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橫版動作網遊,《地下城與勇士》(DNF)不知不覺就要迎來七周年的紀念活動了。自DNF誕生後出現了無數模仿DNF的遊戲,但是沒有一款遊戲可以超越DNF的成就和影響力,這足以說明DNF是多麼的成功。
現在來看,雖然DNF的畫面不如各類3D新遊那麼炫酷,但是遊戲的魅力依然不減,這得益於遊戲的諸多設計一直保持不斷更新之故。例如,DNF在迎來了大轉移之後,整個遊戲的世界觀和劇情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就音樂而言,DNF老版的音樂已經是無數老玩家耳熟能詳的曲子了,而大轉移之後的音樂很多玩家可能還沒那麼熟悉。
實際上,大轉移之後的音樂水準並不遜色於老版,而且官方還特地推出了一張交響樂專輯《Dungeon&Fighter Symphony World O.S.T》,收錄了大轉移後很多新場景的背景音樂,並且是請到了管弦樂團來演奏和錄音,可謂極盡奢侈之能事。
需要說明的是,交響樂專輯的音樂是在遊戲原曲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編曲過,和遊戲原曲是有較大區別的。值此DNF七周年之際,且讓我們在這些美妙的旋律中來回顧DNF帶給我們的那些感動吧。
17173註:每頁有兩首音樂,上面的為交響樂版,下面的為遊戲裡的原版BGM
點此進入《DNF》專區>>> 點此查看更多音樂點評>>Eternal Challenge(無盡的挑戰)
主題曲,也是遊戲內選擇頻道人物的音樂。
曲子開頭依然是原曲的響鈴前奏,後面管弦樂奏起,給玩家的感受就大不一樣了,主要是因為原曲採用的是非常簡陋的MIDI音源,變成華麗的管弦樂之後,簡直就是從簡單裝修的房屋變成了豪華精裝修的房子了一樣。
如果說原曲是表現一個來無影去無蹤風一樣的勇士的話,那麼這一曲就是表現一個背負了沉重命運而不服輸的勇士,所以交響樂版整體變得沉重了很多,旋律還是那個旋律,節奏上卻慢了很多,尤其是響鈴前奏過後的那個管弦樂華彩部分,帶有典型的西方音樂的悲劇性,後面的旋律發展則似乎是在講述勇士歷經千難萬險的過程,無論怎麼樣的艱難困阻都打不倒他,而且具有一種無盡的命運掙扎感,正是對應曲名「無盡的挑戰」之意。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Silver Crown (銀色村莊)
銀色村莊的背景音樂。
大轉移災後的冒險家的新冒險根據地,玩家們的冒險也是從此開始。
這首曲子是玩家們最耳熟能詳的一曲,因為畢竟所有玩家在大轉移之後的開端都是在這裡,其地位就像是《暗黑破壞神3》中的新崔斯特瑞姆一樣。
相比原曲而言,交響樂版本氣勢更加恢弘,也更加立體,因此感染力更強,使得流暢的旋律更加顯得豐富多彩,管樂和弦樂部分搭配得相當不錯,沒有出現管樂太強或者弦樂太突出的問題,產生了一種美妙的和諧感。
整首曲子都顯得十分光明和生機盎然,而且節奏上整齊有序,表現了萬物復甦感,不時響起的笛子短暫滑音旋律則有些精靈飛舞的奇幻感,總的來說是一首童話風格的管弦樂作品。曲子最後則是節奏和曲調的不斷上升,最後在強大的管弦樂轟鳴之中結束,這是典型的西方管弦樂結束手法。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Underfoot (暗黑城)
暗黑城在之前本來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地圖,現在成為了一個城鎮,官方對新暗黑城的描述是:轉移後處於地下深處的暗黑城上升到地面上。為此,封閉的暗精靈不得己開放門戶。但是不滿意這個決定的元老與贊成開放的梅婭女王之間有股不尋常的氣息。
和這張交響樂專輯中的大多數曲子一樣,這一曲充滿了愉悅感和童話感,有著新時代來臨的氣息感,完全令人無法和「暗黑」兩字聯繫起來。
曲子前半段極其高昂亢奮,仿佛是在告訴玩家暗黑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段是抒情的笛子旋律,配合夢幻的響鈴聲,優美的要將人融化一般,之後旋律漸漸變得低沉,仿佛催眠曲一般,最後漸漸沉寂。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Sewer(赫頓瑪爾廢墟)
赫頓瑪爾廢墟的背景音樂。
轉移的中心地, 這裡以前之是赫頓瑪爾的地下排水通道。避開轉移,有些人藏到赫頓瑪爾的地下排水通道, 因為處於轉移的中心地, 因此很少人找到這裡。在臭水溝,可以遇見月光酒館的索西雅。
DNF大轉移後最大的變動一個是艾爾文防線變成了銀色村莊,另外一個就是赫頓瑪爾變成了廢墟,本來是無比繁華的一個城市,結果變成了這樣,令人嗟嘆不已。
所以這一曲的開端的悽涼、低沉、悲傷,讓人實在是為這城市感到傷懷。不過傷懷之後卻又是峰迴路轉,曲調一升,告訴我們不要放棄,希望還存在!
這一曲用豎琴和大提琴來詮釋悲痛,令玩家眼前仿佛出現過去在赫頓瑪爾奮鬥的一幕幕,然後看著人去城空的景象,兀自沉思。尤其是大提琴的音色,猶如一種憂愁的思緒,濃得化不開。
後面的激情上升部分則依然是光明的管弦樂來詮釋,而且是兩條旋律線並進,採用了對位法的手法,給予玩家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畢竟,只要不放棄希望,赫頓瑪爾還是會重建的,正如斯卡迪說的那樣:命運的安排真是無人可以預見。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Behemoth (天帷巨獸)
天帷巨獸的背景音樂。
天帷巨獸是棲息於天城最上層的海洋——天空之海的巨大生物,傳說他的巨大超過周邊的大陸,每300年一次穿過天空之海降入下界。
在天帷巨獸的背部坐落著大量古代燦爛文明的遺蹟,大陸上崇拜古代文明的人們創建了宗教團體——GBL教,並建立了神殿作為總部。在遊戲中玩家乘坐暗精靈的摩伽陀可以來到天帷巨獸的背上。
這首曲子具有氣象萬千的史詩氣息,曲子開頭還波瀾不驚,不疾不徐,旋律上似乎也沒有太大特點,結果沒過多久,雄渾而優美的旋律逐漸響起,並且變得越來越高亢,仿佛是天帷巨獸逐漸甦醒一般,管弦樂奏出的高潮部分很有一種天空的開闊感。
曲子的結尾非常有趣,在經歷了一個低沉的轉折之後,旋律變換,突然短暫高亢了一下,繼而沉寂了下去,仿佛是天帷巨獸沉睡了一般。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North Shelter (北方避難所)
新雪山北方避難所的背景音樂。
轉移的時候萬年雪山崩塌或者出現了縫隙,因此班圖族大受影響。這裡被阿甘左與布萬加創建了絕望冰牆,大量的怪物被封印在冰塊裡沉睡著。
這首曲子的主題旋律來自大轉移主題曲《那希望之光》,而北方避難所是大轉移後關於阿拉德大陸上的「黑色噩夢」劇情終點。這首曲子有兩個特徵,一個是戲劇性的電影化衝突音樂特色,這個特徵體現在旋律前半部分的琢磨不清和詭異迷離,再加上宏大的管弦樂詮釋之故,所以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迫感。
第二個特徵則是抒情部分的安慰和回顧過去的意味,也就是旋律的後半部分,變得極其抒情,而且在其中蘊藏了不少希望之感,這和登陸主題曲倒是有頗多相似之處。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Gent(根特)
皇都原本是一塊巨大的陸地,而這塊陸地就是當時的天界。後來,隨著爆龍王巴卡爾的死, 天界逐漸分裂成現在的若干個大陸,不過皇都依然是天界的中心。位於皇都正中央的就是現在天界的首都——根特。聰明的天族人憑藉發達的機械文明,製造出海上列車,將根特和周圍呈放射線分布的幾個小島連接起來,構成了現在的天界。
比起原曲的閒適感而言,這首交響樂版本顯得要宗教化神聖化很多,畢竟也是神之都嘛。曲子開頭是號角的低吟旋律,這個旋律悠遠綿長,具有遙遠的開闊感,仿佛令人身處雲端,之後的管弦樂旋律變得晦暗不明,有一種雲霧繚繞的感覺,到了最後階段,旋律變得明亮起來,可謂是雲淡風輕,雲開霧明,豁然開朗,仿佛令玩家感受到了神存在的氣息。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Lufthafen (魯夫特懸空海港)
魯夫特懸空海港的背景音樂。
魯夫特懸空海港位於根特西邊、奧斯賓島西南端的港口,是往返於奧斯賓諸島之間的海上列車的整備基地。由於這裡雲集了隸屬奧斯賓諸島的所有島嶼的文物,曾一度在卡勒特的進攻下淪為廢墟。皇都軍收復了這裡,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重建。
這一曲的亮點在於小提琴作為主導樂器,表現出了港口的喧鬧和歡樂感,更是在高潮部分加入了小男孩的「啦啦啦」童聲吟唱,這個吟唱猶如天使之音,淨化了聽者的心靈,也似乎是在讚美這個海港的風景之奇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提琴的演奏水平很出色,有一種千姿百態的美感,另外曲子中偶爾加入的鋼琴伴奏則是升華了那種海港氣息。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Shonan (素喃)
素喃是武術之鄉虛祖人的首都,也是念氣師和驅魔師的發源地,其設計原型是中國。
這一曲上來就是高潮部分,可謂是先聲奪人,歡快而又無比流暢的旋律富有動感和童話色彩,是典型的DNF音樂特徵,前奏過後,一個笛子吹奏的主旋律響起,之後管樂器和弦樂器以及其他樂器逐漸加入進來,因此旋律的層次越來越豐富。猶如海浪翻騰,綿綿不絕,氣勢如虹,使得聽者的心情頓時變得無比明朗和愉悅,彰顯了音樂的魔力。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Slough Industrial (斯曼工業基地)
斯曼工業基地的背景音樂。是這張交響樂專輯裡面最混沌最陰暗的一曲,可謂是宏大非凡,詭異迷離,沉重壓抑。電子樂和管弦樂交織在一起,鼓點聲更加重了一種宿命感。
總的來說這是一首非常令人情緒感到沉重和壓抑的一曲,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斯曼工業基地場景氛圍陰暗之故,也是因為這裡的副本是臨近安徒恩的前哨站,似乎預示著和使徒的終極大戰即將爆發。
聽到這一曲,你回想起了在發電廠刷SS的日日夜夜了麼?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Saint Horn (聖者之鳴號)
比起同樣是天空場景的天帷巨獸背景音樂而言,這一曲要更加整齊和有節奏感秩序感,採用了典型的進行曲形式,猶如是軍樂隊在演奏軍事練習曲一樣,烘託了揚帆起航的宏大氣勢,又有著海闊天空一般的開闊感,更是表現出了一種航海遠行的激動之情和冒險意味。不時出現的笛子滑音是這張交響樂專輯中最常見的編曲手法之一,增添了幾絲活潑之感。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Black Ocean (安圖恩主題曲,貴族蒼穹號)
作為目前DNF的終極副本,安徒恩的音樂氣勢上十分大氣磅礴,預示著終極決戰一觸即發,天界的未來生死將在此一戰。
這是一首充分模仿和致敬著名電影加勒比海盜系列的交響樂組曲的一首曲子。尤其是在結構方面模仿得可謂是惟妙惟肖,當然旋律上則是有創新的。
曲子開頭就是小男孩的吟唱聲和男聲大合唱,之後旋律一轉,進入了一個低沉的抒情階段,之後轉折,出現了一個很像是加勒比海盜主題曲變奏動機,這個動機不斷重複,之後逐漸上升到高潮階段,鼓樂咆哮,管弦樂撼天動地,令人仿佛想起《加勒比海盜3》最終海上大決戰的情景。曲子最後部分的抒情橋段也有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主題曲靈魂附體的感覺。
一方面,這種模仿和致敬說明了韓國作曲家的借鑑和模仿能力之強大,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另一方面來看,這畢竟是一種模仿,缺乏足夠的原創性,因此偶爾用之尚可,如果多了不免會令人懷疑作曲家的誠意。
注:點圖片,即可查看下一張
(點此看大圖)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