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導學案】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第一課時)

2021-02-26 初中化學一家

提示: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並獲得18個贊,截圖回復到本公眾號,即可獲得WORD文檔的下載地址。

○ 酸鹼指示劑及溶液酸鹼性的檢驗

○ 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特性

○ 濃硫酸的稀釋

○ 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

第1課時  常見的酸

導學目標:

1.知道酸鹼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初步了解酸鹼指示劑的用途。

2.說出常見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理解並掌握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3.熟練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自主預習

1.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石蕊試液中現象       ,原因       。再加熱石蕊試液,又看到          ,原因是               。

2.常用的酸鹼指示劑有       、       等。

3.石蕊溶液遇酸溶液變成    色,遇鹼溶液變成    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變成    色,遇鹼溶液變成    色。

4.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     沿著       慢慢注入      裡,並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     ,切不可把       倒進      裡。

5.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鎂與稀鹽酸:                          ;

(2)鐵與稀硫酸:                          ;

(3)鋅與稀硫酸:                          ;

(4)氧化鐵與稀鹽酸:                      ;

(5)氧化銅與稀硫酸:                      。

【嘗試挑戰】

6.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汙垢,不宜用鹽酸清洗的是(  )

A.保溫瓶內的水垢

B.玻璃水槽內的黃色鐵鏽斑

C.不鏽鋼茶杯內的茶垢

D.盛石灰水的試劑內壁的白色固體

課堂導學

【導學探究】

探究一   酸、鹼與指示劑的作用

探究指導:

1.常見的酸鹼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

2.變色情況:石蕊溶液遇酸溶液變紅色,遇鹼溶液變成藍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變色,遇鹼溶液變成紅色。

例題1:能用無色酚酞區別開的一組溶液是(  )

A.稀鹽酸和稀硫酸

B.石灰水和雨水

C.純鹼溶液和稀氨水

D.食鹽水和蔗糖水

思路分析:能用無色酚酞試液區別開的溶液應是中性溶液和鹼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與鹼性溶液。石灰水呈鹼性,雨水呈酸性。而稀鹽酸和稀硫酸均呈酸性,純鹼溶液和稀氨水均呈鹼性,食鹽水和蔗糖水均呈中性。

答案:B

方法指導:

(1)常用的酸鹼指示劑有紫色的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紫色的石蕊試液可以檢驗酸性、中性和鹼性的溶液,而無色的酚酞試液只能檢驗出酸性(或者中性)和鹼性的溶液,因為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酚酞為無色的。

(2)在此過程中變色的是酸鹼指示劑,而不是酸性或鹼性溶液。正確的描述方法如: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而不能描述為:紫色石蕊試液使酸溶液變為紅色。

(3)用藍色或紅色石蕊試紙來檢驗溶液的酸鹼性。酸性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鹼性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跟蹤訓練】

1.下列區分物質的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用水區分氯化鈣和碳酸鈣

B.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白酒和白醋

C.用鹽酸區分黃金和黃銅(含鋅)   

D.用酚酞溶液區分氯化鈉溶液和鹽酸

2.小林在涼拌紫捲心菜時,加入一些食醋,發現紫捲心菜變紅了,激發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

[提出問題] 紫捲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鹼指示劑嗎?

[實驗探究] 取紫捲心菜、牽牛花的花瓣、胡蘿蔔,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浸泡,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分別加入到蒸餾水、稀酸溶液和稀鹼溶液中,有關顏色變化情況如下:

汁液

在不同液體中的顏色變化

蒸餾水

稀酸溶液

稀鹼溶液

紫捲心菜

藍紫色

紅色

綠色

牽牛花

紫色

紅色

藍色

胡蘿蔔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結論]      、      的汁液能做酸鹼指示劑,      的汁液不能做酸鹼指示劑。

[拓展應用] 小林用上述的牽牛花汁液來測定某雨水樣品的酸鹼性,發現牽牛花汁液呈紅色。則該雨水呈      性(選填「酸」或「鹼」或「中」)。

探究二   幾種常見的酸

探究指導:

1.幾種常見的酸:


濃硫酸

濃鹽酸

濃硝酸

溶質化學式

H2SO4

HCl

HNO3

氣味

無味

刺激性氣味

刺激性氣味

敞開試劑瓶口的現象

無明顯現象

產生白霧

產生白霧

是否具有揮發性

不易揮發

有揮發性

有揮發性

露置在空氣中後的質量分數

變小

變小

變小

2.濃硫酸的腐蝕性:(1)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能使皮膚、紙、小木棍、布裡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生成黑色的炭;(2)事故處理:如果不小心將濃硫酸沾到皮膚、衣物上,應立即用抹布擦去,用大量水衝洗,在皮膚上塗3%~5%的碳酸氫鈉溶液。

3.濃硫酸的稀釋: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裡,並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裡。

例題2:如圖10-1-1-1所示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圖10-1-1-1

A.鐵絲在O2中燃燒

B.稀釋濃硫酸   

C.讀取液體體積

D.稱量NaCl

思路分析:做鐵絲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留一層水或鋪一層細沙,故A正確;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B正確;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故C錯誤;稱量物體時應「左物右碼」,故D正確。

答案:C

【跟蹤訓練】

3.下列幾種溶液久置於空氣中,溶質成分不變,但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且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氯化鈉

D.石灰水

探究三   酸的化學性質

探究指導:

1.與指示劑的反應: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使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2.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 =FeSO4+H2↑

3.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現象

化學方程式

鐵鏽+稀鹽酸

鐵鏽溶解,溶液變黃色

Fe2O3+6HCl=2FeCl3+3H2O

鐵鏽+稀硫酸

鐵鏽溶解,溶液變黃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歸納總結:鹽酸和稀硫酸等酸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

(2)活動性較強的金屬+稀硫酸(鹽酸)→鹽+氫氣;

(3)金屬氧化物+稀硫酸(鹽酸)→鹽+水

例題3:小明在做鐵絲與稀HCl反應實驗時,忘記了用砂紙打磨,把生鏽的鐵絲放入稀鹽酸中發現鐵絲表面的紅色固體        ,溶液變成    色。一段時間後,溶液中開始        ,溶液的顏色也逐漸變成    色;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          ;         。小明由此聯想到自行車車把上的鐵鏽可以用      除去;食醋不能用鐵製品盛放的原因是            。

思路分析:酸可以跟活潑的金屬、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鐵鏽的主要成分是Fe2O3,跟鹽酸反應生成溶於水的FeCl3,在溶液中Fe3+顯黃色,因此,鐵鏽消失後,溶液會變黃。鐵與稀鹽酸反應會生成FeCl2,Fe2+在溶液中顯淺綠色。

答案:消失  黃  有氣泡產生  淺綠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稀H2SO4(或稀HCl)  食醋中含有醋酸會與鐵製品發生反應,腐蝕鐵製品

方法指導:

(1)由於金屬與酸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因此在實驗室中經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2)由於酸可以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因此在工業生產中,可以用稀鹽酸或稀硫酸除去鐵鏽;

(3)由於酸可以與碳酸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實驗室中可以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4)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中,生成物中鐵元素均顯+2價(鐵在置換反應中顯+2價),生成的溶液中因含Fe2+而顯淺綠色;而在Fe2O3中,鐵元素顯+3價,與稀鹽酸、稀硫酸發生的也不是置換反應,生成物中鐵均顯+3價,生成的溶液中因含Fe3+而顯黃色。

【跟蹤訓練】

4.現有兩瓶失去標籤的無色溶液,分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請對這兩瓶無色溶液進行鑑別:

(1)鑑別它們所用的不同類別的試劑是    (任選兩種)。

(2)簡述其中一種鑑別方法(包括步驟、現象及結論)            。

當堂達標

5.下列物質屬於酸的是(  )

A.BaCl2

B.H2SO4

C.Cu(OH)2

D.CaO

6.下列關於濃硫酸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溶於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B.有強烈的腐蝕性

C.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濃硫酸配製稀硫酸

7.小紅學習酸鹼指示劑與常見酸、鹼溶液作用後,歸納總結出如圖10-1-1-2所示的關係。A、B、C、D是兩圓相交的部分,分別表示指示劑與酸、鹼溶液作用時所顯示出的顏色,其中顏色不正確的是(  )

圖10-1-1-2

A.紫色  B.藍色  C.紅色  D.無色

8.製作饅頭時,需加入面鹼(主要含碳酸鈉),如果面鹼放多了,蒸出的饅頭會發黃,且口感不好。為除去過多的面鹼,做饅頭時可加入適量的(  )

A.食醋  B.食鹽  C.料酒  D.味精

9.下列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

A.氯化鈉  B.碳酸鈉  C.氫氧化鈣  D.碳酸

10.根據下表所示,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鹼指示劑。取三種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鹼溶液檢驗,顏色如下:

花種類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顏色

花汁在稀酸中顏色

花汁在稀鹼中顏色

雛菊

無色

無色

黃色

萬壽菊花

大紅花

粉紅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為試驗食鹽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種物質的酸鹼性,我選擇        花汁。

(2)取所選花汁少許分別滴入上述四種物質,請將所顯顏色填入下表中:   

11.維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1)取三片維生素C,壓碎後溶於10mL水中,過濾。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說明維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

(2)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在高溫時容易被破壞。請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黃瓜,才能充分利用黃瓜中豐富的維生素C?

12.簡述在實驗室如何稀釋濃硫酸。

課後提高

1.化學實驗室中的藥品按物質類別分類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質」實驗時,實驗桌上部分藥品的擺放情況。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後,應該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圖10-1-1-3

2.咖喱是一種烹飪輔料,若白襯衫被咖啡沾汙後,用普通肥皂洗滌該汙漬時,黃色汙漬會變成紅色,經水漂洗後,紅色又變為黃色。據此現象,你認為咖喱汁與下列何種試劑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學作用(  )
A.硫酸溶液  B.石灰水  C.石蕊試液  D.碘酒

3.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下表中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物 質

所含雜質

除雜質的方法

A

氧化銅

氯化鈉

加水溶解、過濾、蒸髮結晶

B

氧氣

水蒸氣

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C

硫酸鈉溶液

稀硫酸

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點燃

4.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同時,又不引入新的雜質,分別寫出所加試劑後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2)銅(氧化銅)            ;

(3)銅粉(鐵粉)            。

5.以氧化銅、鐵、稀硫酸三種物質為原料,設計兩種不同的方法製取銅,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方法一            ;

方法二            。

6.閱讀下面短文並回答有關問題:

鹽酸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物質,在實驗室中用鹽酸與其它物質反應可以製得多種氣體,其中一種氣體的化學式是      。鹽酸在工業上有多種用途,其中一種用途是          。四氯化矽(SiO4)是製造半導體材料矽的中間原料,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蒸氣生成H4SiO4和HCl而產生白色煙霧,這一過程的化學方程式是          。

7.小林覺得你很聰明,是他的良師益友,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後,邀請你與他討論「食醋在廚房中的妙用」:

(1)複習酸的化學性質:

①酸與指示劑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②酸與活潑金屬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由於小林的課堂筆記沒做好,「③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作用」後面的化學方程式未配平,請幫他寫出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            。

(2)討論交流:

① 小林自豪地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正在推廣使用中國鐵鍋,使用鐵鍋炒菜時,放點食醋時,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元素,該反應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學性質    (填序號「①」、「②」或「③」)。

② 你告訴小林,食醋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呢,如            (任寫一點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3)反思:鹽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離子。

8.調味劑的主要作用是補充、增強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種能增強食品酸味的調味劑,主要成分為醋酸(CH3COOH),與我們生活密切相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調味劑,是因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CH3COO-和        (填離子符號)。

(2)食醋的酸味能促進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

(3)食醋能軟化魚骨和雞蛋殼,原因是醋酸能與          (填化學式)反應。

(4)生活中常用酒來製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O2反應得到醋酸和另一種液體。已知在用酒製取食醋過程中,質量增加了16kg,則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質量為        kg。

9.6.5g鋅跟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求:

(1)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約為多少升(ρ(H2)=0.09g/L)

(2)原稀硫酸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反應後所得溶液質量分數是多少?

說明:WORD文檔內附答案,視頻均來源於騰訊視頻。

相關焦點

  • 【寒假課程】第十一單元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第1課時))
    掌握鹽的化學性質;知道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學會並練習粗鹽的提純。1.鹽的定義:含有金屬離子(或NH4+  )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要點詮釋】1.粗鹽提純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2)過濾時;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體外灑。(3)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液體,防止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4)轉移時;玻璃棒起到了轉移固體的作用。
  • 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課題1 常見的的酸和鹼 》導學案
    第十單元  酸和鹼課題1 常見的的酸和鹼第一課時導學目標知識點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
    學習目標1、了解酸和鹼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2、會使用酸鹼指示劑區分酸溶液和鹼溶液;3、認識溶液具有酸鹼性的原因
  • 跟我學化學 第十單元課題2酸鹼中和反應
    5、B6、D  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後的溶液酸鹼度應該介於之前酸和鹼的酸鹼度之間。7、C  正常酸雨水的pH≥5.6,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飽和碳酸溶液的pH=5.6。8、C  根據氨水是一種常見的鹼或根據分子運動那個實驗,都可以得到結果;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排除,醋和檸檬都是酸性物質,氯化鈉是常見的普通的鹽,水溶液呈中性。
  • 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鹼的中和反應》微課+知識點+同步練習
    課題2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1.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分布著酸性土壤,不適宜某些作物生長。答案:(1)K2SO4  (2)(NH4)2SO4  (3)NaOHHNO3  (4)Ca(OH)2  2HCl5.2013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東西河下遊七公裡長的內河,河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小亮聞訊後,取回水樣與同學們一起探究。(1)觀察水質的能見度,然後過濾。
  • 人教版(四下)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第1課時平均數導學案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導學案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第1課時 平均數知識點:1.平均數的意義;2.求平均數的方法;3.用平均數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一、新知自學知識點1:平均數的意義及求平均數的方法(1)平均數的意義:「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不是指每名學生實際收集到的礦泉水瓶的數量,而是指假設4名學生收集的礦泉水瓶的數量同樣多,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 【導學】第一單元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共3課時,word版)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第一課時
  •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說課稿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酸和鹼的中和反應》。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教學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4 同步導學
    Unit4 Do it yourself本單元同步導學包括以下三部分:板塊1:高頻短語同學們必須牢記這些高頻短語下面請看本單元的第一部分:本單元共有30個高頻短語1、clear instructions 清楚的說明2、had better do sth 最好做某事【拓展】
  •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究
    1.導學案的使用過程(1)提前數天發給學生,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2.導學案的保存要求導學案保存時名稱為科目+年級學期+內容+導學案+第幾課時+日期,如:語八上《口技》導學案第一課時20200308。導學案在使用後,主備人根據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整,並對修改後的導學案保存並做好備註。修改完成後保存在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處,期末時保存到教務處。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寫作《學習仿寫》電子課本+圖文解讀+課時學案
    第一單元寫作 學寫仿寫導學案教師寄語: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1.初步領會形同神似的仿寫要求。2.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了解仿寫的基本類型,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學習時間】3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重在寫作指導;第二課時完成學生習作;第3課時 集體評議。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同步課時作業(第一、二單元)
    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你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都得到同步提升!      如果在留言區有你所留言的數學題目,請留意江老師小學數學精講公眾號留言區精選題目。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
  • 推動學案導學 提高教學效率
    據此理論,就如何推進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效率,我有以下建議。現在,普通高中很流行學案導學,學案中的「預習案應該由兩塊內容構成,一是前置補償性知識(即與本單元相關聯的重點的舊知識回顧),二是新課進行中必要的知識預習部分」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掌握新知識和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繫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堅持下去定會受益。一、做好知識分類工作知識分類工作一定要做。
  • 【二年級數學微課】第九單元第1課時:推理(1)
    六、往期回顧: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第1課時:數據收集整理(1)第2課時:數據收集整理(2)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第1課時:平均分1第2課時:平均分2第3課時:平均分3第4課時:除法1第5課時:除法2第6課時:除法練習課第7課時: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1第10課時:解決問題第11課時:解決問題練習課第12課時:整理複習課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一)第1課時:軸對稱圖形第2課時:平移第3課時:
  •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學習《長度單位》的知識點,老師們一般會把這個單元分為四個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認識釐米;第二課時:認識米;第三課時:認識線段;第四課時:解決問題確定長度單位。
  • 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2 同步導學
    Unit 2 School life本單元同步導學由三部分組成:板塊1:高頻短語(考試必備短語)板塊2:核心語法(考試必考點)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上冊板塊1 高頻短語本單元共有50和高頻短語,希望同學們都能夠牢記!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同步練習題詳解,學生:我太難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同步練習題詳解,學生:我太難了。一年級小朋友度過這個超長的寒假後,就要迎來新的學期了。一年級數學下冊所學知識較上冊,內容更加豐富,難度也會更大。今天我們來講解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的同步練習題,大家可以當作預習來了解一下新學期所需要學習的知識。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的第一單元是認識圖形,所以第一課的練習題也是以認識圖形為主的題。我們來看第一課的第一道練習題,題目中用交通標誌來當作一年級學生的練習題。如果不看題目,大家一定會以為是在考駕照呢!因為這些交通標誌都是駕考寶典裡面的題。
  • 初三化學第四單元—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
    課題四 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化學式與化合價是學習化學最基本的知識,下圖雖然總結了一些常見的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但並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學式,一些特殊的需要大家再單獨記憶。初中化學中大家只需要把常見的課本出現過的化學式能夠非常熟練的讀會和寫會就很好了。下面的表格大家參考一下:特別注意原子團的讀法和寫法。意義中最難的是大家不會區分哪些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物質。
  • 人教英語第一單元《Hello》知識點匯總+課時習題+單元測試卷
    第一單元是小學英語的啟蒙單元,為今後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一課時,主要是見面打招呼、自我介紹及道別用語的會話學習,讓孩子們在不同的語境中聽懂以及會說Hello/Hi.Goodbye./Bye-bye.l'm…等日常用語。第二課時學習了有關文具的五個詞彙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