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12|家長安撫孩子四部曲

2020-09-13 凡人微光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一定不要著急,採用適當的手段可以讓孩子的情緒慢慢緩和,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情緒管理,具體可以有下面四步:

第一步,適當安撫情緒,並引導他識別自己的情緒

譬如,孩子為一件事情發怒或者很沮喪,你可能會對他說,「你發吧發吧,我不管你了!」或者說「一點事情就哭鼻子,真沒出息!」這樣的表達會讓孩子需要安慰的時候得不到,反而到了指責或嫌棄,這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因此,當孩子表現了一些負能量的情緒時,我們要明確的知道這是他的情緒,別把他的情緒當做我們的情緒,並保持冷靜。

好的做法是:適當安撫情緒,並引導他識別自己的情緒。來,對媽媽說,你現在怎麼了?引導他說出自己的當下的感受,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很難過?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因為用語言來描述情緒時,也就是她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思考的過程,對情緒的觀察和描述讓她的大腦在情緒和理智之間快速切換,這時候大腦的思考和語言的使用能幫助她理解自已的情緒,有利於安撫他安靜下來。

第二步,引導他梳理情緒發生的原因。

也就是說,引導孩子想一想他情緒是怎麼來的?我們怎麼辦?促進他的情緒與理性歸因之間的聯結更緊密。

第三步,引導他反思情緒過程,喚起共情體驗,並進行認知調整

幫他反思整個發脾氣的過程,並說出大人的感受,如「你能感受到媽媽的心情嗎?」在這一刻,孩子已經在體驗共情,學習體會別人的感受了,理解他人了。

第四步,共同思考消除這樣的負面情緒的辦法,問題應對策略。

包括調整對這個引發事件的看法,當問題解決了,與孩子交流感受,來強化情緒管理的收益。

以上的互動,既是對孩子進行一次心靈的按摩,認知與行為調整,幫助孩子學會反思自己,同時體驗他人的感受,只有這樣,情緒與理性才能整合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培養寶寶社交四部曲
    2歲開始,寶寶進入社交期,作為家長,怎麼樣給寶寶正確培養社交能力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社交四部曲。1. 做好孩子的榜樣。2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已經非常強了,榜樣這個詞聽起來有些俗氣,但是在社交這件事件上,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我們大人給寶寶展現出社交的愉悅,重視與人的交往,理解對方的情緒,孩子也會模仿我們去做。
  • 孩子經歷3種叛逆期階段,父母與其硬碰硬,不如安撫孩子
    說起孩子叛逆期這是所有家長最頭疼一件事情,其實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1個叛逆期許多家長不知道,這個時期的寶寶明白一些簡單道理時候。其實父母遇到這樣事情先別著急,換句話說你應該感到高興,你家寶寶的情緒正在日漸豐滿,如果你抓住時機,適當引導,就可教出一個高情商的寶寶,當然更主要是看你怎麼教育孩子。細心父母要注意,孩子在1-4歲時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再像小baby那樣,事事依賴父母,因此家長應該儘量別讓你的孩子感到無助,感到沒有權利和控制力。
  • 孩子戒安撫奶嘴太困難?家長要了解孩子「戀物」背後的原因
    在寶寶界,安撫奶嘴是一個特別神奇的存在。上一秒還在哇哇哭泣的寶寶,用了安撫奶嘴後,下一秒就會畫風突變,一副安靜乖巧的模樣!雖然說寶寶能不哭鬧是好事,家長們也可以休息一會,然而家長們的擔憂也隨之而來。"寶寶一直使用安撫奶嘴會不會影響口腔發育?""安撫奶嘴可以經常給寶寶用嗎?"當然,問的最多的還是"寶寶戒不了安撫奶嘴怎麼辦?"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這麼依賴安撫奶嘴,而且自己也樂得開心,也就一直拖著,沒有太注意對安撫奶嘴使用頻率的問題。
  • 給不給孩子用安撫奶嘴?父母正確的尺度把握,讓育兒更輕鬆!
    可以安撫嬰兒情緒。幫助孩子睡眠質量提升。嬰兒初期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睡眠狀態,好的睡眠更有利於孩子成長。有利於嬰兒口腔唾液分泌,幫助孩子口腔清潔。防止孩子吃手,相對於吃手,安撫奶嘴應該更有利。長時間使用安撫奶嘴,在嬰兒出牙階段,會影響孩子出牙的整齊度和咬合能力。寶寶頻繁耳部感染。《兒學科》上刊登一項研究表明,使用安撫奶嘴的嬰兒更容易耳部感染,醫生建議家長減少給嬰兒使用安撫奶嘴的次數後,耳部感染的概率也降低了。
  • 8個蒙特梭利技巧,幫助家長安撫孩子亂發脾氣
    處理小朋友發脾氣,是父母在教養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家長利用什麼方法去處理,亦會產生很不一樣的結果。外國有網站分享了一些蒙特梭利技巧,幫助安撫孩子扭計發脾氣。另外,家長亦要避免做出一些似乎想發脾氣的事情,觀察並保持冷靜便可,藉此向他們傳達整體安全的感覺,以先安穩情緒。2. 不要著急不要急著安撫他們、擁抱他們,因為這些行為只會令小朋友發脾氣的時間持續。
  • 孩子身上有3個「智慧按鈕」,父母平時多觸摸,寶寶長大更聰明
    孩子剛出生不久的時候,家長總是怕給孩子帶來傷害,因此都不敢去碰孩子的皮膚或者碰孩子的臉。但其實醫生和護士都會囑咐媽媽多去撫摸孩子,而這樣的提議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孩子身上有三個「智慧按鈕」,父母平時多觸摸,寶寶長大後才會更聰明。
  • 【父母規】第79期中國式家庭教育講師培訓班(12月12-15日/曲阜)
    點擊觀看視頻:致《父母規》講師!(落地篇)課程時間: 12月13下午14:00-16日中午12:00,三天。課程地點: 山東·曲阜學習費用:免收學費。主要內容與教學目標:首選通過「種子原理」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天性智慧,然後通過「學習障礙排除法」找出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並找出解決方案,最終讓家長認識到:情緒管理是家庭教育和孩子學習成績最大的挑戰
  • 如何安撫發脾氣的孩子?優秀家長掌握3個動作,很關鍵
    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其實不喜歡「發脾氣」的自己。當父母在他們發脾氣的時候不是遠離,反而是接近他們的時候,其實是在用行為傳遞這樣的信號——我不會被你的「憤怒」嚇唬到,即便你發火,我也還是願意陪著你,安撫你,不會離開你。面對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大概是爸媽很難忍的事情吧。因為既煩躁,又令人尷尬。
  • 「第12期」智慧父母讀書會:父母一起努力,孩子的幸福感加倍
    當家長努力理解孩子的情緒時,孩子會自行摸索解決方法; 獨自玩耍是正常的。父母要區分,孩子獨立玩耍時是否有畏懼情緒,如果有的話,那麼父母就要介入,並使用情緒管理訓練的方法引導孩子。注意方式和方法12. 父母要充當好各種角色,保持 良好的紐帶關係、信任感是前提;13.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
    當媽那些事兒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智慧的家長,懂得給孩子留出自由!近日,一個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監控女兒學習的爸爸引發全網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但事實上,這般父愛與「為你好」,是以孩子犧牲自我隱私為前提條件。 曾有媒體在微博就此事發起投票,12.5萬參與者中,高達8成的人不贊成此行為,並認為此舉侵犯了隱私。 而受訪的小學生則表示:一點自由空間都有,感覺像犯人一樣被對待。家長卻認為: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就不會怕被監控。再說我們被逼無奈,才出此下策。
  • 當孩子與父母的選擇不一致時,智慧家長這樣做!
    父母與孩子的選擇不一致的情況,會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的出現。作為父母,我們要主動進行學習,這能幫助我們智慧化解出現的問題,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一、父母與孩子選擇不一致的原因1.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夠了解。2.以我為中心,強調自己考慮問題的角度。3.缺乏有效的溝通方式。
  • 父母用嘴清潔安撫奶嘴,孩子過敏風險或更低
    【新華社微特稿】大多數父母會用清水和洗滌劑清洗孩子用的安撫奶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父母把安撫奶嘴含在自己嘴裡予以清潔,嬰兒過敏風險竟有所降低。設在底特律的亨利·福特衛生系統研究人員發現,父母用這種看似不衛生的方式清潔安撫奶嘴,孩子出生18個月裡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的水平較低。人體血清含有少量IgE抗體,含量較高可能是過敏體質。研究人員分析一項研究中128對母子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
  • 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智慧父母引領卓越孩子——濓溪區第一小學新生家長培訓會
    九江新聞網訊(李娜)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長隊伍是濂溪區一小學校「兩支隊伍」之一,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懂得教育規律的家長隊伍,是學校辦學指導思想中兩個重要的支柱,做好家長培訓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孩子做噩夢怎麼辦?家長別只說「不要怕」,可以試試這樣安撫孩子
    小孩子很有可能會「胡思亂想」,這時候孩子就會感到害怕,甚至夜晚會做噩夢,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只是一味地安慰孩子「沒事,不要怕」的話了。孩子晚上總是做噩夢,被嚇醒後大哭不止小雪這幾天總是做噩夢,有一次媽媽去喝水聽到了小雪自己在屋子裡嗚嗚地哭,媽媽還以為小雪在學校是被欺負了,結果一問原來是做噩夢了。
  • 違法曝光||都說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們就這樣教孩子嗎?
    9月初,各大中小學幼兒園都已陸續開學,家長們紛紛在在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臺發表但最近我們發現在昭陽城區內部分學校門口,家長們在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個別家長會為圖方便,他們竟然拋棄安全,丟下做父母應有的責任,帶著孩子們橫穿馬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違法行為中是否有你!
  • 英倫國際幼兒園引領家長做「智慧父母」
    教練父母團隊亮相「陪伴不是最好的教育,有智慧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1月6日,150位多位幼兒家長、幼師齊聚高新英倫幼兒園,共同參與「做智慧父母」公益活動暨湘潭英倫國際幼兒園「微笑在臉,教育在心」活動啟動儀式。「做智慧的父母」公益活動在湖南心見文化心靈成長導師的主持和父母教練團隊的引領、示範下開展。
  • 火遍家長圈的12條「父母規」,太精闢了!值得所有父母認真學習!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親子教育專家總結的12條「父母規」,這12條內容火遍了家長圈,非常精闢,值得所有父母認真學習,看完之後讓人受益匪淺,會更清楚家庭教育的意義。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老師,更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教育,少了家庭教育孩子很難成才,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通過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父母用嘴清潔安撫奶嘴 孩子過敏風險低?
    大多數父母會用清水和洗滌劑清洗孩子用的安撫奶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父母把安撫奶嘴含在自己嘴裡予以清潔,嬰兒過敏風險竟有所降低。  設在底特律的亨利·福特衛生系統研究人員發現,父母用這種看似不衛生的方式清潔安撫奶嘴,孩子出生18個月裡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的水平較低——人體血清含有少量IgE抗體,含量較高可能是過敏體質。
  • 夫妻吵架被孩子看到,該怎麼進行安撫?
    而父母的爭吵往往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當父母爭吵時被孩子聽到或看到,父母該怎麼安撫孩子呢?提問父母大吵的時候,讓6歲的女兒聽到了,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做父母的該怎麼處理?但大人自己處於情緒狀態中,難以照顧到孩子,不去安撫孩子,繼續爭吵,甚至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哭鬧很煩而呵斥孩子。其實,大人也許覺得激烈的爭吵不過是漫長的婚姻道路上的一點小波折小點綴,但孩子卻馬上會跳到最壞的狀態:我們的家要散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看到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爭吵打架,孩子早已經嚇壞,覺得整個世界都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