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隔空投送(AirDrop)都是蘋果設備之間專享,把其中任何一個iPhone或者MacBook換成Android或者Windows電腦,都很難找到同樣方便的跨終端文件共享工具。
關於跨終端無線傳輸
筆者平時主用的是Android手機,與MacBook Pro之間互傳多個文件一直都用的錘子科技HandShaker,至始至終我都認為它是一個非常優秀且使用簡單的工具。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簡單了解了下國內安卓手機廠商在跨終端文件互傳上做的一些工作:
1.Huawei Share 一碰傳/多屏協同:限制華為設備,終端均需要安裝對應的軟體2.小米互傳:需要在手機和筆記本端安裝「小米互傳」軟體。3.聯想Lenovo One:與Huawei Share多屏協同類似。
目前,國內聯想、華為、小米都做了類似AirDrop的手機與電腦之間的文件互傳工具,沒錯,只限於Android與Windows系統之間的互聯(當然Android手機之間的也是可以),而且自家都暫時只適配了自家產品之間的互動,而且都需要安裝的對應的軟體,適用範圍大幅縮小。
另外,小米、OPPO、vivo聯合成立的互傳聯盟,可以實現這幾個品牌之間的快速文件共享。包括谷歌也即將推出FastShare文件無線傳輸工具。FastShare是以獨立應用存在,9to5Google在使用其無線傳輸文件的時候,除了搜索到Chromebook、Android設備之外,甚至還能發現iPhone設備。
在Windows系統中自帶的就近共享功能,能夠直接支持Windows設備之間的無線傳輸。無論是AirDrop、Windows的就近共享或者小米互傳,在原理上基本都是類似的,都是依賴藍牙或者WI-FI來實現設備連接以及文件傳輸。
想要Windows、Android、iOS/macOS統一支持一種無線傳輸方式目測是不大可能了。那麼可以設想下,能否存在一款軟體在手機上安裝後,能夠直接實現與其他任意終端的無線文件傳輸。
關於這一點,筆者似乎在魔趣上找到了比較接近的答案。
魔趣自帶的「躍傳」
疫情期間,一直宅在家裡實在無聊了,突然想起來閒置了一年多的堅果Pro2,因為手上暫時還沒有Android 10的設備,剛好看到魔趣適配了,於是就直接把堅果Pro2刷機成了基於Android 10的魔趣ROM。
這裡表揚一下錘子家的Type-C數據線,DIY製作9008工程線似乎比我查到教程案例要方便多了。於是,刷機也是比較順利。
回到類原生安卓的UI風格,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驚喜,看來我確實不大喜歡一眾類iOS風的UI。扯遠了,上圖的系統自帶的「躍傳」就是這次重回魔趣的驚喜。
這同樣是一種類似AirDrop的無線傳輸工具,但相比以上提到的小米、聯想、華為等工具。不過從筆者的體驗來看,「躍傳」目前支持向macOS、Windows以及魔趣ROM設備發送文件,而且無需在Windows或者macOS安裝其他工具。
根據開發者 XiNGRZ 所述,就是因為等不了谷歌的FastShare才自動動手搞了「躍傳」。
「躍傳」使用上已經非常接近AirDrop的體驗,直接選擇想要發送的文件,選擇用「躍傳」分享,在搜索到的設備中選擇目標終端就行。
在macOS上接收到「躍傳」傳遞過來的文件與iPhone/iPad/macOS發送過來的彈窗一致,同時「躍傳」也兼容Windows設備的就近共享功能。
「躍傳」同樣是需要藍牙和Wi-Fi功能的支持,因此需要保持設備上藍牙功能開啟,並在同一網絡環境下。
macOS設備無需額外設置,但Windows 10設備出於安全考慮默認沒有啟用就近共享功能。因此需要在網絡配置中設置當前網絡為「專用」,其次在體驗共享中打開「就近共享」並允許「附近的任何人」。
使用「就近共享」功能,需要Windows 10版本1803 或更高版本,缺少藍牙的設備也是沒有該功能選項的。
「躍傳」仍處於初期版本,有待後續完善
從筆者的體驗來看,目前「躍傳」仍處於初期版本,雖然支持向macOS和Windows設備傳輸文件,但無法反向傳輸,而且暫時還沒有支持向iPhone/iPad發送文件,據悉是因為存在認證授權的問題。
另外,在圖片、文檔等輕量級文件傳送時可以具備很好的體驗,傳輸速度快慢則取決於當前網絡環境。不過看到AirDrop的文件傳輸大小限制為10GB,筆者將超過5G的Windows系統鏡像文件嘗試通過「躍傳」發送到MacBook Pro上,但都會提示接收失敗。暫不確定是否因為網絡環境原因,理論上這種方式傳輸文件是可以不受大小限制的。
正常情況下,無線傳輸的途徑多用於輕量文件傳輸體驗會更好,超大型文件還是建議通過有線或者藉助移動硬碟會更加高效。
而關於「躍傳」的後續更新計劃,XiNGRZ 表示不會釋放獨立應用,只會集成在魔趣ROM中,後續更新計劃還會加入以下支持:
1.免 Wi-Fi 的魔趣設備間互傳2.免 Wi-Fi 的和蘋果 Mac、iPad、iPhone 互傳3.小米、OPPO、VIVO 等的互傳
按照開發者的更新計劃,「躍傳」基本是朝著理想的情況發展,無需在其他設備安裝軟體可以直接實現無線傳輸,能夠實現「一對多」的適配。隨著後續逐步完善,「躍傳」的使用體驗可能會比AirDrop、小米互傳、華為一碰傳等體驗更好,適用範圍更廣。
結語:會出現通用型的「躍傳」麼?
包括華為、小米在內各自圈地的方式其實能夠理解,可以增強自家品牌吸引力,畢竟蘋果也是這麼過來的。「躍傳」的出現證明,可以有一種通用的解決辦法同時兼容各家的無線傳輸方式。隨著小米、OPPO、vivo建立成互傳聯盟,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的廠商加入,筆者認為很有可能會出現通用型的解決方式,這是惠及廣大消費者的舉措。即便手機廠商不做,也可以由第三方開發商來完成,類似茄子快傳那種。
最後再說一個題外話,微軟的手機、電腦同屏顯示的功能在國內無法使用,華為、聯想也為自己家的設備匹配了類似的功能,這跟無線傳輸文件類似,都是可以實現統一的功能。如果能夠實現,Windows+Android設備的聯動體驗又將提升一個級別,但正如部分手機廠商所言,由於Android、Windows設備硬體、驅動不一樣,實現全面的適配會存在較大困難,而這也正是蘋果生態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