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個未婚媽媽和她的孩子_圖片站_新聞中心_騰訊網

2020-12-23 騰訊網

未婚生育這種行為並不值得提倡,但未婚媽媽這個群體不應該受到冷漠和忽視。當我決定要做未婚媽媽的這個選題之後,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關於這個群體的資料。

我尋找了大量的未婚媽媽,但她們都不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因為她們怕曝光後引來太多的非議。直至找到邱根林。

當我第一次見到這位未婚媽媽的時候,她親切爽朗的笑容仿佛能讓人忘記憂愁。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她本應該有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寶寶,叫叔叔。」我一進到她家,三歲的梓駿寶寶迎面走來,聽媽媽的話,稚氣地喊了我一聲「叔叔」。

我輕輕地抱了一下他,不敢用力,我怕用力會弄疼他的傷痕。真的難以想像,這個只有三歲的小孩,受過了多大的痛苦。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他的照片,我以為自己已經適應了,可以很平靜地面對他。但當他真真實實地出現在我面前,我卻是那樣得不平靜。

根林和我們說,剛把孩子從醫院帶回來的時候,家裡其他小一點的小孩都嚇哭了。需要時間適應,適應了就好了。

「那個時候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吧。」面對鏡頭,她一點點開始回憶,她從一個女孩到一個未婚媽媽的歷程。

在採訪的時候,她並不願意過多去講述孩子父親的是非。她始終覺得,造成這樣的結局,只是因為男方的家裡不同意。對於過去,她不想再追究。

在她家中拍攝的日子裡,她的家人對我們都很熱情。她的父親以前是部隊裡面的炊事班班長,現在是村裡面的廚師。每天拍攝完成,他就一定要留我們下來吃飯,親自下廚炒幾個菜,然後跟我們喝酒。

每當喝到差不多的時候,這位堅強的父親會跟我們說,其實自從外孫出事以來。他很多時候都失眠,早早地就起床,不知道幹什麼好。

「我的女兒很堅強,但命不好。」我和同伴也不懂得如何安慰他,只能和他喝酒,聽他慢慢講述。

在邱家的幾天,我們都被根林深深地感染了。她對孩子的悉心照料,她積極樂觀的努力,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在寶寶出事的時候,她完全可以選擇放棄,但她沒有這樣做。我試想過很多次,如果換作我自己,我會怎樣選擇?

也許有很多人會指責,說這樣做,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叫他如何接受自己和破碎的家庭?

但根林沒有想這麼多,她太愛這個孩子,以至於不顧一切地救活他。

我想沒有必要對她做出什麼道德評價,我覺得這是一種人類最原始的母愛吧。母愛從來不需要什麼理由,也不需要去解釋。

小梓駿已經得到前往美國接受植皮手術的機會,但赴美路費和生活費尚無著落。經經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和中華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核實,費用缺口為30萬元。藉此報導,「記錄」欄目為邱根林母子籌款,幫助梓駿享有正常孩子的快樂,幫助媽媽邱根林綻開美麗的笑容。

 

相關焦點

  • 《活著》:面具娃娃_圖片站_新聞中心_騰訊網
    6歲的湘湘邊抽泣邊向媽媽哀求著。媽媽蔚豔君顧不上兒子的哀求,繼續用力扳著湘湘的手指。「1、2、3、4......」小湘湘用近乎沙啞的聲音繼續叫喊。其實,蔚豔君眼裡早已含滿了淚水,為了阻止燒傷的手指粘連,媽媽每天都要給孩子做這樣「殘酷」的康復訓練。 6歲,本該是一個孩子天真活潑、躲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的年齡,可是湘湘卻早早結束了他快樂的日子。
  • 一位未婚媽媽和她打了兩年的生育保險官司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書顯示,根據相關法律和辦法,只有計劃內生育的婦女才有權利申領生育生活津貼、生育醫療費補貼,且申請時需提供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出具的屬於計劃內生育的證明。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認定張萌不符合申領條件並無不當。今年7月,張萌向上海市高院提出了再審申請。張萌和她的律師堅持認為,未婚媽媽也有權領取生育保險金。
  • 2009最美的客棧評選_圖片站_新聞中心_騰訊網
    《電腦報》 蟲蟲: 每當我想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都會有忐忑不安的感覺。但是如果篤定地知道有一個亮著燈的客棧在等我,一進門就像回家一樣,就感覺好多了。
  • 《圖話》:畢業歌_圖片站_新聞中心_騰訊網
    在西北城市蘭州的各大高校裡,穿著學位服的學生在校園裡隨處可見,他們手持相機匆匆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有的學生已與單位籤約塵埃落定,而未就業的學生則寄希望於考研、考公務員、赴基層工作、自主創業等等。畢業季,既傷感又忙碌。
  • 抗震救災四川大學生網絡招聘會_新聞中心_騰訊網
    本活動旨在通過四川共青 團、騰訊網等廣大社會力量以及高 校學子自身的共同努力,為災區的 高校應屆大學畢業生和愛心企業搭 建信息橋梁,為生源地在災區的四川 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直接就業幫助和
  • 當了11個月的未婚媽媽,她仿佛耗盡了一生的精力
    未婚媽媽們獨自撫養孩子,承受著孩子上戶口困難、社會交往受歧視、生活來源不穩定等種種困難,她們面前是一條艱難的、充滿挑戰的,又似乎看不到未來的路。未婚生育這種行為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但未婚媽媽這個群體不應該受到冷遇和忽視。本期,就讓我們走近這一特殊群體,看看她們真實的生活現狀。
  • 未婚媽媽 被遺忘的相依為命(2)
    (上接A12版)  在我國,受制於傳統觀念和計生政策,未婚媽媽這個群體一直在主流視線之外,是時候好好審視這個群體了。女性生育權既不應該成為婚姻的附庸,也不應該被濫用引發生而不養等社會問題。 ——楊菊華(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年底,她懷孕了。男人極力勸說她打掉孩子,雙方談不攏。
  • 未婚媽媽群體:承受道德經濟壓力 孩子戶口成難題
    未婚媽媽 被遺忘的相依為命  專家稱應加強關注,同時建議準未婚媽媽冷靜理性  這是一個隱秘的群體。  當公眾的視線聚焦於那些舉報貪腐官員的「情婦」、出沒於網絡間的炫富女等人物身上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群中還有很多未婚媽媽,獨自拉扯孩子長大。
  • 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她仍舊在為這個群體「戰鬥」!
    8月28日,上海的未婚媽媽張萌(化名)接到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她生育保險糾紛案的再審申請的通知。這個消息一出,這項官司的前因後果很快就披露在網絡上,引起社會公眾的熱議。據悉,16年時張萌意外懷孕,當時她剛跟男友分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決意生下孩子;17年5月,張萌的兒子出生;17年7月,張萌在街道辦申請《計劃生育證明》被拒;18年1月23日,張萌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被拒。此後,張萌先後起訴了金楊街道辦事處和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但均敗訴。但是張萌沒有放棄,仍舊向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發起重新審理的申請。
  • 長春未婚媽媽遷戶口時變已婚,想改回被「未婚證明」難住
    長春未婚媽媽遷戶口時變已婚,想改回被「未婚證明」難住 吉林長春市孫女士是一位未婚媽媽,今年夏天因為買房搬家,她將戶口從長春市南關區遷至寬城區,9月份辦理醫療保險時突然發現,新的戶口簿上,婚姻狀況成了
  • 未婚媽媽的生育權之戰
    兒子言言和照顧他的阿姨一起,把媽媽送到小區門口。這是張萌再普通不過的一天的開始,儘管那天是要去法庭。持續了兩年的訴訟原本沒有在張萌的計劃內,就像兒子言言的出生一樣。而所有的事件可以追溯到2016年,那個秋天,40歲的張萌選擇做一個未婚媽媽。晚上跑步回來,張萌覺得身體有些不對勁,心裡有一個猜測,儘管概率很低,她還是去買了試紙。看到結果的時候,張萌有些氣急敗壞——她懷孕了。
  • 中國家庭︱未婚媽媽:生活在中國的「隱形群體」
    因為很多未婚媽媽都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態,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這類群體並不容易,最後我不得不將眼光轉向了網絡。我發現百度貼吧裡面有一個「未婚媽媽」吧,在那裡我加入了一些未婚媽媽的QQ群,並給比較活躍的未婚媽媽發消息,一個個的詢問其是否願意分享她們的故事、講述她們的感情和生育經歷,最後僅有12位未婚媽媽接受了我訪談。
  • 未婚產子不能享受生育險兩年後再受理!未婚媽媽有權領取生育保險
    2016年,已經40歲的張萌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但當時她剛跟男友分手。這時的她已經是高齡孕婦,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生下孩子。雖然是未婚媽媽,但她在懷孕期間依然受到了關心與關注,婦幼保健所經常打電話催促進行產檢,並跟蹤回訪。孕期,張萌便開始了解生育險相關政策,通過打電話、發郵件等渠道諮詢,但均被告知未婚媽媽無法申領生育險,但這並沒有讓她死心。
  • 第49屆荷賽獎_騰訊新聞中心特別策劃
    年度最佳新聞照片: 尼日緊急供給中心的母親與孩子  第49屆荷賽評選結果揭曉   2006年2月10日18時(北京時間),第49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評選結果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揭曉
  • 未婚媽媽:生活在社會的「隱形群體」權益何時能保障?
    張萌和兒子 圖片來源:新京報張萌之所以執著申領和勇敢提起訴訟,是因為她和她的律師都認為,未婚媽媽也有領取生育保險金的權利。這種單親媽媽,本身就不容易一個人帶孩子,你說不辦理計劃生育證明也就算了,但是生育保險金為什麼不讓領?這能行?@A見證大灣區奇蹟:我支持這位勇敢的未婚媽媽,她不是在為自己去打官司的,而是去給這個空白的法律起到一個先例。現在都9102年了,未婚媽媽的權益還在摸索中。很多的未婚媽媽面對的不是「施捨」而是「平等」。
  • 因為未婚就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單親媽媽可憐,弱者應該受到保護
    近日,一則未婚媽媽申領生育保險金遭拒的新聞,引起網絡的熱議。據媒體披露,上海未婚女子張萌(化名)意外懷孕,與男友分手後決意生下一兒子,可當其向社保中心申領生育保險待遇時被拒。社保中心拒絕的理由,只張萌是未婚先孕,無法在街道辦申請到《計劃生育證明》。一些在外人看似很奇葩的事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這種附加條件不僅在申領生育保險金時存在,甚至有很多地方包括小孩上戶都與計劃生育掛鈎。什麼非婚生子不讓辦戶口,社會撫養費繳納不到位不準上戶,真的是別出心裁。
  • 未婚媽媽調查:遭遇準生證和寶寶戶口兩大難題
    在一個由未婚媽媽、或即將成為未婚媽媽的女性組成的群裡,類似的多人間的對話每天都會出現。這是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未婚媽媽,她們中的大多數,原本都只是談著一場普普通通的戀愛,可是因為意外懷孕,不僅中止了她們甜蜜的戀愛,也斷送了她們的幸福。因為肚子裡的孩子,男人拋棄她們「遠走高飛」,從此杳無音訊。而她們因為不願傷及無辜,不願扼殺生命,選擇了把孩子生下來。
  • 臺販嬰集團瞄上未婚媽媽 醫院婦產科成最大"貨源"
    警方的記錄顯示,如果最老的失蹤兒還在人世,今年已經37歲了。 近幾年,販賣嬰兒的活動更加猖獗。據警方介紹,這與島內女性未婚先孕比例明顯增加有密切關係。很多未婚媽媽生下孩子後,通過婦產科介紹,直接把孩子賣到渴望有小孩的家庭。醫院的婦產科因此成了最大的「嬰兒貨源」。 念中學的小美,最近幾個月明顯發胖。
  • 未婚媽媽知多少
    這是一個有著黑人血統的混血小女孩,六七歲左右,眼淚多得兩隻小胳膊輪流著擦都擦不完,我經常在系裡看見她,好像是清潔工的孩子。  我最見不得小孩子哭,就走過去問她誰欺負她了,小丫頭嗚嚕嗚嚕說了一大堆。我費了老勁才明白,她哭是因為餓了,她想要她媽媽帶她去吃飯,但她媽媽現在正忙著大掃除,一時半會不能帶她去覓食。我趕忙幫她抹乾了眼淚兒,牽著她到主樓前面的小攤買了個熱狗、一杯番茄汁。
  • 未婚媽媽博客引發爭議 坦然面對質疑選擇產子
    但就在不久前,一位陽光型的準未婚媽媽卻用她的堅強和樂觀感染了身邊的朋友和許多網民。地瓜豬(blog)——北京某報一名文化記者,在幾個月前突遇感情變故,卻毅然決定留下肚裡的孩子,親切地稱這個孩子為豬娃,並在博客中用輕鬆、調侃的語言記錄下懷孕期間的點點滴滴,該博客的點擊率在一周內突破30萬。地瓜豬說:「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