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讚揚韓中建交15年實現雙贏

2020-12-15 光明網

新華社首爾8月24日電在韓中建交15周年之際,韓國各大媒體24日對韓中兩國自建交以來在外交、經濟、社會、文化和人員等領域的交流進行了回顧,認為兩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雙贏的發展。

韓國聯合通訊社以韓中建交為主題,發表了7篇系列報導。這些報導通過對韓國駐華大使金夏中、中國首任駐韓國

大使張庭延以及韓中兩國學者的專訪,對韓中建交的歷史和建交以來的成就進行了介紹和回顧,指出韓中兩國今後開展長期、多領域戰略性合作的必要性。

韓國《朝鮮日報》刊登的評論文章說,韓中建交15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迅速,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在過去15年裡,中國對於韓國來說是一大「機遇」,龐大的中國市場成為韓國經濟的新出路。據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分析,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部分有8.7%得益於中國。

韓國《文化日報》刊登的有關韓中建交15周年的專題文章佔據4個版面,詳細介紹了韓中兩國的代表性企業在對方國家投資和經營的狀況、兩國政府部門和地方城市之間開展對口交流活動等各個領域的交流現狀。文章還援引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韓中建交15年來,隨著兩國經濟、文化和人員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增進,中國人對韓國人的印象大為改觀,中國媒體對韓國企業的相關報導也很客觀。

相關焦點

  • 韓國新外長:韓美韓中關係應雙贏
    方曉  正在中國訪問的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柳明桓昨天在北京表示:「加強韓美關係並不會對韓中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應建立雙贏結構。」  柳明桓是應中國外長楊潔篪的邀請,於20日早些時候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他首先同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舉行了午餐會晤。
  • 中國經濟發展將致韓國受損?文在寅:兩國雙贏合作
    原標題:韓媒:中國經濟發展將致韓國受損?文在寅:兩國應共榮韓聯社12月13日報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1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出席韓中商務圓桌會時表示,中韓兩國雖是競爭關係,但從大方面來看兩國是通過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應進一步加強全面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 韓國《中央日報》列舉中韓建交10周年重大事件
    《中央日報》列舉中韓建交10周年重大事件 2002年8月24日11:11  新華網 新華網   8月24日是韓中建交10周年,韓國《中央日報》日前列舉了韓中建交以來的重大新聞。
  • 【韓國「人大代表」系列專訪】韓國國會議員安敏錫:韓中兩國應發展...
    2020年5月30日,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正式啟動。人民網韓國公司策劃並推出「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系列訪談節目,聽取他們的當選感想、議政抱負,以及對增進中韓兩國友好關係的想法。第八位受訪嘉賓為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安敏錫。  安敏錫議員,您好!感謝您接受人民網的採訪。  你好,我是韓國國會議員安敏錫。
  • 韓中人文學會第36屆國際學術大會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莽九晨)19日,韓中人文學會第36屆國際學術大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會議主題是「中韓交流和人文學翻譯的成果及方向」,共有來自中韓兩國的8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此次學術大會將持續到20日。
  • 樸槿惠:韓國需有效應對中國經濟轉型尋求雙贏
    人民網10月7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樸槿惠7日主持召開國民經濟諮詢會議時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從出口拉動向內需拉動轉變,而這給韓國經濟帶來影響。在此情況下,韓國需要把目光放長遠,積極推進經濟模式轉變,以有效應對中國經濟轉型。
  • 韓國紡織服裝產業欲與中國業界雙贏共榮
    新華網上海3月23日電 (記者姜微鄧若楠) 「近兩年來,韓國已經有近百個紡織時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隨著韓中紡織纖維產業交流合作的增多,兩國將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增強兩國纖維產業在世界上的實力和地位,達到雙贏共榮的目的。」在上海參加2005韓國時裝紡織品博覽會的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會長慶世浩如是說。
  • 中國大舉投資韓國娛樂文化產業 韓媒:互惠雙贏
    報導稱,新的一年,中國對韓國文化傳媒產業的投資也在擴增。既是演員李美妍、金賢珠等的所屬公司又是電視劇《錐子》等的共同製作公司SIGNAL娛樂集團,中國也將成為其最大股東。 據1月25日消息,中國華誼嘉信通過214億韓元規模的有償增資將成為SIGNAL的最大股東。
  • 韓媒:韓中兩國時隔5年重啟國防戰略對話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韓國國防部20日宣布,韓國國防部次官(副部長)樸宰民將於20日至22日訪問北京,出席第五次韓中國防戰略對話,並拜見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韓媒稱,這是韓中兩國時隔5年後重啟國防部高級別會議,兩國國防軍事交流能否藉此實現全面正常化,引人關注。據韓聯社20日報導,樸宰民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邵元明將作為兩國首席代表出席21日舉行的韓中戰略對話。據悉,在本次戰略對話期間,雙方將主要討論半島安全局勢、恢復韓中國防軍事交流等問題。韓方還將再次向中方提議增設熱線問題。
  •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韓國世宗文化獎(組圖)【2】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韓國世宗文化獎(組圖)【2】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05月14日14:04 (社)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了國際合作領域大獎,她也是該獎項的首位中國獲獎者。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旅遊發展局)長官劉震龍、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史瑞琳等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劉震龍在頒獎典禮上向各位獲獎者表示了祝賀。 此次頒獎典禮上共產生了5個領域的世宗文化獎:韓國文化、藝術、學術、國際合作、多元文化。
  • 韓媒:「字同義不同」讓韓中誤會
    韓國《文化日報》6月20日文章,原題:韓中因誤會而引起的荒唐事件剛過去的12日,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包括故宮在內的北京各旅遊景點人頭攢動,人們紛紛享受端午假期帶來的休閒時光。直到5年前,端午節還不是中國法定假期。
  • 李熙範:打造世界華商與韓國企業雙贏的合作平臺
    ,記者就全球華商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橋梁作用等問題,專訪了韓國產業資源部長李熙範。   採訪中,李熙範部長認為在中韓建交十四周年期間他指出,中韓貿易額突破一百億美元,韓國對韓投資達到一百一十七億美元,中國對韓投資也超過十七億美元,在這樣的時刻於韓國召開世界華商大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李熙範認為,世界華商與韓國企業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韓國企業在IT、造船、生物技術產業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而世界華商在全球範圍內,在資金運作、銷售、服務業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 韓國政界人士: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中新社首爾10月1日電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9月30日晚在首爾舉行招待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多位韓國政界人士表示,中國幾十年來取得輝煌成就,高度評價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的積極作用。當天的招待會現場,擺滿了韓國各界代表送來的祝賀花籃;同時舉辦圖片展,100多張照片講述了新中國70年的變遷。
  • ...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
    新華網首爾7月8日電專訪:習近平訪韓是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  記者張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此訪實現了期待中的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和維和平,為未來韓中關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全家霖說,習近平此次點對點式的訪問充分凸顯了韓中關係發展的良好局面。兩天時間內,兩國首腦進行多場會晤,雙方籤訂了多項協議。這在提升韓中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維護地區和平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 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論語》名句是我的座右銘
    海外網 付勇超攝「韓中友好,步步登高。」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近日在大使官邸接受海外網採訪時,用中文對韓中關係未來給予了美好祝福。「我愛吃北京烤鴨、四川火鍋……」擔任駐華大使僅幾個月,張夏成卻對中國菜如數家珍。
  • 訪忠清南道道知事梁承晁:韓中應加強「後疫情」合作
    中新社禮山11月27日電 訪忠清南道道知事梁承晁:韓中應加強「後疫情」合作 中新社記者 曾鼐 「韓中應加強後疫情時代的合作。」韓國忠清南道道知事梁承晁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韓國自主研發自動翻譯系統增添韓中翻譯技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2月12日報導,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12日表示,在首爾COEX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創造經濟博覽會上,主辦方公開了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ETRI)研發的自動翻譯應用程式「Genie Talk」韓中自動翻譯技術。
  • 韓國文學現狀:兩極分化的衝擊
    韓國文學翻譯院北京論壇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辦,記者就韓國文學現狀及中韓文學交流採訪了韓國文學翻譯院院長金柱演、韓國啟明大學教授金源佑、韓國著名女性作家河成蘭。談到韓中文學交流,金柱演表示,有史以來,韓中兩國一直保持和發展著密切的關係,這不僅是因為兩國地理上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因為兩國歷史共同以漢字文化為傳承,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雖然在20世紀中後期,兩國關係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多少有些疏遠,但1992年韓中建交以來,兩國已經結成了無法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 韓國清州中國留學生慶典獲評韓中交流優秀案例
    據韓聯社報導,忠清北道政府28日消息,該道本月23-25日在中國遼寧省瀋陽市舉行的第11屆韓中地方政府交流會議上作為韓中交流的優秀案例介紹了中國留學生慶典活動,並受到了好評。忠清北道介紹說,受會議主辦方——韓國駐中國大使館的邀請,在會上介紹了清州中國留學生慶典的宗旨、運營方式和成果等,不僅是中國外交部,中國各地方政府的有關人士也對該活動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有不少與會人士表示,需要不斷發展和擴大留學生慶典活動,中方也表示會提供積極合作。除了遼寧省政府之外,廣東等其他省市的有關人士紛紛提議與忠清北道政府和道議會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