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以下寶寶照顧的常見誤區

2021-01-15 享受生活的乾飯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90後甚至00後家庭裡都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天使,但對於家長而言,初為父母總有許多時候手忙腳亂,許多問題不知所措,多半依靠爺爺奶奶的幫助才一點一點學會帶孩子。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性的行為會給寶寶的成長發育帶來很多隱患,下面總結了一下照顧6個月以下寶寶常被忽略的幾個細節。

抱孩子的姿勢

(圖片來源自網絡)

剛出生的寶寶骨骼脆弱,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相比之下頭部大腦和腹部內臟卻已經基本成型,因此當我們抱寶寶的時候,尤其要對寶寶的頸部和腰部加以輔助支撐,避免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

首先在將寶寶抱起時,父母的雙手穿過寶寶背部,拇指放在其腋下,同時雙手食指中指輕輕墊在後頸略上,為寶寶的頭部提供支撐,防止頸部肌肉無力牽引頭部而發生的損害。

其次,將寶寶身體靠在父母自己的左胸或右胸上,父母身體向後略傾斜,讓寶寶頭部趴在肩膀位置,同時倒出同側手臂放在寶寶臀部防止下滑,再用另一隻手臂貼在寶寶背部,以「小臂護腰,手掌扶頸」為準。這時候,父母就可以恢復直立狀態抱著孩子在屋內行走或者拍嗝。

當我們臥抱式抱孩子的時候,也應在提供牢靠保護的同時,一手扶頭頸,一手向內託住寶寶的腰部防止下墜。

總之,新生寶寶頸部、腰部無力支撐自己,一旦後仰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父母尤其注意對這兩個地方的支撐輔助。

寶寶睡醒不要立刻抱起

(圖片來源自網絡)

相比生命其他時刻,嬰兒時期人類睡眠時間佔一天時間比例最大,同時睡眠也是對寶寶大腦身體發育尤未重要的時期,民間有言「小孩兒是睡一覺,長一寸」。很多父母在孩子醒了之後會立刻將孩子抱起,這是不應該的。

寶寶剛剛睡醒時,會有時露笑,有時哭泣。無論什麼狀態,父母都應讓其靜躺10分鐘左右,在決定時候將其抱起。因為睡眠後的寶寶大腦意識還沒有完全復甦,處於一個朦朧甦醒的狀態,貿然將孩子抱起,不但容易驚到寶寶,也不利於思維的復甦。父母可以輕輕安撫或挑逗寶寶,待寶寶神志清晰後再抱起。

寶寶睡姿

中國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一輩的父母,喜歡給嬰兒睡扁頭,並稱之為「福相」。對此,小編只能無奈認為這是一種歷史遺留的陋習。「睡扁頭」源自滿族,後在漢族也開始逐漸流行,父母多給寶寶採取仰臥睡姿,睡扁頭形成過程中,頭部兩側太陽穴逐漸突出來,眉間印堂突出,使嬰兒面容增大,面額豐滿,使之「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謂之福相。而西方國家父母很多傾向讓寶寶頭側向一邊,保持後腦部的自然發育,讓頭部較大,臉部較小。因為西方認為同等標準下,球形體積最大,因此腦容量最大,最有利於寶寶頭腦發育。

扁頭的孩子有沒有福氣小編不知道,圓頭的孩子聰明不聰明小編也不知道,小編唯一知道的是長時間保持任何一種睡姿都不利於頭部的生長,應當經常調整頭部睡姿,避免一側壓力過大。

另外對於扁頭,小編曾親眼在大街上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睡出扁頭但不對稱,明顯向一側突出。試想這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什麼,雖說後天教育會使人內在強大變得自信,但童言無忌,小夥伴的言語之失又會讓他蒙受多少心理陰影呢。

文章最後,祝天下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每一位父母都能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常見的6個誤區,你有沒有入坑?
    寶寶發燒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寶寶從來不發燒反而不正常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知道寶寶發燒了應該如何正確處理,但是現實中很多家長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總是會陷入一些誤區,給寶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因此,在寶寶6個月之前,我踩過很多「坑」,例如:月子裡就給寶寶把屎把尿;寶寶一哭鬧就餵奶;寶寶三個月就添加輔食了。還好,生二胎前,我通過書本和網絡學習了很多科學育兒的知識。二寶出生後,我避開了這些育兒誤區,實現了科學,輕鬆育兒。那麼,0~6個月的寶寶,要避開哪些育兒誤區呢?
  • ​家庭常見的6個「餵養誤區」,看看你家中招了幾個?
    吃,可能是在寶寶出生後,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了。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家長們就一直操心著如何讓寶寶吃飽、吃好、長個、長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國家庭中常見的幾個餵養誤區,各位家長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 育兒道路上的這6個常見誤區,新手父母一定要注意避開
    備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各種科學的育兒知識,避免寶寶出生之後陷入一些誤區,對寶寶的成長不利。小希對於育兒方面的誤區總結得很到位,比如:不枕枕頭、不把尿、不搖晃哄睡、不摶熱、不用學步車等。如數家珍的育兒知識讓我這個過來人都很是佩服!
  • 照顧0~3個月嬰兒,請避開這16個誤區,尤其第一個!
    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起,幸福和煩惱會同時來臨。因為經驗少,加上育兒知識的匱乏,很多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時,會存在某些方面的誤區。這些誤區輕則讓寶寶不舒服,重則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甚至威脅到生命。0~3個月嬰兒,最常見的16個誤區1、過度保暖老人常說「細兒無六月」,總是把新生兒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在寶寶睡覺時,還要在上面蓋上厚被子。
  • 6個月以下寶寶誤區你犯了幾個,你都知道了嗎?
    以下十個育兒誤區是婆婆和媽媽們最常犯的錯誤,中招率高達99%。如果深有同感,請轉給老公看,請他幫助你說服婆婆,一定要科學育兒,不可以坑了寶寶一生!6、寶寶不愛吃輔食是沒味道,要加一些調味品通常,1歲以內的寶寶,儘量嘗試原味食物,寶寶的輔食不額外加鹽。寶寶不愛吃輔食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多給寶寶自己學習吃輔食的機會,這樣有利於寶寶對輔食感興趣,另一方面從一開始嘗試輔食最好讓寶寶坐寶寶餐椅,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 6個月以下寶寶誤區你犯了幾個,請家長們注意
    以下十個育兒誤區是婆婆和媽媽們最常犯的錯誤,中招率高達99%。如果深有同感,請轉給老公看,請他幫助你說服婆婆,一定要科學育兒,不可以坑了寶寶一生!6、寶寶不愛吃輔食是沒味道,要加一些調味品通常,1歲以內的寶寶,儘量嘗試原味食物,寶寶的輔食不額外加鹽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誤區2:發燒要立刻吃藥發燒的孩子,家長自然不能掉以輕心,要細心觀察,跟蹤孩子的體溫變化。但並不是孩子一發燒就要馬上吃藥,如果孩子精神狀態良好且小於38.5℃,是沒必要用藥的,用物理降溫的方式幫助寶寶退燒即可。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誤區3:發燒對身體有害事實上,發燒會啟動自身免疫系統,普通發燒(40℃以下)可以幫助孩子抵抗體內感染,通常對身體有好處。誤區4:發燒就要捂汗老人家似乎都有「發燒就要捂汗」的說法,但對寶寶來說其實可能雪上加霜。按照育兒醫生的說法,發燒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 :發冷、發熱、發汗。在寶寶發冷階段時,手腳發涼才需要添加衣物;在發熱時需要減除衣物;發汗時,需要給寶寶穿的寬鬆,增加散熱,便於排汗。
  • 0-3歲寶寶能吃鹽嗎?關於寶寶吃鹽常見的誤區
    尤其對較小的寶寶來說,太早吃鹽對身體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不建議給一歲以下的寶寶吃鹽。下面給大家糾正3個生活中常見的吃鹽誤區,也通常是家庭育兒糾紛的主要來源:誤區一:不吃鹽孩子身體就軟,影響走路!解疑答惑:0~6月齡寶寶碘的適宜攝入量為85μg/d,7~12月齡115μg/d,1~3歲碘推薦攝入量為90μg/d。當母親碘攝入充足時,母乳中碘含量可達100~150μg/L,可以滿足12月齡以內寶寶的需要。
  • 寶寶睡眠護理九大常見誤區
    寶寶困了的時候,你是如何照顧寶寶睡覺的?很多家長以為,寶寶睡著了就不用操心了,根本就沒有寶寶睡覺還需護理的意識,還有一些家長知道寶寶的睡眠需要悉心照顧,卻還在運用一些傳統的方法來護理寶寶的睡眠,看似為孩子好,卻不知不覺間和科學育兒背道而馳。我們都知道,寶寶的睡眠對其成長發育尤為關鍵,孩子的睡眠看似簡單,其實卻暗藏許多問題。
  • 給寶寶吃米粉,謹防這6個誤區!
    給寶寶吃米粉,謹防這6個誤區! 寶寶6個月左右,就要開始添加一些輔食,很多媽媽將米粉作為首選輔食,不僅方便消化還可以適當補鐵。而這裡美媽也要提醒各位,給寶寶吃米粉,要避開下面這些誤區,以免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嬰兒餵養有三個關鍵時期,  餵養得當有助於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  世界衛生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建議  1.產後1小時內即開始母乳餵養;  2.生命最初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餵養;  3.在嬰兒6個月齡時增加有足夠營養和安全的補充(固體)食品,同時持續進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
  • 寶寶發燒會燒壞大腦?這4個常見誤區,影響了很多人
    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問題,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自己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小腦袋。所以,處理起來還是免不了會手忙腳亂的,甚至是「病急亂投醫」,頻頻誤入很多誤區。那麼,發燒真的會燒壞寶寶的大腦嗎?在給寶寶的退燒路上,家長都陷入過哪些誤區?
  • 6個月寶寶加輔食就拉肚子,醫生:3個誤區可別中招
    剛出生的寶寶所需的營養主要從母乳或者奶粉中攝取,但是隨著寶寶身體不斷發育,對於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當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因為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添加輔食。而且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逐漸趨於完善,可以接受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媽媽在輔食添加上都會遇到不少問題,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避免進入輔食添加誤區。
  • 李波育兒說:寶寶常見疾病護理及養育誤區,正確育兒陪伴健康成長
    李波育兒說:寶寶常見疾病護理及養育誤區,正確育兒陪伴健康成長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尤其是媽媽的積極參與,但不少媽媽在育兒上還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下面總結了10大常見的誤區,希望能幫助媽媽們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 6-12個月寶寶輔食添加,6個誤區「害娃不淺」,很多爸媽經常犯
    一般來說,寶寶輔食有6個誤區,只要爸媽把這6個誤區搞清楚,遠離不中招,輔食餵養將會非常順利! 有哪6個誤區呢?寶寶輔食的6個誤區,醫生不說也要知道,新手爸媽可收藏 誤區1:滿6個月才能添加輔食 有的媽媽說,寶寶必須滿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
  • 給寶寶衝奶粉6個誤區,衝不好容易坑娃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給寶寶衝奶粉多放一勺,結果進醫院茹雲因為體質問題,孕期剛滿七個月寶寶就早產了給寶寶衝奶粉的常見誤區:1)奶粉濃一點兒更抗餓跟上面這對小夫妻差不多,有很多新手爸媽,在餵養新生兒的時候,存在一些誤區。他們覺得孩子總是餓,一遍一遍的哭鬧。
  • 這3個誤區,老人帶娃很常見,你們家中了幾個?
    其實在我國,這樣的現象很常見,大部分家庭都是交給老人幫忙照顧,有的是直接把孩子留在老家的父母身邊,還有一些是把老人接來一起生活。這3個誤區,老人帶孩子很常見,你們家中了幾個?1.乳牙不需要護理都知道老人帶孩子真的是不想讓寶寶哭,一聲都不行。
  • 最常見的5個寶寶吃奶誤區
    以下是媽媽最容易犯的寶寶餵奶誤區,你試過中招嗎?誤區1等不及開奶,先餵奶粉母乳下不來怎麼辦?「總不能讓寶寶餓肚子吧,要不先上奶粉?」千萬別!媽媽應每半個月(6月齡內)給寶寶測一次生長和體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生長曲線》,來判斷寶寶的營養攝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