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通知

2020-08-26 潘姓網


關於舉辦第十四、第十五屆

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活動的通知

各位宗親:

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為了宗親們的自身安全和疫情的防控工作,研究會取消了原定2020年1月30(正月初六)舉行的第十四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活動,擬定於2021年2月17日(正月初六)與第十五屆潘氏思源獎學金一起頒發。時間暫定,如因外在因素改動,會另行在公眾號通知,請關注公眾號動態,希望大家理解與支持!

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

2020年8月19日



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

第十五屆思源獎學金申請簡章

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首屆思源獎學金於2007年正月潘氏新春團拜會上頒發,首屆僅向考取北大、清華、復旦的3位學子頒發。第二屆於2008年正月頒發,受表彰學校擴大至全國30所名校。近50位當年考取研究生及大學本科的潘氏學子受到表彰。第四屆至第十四屆思源獎學金向文理科各前十名頒發,頒發對象為福建潘氏子弟(含浙江平陽、蒼南等本會會員單位宗親子弟)頒發。現將第十五屆思源獎學金申請辦法公布,簡章細則如下:

一、宗旨:鼓勵我族子孫傾心向學、建功立業,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二、獎學金來源:由福建省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接受各方面捐贈。

三、資格:凡我福建潘氏子孫,含遷往浙江平陽、蒼南等地的潘氏宗親子孫,參加當年高考,本科以上名校當年錄取的學生(含保送重點校),均可向本會申請。

四、申請:由本人向研究會提出書面申請,附400字左右個人簡歷(應寫明籍貫、父母姓名、高考成績、屬文科還是理科、通訊地址、電話等),身份證複印件,大學錄取通知書複印件,入取大學學生證複印件,錄取大學校門留照一幅,由本會一名理事籤署推薦信。

五、資料送達:請於當年11月30日前將資料寄(送)達本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塔頭路3號山明水秀大廈五層,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收,0591-87480325,郵編:350011

六、錄取名額及辦法:在申報名單中按文理科分別申報,研究會根據申報的材料,綜合考慮考分、錄取學校等因素提名20位學子授予「思源獎」。

七、確認及頒獎:經本會理事會審核,確認後,通知本人,在每年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新春聯歡會或其他大會上頒獎。

八、獎學金及名額,思源獎學金獲得者,均可獲得潘氏金牌一面及獎學金5000元,頒獎人數上限為20名。(申報不足或條件不具備時適當減少)

九、不明事項,由本會負責解釋。

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

2020年8月19日

歷屆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首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

第二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三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四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五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六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七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八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九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十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十一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十二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第十三屆潘氏思源獎學金頒獎典禮

來源:福建滎陽潘氏文化研究會

相關焦點

  • 青年潘氏尋根行
    觀摩了滎陽河陰「潘石榴」優品地標的「野趣」。老家的地鍋雞,河南「進門」的「老燴麵」,讓嶺南的潘郎潘妹們贊口不絕,回味無窮。河南省博物院經過多年閉館修整,近期開放公展,不期迎來了源自中原衣缽的閩潘傳人,館藏上下九千年的文明,向遊人們默默地展示著悠久的遺存,吸引著潘郎們好奇的眼神,讓人們不由得感嘆:家國歷史的厚重精彩,文化的精深。
  • 福建省泉州筍江潘氏大宗祠(和光堂)記
    福建省泉州筍江潘氏大宗祠(和光堂)記木本水源,慎終追遠。中華潘姓,炎黃之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古老姓氏之一。  考滎陽潘氏源流世系,史載食邑於潘,支承季孫,望出滎陽。晉朝名士潘嶽公時任河陽令,古有花縣傳芳之說。閩潘以滎陽之漢安平太守瑾公先君乾為一世祖。在中華潘氏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滎陽潘氏世家望族,素以詩禮傳家著稱於世。
  • 浙江平陽蕭江莊裡宗親至潘氏入閩始祖文化園謁拜先祖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重陽節即至,懷著對潘氏入閩始祖的敬仰,浙江省平陽縣蕭江莊裡潘氏文化研究會一行160多人,分乘三部大巴,風塵撲撲駛入福建泉州潘氏入閩始祖昭德將軍文化園,受到潘氏文化園建管會主任潘金福、泉州潘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潘天津、副會長潘統西、潘駸義、秘書長潘文國、顧問潘毅力、潘文忠以及泉州會辦公室主任潘少華
  • 潘氏狀元墓風水密碼(有緣得地,以死求發)
    捨命智取風水地,始得文武兩狀元,說的就是潘氏狀元祖墳墓用生命換來的風水寶地。狀元墓又名「牛崗地」,名稱來歷還有一段故事,據興國潘氏(琴公後裔)四修族譜上看記載,墓主潘從源,福建汀州人氏,任吉州教諭,熟讀詩書,尤精堪輿,卸任還鄉時,途經五裡隘,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他讓家人驅牛食禾,和當地農民發生爭執後,捨身自縊,其子遵父囑,與當地農民變涉,將潘從源葬在此地。因為事情由牛吃禾引起,故當地人稱為牛崗地。
  • 南安爐內潘氏宗祠文化中心董事會通告
    南安爐內潘氏宗祠文化中心董事會通告經過南安市爐內潘氏宗祠董事會研究決定,現就2020年度申報董事會第十二屆獎學獎教金工作的相關事宜通告如下,希各周知。 4、2020年度錄取在泉州市內重點中學高一年的自主招生、保送生對象,且在泉州市內各中學畢業,祖籍在南安市樂峰鎮的潘姓考生,均可持錄取通知書和相關證件申報本屆獎學金,屆時每人發給獎金伍佰元人民幣、獎狀一張。 5、2020年度在樂峰鎮內各小學就讀且參加樂峰中心小學組織的畢業考試,語數總分達到180分及以上的潘氏優秀畢業生。
  • 潘氏一家親!孝親敬老,德傳八方!
    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潘氏不變的家風,蒙山潘氏分會成立以來年年開展這項孝心弘道工程。2019年農曆年蒙山潘氏文化研究會敬老慰問活動於2020年1月11日舉行。這天氣溫驟降,寒風冷雨,但阻擋不了慰問團的熱情。
  • 嘶馬潘氏 入江都籍 六百餘年,存忠孝禮義廉恥之風
    (2018年權威統計姓氏排名第36位) 江都大橋鎮姓氏文化愛好者殷澤利向記者展示了嘶馬《潘氏族譜》,並講述了嘶馬潘氏的遷徙歷程和為鄉裡稱道的家風家訓。 春秋後國滅,其子孫不以姬為姓而以國名為姓,該支潘氏後裔奉季孫為得姓始祖。」 「第二種說法是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這支潘氏後人尊羋潘崇為得姓始祖。第三種說法是源於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華後裔,是以國名為姓。史載,舜帝建都於潘地(今北京延慶),後將潘地移至今陝西省興平。
  • 家譜故事:嘶馬潘氏入江都籍六百餘年 存忠孝禮義廉恥之風
    昨天上午,江都大橋鎮姓氏文化愛好者殷澤利向記者展示了嘶馬《潘氏族譜》,並講述了嘶馬潘氏的遷徙歷程和為鄉裡稱道的家風家訓。姓氏來源潘姓是典型多源流姓氏殷澤利告訴記者,潘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源流姓氏。春秋後國滅,其子孫不以姬為姓而以國名為姓,該支潘氏後裔奉季孫為得姓始祖。」「第二種說法是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這支潘氏後人尊羋潘崇為得姓始祖。第三種說法是源於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華後裔,是以國名為姓。史載,舜帝建都於潘地(今北京延慶),後將潘地移至今陝西省興平。
  • 福建省佛教文化研究會與泉州旅遊文學舉行文化聯誼會
    2020年1月15日,由福建省佛教文化研究會、泉州旅遊協會旅遊文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福建省旅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地維碼(福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優壹藝術教育培訓機構承辦的「迎新年文化聯誼晚會」於泉州鯉酒佳宴舉辦。
  • 滎陽鄭氏遍天下​
    其中如南莆祖五大房鄭氏宗親會,僅從名稱上便可以得知他們是當年遷居於福建莆田等地的「南湖三先生」的後代,尊稱他們為始祖,並由此搬遷廣東和最後定居於香港。至於在其「南莆祖」之前,一向被認為是滎陽鄭氏南遷的一個分支,其詳情已見前述。       澳門地區的鄭姓人也以來自廣東各地的鄭姓為多,其血統多與莆田鄭氏或「南湖三先生」有關。
  • 右江潘氏2020年勵學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右江潘氏一年一度的獎學金盛典在平果市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右江潘氏領導潘崚樋、潘尚昆、潘永忠、潘傑、潘隆春、潘漢傑、潘文新、潘彩宜、潘錦學等宗長及部分獲獎的潘氏學子、學生家長和潘氏公益事業積極分子、潘氏中小學生代表近100多人出席頒獎盛典。本次獲得獎勵的有考取研究生的宗親、有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分別獲得5000元、3000元、2500元不同的獎金,同時頒發證書。對捐贈獎學金500元及以上的宗親也頒發愛心證書。
  • 保定市古城文化研究會成立
    12月2日,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和支持下,保定市古城文化研究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在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會議室舉行。
  • 【福建葉氏・人物風採】我認識的文化村官葉和英
    2006年冬,一棟嶄新漂亮的文化大樓在都康村拔地而起。文化大樓內設有農民書屋,藏書極為豐富,還設有十番音樂室、老年活動室等等。    有了文化大樓作平臺,各項文化活動在葉和英的倡導和組織下,得以更加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都康村有不少的詩書畫愛好者。為了傳承、弘揚傳統優秀文化,2007年3月,葉和英在村文化大樓組織舉辦了詩書畫展。
  • 石人潘氏宗祠記、世系
    石人潘氏宗祠記盛世肇祥瑞,和諧沐春風修譜修祠,昭示一個家族的富足興旺,雄厚的文化底蘊;也標誌著一個家族的團結和諧及政治、經濟實力的集中體現,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繁榮強盛、和諧安定的重要標誌。其禮教、倫理、祖訓、族制、家規等體現作用,更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文化精粹的紐帶作用。石人鄭宅漁畈潘氏,地處富庶的廣信區北部,美侖美奐、鍾靈毓秀的靈山旅遊區南蔍,且三面被青翠的山脈競爭相擁,猶似巨龍圖騰、恰似斂財聚寶盆、孕育人才的風水寶地。
  • 最美的新娘 最珍貴的嫁妝——記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陳秋梅
    (歐洲中國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研究會會長陳秋梅和榮譽會長Jimmy MacCarthy)    陳秋梅(安妮)女士被愛爾蘭《熱點新聞》記者採訪,被《愛爾蘭音樂》,《中國婦女》,《海峽姐妹》雜誌,《福建日報》,《福建僑報》《歐亞時報》《八閩之子》,
  • 河南滎陽源遠流長的美食故事
    河南省距省會最近的縣級市——滎陽,其位於鄭州西15公裡處,歷史上,滎陽曾湧現出許多著名人物,戰國時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文人鄭虔、晚唐詩人李商隱都出生於滎陽,宋代的王博文父子。
  • 滎陽親子聯盟年會「熱氣騰騰」
    來自滎陽市社會志願服務組織——滎陽親子聯盟的57名志願者在這裡召開2021年第一次志願者大會,商討該組織新的一年志願服務「大事兒」。滎陽親子聯盟負責人叫李海霞,是鄭州市優秀文化志願者、滎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文藝志願者,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海兒」。
  • 滎陽: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伴隨著一封封錄取通知書撲面而來的,還有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這是來自鄭州市招生考試中心的一封感謝信,樸實、真摯的言語,力透紙背,將思緒帶回那段艱苦卻充滿激情的歲月,傳遞著滎陽教育人平凡又偉大的教育情懷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