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中,麻醉醫生總是扮演著「手術臺上的幕後英雄」角色。隨著麻醉學科被應用於無痛分娩、疼痛管理等領域,麻醉醫生慢慢走到幕前,來到患者身邊為其保駕護航。
「麻婆劉薇」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2015年,劉薇從執業近20年的北京協和醫院辭職,來到北京和睦家醫院擔任麻醉科主任。3年間,北京和睦家醫院手術量實現翻倍,「麻醉團隊功不可沒」。如今,劉薇帶領著十七名全職醫生,先後開設術前麻醉門診、疼痛門診,攻堅更多領域。
第二屆「中國麻醉周」到來之際,健康界到訪北京和睦家醫院,聽劉薇講述麻醉學科與麻醉醫生的過去與未來。踐行「人民美好生活從無痛診療開始」主題,北京和睦家醫院希望在為患者治癒疾病的同時,還能為其提供舒適的就醫體驗。
麻醉醫生登上更大舞臺
2017年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引發業內關於無痛分娩的爭論。儘管醫院與醫生一直在堅持對無痛分娩進行科普,但公眾仍然心存疑慮。「在產房中常常可以看到,孕婦在生產之際要求使用無痛分娩,但其家人堅持認為無痛分娩對孕婦和胎兒會產生影響,家庭內部成員在產房內就此問題爭執不下,而麻醉醫生只能站在一邊尷尬等待的場面」,劉薇如是說,「這也是我們建立產前諮詢門診的初衷。」
在北京和睦家醫院,無痛分娩率可達到90%以上。「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產婦家屬就是否要打鎮痛爭執不下的情況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剛一進門,產婦和家人就會說,『大夫您終於來了,我們正等著您呢!』」劉薇強調, 無痛分娩被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產前麻醉諮詢門診。
作為創立者,劉薇表示,對孕產婦及其家庭提前進行關於無痛分娩相關知識的講解和諮詢,在分娩之際就不至於打「遭遇戰」。孕婦到36周左右,就可以通過產科門診護士預約產前麻醉門診,與麻醉醫生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的面對面溝通,醫生為其進行個體化評估,講解分娩的麻醉與鎮痛的預案,解答產婦及家人的各種疑慮,幫助產婦和家庭做好分娩前充分的心理準備。
除了對孕產婦進行關於分娩期間麻醉與鎮痛的評估與諮詢之外,術前麻醉門診的另一職能是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評估。據劉薇介紹,北京和睦家醫院50%以上的手術為日間手術。為了最大化保證患者安全,減少當日因患者準備不佳而取消手術的可能,需要在手術前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我們希望患者以最優化的身體狀態迎接手術,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手術以後能夠迅速康復。」據劉薇介紹,在外科醫生決定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以後,首先會對患者進行標準化評估,有合併症的患者會直接轉到術前麻醉門診,由麻醉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並與患者充分溝通麻醉風險。
術前麻醉門診接受程度逐步提高的同時,劉薇還在北京和睦家醫院開設了疼痛門診。「很多人長期受慢性疼痛困擾,由此還會導致情緒與心理上的變化,但患者普遍不知道去何處就醫。」劉薇說,疼痛科本是麻醉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對各種急慢性疼痛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專業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