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孩子進入校園生活之後,孩子的成長就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來配合,因為家長和學校看問題的角度有時候是存在差異的,所以現在學校也是設法和家長保持一定的溝通。
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看家境?
小桃最近因為孩子幼兒園要選"家委會"的事情苦惱不已,小桃覺得如果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孩子就能夠被老師特殊對待。再加上她現在是全職媽媽,也有時間幫忙做事。
但她看網絡上有不少家長反映想加入"家委會"就要有好的家境,平常要給老師買禮物或者是私底下幫老師的忙。但小桃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競爭。
而恰好她有一個朋友是在幼兒園當老師的,於是小桃就去詢問了她的看法。而朋友則對小桃說到:"幼兒園選家委會成員與家境是無關的,但它也是有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
幼兒園選家委會主要看這三點
"家委會"其實是學校在各個班級中選擇幾個家長作為代表,來作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一個橋梁。有一些老師不方便出面處理的事情,就需要"家委會"成員的協助。
同時如果家長對老師和學校有什麼意見,也可以通過"家委會"成員反映上去。同時,當班級有活動時,"家委會"成員也需要參與其中。所以說,想要成為加入"家委會",其實也是有條件要求的。
1時間是否靈活
實際上,"家委會"成員需要做的事情是比較多的,而且這些事情並不沒有固定的時間。也就是說,只要學校或者老師有需要,"家委會"成員就需要及時的出現。所以說,如果家長的時間不夠靈活,就很難勝任這一份工作。所以一般來說,"家委會"成為都會選擇時間比較靈活的全職媽媽或者是自由工作的家長。
2、不懼麻煩,樂於奉獻
"家委會"的工作往往是比較繁瑣的,所以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這一份工作是沒有"工資"的,成員是完全的"公益性"服務。所以如果有些家長害怕麻煩,也不喜歡忙碌的節奏,那麼就不適合去加入其中,而不懼麻煩、樂於奉獻才是"家委會"成員的選擇標準之一。
3、善於溝通協調
"家委會"成員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梁,所以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接收到老師和其他家長傳遞出來的信息。而且當學校和家長之間產生誤會時,才能夠協調彼此的關係,營造出一個比較和諧的氛圍。
"家委會"應該以全體孩子利益為主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不少的"家委會"成為了家長與老師套近乎的組織,而且有一些"家委會"也成了不少家長攀比經濟、事業、權力的組織。很多家長費心費力,都只是希望能換來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殊照顧。
但實際上,"家委會"的成立都是為了方便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其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所以"家委會"的成員如果將目光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那麼對於其他孩子而言是不公平的,而這個組織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所以在競選"家委會"成員的時候,家長必須要認識到,這一份工作以全體孩子的利益為主的,學會輔助老師,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孩子成長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兩者一定是一個互相補充的關係。當家長願意為了學校的教育去做貢獻的時間,就一定要拋掉自己的"私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