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硬體「天花板」後,蘋果要打「健康牌」

2020-12-20 極客公園

在剛剛過去的 WWDC2020 上,蘋果宣布為 watchOS 7 加入原生睡眠監測功能:只要用戶入睡前佩戴 Apple Watch,它就能通過檢測手腕動作來判斷用戶是否入睡,並算出睡眠時長。         

匯集到蘋果「健康」裡的數據越來越多樣了|9to5Mac

早期的 Apple Watch 專注於心率監測和健身功能,隨後幾年,蘋果又陸續給這款設備增加了跌倒檢測、緊急呼救、經期追蹤和噪聲檢測等功能。這款「貼身」設備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2019 年,Apple Watch 業務增速高達 40%,全球出貨量達到 3000 萬臺。

這幾千萬用戶的健康數據,最終都將匯集到 iPhone 上一個叫做「健康」的應用裡。而蘋果的算盤又是如何打的呢?


一座橋,兩頭是用戶和醫療機構

可穿戴設備的數量正在激增,越來越多閃著幽綠光芒的傳感器開始貼近人們的皮膚。我們甚至還能買到聯網檢測睡眠質量的床墊,和支持尿檢的馬桶。但醫療機構並沒有將這些零散的健康數據利用起來,也沒有將內部產生的相關數據開放出來。也就是說,用戶和醫療機構中間少了一座橋。

假如,蘋果能成為這座橋呢?

它除了能存儲 Apple Watch 收集來的健康數據,還能把各種可穿戴設備、健身器材等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進行匯總,並和化驗結果、病歷等傳統健康記錄整合在一起。這樣,以往孤島般的數據集就能聯通了。

想像一下,當你在一家新的健身房註冊了會員,你的鍛鍊數據會匯總到蘋果「健康」裡,並且,這些數據能夠雙向流動。這樣一來,教練了解你脊椎病的情況,醫生也能實時訪問你的鍛鍊信息。健康數據的記錄因此變得更加「連續」,醫療系統也會變得更高效,醫生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並及早發現用戶病情。

但這種願景要實現,取決於蘋果能不能獲得政府和醫療機構的信任。而研究員 Nathan Baschez 認為蘋果近幾年來打出的「隱私第一」的口號,最有可能成為進入醫療機構大門的敲門磚。

去年,蘋果在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一側的牆上掛出巨幅廣告,用「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重申了自己在隱私問題上的立場|視覺中國

Baschez 表示,在蘋果「健康」出現之前,病患的健康數據被醫機構嚴密保護。此外,這些醫療機構往往都會阻撓人們將電子健康記錄(EHR)整合到行動裝置中的嘗試。除了蘋果對隱私的關注,蘋果龐大的用戶基數也是誘人的籌碼。醫療公司可以利用蘋果的用戶群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研究。這種互利關係,是雙方合作的前提。


提前布局

蘋果盯上「健康」這個市場,並不是腦子一熱。

早在 2014 年,蘋果就發布了移動應用平臺 HealthKit,踏出了自己想要涉足醫療健康領域的第一步。之後,用戶的步數、心率等部分運動數據,都能通過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匯集到 HealthKit。

HealthKit 可以建立一個個人安全檔案,當需要了解的時候,相關的健康數據便會清楚地呈現在你的面前|Apple

到了 2015 年,隨初代 Apple Watch 一同發布的,還有 ResearchKit。HealthKit 面向個體,類似於私人的健康顧問;而 ResearchKit 是一個開源平臺,主要面向醫療工作者。

醫學研究人員可以在 ResearchKit 基礎上對收集的醫療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創建出各種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應用。而這類應用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促進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還能夠加強此領域研究者以及機構之間的交流和分享。

僅在推出 ResearchKit 的那一年,App Store 就已經有可用於檢測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糖尿病、帕金森症和哮喘病的應用上架。

業內人士認為,Apple Watch、HealthKit 與 ResearchKit 將一起組成蘋果布局移動醫療領域的「法寶」|Apple

ResearchKit 自發布之日起,就引起了外界,尤其是醫療界的廣泛關注。截止至 2015 年 3 月,ResearchKit 的合作夥伴已經包括牛津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等世界知名的醫療研究中心,而國內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也參與到了 ResearchKit 平臺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工作當中。

2018 年,蘋果宣布把 EMR 數據納入「健康」,還宣布將通過 HealthKit 向第三方開放其健康記錄 API。用戶可以通過登錄自己的門戶,將健康記錄數據導入自己的手機,然後向自己選擇的應用程式提供數據訪問權限。

比如,Pokémon GO 和 Oscar 調用了步數跟蹤,沙拉連鎖店 Sweetgreen 集成了 HealthKit,將通過應用程式訂購的餐點記錄到患者的健康記錄中。

有了平臺和軟體作鋪墊,蘋果在硬體上又做了什麼動作?

就像蘋果在軟體上所做的那樣:以蘋果「健康」作為承載多方數據的存儲庫,僅開發一些僅僅只是「夠用」的健康應用,讓第三方開發者藉助 HealthKit 的 API 打造更深入的應用。蘋果在硬體上也是同樣的思路,自己僅僅開發了幾款健康設備,開放平臺,讓 WHOOP、Oura 和 Eight Sleep 這些更優秀的硬體廠商為它開發醫療設備。


最深的護城河

據 CB Insights 2019 年的數據,全球醫療健康領域有約 7 萬多億美元的市場(接近全球 GDP 的 10%),這和手機市場相比,規模要大很多。「隨著蘋果的 Health Record 和帶有單導聯心電圖(ECG)功能的 Apple Watch 的發布,這家公司顯然已經正式進入醫療保健領域。」CB Insights 同樣認為,蘋果公司希望以個人健康檔案為中心,打造首個第三方友好醫療平臺。

與各大健康集團相比,蘋果的用戶群數量達到 8600 萬|CB Insights

蘋果公司似乎也希望轉向初級保健服務。

通過初級保健服務,蘋果將在患者進入大型醫院系統之前在價值鏈的眾多環節提前布局,這樣,蘋果就可以成為管理醫院外患者健康的主要手段。比如,在蘋果的心臟研究中,用戶下載 Apple Heart Study 後,通過 Apple Watch 實現對房顫的監控,如果手錶發現異常的心率表現,就可以通過和遠程醫療公司 American Well 聯繫,做進一步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傳出蘋果為員工推出「AC Wellness」診所後,關於蘋果探索傳統實體診所的猜想此起彼伏。另外,蘋果還通過領英招聘營養師、護理指導、睡眠和運動專家、護士執業者等職位。外界猜想,這個項目可能在內部進行測試,然後作為自己的產品推出,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初級保健體驗。

2019 年 1 月,庫克接受 CNBC 主持人 Jim Cramer 採訪時表示,「我們正把一直以來與機構的合作,授權給個人,讓他們管理自己的健康。而我們只是在這條鏈條的前端,」他說,「但我確實認為,在未來,人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蘋果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健康領域。」

硬體產品銷售的增長在未來很可能會到達天花板,但軟體服務生態卻有著難以窮盡的想像。如果人們發現待在蘋果的 healthOS,以及其他系統協同構成的蘋果生態中,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這或將成為庫克時代,蘋果最深的護城河。


題圖來源:Apple

責任編輯:於本一

相關焦點

  • 蘋果硬體迎來一波漢化,「妙控滑鼠」是啥?
    蘋果在最近發布的 iOS 11.2 以及 macOS High Sierra 10.13.2 系統當中,將一些原來我們熟悉的英文名詞,進行了全面漢化,比如 AirDrop 變成了「隔空投送」,Finder 變成「訪達」等等。
  • 蘋果無人車高層地震,「好戲」真的「在後頭」?
    -「我找到以下有關剎車的網頁,請看:——」-「好的,在你的 AirPods Max 上播放 Migos 的 Bricks。」這是蘋果智能語音助手負責人 John Giannandrea 接管蘋果無人車項目 Project Titan(以下簡稱泰坦)後,來自網友的調侃。
  • 渾水摸「YY」、「俠盜」蘋果和辛巴的「麥乳精」|極客一周
    在準備講好下一個故事的同時避免做「接盤俠」,考驗的可能不僅是管理層的智慧。 蘋果將憑藉M1晶片一統桌面和移動生態|視覺中國 蘋果「打土豪分天地」本周,不對,這一個月蘋果都是絕對的熱點。
  • 教育硬體,如何擺脫「智商稅」標籤
    今年教育硬體賽道格外熱鬧。年初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暴增的在線學習需求直接帶火了學習平板。字節跳動對於教育硬體的初步探索以一款智能檯燈展現。一邊在 K12 網校裡打得正酣的網易有道,也迭代了詞典筆第三代。市場也在擴大,據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預測到 2022 年,K12 教育智能硬體市場規模將達 570 億。
  • 蘋果App Store,正在從「解放」變成「反動」嗎?
    時隔一年,蘋果推出 App Store 應用,讓智慧型手機真正有了智能化的功能,同時也重新定義了開發者與硬體設備製造商的關係。然而一周前,蘋果 App Store 的審核政策,卻引發了開發圈的大爭論。美國當地時間 6 月 15 日,一家在獨立開發界小有名氣的公司——Basecamp 推出了自己的最新產品:Hey。
  • 比蘋果「隔空投送」更強大?魔趣「躍傳」使用後有感
    那麼可以設想下,能否存在一款軟體在手機上安裝後,能夠直接實現與其他任意終端的無線文件傳輸。關於這一點,筆者似乎在魔趣上找到了比較接近的答案。這裡表揚一下錘子家的Type-C數據線,DIY製作9008工程線似乎比我查到教程案例要方便多了。於是,刷機也是比較順利。回到類原生安卓的UI風格,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驚喜,看來我確實不大喜歡一眾類iOS風的UI。扯遠了,上圖的系統自帶的「躍傳」就是這次重回魔趣的驚喜。
  • 「邏輯判斷-最強程度」解題思路:「4層程度」法與「蘋果理論」
    第3層和第2層的選項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和其他選項的層級對比得出結論。另外,部分選項的程度可能介於某兩層之間,可被視為「x.5層」,例如第3.5層、第1.5層。」只是個工具,解析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理解選項的「程度」,熟悉了此類問題後就可以不再藉助該工具,自然做出即可。
  • 釋懷,轉型,無邊界……「獵豹」傅盛的蛻變,和與周鴻禕「和解」的故事
    「最近聽說你和周鴻禕同框,坐在了一起,你們聊了什麼?」張鵬念出了手中紙條的內容。犀利的問題,一般情況傅盛可能並不想回答,但這一次不同,這是在「CES 極客之夜」的「真心話大冒險環節」,喝酒還是回答問題?傅盛笑了笑說,沒什麼不好說的。「同框很意外,正好在一個飯局上遇到了,總不能 PS 掉。其實這件事對我來說早就過去了,我也不會排斥。」
  • 毫不創新的「家教機」,竟然給硬體行業上了一課?
    原標題:毫不創新的「家教機」,竟然給硬體行業上了一課?家教機是一個「怪胎」。在京東上,一款排名靠前的家教機(學生平板),用的是高通驍龍66AIE(2018年國產千元機配置)處理器,11英寸屏幕2176*1600解析度,電池8020mAh,內存4G+64G。
  • 雪球方三文對話李想:汽車行業的「假門檻」和「真門檻」
    秉持著「吸收的信息要多,做出的決策要少」這種「積極無為」投資理念。雪球創始人方三文請來了同樣是雪球資深用戶的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想,圍繞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未來的投資機遇和投資戰術等進行了一場觀點碰撞。李想早在 2017 年就曾在雪球社區預言,特斯拉市值在 2020 年可以達到 1000 美金。
  • 陳偉殷教我們「成功,可以強求」
    他的身材不是最好,球技也不是最優秀,同學都比他強,但他的夢想就是「上大聯盟」。當夢想不合身時,怎麼辦? 一○四信息科技研發中心協理王榮春認為,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目標和能力之間有差距的情況,如果是自己的夢想,不應該輕言放棄。
  • 五年後,雷電接口總算不再是蘋果的「專屬玩具」
    這項技術由英特爾和蘋果合作開發,蘋果隨後把 Thunderbolt 接口變成了自家 Mac 產品的標配。不再「曲高和寡」在兼容 Type-C 之後,很多此前對 Thunderbolt「愛搭不理」的 PC 廠商也突然對這個接口產生了興趣。
  • 人工智慧的「苟且」與「遠方」
    在矽谷資深記者約翰·馬爾科夫的《與機器人共舞》中,記錄了麥卡錫的「人工智慧」與恩格爾巴特的「增強智能」之間的恩怨情仇,「在已經過去的50年中,麥卡錫和恩格爾巴特的理論仍然各自為政,他們最為核心的衝突仍然懸而未決。一種方法要用日益強大的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組合取代人類;另一種方法則要使用相同的工具,在腦力、經濟、社會等方面拓展人類的能力。」
  • 蘋果「逼死」第三方應用
    蘋果對此的回應是:這些應用會使用戶的隱私和安全性面臨風險,蘋果將它們下架的行為與競爭無關,這是一個安全問題。實際上,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逼死」開發者。前不久 9to5Mac報導的「將 iPad 作為外接顯示器」功能,也被認為會導致一部分第三方應用消失。
  • 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多的內容,可能是各種訂閱制服務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美好幻覺。不可否認,訂閱制就和分期付款一樣,有種在享受福利的感覺,這在於訂閱制服務創造了一個消費者、開發商和平臺方的「三贏」局面。
  • 這一次,蘋果店讓大家「性高潮」了!網友:在紐約大道升起彩虹!
    不同於蘋果一貫的「性冷淡」這一次,蘋果「性高潮」了!蘋果變彩虹了!蘋果零售店彩色外觀克裡斯·韋爾奇「五彩斑斕」的透明蘋果零售店彩色外觀 圖源網絡第五大道這家Apple Store是蘋果在紐約最具標誌性的門店,被稱為全球最美零售店。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12 月 15 日,蘋果發布了 iOS/ iPad OS 14.3 和 macOS Big Sur 11.1,在 App Store 中引入了 App「隱私」信息 。蘋果在今年 6 月份的 WWDC 20 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就宣布了這一消息,用戶可以直接在 App Store 中的 app 的產品頁面看到「隱私」信息。
  • ...中「S」和「R」到底是什麼意思?蘋果終於給了個解釋 | 愛範兒
    iPhone 名字中「S」和「R」到底是什麼意思?蘋果終於給了個解釋 今年蘋果公司推出的新款 iPhone,不僅在定價上創新高,名字也是前所未有的複雜。
  • iPhone 名字中「S」和「R」到底是什麼意思?蘋果終於給了個解釋
    近日,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 · 席勒(Phil Schiller)在接受 Engadget 採訪時,談到了他對「S」和「R」兩個字母的理解,他認為公司是借鑑了汽車行業的命名規則。我喜歡汽車和高速行駛的東西,R 和 S 都是用於表示真正特別的跑車。
  • ProtonMail:蘋果就是「黑手黨」
    蘋果再次因為 App Store 被軟體廠商控訴,這次是來自瑞士的郵件服務提供商 ProtonMail 公司。但隨著我們下載數的提升,他們(蘋果)開始小心翼翼地觀察我們的情況。然後,經過一些像是黑手黨的勒索行為,他們開始從我們身上「搖錢」了。」Andy Yen 表示。Andy Yen 十分無奈,ProtonMail 為了保持業務正常進行,只能服從蘋果。但他們同樣抱怨沒有辦法與蘋果公司進行「公正交談」。由於此紛爭,ProtonMail 長達一個月無法更新其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