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課程】第十一單元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第1課時))

2021-02-23 旭東化學工作室




1.掌握鹽的化學性質;知道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學會並練習粗鹽的提純。1.鹽的定義:含有金屬離子(或NH4+  )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其晶體中含有結晶水,化學式為Na2CO3·10H2O
①  與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①與酸反應: 
 NaHCO3+HCl=NaCl+H2O+CO2↑②加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作調味品,醃製食品。能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醫療上用來配製生理鹽水,工業上用來作原料製取碳酸鈉、氫氧化鈉、氯氣和鹽酸等,農業上用氯化鈉溶液來選種可用作補鈣劑。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築材料,也用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3.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白色粉末,有鹹味,溶於水顯鹼性,對人體有毒害,常用作防腐保鮮劑。我國曾發生過多次將工業用鹽如亞硝酸鈉誤作食鹽用於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要點詮釋】
1.「食鹽是鹽」,但「鹽就是食鹽」是錯誤的。要注意鹽指一類物質,而不是特指食鹽一種物質。食鹽屬於鹽類。2.碳酸鈉(Na2CO3)俗名純鹼或蘇打,屬於鹽類。Na2CO3溶於水後顯鹼性,故又稱為純鹼,即「純鹼不是鹼,屬於鹽」。
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們都是混合物,碳酸鈣屬於純淨物。要點二、粗鹽的提純
1.粗鹽:含有較多雜質的氯化鈉晶體叫做粗鹽。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而得到的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鎂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可以通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步驟來製取精鹽。
2.粗鹽提純的步驟:
(1)溶解:用託盤天平稱取5.0g粗鹽,用量筒量取10mL水,用藥匙將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mL水的燒杯裡,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加到不再溶解為止。
(2)過濾:過濾食鹽水。
(3)蒸發:將澄清的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蒸發,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餘熱使濾液蒸乾。
(4)計算產率:用玻璃棒把氯化鈉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計算產率。【要點詮釋】
1.粗鹽提純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
(2)過濾時;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體外灑。
(3)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液體,防止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4)轉移時;玻璃棒起到了轉移固體的作用。
2.蒸發皿是可直接加熱的儀器,蒸發時,倒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
要點三、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
1.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含CO32-(HCO3-)的化合物,遇到酸會反應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利用此反應可以檢驗鹽的組成中是否含有CO32-離子(或HCO3-)。
  例如: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實驗操作:取樣,加入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樣品中含有CO32-離子(或HCO3-)。
【要點詮釋】
1.組成裡含有碳酸根離子的鹽統稱為碳酸鹽,如Na2CO3、K2CO3、BaCO3、CaCO3等,它們與鹽酸反應都會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
2.含有碳酸根離子的鹽和某些物質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固體,這一類反應有時也可以用來鑑別碳酸鹽。
  例如:Na2CO3 + Ca(OH)2=CaCO3↓+ 2NaOH

●【寒假課程】第九單元課題1 溶液的形成

●【寒假課程】第九單元課題2 溶解度

●【寒假課程】第九單元課題3 溶液的濃度

●【寒假課程】第九單元溶液複習課

●【寒假課程】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第1課時酸鹼指示劑)

●【寒假課程】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第2課時常見的酸)

●【寒假課程】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第3課時常見的鹼)

●【寒假課程】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第1課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寒假課程】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第2課溶液的酸鹼度表示方法—pH)


相關焦點

  • 【導學案】第十一章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試回答下列問題:(2)怎樣將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泥沙)除去,如何從海水中得到精食鹽(提示:要從溶解度的角度考慮)?(1)生活中的鹽通常指食鹽,其主要成分是______,而化學中的鹽是指一類由_______和______的組成的化合物。(2)食鹽是鹽類,但鹽類不僅指食鹽。有的鹽是有毒的。如工業用鹽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有毒,不可烹調食物。
  • 【二年級數學微課】第九單元第1課時:推理(1)
    《新課程標準》倡導:預習是學習的個體一種獨立的探索活動。學生憑藉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標準還對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預習、閱讀要求。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預習不再是單純為掌握知識和技能而設置的學習活動,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發展得更好。可以說,預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 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課題1 常見的的酸和鹼 》導學案
    第十單元  酸和鹼課題1 常見的的酸和鹼第一課時導學目標知識點
  • 跟我學化學 第十單元課題2酸鹼中和反應
    1、某同學用pH計測得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其數據如下表。7、C  正常酸雨水的pH≥5.6,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飽和碳酸溶液的pH=5.6。8、C  根據氨水是一種常見的鹼或根據分子運動那個實驗,都可以得到結果;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排除,醋和檸檬都是酸性物質,氯化鈉是常見的普通的鹽,水溶液呈中性。9、B 胃酸過多,就要想辦法減少胃酸的濃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含鹼性的食物,也就是pH大於7的食物。
  • 【同步導學案】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第一課時)
    ○ 酸鹼指示劑及溶液酸鹼性的檢驗○ 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特性○ 濃硫酸的稀釋○ 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1課時  常見的酸導學目標:1.知道酸鹼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初步了解酸鹼指示劑的用途。
  • 初中數學:《相似》單元課程設計
    一、單元設計理念相似這一章側重於培養學生以「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從多角度探尋解決問題方法的素養。為實現這一目的,在授課中本著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在授課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也是解決有關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考慮到初四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水平,摒棄傳統教學只重視結論而忽略探索過程的思想,體現數學學習是數學探究的過程,制定本章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說出比例的基本性質,能熟練實現比例式與等積式之間的互化。
  • 第十一單元鹽和化肥
    第十一單元 鹽和化肥一.鹽(一)鹽的定義、分類和命名1.由金屬(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二)幾種常見的鹽1.食鹽(主要成分NaCl)(1)配製生理鹽水(2)調味品(3)工業製取純鹼、燒鹼(4)農業選種(5)融化積雪。2.碳酸鈉:俗名純鹼(水溶液呈鹼性)、蘇打。
  • 三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1課時 秒的認識(課文·課件·教案)
    第一階段是在一年級上冊,主要讓學生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第二階段是在一年級下冊,主要讓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第三階段就是本冊教材本單元,主要教學時間單位「秒」,以及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單位之間的進率也比較複雜。但是時間又時時伴隨著人們的生活。
  •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第4課時---相對原子質量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第4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動畫及其它視頻內容,只有下載課件中才能看到 *********************************************上一篇:課題2 原子的結構  第3課時 離子 點擊下方連結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第3課時<<<<<<
  • 中考九年寒假複習計劃(化學各單元重點內容)附每一單元思維導圖
    九年上學期可能因為很多學校進度很快,所以大家的化學並沒有學好,在下學期的化學考試中經常拿不到分數,大家不要看化學科目分值不高,但是其實拉分還是很嚴重的,因為化學學科難易分明,所以不能有很好的理解,成績差的多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這個寒假化學要多付出一些時間,在化學學科上要去的優勢。接下來每一章的重點內容我都會給大家講述一下,以及寒假複習加強的安排。
  • 10-1-2鹽酸(1)
    另外,劉老師打算把劉老師開學後給自已學生上的每一個節化學課,這包括1.人教版第十單元和第十一單元的新授課2.2017中考化學第一輪複習課3.2017中考化學第二輪專題複習課4.2017中考化學模擬題刷題課5.2017中考猜題課        錄成視頻奉獻給初三考生,發布在跟我學化學劉老師的微信公眾平臺上
  • 2020年貴陽市白雲區中小學教師招聘試教(面試)備選課題內容
    根據考生所報考的崗位,在相應層次和相應學科的現行初中、小學教材中分別確定三個試教備選課題內容,職業學校崗位根據崗位實際確定三個試教備選課題內容,試教當天由同一層次同一學科的1號考生隨機抽取其中一個備選課題內容作為本層次本學科所有考生的試教內容。教材由考生自備、教案由考生提前備課寫好(教案不上交)。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
    學習目標1、了解酸和鹼是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2、會使用酸鹼指示劑區分酸溶液和鹼溶液;3、認識溶液具有酸鹼性的原因
  • 五年級數學上冊 第3單元 第6課時 循環小數(微課·課件·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1課時 秒的認識(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三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2課時  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三年級數學上冊 第1單元 第3課時 解決問題例2(課文·微課·課件·教案)三年級數學上冊 第2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第1課時 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微課·課件·教案)
  • 預習:五下第二單元 第1課時《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並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 【 限時贈行李箱+28課時】葡萄英語 |1對1美教AI互動課480課時,牛津課程好體系!
    【周一秒殺 直降600元】限時贈送16課時,葡萄英語 |1對1美教AI互動課128課時僅售1899!!為了保證AI互動課的學習效果,葡萄英語沒有微信群輔導的服務,而是在整個課程路徑中,每個單元加入特殊的個性化輔導課。個性化輔導課會根據孩子前面學習路徑中的表現通過AI技術,來給出相應的課程內容幫助複習,當然,形式依舊是錄播課的形式。
  • 初中數學:《三視圖》單元課程設計
    一、單元設計理念投影與視圖這一章側重於培養學生以「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從多角度探尋解決問題方法的素養。為實現這一目的,在授課中重視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討論問題,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歸納基本規律,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
  •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單元複習微課
    具體操作只有三步:《鹽 化肥》微課(下)單元知識清單一、鹽的概念1.化學中的鹽是指一類組成裡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化合物。2.有的鹽是有毒的,如工業用鹽________,不能食用。二、氯化鈉3.氯化鈉是_______的主要成分,化學式為________。4.工業上可以用氯化鈉為原料來製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官渡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官渡區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區統測試卷由識字寫字、積累與運用、習作與生活三部分組成。一、識字寫字第一題考查了學生的書寫能力,田字格書寫要注意整個字要位于田字格正中,不得塗改,不得寫錯,不能寫到田字格外。
  • 第1節 壓強 第1課時 (教案)
    第九章 壓強   第1節 壓強第1課時 初步認識壓強【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