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桃龍藏族鄉:千人共享壩壩宴 全鄉歡慶「望果節」

2020-12-27 中國西藏網

歡慶「望果節」

望果節是藏族百姓歡慶豐收的節日。12月26日,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暖陽高照,數千藏、羌、漢族同胞和許多外來的客人一道,歡慶藏族傳統節日「望果節」,場面十分熱鬧。

祭祀

祭祀

上午10點30分,身著節日盛裝的藏、羌、漢3個民族的群眾在手持法器的祭祀者帶領下,從村頭出發,開始了古老的「望果」祭祀儀式。浩浩蕩蕩的隊伍,載歌載舞,一起圍繞村裡的田間地頭轉圈、慶豐收,以藏族最為古老的傳統習俗,表達著對每一寸土地的尊重和謝意,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望果節中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千人共享壩壩宴」。在九龍村村委會廣場上,密密麻麻地擺上著100張餐桌。上千名群眾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拉家常,唱民歌,藏羌漢三民族的群眾,相互祝福新年年的到來,展望來年,氣氛十分熱烈。

壩壩宴

本次望果節的壩壩宴頗具特色,包含了臘肉拼盤、大拼碗、蒸豬肉等12道特色菜。菜品由桃龍藏族鄉的6個村負責,每村兩道特色菜,且每道菜都是選用各村的特色食材精心製作而成,色香味俱全,受到客人的一致好評。

壩壩宴

壩壩宴

「今天是我們藏族人的望果節,我很激動。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藏族人,感謝黨的扶貧政策,我們桃龍鄉人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希望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牛羊滿圈、藥材滿山,願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桃龍藏族鄉大鵬村村民陽明樹說道。

今年以來,桃龍藏族鄉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培育文明新風尚、建設和諧新藏鄉」主題教育活動,真正讓百姓「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讓群眾實現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豐收」。節日現場,就對評選出的首批桃龍鄉和諧院落和首屆「脫貧標兵」進行了頒獎,以此激勵大家繼續努力。

「脫貧標兵」頒獎現場

節日當天,綿陽耳鼻喉醫院暖心義診、「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小康夢」歌詠比賽、農民趣味體育活動、文藝匯演暨篝火晚會等也順利舉行,為節日增添了許多色彩。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大力的關心支持下,桃龍藏族鄉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鄉、產業富鄉、旅遊活鄉,文明強鄉」的發展戰略,舉全鄉之力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全鄉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自我發展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逐漸富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扶貧攻堅成效顯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映秀「壩壩宴」慶喬遷
    1800多名群眾用當地傳統的聚餐儀式「壩壩宴」歡慶回遷。鞭炮鑼鼓聲響徹新城,中灘堡大道,當街支起180張圓桌,雞鴨魚肉飄出誘人香氣;民族服飾,綻放絢麗奇葩;各色春聯,掛滿大街兩側。映秀,這個曾經多難的小鎮這一刻綻放出最美麗的笑顏。    走進一戶新遷居民家中,一樓後屋是廚房,上下水設備、冰箱、燃氣爐具一應俱全;前屋是自家開的小副食店。
  • 四川北川:「村企聯建」做優民宿產業鏈
    酒香花香隨風而來,古老的羌族碉樓默默矗立,陽光下,閃耀著藏族的白塔和經幡……這裡便是被譽為「茶馬古道上的世外桃源」的北川「花間·桃龍」。茶馬古道上的「世外桃源」12月8日,記者來到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九成村的「花間·桃龍」,發現這個剛建成不久還在試運營的精品民宿,已經吸引了一撥又一撥遊客前來「探營」。「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 上千人共聚2020褒國古鎮第四屆庖湯宴!
    千人同宴說感恩,萬家歡樂迎新春。1月11日上午,一場熱鬧的年俗活動在褒國古鎮拉開帷幕。登高祈福、千人庖湯宴、民俗表演、年貨購物節、送春聯等極富特色的民俗節目輪番上陣,2000餘名食客共聚庖湯盛會,盡享年俗大餐。
  • 去北川吃什麼有排場?先嘗嘗九大碗和馬槽酒,寓意好吃得香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北川,一起踏進羌族自治州,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美味。要知道,當你吃到九大碗和馬槽酒時,你定會覺得不虛此行。北川縣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夏王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歷來有「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中國大禹文化之鄉」、「中國羌繡之鄉」等稱號。當地的北川羌城旅遊區、藥王谷、尋龍山、龍隱鎮、九皇山猿王洞都是值得一賞的美景,而觀光的同時,不能錯過的特產,就是九大碗和馬槽酒了。
  • 彭應欽:九鬥碗·一條龍·壩壩宴
    「九鬥碗」一般都在自家院壩或空地操辦,因此叫「壩壩宴」。現在,「壩壩宴」幾乎都是請「一條龍」的師傅操作。一個主廚和五六個下手,動作嫻熟又麻利,有的砌灶,有的搭案板,有的洗菜,有的切菜。一會兒功夫,四五口用磚砌成的簡易炭灶就出現在壩壩上,生火後,一口灶內幾個蜂窩煤燃得通紅。
  • 成都餐飲酒店業,壩壩宴、地攤價,各種招數都用上了
    壓力大,抱怨少不了,但付女士劉女士她們一直沒有閒著,能夠復工開門迎客以來,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開春芋兒雞,夏來龍蝦節。不同的季節,在酒店的後院擺上壩壩宴,露天營業也便於防病。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北川連續兩日內發生第二次地震成都...
    這是北川連續兩日內發生第二次地震,中國地震臺網表示,震中位置幾乎一致。據悉,經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1日12時04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4度,東經104.17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 先生店鄉舉行全鄉退休教師茶話會
    9月9日上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先生店鄉於範庵學校會議室舉行了全鄉退休教師茶話會。先生店鄉黨委政府、先生店鄉中心學校、先生店鄉各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與全鄉退休教師歡聚一堂,喜迎教師節。先生店鄉中心學校校長張東就一年來鄉教育教學工作向退休教師們作匯報,真誠邀請退休教師們能常回「家」看看,一起見證先生店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 鄉村壩壩宴,濃濃鄉土味,全是四川特色菜,吃著這頓想下頓
    宴席一般是在房屋地壩擺開,故稱壩壩席,但要吃出味道,吃出氛圍,在形式和內容上肯定都是大有考究的。在形式上,食客要多多益善,吃飯如同打一場殲滅戰,聲勢要大大的,兵員要旺旺的,動作要猛猛的。在內容上,「九大碗」是起碼的。之所以叫「九大碗」,是因「九」字含吉祥之意,民間有「九九長壽」、「九子登科」、「天長地久(九)」等說法。
  • 先生店鄉舉行全鄉退休教師茶話會:感念師恩 共話發展
    9月10日上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先生店鄉於範庵學校會議室舉行了全鄉退休教師茶話會。先生店鄉黨委政府、先生店鄉中心學校、先生店鄉各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與全鄉退休教師歡聚一堂,喜迎教師節。 先生店鄉黨委書記作茶話會開幕講話,對退休教師表達了節日問候與祝福,從守護學生身心健康、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等方面,充分肯定了先生店鄉教育事業取得的成績和各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先生店鄉中心學校校長就一年來鄉教育教學工作向退休教師們作匯報,真誠邀請退休教師們能常回「家」看看,一起見證先生店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 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鎮群眾歡度「望果節」祈盼豐收
    田間的青稞麥穗逐漸飽滿,微風吹拂捲起層層麥浪,在這個處處瀰漫著青稞香的季節裡,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望果節」。今年的「望果節」與往年不同,曾經群眾手中高舉的經幡佛像變成了領袖像;捧起的香爐羊腿變成了五星紅旗;奏起的嗩吶佛號變成了歌謠……向人們訴說著亞東兒女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 千人共品「天府第一蒸」,大蒸籠直徑11米高6米
    成都大邑縣素有「天府糧倉」的美名,本次豐收節以「聚大地之魂,釀豐收之悅」為主題,融入民俗文化、大邑傳統農耕文化,通過豐收祭祀表演、田間舞蹈、村落歡慶、書法、詩歌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迎豐收、曬豐收、慶豐收,用「曬」今天幸福生活的特殊方式,向祖國母親70周年華誕獻禮。
  • 四川大邑:全國最大的蒸籠「天府第一蒸」 蒸出菜品千人享用(組圖)
    人民網成都9月21日電 直徑達11米高6米的第一蒸,由1134片竹片組成,全手工打造,蒸出的菜品當天可供千人食用。全國最大的蒸籠「天府第一蒸」,千人壩壩宴讓來賓大飽口福……9月21日,由大邑縣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大邑「天府豐收節」,在成都大邑縣董場鎮稻鄉漁歌美麗鄉村體盛大開幕。
  • 百桌壩壩宴上什麼菜 檸檬美食你來選
    5月19日,作為2012「四川花卉生態旅遊節」安嶽分會場暨「安嶽檸檬花生態旅遊節」的一項特色活動,在本屆旅遊節的主會場———嶽陽鎮水觀村「魅力檸海」景區內,數十家農家樂將同時席開百桌,將具有安嶽本地特色的各色美食端上桌,供市民和遊客盡情品嘗。
  • 昌衡村24戶村民擺「壩壩宴」慶喬遷
    1月29日,彭州市昇平鎮昌衡村昌衡新居一片歡聲笑語,24戶村民自發擺起「壩壩宴」,慶祝在新家的首個農曆新年。  放眼周圍,一棟棟白牆灰瓦的新房一字排開,充滿濃鬱的川西建築特色,房簷上掛著大紅燈籠,窗臺上放滿綠植,集中區內小遊園、活動室、文化雕塑樣樣俱全。
  • 東安川巖:「花果之鄉」方興未艾
    川巖鄉位於東安縣中西部,山區資源豐富,其中,待字閨中的自然旅遊資源有野生杜鵑花海、喀斯特溶洞群、將軍棋、樂子衝吊腳樓古民居群等。全鄉有林地面積11萬畝,含10萬畝楠竹,素有「楠竹之鄉」的美稱,是湖南省重點楠竹基地之一。
  • 雷山非遺文化苗年節開幕:2020人盛裝巡遊 千人共享長桌宴
    當天活動的壓軸戲當屬千人長桌宴,來自雷山各地的苗族同胞,以方陣為單位,分別身著各自最有代表性的苗族盛裝和佩戴銀飾銀帽,排成兩三百米的長桌宴,場面十分壯觀。期間苗族敬酒歌聲不斷,笑聲朗朗,十分喜慶。據了解,此次苗年活動歷時一個月,同時也是「中國·雷山苗年非遺活動月」,共有多達11項獨具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動在苗年期間陸續上演,分別是:非遺巡遊展演展示、苗族千人長桌宴、觀看《西江盛典》、全國苗歌大賽、苗族蘆笙舞樂大賽、銀飾刺繡技藝大賽、「助農振興·萬名粵商援黔」公益行活動、雷公山百團大戰半程馬拉松挑戰賽、千名姑媽回娘家
  • 京山首屆「籠宴節」:千人共嘗魚米飄香
    這是12月1日在京山市曹武鎮石橋村舉辦的首屆「籠宴節」的熱鬧場面。在色·彩繪基地,十多名廚師正圍著霧氣騰騰的柴火灶忙碌,身穿黃色服裝的村姐村哥們來回穿梭。一摞摞直徑約1米的大蒸籠中點綴著蓮子、紅棗、玉米等原生態食材;外幾層盛放著蒸肉、蒸魚、歡喜糰子、土豆蒸排骨、香菇蒸蛋、鍋盔蒸帶魚等18道色、香、味俱全的蒸籠菜,依次圍圈擺開,令人驚嘆之餘,垂涎欲滴。
  • 綿陽北川: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
    歡迎來到美麗的大禹故裡、中國羌城、大愛北川。」每到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小學生解說員在羌城的各個景點義務為遊客講解;「燈綠了再走,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在四川綿陽北川新縣城的一些路口,時常能聽到大爺大媽們在相互提醒……在「十三五」收官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北川羌族自治縣全面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文化旅遊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舉全縣之力積極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居民文明創建意識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