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的6個常見誤區,糖友很容易踩,難怪血糖波動得厲害

2020-12-22 瀟湘名醫

糖尿病的患者在確診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治療,其中血糖監測是控制血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必須要認真的對待,掌握正確的血糖監測方法,避免步入血糖監測的誤區,影響控糖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麼比較常見的血糖監測誤區都有哪些呢?

1、只有感覺不舒服時才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忌諱的就是測血糖不規律,由於引起血糖波動的因素有很多,當身體不舒服時監測血糖很難判斷造成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只有定期對血糖進行監測,才能夠準確的了解病情的進展情況以及藥物治療的

2、糖尿病只需要監測血糖就足夠了

糖尿病的患者認為在患病之後只需要監測血糖,穩定血糖就能夠緩解疾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除了監測血糖之外,糖尿病的患者還需要監測其他方面防止併發症出現,比如對心臟功能和肝腎功能進行檢查,另外還需要進行眼底檢查和周圍神經病變的檢,查及早發現併發症就能夠及早治療,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檢測尿糖就能夠代替血糖

糖尿病患者認為通過尿糖的檢測就能夠判斷血糖的高低,其實尿糖的水平只能夠大概反應血糖的水平,無法反映真實的血糖標準。由於尿糖的敏感性差,只有當血糖水平超過腎糖閾值時才能夠反映出來,所以除了進行尿糖檢查之外,還必須要進行血糖的檢查,才能夠判斷病情進展。

4、空腹血糖必須要測,餐後血糖測不測無所謂

很多患者只注重空腹血糖的監測,而忽略了餐後血糖的監測,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控制不好餐後血糖很容易引起視網膜病變、心血管併發症以及腎功能病變的發生,尤其是對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還會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增加患腫瘤的風險。

5、監測血糖之前擅自停用降糖藥物

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測量血糖的目的是觀察藥物治療的效果,但是很多患者在監測診斷之前就擅自停用了降糖藥物,這樣的做法對身體是有影響的。在測量空腹血糖之後,應該及時的服用降壓藥物。

6、測血糖就不需要測量糖化血紅蛋白

由於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除了測血糖之外,還需要測量糖化血紅蛋白。通過對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能夠準確地反映患者2~3個月以來整體的血糖控制水平,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

血糖監測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血糖的檢測能夠判斷治療的效果,方便臨床醫生及時的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必須要掌握正確的血糖監測方法,才能夠節省治療時間,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血糖波動超過這個數,危險!專家公布控糖金標準,吃飯換個順序,血糖...
    2 測錯了 最常見的測血糖誤區 監測血糖是高血糖人群的「必修課」,但你的血糖真的測對了嗎?這2個點也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餐後2小時測血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糖水平,但只在餐後測合理嗎?餐後血糖與整體血糖水平有多大的差別?我們做了個實驗: 實驗 志願者佩戴了24小時動態血糖監測儀,全天監測血糖情況。
  • 糖尿病血糖監測:智能血糖監測技術助力擺脫血糖波動恐懼
    TIR是動態血糖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它代表24小時內葡萄糖處於目標範圍內(70~180mg/dl)的時間比。在本屆ENDO線上會議,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中心的Steven Eelman教授、來自史丹福大學的Rayhan A.Lal教授、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內分泌學院的Jeremy H.Pettus教授針對「如何減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和增加TIR」展開了專題討論。
  • 血糖控制多少是理想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如何打胰島素?醫生告訴你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一般空腹理想血糖是在3.9-6.1mmol/L,餐後兩小時理想血糖在4.4-8.8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不少糖友通過各種方法往往能夠做到,而且每天監測的血糖值也相對穩定,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人出現了併發症。
  • 解讀2020年最新專家共識:2型糖友的血糖控制目標並非越嚴越好!
    由於紅細胞的生命周期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應採血前3-4個月血糖的平均值,初診糖友需要每3-4個月檢查一次;血糖控制穩定的糖友,可以每6-8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總體控制情況的指標。
  • 空腹血糖、餐後1小時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哪個更重要?
    中國新診斷的糖尿病中,46.6%的人是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受損,接近一半的人是「單純餐後血糖升高」。就是說這些糖友光測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做了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後,發現餐後血糖升高,診斷糖尿病。:儘管糖耐量異常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仍有40%的人在得糖5年前有正常的糖耐量。
  • 糖友去茶樓,這麼吃美味又控糖
    糖友飲茶,常見四大誤區有不少糖友反映,明明已經控制飲食了,在茶樓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為什麼血糖還是飆升呢?其實,茶點中存在很多「陷阱」,會造成血糖波動。石永英總結以下四個糖友在飲早茶時的常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 信息改變認知,動態血糖儀CGM給糖友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
    02血糖監測方法劃重點03信息改變認知1 糖友誤區誤區一:不少糖友都覺得醫生看看開點藥就好了,不想做檢查、驗血糖,覺得浪費錢、怕疼。其實,想用對藥,調對量,得先看血糖好壞。化妝需要照鏡子,開車需要看導航,調糖需要看血糖,不是醫生看一眼糖友就知道該開什麼藥。
  • 血糖失控大多與這3件事有關,教你5個招來控糖,讓血糖恢復正常
    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吃大喝成為人們比較常見的現象,孰不知很多食物都會導致血糖增高,患上高血糖疾病。而要儘快控制高血糖,就必須儘量保持體內胰島素分泌正常,平衡代謝問題。對此,提醒高血糖患者,日常中要隨時關注自身的飲食,避免血糖增高。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前兆,所以高血糖甚至糖尿病患者要學會平穩血糖才能有利於健康。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如果控制好了,恢復了,就是徹底好了,所以,在這裡要提醒其他糖友:糖友一生中寶貴的恢復期沒幾個,糖前期就是其中一個。並且,在糖前期是不用吃任何藥物,僅靠飲食運動就可以恢復的哦。二、空腹血糖代表什麼意義?空腹血糖除了用於診斷我們的疾病之外,空腹血糖還代表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反應我們胰島功能的情況。
  • 了解升高血糖五個飲食誤區,讓餐後血糖平穩
    今天營養師給各位分享糖尿病朋友在主食上容易犯的五種情況,並針對這些情況給大家一些方法,避免走入這些飲食誤區。 我們都知道,吃完主食他的血糖會升的很快,相信很多糖友,包括減肥的朋友也是放棄吃主食,其實這樣做,不僅不幫助降低餐後血糖,反而會引發低血糖的危險。 尤其是在使用胰島素的朋友,如果反覆低血糖,容易造成血糖波動過大,不僅損傷神經大腦,還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 糖尿病患者自測血糖,要小心慎入這四大誤區!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 那麼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自測誤區有哪些呢? 血糖監測不定時 有些患者自我監測沒有規律,想起來就會查一查,也有患者長期只查空腹或者只查餐後血糖。一般來說,患者應監測全天(三餐前後及睡前共七次)的血糖,以便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動情況。
  • 為什麼建議糖友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是什麼?
    不少糖友都會拿自己的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來諮詢怎麼調整,比如空腹7mmol/L,但是醫生很多時候都會問一句,最近去醫院測的糖化值是多少?其中有不少糖友不僅從沒測過糖化值,連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都不知道。
  • 血糖不穩、餓的心慌怎麼辦?吃飽不升糖的秘訣
    首先,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安排加餐,每次的進餐量會偏大,導致血糖波動大,容易出現餐後高血糖,因此少量多餐是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基本原則;其次,糖尿病患者及時加餐可避免低血糖,尤其是運動量過大時;最後,適當加餐,血糖波動幅度小,避免了血糖忽高忽低的現象
  • 血糖高的表現有哪些?血糖高了,應該怎麼辦?看完就明白
    尤其是中國,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已經很常見。 比如人體正常的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當體內的血糖比較高的時候,往往身體會給出一些提示。這裡列舉其中兩個。
  • 藏在身邊的「升糖王」,糖友若管不住嘴,血糖或會飆升,勸你少吃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基本不愁溫飽問題了,但吃得越來越好的同時,很多人的健康狀況卻與之背道而馳了,很多「富貴病」也隨之而來了,血糖過高就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個問題。像大米飯、饅頭、麵條這些很常見的主食,升糖指數都是比較高的,但可能很多糖友一天三頓飯的主食都是吃這些。雖然說能提供碳水化合物,但若經常吃,血糖或許會飆升,不過這也不是讓你完全不吃主食,只是最好要控制量,可以經常用糙米、燕麥、藜麥等粗糧代替精細的白米白面,有利於降糖。
  • 睡眠質量影響血糖
    在糖友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低通氣症候群」(OSAHS),這類患者貌似睡得很好、鼾聲如雷,實則未能真正地進入睡眠。另外,在準備入睡前6小時避免攝入刺激性物質,如咖啡、酒精、濃茶或大量吸菸等。睡前不進行劇烈運動,不聽搖滾類等刺激性音樂,可以伸個懶腰放鬆,也可反覆計數放鬆心情。入睡時可選擇舒適的姿勢如右側臥等,儘量避免聲光刺激,心平氣和、排除雜念、放鬆心境。最後,如果經上述調節後仍出現失眠等症狀,要及時就醫,經醫生評估後對症治療。
  • 血糖過高,人容易餓,為什麼有些糖友不這樣?原因有好有壞
    糖友們之所以會出現飢餓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內的血糖不穩定,在他們身上這種飢餓的感覺是很正常的。不過有些糖友卻很少會感到飢餓,甚至也不想吃東西,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要是人長期不吃東西的話,營養跟不上,健康依然會受到影響。為什麼有些糖友不容易感覺餓?
  • 高血糖常見4大飲食誤區,想要血糖穩,得先管住嘴
    高血糖這種情況發生之後有哪些飲食誤區需要避開呢?1、血糖高的時候還喝酒高血糖出現之後最大的飲食誤區就是在血糖升高後還喝酒,很多人認為喝酒跟血糖沒有直接關係,因此平時嗜酒如命的人就算血糖升高也依然有喝酒行為,殊不知喝酒也會刺激身體導致血糖波動,這樣對高血糖這種情況控制不利。
  • 糖友喝什麼茶對血糖好?四款常見茶水,糖友收好
    民間喝茶有一種說法:「春季飲花茶,夏季飲綠茶,秋季飲青茶,冬季飲紅茶」,喝茶是不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我國古書中,就有不少關於糖尿病消渴的食療方,其中就有茶類;而近代國外學者證實:喝茶能影響葡萄糖代謝,防止葡萄糖水平升高,茶葉當中還含有多酚類物質,如茶多酚,這對糖友的血糖控制是非常有好處的
  • 餐後血糖高、血糖波動大、剛得糖尿病,三類糖友如何「飲食治療」?
    而且不僅如此,我們經常做饅頭,包子,燒餅的時候,在和面的時候就會放糖,放油,經常會吃油條,油餅這些油炸的主食。主食碰上油,主食加上糖,吃了這樣的主食不僅升糖快,而且熱量大,血糖負荷高,這對我們的胰島,對我們的血糖都是巨大的考驗。吃了後不僅餐後血糖高,到下一餐前血糖也很難回落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