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午餐難道是預防「三高糖尿病」從娃娃抓起,清湯寡水!

2020-09-17 一沐清煙

#以前在學校吃午餐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但是因為疫情原因,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都是在學校解決了,美其名曰:統一管理,防止交叉管理,而且很多地方都是強制性的,沒有你選擇的餘地!

今天我們來吐槽一下學校的午餐費用:一個幼兒園學生午餐費10元(幼兒園一般都是私立的,雖然也不便宜,但是競爭激烈,一般夥食都好可以)。小學普遍都是12元左右,下面看看我們這的小學夥食怎麼樣吧

你們看看這吃的是啥,豆芽,白豆腐,反正沒一點葷的,而且這飯菜看起來是一點食慾都沒有,讓小孩怎麼吃?

學校食堂掙錢我倒無所謂,夥食好點我也交,集體生活是必須過的。只不過呢,現在99%的學校都已經忘記了開辦學校的初衷了,已經是教育為輔,賺錢為主了,這讓我能說什麼好呢?

我昨天算了一筆帳

按1個班50名學生,一個年級6個班,6個年級,總共就是36個班×50名學生×12元=21600元,你看看這吃的是啥,大人都沒食慾。

有網友回覆:三十六個班每天21600,每個班不就600塊錢嗎?多嗎?一個班五十個人,我覺得不多。

還有人說:現在買菜、運送、清洗、配菜、熱加工、煤氣,包裝等等,人工費,車費又貴,被你算到骨頭裡,沒利誰幹呀!

我想說的是:賺錢可以賺,但是你弄得是啥東西,太黑了吧,而且還不允許回家吃。我家旁邊開了一個瀏陽自助餐館12塊錢一個成人,小孩子6元,將近30個菜隨便吃。人家客流一天也就200多人。一個小學學生就1800人,給你們看看這飯菜的差別吧,學校到底要賺多少?

關於學校午餐問題也有很多網友反映:

一、我兒子高三,昨晚跟我說食堂裡的夥食,絲瓜炒毛豆,絲瓜是那種可以洗碗的絲瓜,山藥燒肉,山藥皮都沒去,還有個湯,這餵豬呢?一頓13塊!

二、很多學校食堂真的很不道德, 我兒子今年上學 一年級。 老師每周一在家長群發每周午餐食譜 每天兩葷兩素看著很不錯, 結果每天我回來問我兒子中午吃啥。 沒有一天是和食譜一樣的 ,基本都只有一個葷菜 有一天甚至是全素菜。 真的很生氣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家長進不去 ,孩子不能帶任何電子產品進去 根本拿不到證據!

下圖午餐並不是很豐盛,無非就是多了幾片肉,但是看起來就比較有食慾,真不明白有些學校食堂怎麼弄得更豬食一樣,難道是預防小孩得三高糖尿病

昨天老師家長群說了:孩子不能剩飯,必須自備一個飯盒把剩飯帶回去!且不說飯菜質量如何,中午飯帶回去晚上也不能吃只能扔掉,老師這是把保潔的活也讓孩子們承包了嗎?真是奇葩的學校

我感覺現在的學校:就是給學生名義上免除了學雜費。但是其它費用更貴。一點不少交。現在都被教育綁架了。學校讓你幹啥,還不能拖延,必須馬上辦。我親戚小孩讀高中,才入學半個月,班費,資料費已經一千多了,還是學生家長出面發布信息收錢,老師根本不出面。還設了個家長委員,收錢的事安排家長委員做,收多少感覺都和老師沒關係,推的一乾二淨

相關焦點

  • 預防焦慮症 從娃娃抓起
    長城網訊(記者 劉昆鵬 王嵐 見習記者 靳曉丹)焦慮症是一種疾病,所有疾病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預防,但是一些方式方法能對減少焦慮症的發生有一定幫助。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正定院區心理一科主任劉知源表示,及時了解精神衛生方面的知識;遇到壓力或一些不良生活事件時,及時尋求專業人員做心理諮詢方面的幫助,都有利於精神疾病的預防和心理健康。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同時,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還要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適當納入相關衛生應急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教育傳授,堅持從娃娃抓起。另外,從途徑和形式上看,要充分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創新宣傳教育途徑,實現教育途徑和形式的多樣化,將衛生應急知識與新媒體結合起來。
  • 「六一」故事: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
    見時機已到,該院檢察官結合身邊人身邊事,通過聲情並茂地講解、PPT展示、互動等方式,給家長們上了一堂「預防犯罪從娃娃抓起」的廉政課。當看到一幕幕未成年人從小偷小摸開始到鋃鐺入獄的場景時,家長們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身教重於言教,小學是孩子融入社會的起點,小學生的『小腐敗』不是小問題。作為家長要協同做好教育,將『小腐敗』消滅在萌芽中。」家長們紛紛表示。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也許在生活在會出現這樣的家庭,祖輩三代住在一起,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中,孩子的爺爺奶奶會護著孫子(孫女)。年輕父母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有時候會著急,有時候會逼著孩子寫作業,這時候做為孩子的爺爺或奶奶便出來給孩子解圍,也會說那誰誰誰也沒上過學,現在混的也很好;那誰誰誰文化水平也不高,現在也沒餓著。
  • 三減「減糖減鹽減油」要從娃娃抓起嗎?寶寶輔食要不要加鹽?
    「減糖減鹽減油」要從娃娃抓起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這個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科學事實,那麼三減「減糖減鹽減油」的飲食方式要不要從娃娃抓起呢?寶寶輔食要不要加鹽呢?那麼,從小家裡用餐口味就比較重,舌頭就像泡在高濃度的鹽溶液裡,會使得對鹹味感知的閾值較高
  • 海爾泰國為當地學校捐贈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從娃娃抓起
    當地時間2月12日,海爾泰國在萊卡邦(Lat Krabang)地區的一所學校為該校師生們組織了一次預防新冠肺炎校園演習活動,並為他們捐贈口罩、科普個人防護知識,引導孩子們面對疫情不驚慌,安全、健康的渡過這個特殊時期。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來辦:遠離毒品 從娃娃抓起
    為了進一步強化禁毒宣傳教育工作,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和社區輻射的作用,加大對在校學生的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力度,強化青少年的禁毒意識,社區專幹走進上洲小學開展了「遠離毒品,從娃娃抓起」的禁毒專題教育活動。在宣講中,禁毒工作人員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預防毒品的基本知識及禁毒政策與法律法規,確立珍惜生命,拒絕毒品的意識,掌握拒絕毒品的方法和技能,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日本小學生餐後洗牛奶盒,環保從娃娃抓起
    日本小學生餐後洗牛奶盒,環保從娃娃抓起吃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其實吃飯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吃飯需要採購、需要做飯、需要清洗等等環節,最近日本就有一部紀錄片火起來了,短紀錄片《日本學校的午飯》記錄了日本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午餐,45分鐘的午餐時間,從餐具分類,到打掃教室、飯後回收的過程,這些內容不僅有趣更是引人深思。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日本小朋友的午餐「來之不易」。
  • 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難道還要要像古代一樣出嫁前才教嗎?而且老師教的也是最基本的男女生性別和懷孕知識,難道9歲還不應該知道男女有別嗎?記得我曾到電視臺給9歲左右的小學生做性教育講座,他們還提出了大量的問題,我們之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感覺這些孩子很多都懂啊!現在電視、網絡這麼風行,要獲取性方面的知識不是特別簡單嗎?我不知道這位媽媽究竟是在害怕什麼?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育鄰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面對這兩個闖進電腦世界的娃娃,鄧小平同志笑了,滿意地點著頭。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
  • 全沉浸式漢語教學「從娃娃抓起」
    我想談談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學模式——「從娃娃抓起」的全沉浸式漢語教學。 美國沉浸式語言教學主要涉及英語、西班牙語、德語、漢語等語種。 據2017年1月的數據統計,全美現有233所中文沉浸式學校,其中公立學校169所,私立學校40所,特許學校24所。單向沉浸式教學在教學類型中佔大多數,主要分布在公立學校。單向沉浸式教學也叫「全沉浸式教學」,具有以下特點:學生在課堂、學校主要使用目標語言;基本上所有課程的教學均用目標語言等。
  •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2020-07-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安縣實驗幼兒園:杜絕飲食浪費從娃娃抓起
    新學期以來,縣實驗幼兒園積極組織開展光碟行動,引導幼兒珍惜糧食,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努力做到良好的習慣從娃娃抓起。  經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不管是到了點心還是午餐的時間,孩子們都一改以往留剩菜剩飯的壞習慣,把飯菜吃的乾乾淨淨,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杜絕孩子痴迷手機需從娃娃抓起
    筆者不由地想到這樣一種真實的情形:一個三四歲的娃娃,獨自坐在椅子上,一雙小手抓住手機,入迷地看著、看著……這種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可見。雖然筆者沒有調查那些迷上手機的少年在娃娃時是不是玩上了手機,但是我們應該可以斷定,一個常常很有範兒地玩著手機的娃娃,其少年時期幾乎很難不讓他不會痴迷上手機。為什麼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首先是觀念,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課下都是補習班,課上就是簡單的體育課,學校也有足球場,基本就是當操場用,活動量根本達不到振興中國足球,需從娃娃抓起,這早已成為共識。僅僅是國家層面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家長和學校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體育只是簡單的活動而已。如果固守這樣的觀念,繼續將孩子們禁錮在教室裡,國家足球振興有點難。再次是場地師資經費等,場地要求大,場地缺少,維護費用高,師資嚴重缺少,這些都嚴重的限制了這項運動,想把這項運動成為全民運動更難,不像桌球,放個球檯就行。
  •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為了強化活動的紀念性、提高孩子愛國崇軍的積極性,中心為每位孩子製作並頒發了「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學習實踐公益證書,贏得了孩子們的歡心。
  • 關於各種「從娃娃」抓起謬論的反思!
    不知從何時說起,針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 ,總有人習慣性的說一句:XXXX事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但不要禍害娃娃,娃娃本來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讓你弄成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那將是家門不幸,更是娃的悲劇!!!說大了也是國家民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