始,智商比較低,創造性比較差,無法推進象形文字在此道路上前進;而漢字是公元前兩千多年才出現,當時中國人的智商已經非常高了,形成了科學的漢字創造理論。
  • 世界唯一的三維文字,存在至今已有1500餘年,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人類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成果。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已經有許多的文明誕生又消逝了,其中對我們現代影響深遠的其中之一應該就是瑪雅文明了,瑪雅文明是非常神秘的一個文明,相傳瑪雅文明一共有過三次重大預言,前面兩次都已經實現了,好在第三次預言世界末日沒有實現,要不然就沒有我們了。
  • 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漢字究竟長啥樣?你看過嗎?
    《盜墓筆記》這部書開頭就說了長沙土夫子倒鬥,但搞到手的戰國帛書卻被美國人騙了去,這事還真有原型,這件戰國楚帛書文物建國前流失到美國,現存放在華盛頓的賽克勒美術館,成為該館的「鎮庫之寶」。
  • 世界文字史〔關於漢字為何沒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淺顯剖析〕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拉丁字母一樣,漢字並非漢語專有,漢字不僅可作為漢語的書寫用字 ,也被用於書寫日語、韓語、越南語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 No2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世界之最及語言文字的兩標準
    一一誇美紐斯只有理解了的事物,人們才容易記憶它,掌握它。容易記憶的文字、詞彙,容易讀寫的文字、詞彙,才是優秀的語言文字!優異的語言文字更容易書書朗讀,更容易交流、傳播,也更利於創新、提高。在日本、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的東南亞漢字圈中,對一個相同的漢字儘管讀音各異,但一見此字,對其理解都相同);④漢字傳達語意快而準確(書刋薄,語言精練,即省時又節省材料能量(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漢語是世界語言裡最簡練的一種語種。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漢語5秒就夠了」);⑤漢字信息量大(稱集成文字);⑥可以左右腦並用。
  • 漢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
    1.只要掌握2000個漢字,就可以讀書、看報。而沒有掌握2-3萬個英語單詞別想讀書看報。普通使用漢語的人用2000個字就可以描繪世界,而使用英語的人至少需要8萬單詞,而據美國聯邦教育委員會調查,美國中學畢業生七成看不懂紐約時報。
  • 現存文字體系都是字母或是符號,為何只有中國留住了漢字體系
    現如今說英語是世界語言絲毫不為過,我們從小便開始學習英語,英語也是我國各大考試的必考科目,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大學課堂或者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文獻都是採用英語教學的方式,在世界上普及英語的大環境,為何只有中國能堅持下來了漢字體系。
  • 文字背後的未來世界:世界五大文字系統,漢字排名第三!
    漢字最大的特點是發音和文字不強對應,也就是說不同的方言系統在漢字系統中可以共存,中國有幾十種方言,但文字都是漢字。漢字具有適應性強、語法簡單、字詞靈活、簡潔高效的特點,在人類文字系統中獨樹一幟,也是人類流傳至今最古老的文字。 漢字系統主要使用國家:中國、日本、新加坡、緬甸邊疆地區等,使用總人口約14.5億。
  • No19: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意文字之比較(中)
    漢字是當今唯一尚存的表意文字。是人類起源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早在三千五百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就已經是成熟的文字了。這說明漢字產生的時代遠比這個時間更早。漢字進化演變過程漢字的造字之法,謂之「六書」作為表意的漢字,最初是先有象形文字的,後來隨著文化的進步,思維的深化、語義的複雜和應達傳遞的內容的需求,原有的象形文字窮於應付,這樣指事
  • 漢字史話:真正文字的發生從何開始? ∣ 鳳凰副刊 • 人文
    據此以推,從殷代文字最早的,向前推一千年,難道就會有大的不同嗎?就不會是符號而是圖畫嗎?文化的進程,照例是先緩後急。後一個一千年,有春秋戰國社會的劇變,秦代統一文字時,變化猶不過如此;前一個一千年內,是殷商前期、夏代、唐、虞二代,唐虞夏商,皆承平盛世,文字競有若何大的變動,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由殷向上推,三百年以前不會是圖畫文字,五百年或一千年以內,也決不會是圖畫文字,這可以說是一個合理的推論。
  • 世界上有一種文字,確實值得玩味
    世界上有一種文字,確實值得玩味。它是最古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它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是獨一無二的集音、形、義於一身的文字;它信息量大,能編碼,又成了世界上閱讀速度和輸入速度最快的文字。世界上也曾有過一些有價值的文字,但都在歷史長河中消亡了,只有它歷盡滄桑,青春永駐,不僅沒有被其他文字取代,反而越發顯示出無限生機。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