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天的來臨,全國各地的幼兒園已經開始開學,越來越多的孩子返回校園。但是面對即將上學的孩子,同樣有人歡喜有人憂。
同事李玲這段時間總擔心孩子入園問題。她兒子今年四歲,正好是進入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本來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在李玲眼中,卻充滿了擔憂。
李玲看著第一次將要長時間離開自己身邊的孩子,非常擔心他的幼兒園生活,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負。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李玲決定在入學當天給孩子穿上「更貴一些」的衣服,這樣其他孩子和老師應該就不敢欺負孩子。
出乎意料的是,李玲這種小聰明被單位幾位姐姐嘲笑了,張大姐指出,李玲的行為實際上是自欺欺人而已。
另一個當教師的朋友張萌指出,尤其是經常與孩子打交道的幼兒園老師,其實一眼就能看出孩子家境好不好,根本不看打扮。
打扮的「昂貴」就能騙過老師?老師判斷孩子家庭條件根本不看打扮
老師不將外表打扮作為判斷學生家庭是否富裕的原因,在於外表實際上可以「裝出來的」,但是真正在富裕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的一些特徵,是「窮人家孩子」所裝不出來的。
這實際上並不難理解。這就像一個可以背著上萬塊的包包,但如果言行舉止都不高,沒人會相信她會有高收入。
判斷孩子的家庭收入也是如此。在富裕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通常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徵,教師通常可以一眼看出來。
幼兒園老師:孩子家有沒有錢,身上的這三個特點老師能一眼看出
一、孩子消費習慣
首先,孩子的消費習慣絕對是判斷家庭收入的最直接方法。
張萌說,他們學校裡有一個小女孩,通常穿著很簡單的衣服。在大多數人看來,她是一個家庭狀況非常普通的女孩。但是,仔細觀察她的消費習慣,不難發現這個女孩的消費並非普通家庭能承受的。
從小就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會選擇在花費中選擇使用效果最好的。這種消費習慣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童年生活環境:與其購買最便宜的,不如購買最好的。
普通家庭中的孩子不是這種情況。從很小的時候起,家庭環境就會教育這些孩子選擇最需要的。這兩種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購物時的選擇標準。
二、孩子性格
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其他同齡人對世界的了解要多,而這種知識會使他們在交流中更加慷慨。
普通百姓的孩子沒有富裕家庭的孩子那樣多的知識,面對陌生的環境,他們在適應和溝通方面也會顯得羞怯和難以融合,這也是老師區分的一個關鍵。
三、孩子眼界和習慣
這實際上是指兒童判斷事物的標準。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富裕的環境中,他們對事物的判斷有更多的知識和見解,而大多數同齡人不會擁有如此有遠的見識。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