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寧迪)來自口碑餓了麼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選擇在KTV下午時段消費的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比青年群體高出近20%;老年相關商品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3.5倍,其中醫藥類和商超用品等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倍。
基於網際網路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銀髮經濟」也開始進入數位化加速期。
從KTV商品熱賣榜單來看,最受老年消費者歡迎的是下午場的小包房,幾十元的費用即可歡唱一下午,高性價比的享受獲得了大批中老年擁躉的認可。
「這個時間段,屬於商家的閒時,口碑上好多商家都有折扣,而對於上午要買菜,晚上要接孫子的我們,那就是性價比最高的黃金時間段。」64歲的武漢市民李桂芳分享了自己與年輕人錯峰消費的經驗。
除了KTV,50歲以上的消費者還是通過口碑預訂功能享受最低3折錯峰就餐優惠的主要人群之一,並且成為足療按摩、休閒娛樂、健身房等場所使用團購券比例最高的人群。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50歲以上銀髮族消費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中增長最快的消費分別是運動健身、親子和書店。
如在武漢,老人對於親子、足療按摩和KTV等消費會更感興趣,這使其在上述消費項目的投入比例穩居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前5位;與之相對,熱愛嘗鮮追求時尚的上海老人們會在網紅咖啡、奶茶或閱讀、運動健身等方面的投入更多。
在餓了麼平臺上,針對老年人的健康餐、老人食品逐漸增多。過去一年,老年餐外賣訂單量增長近十倍。最受老人歡迎的食物分別是無糖、木糖醇版的蛋糕、無胡椒粉的高湯、可選米粒狀態和麵食軟度的主食等等。
與此同時,老人及其親屬們對於線上「應急、跑腿」功能的需求,也在呈現出爆發趨勢。
餓了麼數據顯示,近一年來,老年相關商品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3.5倍,醫藥類、甜品類和商超用品等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倍。其中,送往醫院場景的訂單量較多以成人護理墊、行軍床、坐浴盆等老人住院必備用品為主;而在商超外賣中,老人們還會熟練地下單老花鏡、廣場舞鞋、唱戲機等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