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之後,為了怕孩子著涼,當然,也有一部分偷懶的心思,很多爸媽都給孩子減少了洗澡的次數,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呢?
恭喜這類的爸媽,這懶兒你可偷對了,在冬季,孩子洗澡時間可是有講究的,快來看看冬季洗澡都要注意什麼吧!
控制孩子洗澡次數
在炎熱的夏季,孩子每天都會出大量的汗液,大多數家庭都會給孩子一天一洗澡。進入冬天之後,孩子一般不會存在大量出汗的問題了,而且天氣也比較乾燥,洗澡太頻繁反而不是很好。
孩子皮膚嬌嫩,洗澡太頻繁會破壞孩子的皮脂,可能會出現過敏,褪皮,瘙癢,出疹等皮膚問題。一般來說,一周給孩子洗1-2次就可以啦。
提前準備洗澡用具
夏季洗澡大多是衝澡,洗澡時間多數不會超過十分鐘,所以也不用提前準備多少東西,但進入冬天以後,洗澡頻率沒那麼高,東西就要準備齊全了。
除了準備常用的浴巾,拖鞋洗頭膏沐浴液之外,還要提前準備這兩點:1提前放好熱水,冬季洗澡大多是泡澡,可別讓孩子脫了衣服再放水,這樣很容易著涼。
2調高浴室溫度,在孩子進入浴室之前,爸爸媽媽可以提前打開浴霸,風暖等,等浴室溫度高了之後,再讓孩子進入浴室。
當然,洗完之後,收尾也很重要,可以打開浴室通風,等浴室內溫度和浴室外溫度平衡後,再讓孩子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感冒。
洗澡避開特殊時期
洗澡時機也是有講究的,給孩子洗澡,要避開這三個時機:
1飯前和飯後,飯前飯後都不適宜給孩子洗澡,飯前飢餓狀態下去洗澡,孩子容易缺氧,飯後剛吃飽去洗澡,容易影響孩子的消化。
2孩子生病時不適宜洗澡。生病之後的孩子,免疫力抵抗力都不行,這個時候給孩子洗澡,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病情。
3特殊情況不洗澡:孩子有受傷的情況或者剛打過疫苗,也不適宜洗澡,因為洗澡使用的沐浴露等清潔物品,容易引發孩子傷口感染。
當然,給孩子洗澡還要注意水溫,及時加水。另外,冬天洗澡雖然花費時間長,但也不要過長,家長最好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內,時間太長可能也會脫水,這些問題也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