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時,有些人會發現報告單上有尿蛋白這個項目,後面還可能出現幾個「+」號,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蛋白尿。提起蛋白尿,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它是多種慢性腎病的一個症狀。最近幾年蛋白尿的發病者越來越多,西醫目前多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對蛋白尿暫無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措施,而中醫治療本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一下蛋白尿吧。
一、泡沫尿就是蛋白尿嗎?
正常人的尿中,也會排洩一定量的蛋白,但量很少。蛋白尿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或腎小管功能受損,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所以會看到尿液中帶有泡沫。當然並不是尿液中有泡沫就是蛋白尿。平素健康的人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排出帶有泡沫的尿液,比如劇烈運動之後、發熱、精神緊張等等,但是這種泡沫很快會消失。而蛋白尿是一種病理狀態,泡沫多且較為細膩,難以自動消失。
二、蛋白尿患者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蛋白尿患者的飲食要儘量低鹽低脂,少吃和不吃富含植物蛋白的豆類製品,適當的食用魚蝦、奶製品、瘦肉、雞蛋等優質蛋白類食物。根據體重來計算蛋白質攝入量的話,每公斤每天攝入0.8克左右為宜。同時應該注意鈣、鎂、鋅的補充。
三、中醫是怎麼認識和治療蛋白尿的?
中醫古籍中並無「蛋白尿」的記載。中醫的「精」和西醫的蛋白都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因此中醫的「水谷精微」類似於西醫所指的蛋白。蛋白尿提示人體蛋白丟失,所以一般認為蛋白尿歸於中醫的「精氣下洩」、「虛勞」範疇。本病發生的基礎是正氣不足,最主要的是脾腎之氣的不足,脾腎氣虛則無力推動水液代謝,水谷精微不得正常敷布而直驅下行隨尿流出,同時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從而形成瘀血、痰溼等病理產物,因此本病以脾腎的虛損為本,瘀血、痰溼等邪實為標。
中醫治療蛋白尿多採用補益脾腎、清熱化溼、活血通絡等法,在藥物的選擇上經常會用到黃芪、茯苓、白朮、山藥、當歸、赤芍之類。有些穴位如脾俞、腎俞、三陰交、足三裡、太溪等等,給予適當的刺激亦可起到減少或消除蛋白尿的作用。我院中西醫結合科自開診以來,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利用中藥內服聯合針灸及穴位貼敷療法,治療了上百例慢性腎病出現蛋白尿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轉,輕症者尿蛋白可轉陰,大量蛋白尿者經過治療,24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可顯著降低。臨床實踐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延緩慢性腎病的進展,彌補單純西藥治療的不足。
最後給大家介紹幾個治療蛋白尿的食療方:
一、山萸肉蓮子粥
山萸肉、蓮子各15g,粳米60g。一起煮成粥。每日一劑,分1-2次服用。適用於腎氣虧虛引起的蛋白尿。
二、黃芪茯苓粥
粳米100克,黃芪20g,茯苓、芡實各15克。把黃芪、茯苓浸泡30分鐘,切碎,然後和芡實、粳米一起煮成粥來食用,可以起到益氣健脾、利水滲溼的功效。常用於脾腎兩虛之蛋白尿患者。
三、桂圓山藥粥
桂圓60g,幹山藥30g,粳米100克。山藥洗淨切成片,與桂圓、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可常服用,可溫補脾腎,通陽利水,改善蛋白尿。
【來源:濟南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