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無處不在,水的流動也受量子效應的影響

2020-12-23 懷瑾愛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水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從大江大河到生物細胞,水構築了整個生命系統的基礎。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水溶液的流動機制卻知之甚少。不同的溶劑會使水錶現出完全不同的特性,這其中究竟蘊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水無處不在

近期,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有了新的發現:溶解在水中的帶電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受到量子效應的影響。這種微小的量子效應影響著水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進而影響了大規模水分子的流動方式。這種效應可能會改變科學家對水中生物分子溶液的性質和行為方式的理解,進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水在生物系統中的作用,比如血液和組織液的運行方式。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它的結構很簡單——兩個氫原子結合在一個氧原子上——但是它的行為在所有液體中是獨一無二的,科學家們至今仍然沒有完全理解它背後獨特的物理機制。

水分子結構圖

當帶電聚合物溶解在水中時,水溶液比預期得更黏稠。這種高粘度是人體的自然特性,比如關節滑液的潤滑和減震特性。關節滑液是一種由水和帶電的生物聚合物組成的溶液,它使我們能夠在一生中無數次彎曲、拉伸和壓縮關節而不造成損傷。

關節滑液起到有效地潤滑和減震作用

在《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EPFL工程學院基礎生物光電子實驗室(LBP)的研究人員對水溶液的粘度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發現,量子效應影響了水溶液的流動特性和黏稠度。而傳統的觀念認為,聚合物之間的排斥性相互作用是粘度增加的唯一原因。新的研究將會讓人們對水的流動機制有更深的理解。

LBP負責人西爾維洛克表示:「迄今為止,我們對帶電聚合物水溶液的理解,是基於將水本身作為背景的理論。我們的研究表明,水-水的相互作用實際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他影響生物的物理化學過程可能也是如此。」

為什麼水是獨一無二的

水的獨特性質來自於氫鍵,一個水分子的氧原子和另一個水分子的氧原子之間的短壽命鍵。水流中的氫鍵以每秒幾十萬次的速度斷裂並重新形成。這些化學鍵賦予了液態水一個短暫的三維結構。

水在流動過程中,氫鍵不斷的斷裂並重組

人們早就知道,當帶電荷的聚合物溶解在水中時,水會變得更加黏稠。粘度受分子大小以及外加電荷的影響。為什麼帶電荷的聚合物比中性聚合物的粘度會增加這麼多呢?這是由於聚合物上的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造成的。然而,在這項研究中,EPFL的研究人員發現,由於電荷也與水分子地相互作用,改變了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進而阻礙了水溶液的流動。

研究人員通過記錄不同溶液在狹窄管道中流動的時間來測量粘度。他們還利用實驗室開發的特殊雷射技術,在分子水平上探測相同溶液中的水-水相互作用。他們發現這些聚合物使得氫鍵網絡更加有序,而這正是溶液粘度增加的關鍵因素。

然後,研究人員用重水(D2O)重複實驗,這種分子幾乎與輕水(H2O)相同,但氫鍵網絡略有不同。他們發現,兩者之間水-水的相互作用和粘度都存在驚人的差異。由於聚合物在輕水和重水中以同樣的方式相互排斥,因此他們得出結論,這些差異必然源於兩個分子相互作用方式的微小差異,這意味著核量子效應在起作用。

普通的水(H2O)是由兩個只有質子的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組成,但在重水分子內的兩個氫同位素,比一般氫原子又各多一個中子,因此造成重水分子的質量比一般水要重。在自然界中,重水的含量很少。

帶電聚合物溶液的黏性部分源於水中的核量子效應,這一發現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們的世界中到處都是水,水佔了人體的60%左右。隨著科學家更加清楚地理解水的性質,以及水是如何與其他分子(包括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機理,這將會有效地促進人類新技術的發展——不僅在健康和生物科學領域,還會涉及到材料和環境科學領域。

相關焦點

  • 氫分子量子隧穿效應假說!
    電子轉移是實現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電子傳遞能利用量子隧穿效應實現,量子隧穿幾乎和量子糾纏一樣,是量子效應中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特性。在量子力學裡,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指的是,像電子等微觀粒子能穿入或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儘管位勢壘高度大於粒子總能量。經典力學裡這不可能發生的,但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與材料物理學
    1月8日,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薛其坤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現了這一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薛其坤教授表示,材料生長動力學奠定了他們的研究基礎。本期特邀薛其坤院士介紹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發現實驗的過程以及背後的材料物理學研究。
  • 什麼是量子點?
    什麼是量子點當材料被縮小到納米尺度時(通常小於10 納米),電子或空穴在空間三個方向的運動都被限制住,於是得到具有零維結構的量子點,有時也被稱為人工原子。量子點通常是塊材半導體材料通過自下而上法製備而得。
  • 量子霍爾家族的新成員 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量子霍爾效應是整個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它是一種典型的宏觀量子效應,是微觀電子世界的量子行為在宏觀尺度上的一個完美體現。在量子霍爾效應家族裡一個至今尚未被發現的效應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不需要外加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
  • 量子計算機:量子效應持續時間只有幾十億分之一秒
    原來,為了一睹「D-Wave」量子計算機的真容,來自世界各地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紛紛拋出實驗方案驗證「D-Wave」的性能,並讓它與傳統超級計算機進行對比。  在對比實驗中,有科學家注意到,D-Wave量子計算機在運算中量子效應持續時間只有幾十億分之一秒。
  • 數學中的量子隧穿效應
    在量子力學中,電子等微觀粒子穿過「牆壁」的現象,就是量子隧穿效應
  • 什麼叫做量子點?
    這種表面效應將引起納米粒子大的表面能和高的活性。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納米粒子表面原子輸運和構型的變化,同時也引起表面電子自旋構象和電子能譜的變化。表面缺陷導致陷阱電子或空穴,它們反過來會影響量子點的發光性質、引起非線性光學效應,包括非線性折射率(光學克爾效應)、非線性吸收,和其他電子、磁光學效應等。
  • 「量子商品」市場調查:所謂量子水、量子藥都是假的
    新華社上海3月14日電 題:「量子」還是騙子?——「量子商品」市場調查  新華社記者周琳、徐海濤  「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襪、量子眼鏡,「包治百病」的量子醫療儀器,「一本萬利」的量子投資機會……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量子通信科學衛星上天、「京滬幹線」落地,越來越多貼著「量子」標籤的商品、商機不斷湧現,讓不少消費者解囊,即便價格不菲。
  • 我國科學家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背後的故事-清華大學新聞網
    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分別於1985年和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次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認為可能是量子霍爾效應家族最後一個有待實驗發現的成員。為了實現這一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薛其坤院士和他的團隊整整花了4年時間。
  • 生命之水 細胞活水---康普來量子諧振活水儀
    深圳市康普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健康飲水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研發者和推進者之一,匯聚科研技術,經過科技創新,依據荷蘭科學家賀金斯所發現的「共振原理」以及德國物理學家舒曼提出的「舒曼波」推出全新一代量子諧振活水儀!成功將量子低頻共振效應技術轉換應用於方便、實用的活水儀之上!
  • 量子催眠為什麼叫量子催眠?
    「量子場域」中包含了萬事萬物的一切信息,並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任何一個人都在與場之間交換著信息。第二,量子催眠的療愈效應出現在被催眠者自身和與其相關的任何人身上,符合科學實驗證明的「量子糾纏」的現象。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係,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便立即有反應。同時,量子糾纏也證實了「超距作用」是存在的。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積雲會對任何地方的氣候產生影響,其存在與否可以改變雲層周圍的大氣循環,當積雲發生變化時,將輕微改變較大範圍的大氣循環,之後再改變更大範圍的大氣循環。對於蝴蝶效應而言,非常小的不確定性對更大區域的天氣也使得幾乎相同的氣候特徵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對於更大的區域的不確定因素將完全覆蓋蝴蝶效應產生的任何影響。
  • 光電效應本質是能量的交互和轉移,對量子力學影響甚大!
    赫茲的論文《紫外線對放電的影響》發表後,引起物理學界廣泛的注意,許多物理學家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研究。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霍爾瓦克斯證實,這是由於在放電間隙內出現了荷電體的緣故。直到1916年,光電效應的定量實驗研究才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完成。密立根對光電效應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經過十年之久的試驗、改進和學習,有效地排除了表面接觸電位差等因素的影響,獲得了比較好的單色光。他的實驗非常出色,於1914年第一次用實驗驗證了愛因斯坦方程是精確成立的,並首次對普朗克常數h作了直接的光電測量,精確度大約是0.5%(在實驗誤差範圍內)。
  • 量子理論對生命存在的解讀
    由於β分別與2a,和質量m的平方根成正比,故因子Q受勢壘寬度的影響比它受粒子質量的影響更大一些。1234驗證量子隧穿效應存在於化學反應中的一種方法是動力學同位素效應(KIE)。這便是速率受溫度影響不為零的緣故。1234量子隧穿效應最常見於有機化學反應中,尤其是一些含活性中間體的反應和某些酶催化的生化反應。它是酶能夠顯著增加反應速率的一種機制。酶使用量子隧穿效應來轉移電子及氫原子、重氫原子一類的原子核。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國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突破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示意圖,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產生具有手徵性的邊緣態,從而導致量子反常霍爾效應4月10日,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教授高度評價了我國科學家的重大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組成的試驗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從理論研究到實驗觀測全部由我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美國《科學》雜誌於3月14日在線發表這一研究成果。
  • 無處不在:生物系統的光合作用中也存在量子效應
    據《自然化學》雜誌5月21日刊發的一篇論文稱,以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拉爾揚森(Thomas la Cour Jansen)為首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經研究發現,參與光合作用的分子能夠像非生命體一樣發生量子效應現象。
  • 磁性量子相變
    例如,隨著溫度的增加,冰融化成水,水蒸發成水蒸氣,這些都是相變。相變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物理現象,通常可以分為一級相變和二級相變兩種類型。在相變理論中,化學勢連續但化學勢對溫度、壓力的一階偏導不連續的相變被稱為一級相變。一級相變伴隨著相變潛熱且通常會表現出物質體積的突變,如大多數的結構相變或者固、液、氣三相之間的轉變。
  • 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
    ——王小東(著名學者,微博 @王小東)     由淺入深,解釋科學原理;從手機到超導,量子無處不在;從微觀到宏觀,遐想人生的意義!——羅楹(上海睿星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6.5雙縫幹涉實驗和對力的反思6.6規範不變性和楊米爾斯場論第7章 隧道效應7.1能夠滲透的波函數7.2能夠穿越的粒子7.3波函數滲透對物質世界的影響7.4掃描隧道顯微鏡7.5快閃記憶體背後的量子力學第8章 什麼是量子?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生活」產品,騙人的!
    「5分鐘內閱讀10萬字,讀完可以完整複述內容」,這樣的特異功能被印在培訓機構的海報上,成為一種「開發全腦潛能」的教育方式。此前不久,這則「量子波動速讀」比賽視頻頻頻登上熱搜。這只是借「量子」概念「謀財」的一個案例。
  • 【計算】光化學中激發態重原子量子隧穿效應
    上發表文章,該研究首次揭示重原子量子隧穿效應在激發三重態Zimmerman Di-π-Methane(DPM)重排反應中的重要作用。Zimmerman等課題組研究發現,光能催化多環分子實現DPM重排,進而合成非常有價值的環丙烷衍生物,這類反應因而引起化學家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