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育兒方面,家長和學校要共同協作,同樣,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家長協助。比如向幼兒園提出建議、反映問題,來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不過家委會設立的目的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明白,所以很多時候有些人會對家委會抱有負面的看法。
很多家委會成員表示:工作雖然辛苦,但都是為孩子們服務,自己倒也覺得無可厚非,不過最讓人寒心的便是其他家長的不理解。自己也沒拿工資,只是自願為大家服務,有些人還背地裡說三道四,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確實,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議論家委會成員,比如:一看這位家長的衣著就知道家庭情況很好,老師讓她做家委會成員應該也是為了日後在社會上互相照顧吧。唉,從幼兒園開始就這麼社會了,惹不起,惹不起。
聽說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要看家境,真的嗎?幼師表示:主要看3點。不滿足這3個原則的人,家境再好也做不了家委會成員。
時間、精力充沛
大多數幼兒園老師挑選家委會成員,都會選擇那些工作時間並不緊張,或者是全職照顧孩子的寶媽。
因為家委會不是一個很閒的職位,大多數時候需要隨叫隨到,而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工作是佔據生活時間最多的事情,所以一般家長無法做到「隨叫隨到」,耽誤了學校的工作和孩子們的任務就不好了。
樂於奉獻
我們剛剛說到家委會成員並不是一個很閒的職位,主要是因為孩子們在學校經歷的事情比較多,需要家校溝通的事件也很多。包括在學校的夥食、睡眠開展的活動等等,各方面的雜事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所以,如果能將家委會這項工作堅持下來,需要家長有樂於奉獻的精神,而老師們在選擇家委會成員的時候,也會以此為原則進行考察,符合標準的家長才可以成為家委會成員哦。
積極向上又樂觀
小孩子,尤其是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們還是一張白紙,身邊的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影響他們,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日後成長為怎樣的人,所以幼兒園老師選擇家委會成員,也會著重選擇那些積極向上又比較樂觀的人,因為這會給孩子帶來活力,不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負面的影響。
針對家長不理解家委會成員工作的情況,有些人提出了「輪流制」的方法,讓每一位家長都去做一次家委會成員,這樣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理解效果,也相對公平。雖然這樣的想法不錯,但有些幼兒園老師表示實行起來還是有些困難,因為有的家長的確沒有時間,因此實施起來比較困難。不過可以儘量涵蓋大多數家長,這樣也有利於家長們多溝通,互相學習育兒經驗,了解學校的情況。學校這種選擇家委會的做法,你贊同嗎?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