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 WWDC2020 上,蘋果宣布為 watchOS 7 加入原生睡眠監測功能:只要用戶入睡前佩戴 Apple Watch,它就能通過檢測手腕動作來判斷用戶是否入睡,並算出睡眠時長。
匯集到蘋果「健康」裡的數據越來越多樣了|9to5Mac
早期的 Apple Watch 專注於心率監測和健身功能,隨後幾年,蘋果又陸續給這款設備增加了跌倒檢測、緊急呼救、經期追蹤和噪聲檢測等功能。這款「貼身」設備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2019 年,Apple Watch 業務增速高達 40%,全球出貨量達到 3000 萬臺。
這幾千萬用戶的健康數據,最終都將匯集到 iPhone 上一個叫做「健康」的應用裡。而蘋果的算盤又是如何打的呢?
可穿戴設備的數量正在激增,越來越多閃著幽綠光芒的傳感器開始貼近人們的皮膚。我們甚至還能買到聯網檢測睡眠質量的床墊,和支持尿檢的馬桶。但醫療機構並沒有將這些零散的健康數據利用起來,也沒有將內部產生的相關數據開放出來。也就是說,用戶和醫療機構中間少了一座橋。
假如,蘋果能成為這座橋呢?
它除了能存儲 Apple Watch 收集來的健康數據,還能把各種可穿戴設備、健身器材等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進行匯總,並和化驗結果、病歷等傳統健康記錄整合在一起。這樣,以往孤島般的數據集就能聯通了。
想像一下,當你在一家新的健身房註冊了會員,你的鍛鍊數據會匯總到蘋果「健康」裡,並且,這些數據能夠雙向流動。這樣一來,教練了解你脊椎病的情況,醫生也能實時訪問你的鍛鍊信息。健康數據的記錄因此變得更加「連續」,醫療系統也會變得更高效,醫生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並及早發現用戶病情。
但這種願景要實現,取決於蘋果能不能獲得政府和醫療機構的信任。而研究員 Nathan Baschez 認為蘋果近幾年來打出的「隱私第一」的口號,最有可能成為進入醫療機構大門的敲門磚。
去年,蘋果在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一側的牆上掛出巨幅廣告,用「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重申了自己在隱私問題上的立場|視覺中國
Baschez 表示,在蘋果「健康」出現之前,病患的健康數據被醫機構嚴密保護。此外,這些醫療機構往往都會阻撓人們將電子健康記錄(EHR)整合到行動裝置中的嘗試。除了蘋果對隱私的關注,蘋果龐大的用戶基數也是誘人的籌碼。醫療公司可以利用蘋果的用戶群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研究。這種互利關係,是雙方合作的前提。
蘋果盯上「健康」這個市場,並不是腦子一熱。
早在 2014 年,蘋果就發布了移動應用平臺 HealthKit,踏出了自己想要涉足醫療健康領域的第一步。之後,用戶的步數、心率等部分運動數據,都能通過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匯集到 HealthKit。
HealthKit 可以建立一個個人安全檔案,當需要了解的時候,相關的健康數據便會清楚地呈現在你的面前|Apple
到了 2015 年,隨初代 Apple Watch 一同發布的,還有 ResearchKit。HealthKit 面向個體,類似於私人的健康顧問;而 ResearchKit 是一個開源平臺,主要面向醫療工作者。
醫學研究人員可以在 ResearchKit 基礎上對收集的醫療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創建出各種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應用。而這類應用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促進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還能夠加強此領域研究者以及機構之間的交流和分享。
僅在推出 ResearchKit 的那一年,App Store 就已經有可用於檢測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糖尿病、帕金森症和哮喘病的應用上架。
業內人士認為,Apple Watch、HealthKit 與 ResearchKit 將一起組成蘋果布局移動醫療領域的「法寶」|Apple
ResearchKit 自發布之日起,就引起了外界,尤其是醫療界的廣泛關注。截止至 2015 年 3 月,ResearchKit 的合作夥伴已經包括牛津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等世界知名的醫療研究中心,而國內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也參與到了 ResearchKit 平臺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工作當中。
2018 年,蘋果宣布把 EMR 數據納入「健康」,還宣布將通過 HealthKit 向第三方開放其健康記錄 API。用戶可以通過登錄自己的門戶,將健康記錄數據導入自己的手機,然後向自己選擇的應用程式提供數據訪問權限。
比如,Pokémon GO 和 Oscar 調用了步數跟蹤,沙拉連鎖店 Sweetgreen 集成了 HealthKit,將通過應用程式訂購的餐點記錄到患者的健康記錄中。
有了平臺和軟體作鋪墊,蘋果在硬體上又做了什麼動作?
就像蘋果在軟體上所做的那樣:以蘋果「健康」作為承載多方數據的存儲庫,僅開發一些僅僅只是「夠用」的健康應用,讓第三方開發者藉助 HealthKit 的 API 打造更深入的應用。蘋果在硬體上也是同樣的思路,自己僅僅開發了幾款健康設備,開放平臺,讓 WHOOP、Oura 和 Eight Sleep 這些更優秀的硬體廠商為它開發醫療設備。
據 CB Insights 2019 年的數據,全球醫療健康領域有約 7 萬多億美元的市場(接近全球 GDP 的 10%),這和手機市場相比,規模要大很多。「隨著蘋果的 Health Record 和帶有單導聯心電圖(ECG)功能的 Apple Watch 的發布,這家公司顯然已經正式進入醫療保健領域。」CB Insights 同樣認為,蘋果公司希望以個人健康檔案為中心,打造首個第三方友好醫療平臺。
與各大健康集團相比,蘋果的用戶群數量達到 8600 萬|CB Insights
蘋果公司似乎也希望轉向初級保健服務。
通過初級保健服務,蘋果將在患者進入大型醫院系統之前在價值鏈的眾多環節提前布局,這樣,蘋果就可以成為管理醫院外患者健康的主要手段。比如,在蘋果的心臟研究中,用戶下載 Apple Heart Study 後,通過 Apple Watch 實現對房顫的監控,如果手錶發現異常的心率表現,就可以通過和遠程醫療公司 American Well 聯繫,做進一步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傳出蘋果為員工推出「AC Wellness」診所後,關於蘋果探索傳統實體診所的猜想此起彼伏。另外,蘋果還通過領英招聘營養師、護理指導、睡眠和運動專家、護士執業者等職位。外界猜想,這個項目可能在內部進行測試,然後作為自己的產品推出,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初級保健體驗。
2019 年 1 月,庫克接受 CNBC 主持人 Jim Cramer 採訪時表示,「我們正把一直以來與機構的合作,授權給個人,讓他們管理自己的健康。而我們只是在這條鏈條的前端,」他說,「但我確實認為,在未來,人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蘋果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健康領域。」
硬體產品銷售的增長在未來很可能會到達天花板,但軟體服務生態卻有著難以窮盡的想像。如果人們發現待在蘋果的 healthOS,以及其他系統協同構成的蘋果生態中,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這或將成為庫克時代,蘋果最深的護城河。
題圖來源:Apple
責任編輯:於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