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改革:這四類教師達到平均數!班主任與行政人員最受爭議

2020-12-25 教師聯盟

近些年,事業單位不斷進行改革。教師作為事業單位的一員,工資也進行了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學校實施分配政策。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目前教師工資主要以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為主。這項政策本身是很好的一項政策,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問題,很多老師稱此項政策為割肉,因為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甚至有的學校則是將基本工資的30%拿出來作為績效工資,造成教師工資不加反降的尷尬局面。有老教師反映,30多年前,沒有拿一分績效工資。30年後,自己老了,工作效率遠不如年輕人,扣工資當績效,感到很寒心。

有的學校確實在實施績效工資政策,教師工資有所上漲。但更多一線老師反映,勤勤懇懇工作,但績效工資卻不及其他教師的平均數。老師們對此頗有意見。

網友A:績效工資就是扯蛋貨,其實就是從自己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給領導做津貼,一部分做班主任津貼……剩下的獎勵自己。

網友B:最讓教師傷心的是,一線教師拿自己的績效工資養活著校長等領導班子!

網友C:一級教師最辛苦,報酬卻最少,還是不幹活的行政人員安逸,什麼職稱,績效工資都高多了。

網友D:我校有一位行政人員,二年裡上班的時間屈指可數,卻拿最高績效,誰來解釋!

不難發現,很多一線老師育人教師一輩子,但工資卻沒有提高。

經調查,績效工資能達到平均數的為行政人員、班主任老師、支教老師和借調到教育局相關部門工作的老師。班主任工作量大,支教老師在偏遠山區工作確實辛苦,所以對於行政人員無需教課,但工資高的事實很多老師都感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學校的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水平。奮戰在一線的老師們每天忙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對學生成績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優秀老師來教課是萬萬不能的,希望能夠著實提高一線教師的工資待遇。讓老師們可以心無旁騖的一心從事教育工作。

你們學校績效工資是如何發放的呢?一線老師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教師又迎好消息:往後工資不再是平均數,2類教師又要「漲工資」
    在加強條件保障這方面,也提到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的問題。首先在學校的分配上不搞「平均主義」,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差異要體現出來,對績效工資的分配也會傾向於教學質量更高的學校。同時學校內部教師之間的工資也不搞「平均主義」,對於那些成績優異的一線教師以及班主任,會適當傾斜。
  • 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出爐,這三類教師影響最大,改革福音與其無關
    隨著教育工作人員的不斷增多,教師的工資也逐漸引起熱議,國家對教師的工資也有所規定,規定教師的工資不得高於或者低於公務員的工資。教師工資的構成有哪些?教師的工資是由5大部分組成,除去基本的崗位工資外,教師還有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教齡工資和地方性津貼組成,教師還多一個月的工資,每年工資是都是按照13個月發放,這就是教師工資的全部構成。
  • 再問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是「割肉貼他人」嗎
    對於教師的工資收入,人事、財政及教育行政部門執行的是總量控制。人頭費是根據一個學校的在編教職工人數固定的。但因為教職工的基本工資和基礎性績效工資是固定的,所以這部分爭議不大。而獎勵性績效總額由學校根據本校具體情況進行靈活分配,這部分就成為教職工們關注的焦點和議論的核心。
  • 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一線教師拿不到行政人員,音體美教師吃虧
    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一線教師拿不到行政人員,音體教師吃虧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從2009年開始實施,在一些地區,目前實行增量績效,初衷是調動教師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優質薪酬」分配原則,提高教師收入水平教師績效工資因地區而異2019年浙江寧波全區人均教師績效工資(含部門獎勵基金
  • 改進教師績效工資分配考核的若干思考
    部分地方未處理好績效工資與當地原有政策的關係,在執行中存在不合規定的行為,加重了教師對績效工資分配的疑慮。此外,一些地方受教職工思想認識不到位以及傳統大鍋飯思想等因素的影響,認為教師工資差距不能過大。    二是學校中層幹部和班主任崗位津貼的體現不好把握。
  • 教師工資改革最新消息 各地教師工資一覽
    像公務員中最低級別的辦事員,基本工資標準提至1320元;事業單位中最低級別的工人、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分別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中小學教師、醫院護士的基本工資標準提高 10%。此外, 不同級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費也都有提高。
  • 教育部提出教師績效工資新方案,收入拉開差距,這類老師有福了
    我們都知道老師這份工作穩定,收入也很可觀,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每年的帶薪寒暑假,老師一直備受尊敬,受到社會的認可度高。國家一直重視教育的發展,教育政策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更新改革,在教師的工資組成上面也是非常複雜的,教師的工資有基本工資還有績效工資。
  • 用老師的績效工資,發班主任津貼和課時費,這樣做合理嗎?
    績效工資充分體現了不同階層的優越性,從校長、副校長、科室主任、科室工作人員,最後到一線教職工,最高的績效工資是最低的五倍以上,所以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位置上,因為這種情況導致教學質量明顯下滑,又推出了「縣管校聘」,進一步提高領導層的領導地位,鞭策一線教職工老老實實工作,否則就只有落聘待崗,真是好手段啊!
  • 學校行政人員工資比教師要低,教師工資要漲了,他們怎麼辦
    最近有人問我這樣我會個問題,我覺得很有共性,拿出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學校行政人員工資比教師要低,教師工資要漲了,那他們怎麼辦呢?我是學校老師,參與了本校的在編在聘人員績效工資制定工作,我想我可以給些建議。
  • 2018教師工資改革:中小學老師有這3變化!工資大幅上調?
    我國事業單位在職人數幾千萬,其中教師佔據了總體了30%以上名額,可見體量之大。又因為教師與我國教育事業息息相關,因此對於在職教師的述求必須要重視。2018教師工資改革:有這3變化!在《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通知原文中,就有「要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大於等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這一規定。其實,細下來說,只要下面這3個方面的變化落實,那麼漲工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廣東部分學校績效分配方案偏向行政人員
    這是一場涉及廣大人民教師切身利益的改革。目前,絕大多數省份完成情況良好,受到廣大人民教師的歡迎。但也要看到,少數地方落實情況還不夠理想。這些地方的改革進展如何?教育部「春節前到位」的承諾是否已兌現?不能兌現的原因又是什麼……  今日起,本版推出「教師績效工資改革調查」系列報導,記者深入調研廣東中山、山東濱州、甘肅蘭州三地,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改革現狀。
  • 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行政職高於一線普通教師,音體美教師:嘆氣
    2019年浙江寧波鄞州區全區教師績效工資(含部門獎勵基金)的人均14萬元。績效工資的計算和發放有相應的流程和標準。校長和書記的績效是由教育局考核,其他所有人員包括副校長、一些中層和老師的績效工資方案,在校內全體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表決通過的。
  • 教育部:提高教師績效工資比例 單列班主任津貼
    中新網9月3日電 在教育部9月3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將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
  • 教師績效工資改革 好事如何辦好
    雖然教師績效工資體制在啟動伊始就充分關注了教師激勵機制的重要性,但是相應的機制設計在現實執行中卻並不順暢。 改革之後,本應依據績效考核發放的獎勵性工資部分往往只能採取平均分配的方式,激勵機制被嚴重虛化。我們在走訪河南的一所中職學校時發現,該校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照績效考核結果分為三個等次發放,但是每個等次之間僅僅有10元錢的差距。「這主要是在名譽上對教師進行鼓勵。」該校校長強調。
  • 2018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績效工資上漲已定!教師工資相差3000元!
    我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其他工資四類構成。由於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實行的是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製度,而由於不同事單位之間「績效工資」評定標準的「可操作性」太強,因此為了公平公正,「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勢在必行。
  • 教師「績效工資」這塊蛋糕如何分?考驗智慧,折射人心
    小黃上學期實發的績效工資4000多,比平均數少了一千多元,而張老上一學期的績效工資剛好差不多是小黃的一半。03其實,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實施已經近10年了,自績效工資制度實施以來,對30%獎勵性績效應該如何發放的爭論一直都沒有斷過。
  • 「農村教育敘事」鬧心的「績效工資」,卻並非全是績效工資的事
    現在自己老了,學校就「卸磨殺驢」,拿自己這樣的老教師的績效工資份額去發給別的教師,自己怎麼也想不通。小黃上學期實發的績效工資4000多,比平均數少了一千多元,而張老上一學期的績效工資剛好差不多是小黃的一半。
  • 高校將實行崗位績效工資 教師收入分四部分
    前天(11日),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高校收入分配製度面臨改革,今後高校將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具體的文件正在制定當中。  據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視員謝志敏介紹,今年,國家將實施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事業單位將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
  • 2020教師待遇「上漲年」,從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績效工資開啟
    針對這一現象,國務院發布三個文件,全部都跟教師待遇有關聯,明確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對達不到的省份採取問責並公布等措施!於是不少網友直接解讀,2020年對於中小學教師必然是「加薪年」,更是大膽猜測,既然教師工資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是統一的,那麼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以及績效工資成為三大漲薪突破口,跟著筆者來看看這樣的猜測是否有道理。第一、教齡津貼。
  • 教師績效工資引爭議,激勵機制難以發揮,教育部:2019年將改革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中關於教師各方面待遇的爭議不斷,教師工資水平普遍較低,教師職稱競聘不透明、公平性差,教師非教學任務較重,教師績效工資分配不公等,這些負面現象嚴重影響了普通教師參與教學工作積極性,不利於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質量與穩定性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