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班輪公司每周損失高達3.5億美元丨港口圈

2020-12-12 港口圈

據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Sea-Intelligence數據顯示,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班輪公司每周收入損失將高達3.5億美元。

Sea-Intelligence表示,由疫情造成的運力空缺每周高達350,000 teu,根據平均價格水平(每teu 1,000美元左右),可以達到3.5億美元。

近幾周來,,Sea-Intelligence指出,目前共有21條跨太平洋航線被取消,使198,500 teu運力失效。在農曆新年已經停航的61條航線的基礎上,停航的航線總數達到82條。

受病毒影響,亞歐航線中10條航線被取消,從市場上撤走了151,500 teu運力。北歐與地中海航線取消總數達到54條。

英國費利克斯託港口的一位消息人士稱 ,由於中國問題,其班輪時刻表「完全混亂」。她表示,「我們每天都在從船期表中刪除船隻。」 「如果事情不會很快恢復原狀,我們可能會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

Sea-Intelligence在周日Spotlight報告中警告說,該病毒對全球供應鏈的另一種連鎖效應是回程託運人將遇到運力短缺和運費急劇上升的情況,這種情形將在在三月和四月開始。

分析師認為,與2017年4月的情況類似,當時船運聯盟進行了重大重組,導致回程託運人的有效運力急劇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出口商爭相搶購船艙空間,從鹿特丹到上海的40英尺貨櫃運費價格從約500美元躍升至2,000美元。

上周,另一家貨櫃運輸諮詢公司Alphaliner的分析師警告稱,受疫情影響,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中國港口貨櫃貨運量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減少超過600萬標準箱,其箱量下跌還將降低全球貨櫃吞吐量的增長。

Alphaliner表示,直到港口公布第一季度的吞吐量數字之前,中國的疫情對貨櫃吞吐量的全部影響將無法完全衡量。但自1月份以來,每周在中國主要港口進行的貨櫃船停靠的數據已顯示減少了20%。

相關焦點

  • 貨櫃班輪公司損失17億美元,三大船公司最受傷
    上周,搜航網為大家帶來了由於疫情爆發,全球貨櫃貨量平均每周減少約35萬TEU損失高達3.5億美元的行業分析。據搜航網最新獲悉,全球航運業知名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貨櫃航運公司的收入可能損失高達17億美元。
  • 4~5月反彈難!全球貨櫃班輪公司將進入「半停工」狀態
    業界期待的四五月份的反彈現在已經成了海市蜃樓,而各大船公司和各大聯盟如雪片一樣紛至沓來的停航跳港通知,各大港口塞港停擺的消息以及每天暴漲的全球確診人數,已經讓越來越多的船公司,港口和貨代企業深刻體會到:這次,慘過2016!
  • 2020年三季度最掙錢的全球班輪公司top100丨航運界
    據披露,該公司當期實現總收入80.9億美元,同比增長6.1%;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17億美元,同比大漲68%;EBITDA率增加7.7個百分點至21%;集團淨利潤5.6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為4500萬美元;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突破18億美元,同比增加8.14億美元。
  • 最新全球貨櫃班輪公司TOP100榜單,太平船務退出前十
    航運界網10月5日消息,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5日,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航運排第一,地中海航運排第二,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貨櫃排第三,達飛輪船排第四,赫伯羅特排第五,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排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以星航運。
  • ...太平船務集團|班輪公司|貨櫃|中澳|達飛集團|勝獅貨櫃|中遠...
    航運界網10月5日消息,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5日,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航運排第一,地中海航運排第二,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貨櫃排第三,達飛輪船排第四,赫伯羅特排第五,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排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以星航運。
  • 船公司故意抬高運價?港口擁堵癱瘓箱子只進不...
    箱子出去3.5個,只回來1個。馬士基海洋及物流業務執行長柯文勝表示:「由於貨物目的港的擁堵和當地卡車司機的短缺,我們很難將空置貨櫃回調到亞洲。」柯文勝一語說出了貨櫃嚴重緊缺的癥結——流轉速度的下降。港口擁堵導致的船舶等泊時間延長是貨櫃流轉效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
  • 21家班輪公司新燃油附加費標準匯總
    限硫令實施的第一年,班輪公司將多花費至少10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距離2020年全球限硫令正式生效,僅剩兩個月時間。比限硫令更先到來的,是各大班輪公司公布的燃油附加費收費標準。通過徵收這一費用,班輪公司希望與整個供應鏈,分攤限硫令帶來的額外成本。那麼,限硫令究竟會給集運業帶來多大壓力?
  • 每周一班!「四川瀘州-江西九江」貨櫃班輪開通
    12月17日,「四川瀘州-江西九江」貨櫃班輪開通。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四川瀘州-江西九江」貨櫃班輪的開通,標誌川贛兩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攜手建設瀘州和九江現代區域航運中心,服務長江水運發展和繁榮地方經濟邁出堅實步伐。
  • 最新全球貨櫃班輪公司TOP100榜單 TOP4訂單總運力達77萬TEU!
    中國內地船公司位置變化情況 在中國大陸的班輪公司的最新排名中,中遠海運集運排第3位;中穀物流排名第13位其報告顯示,關鍵績效指標EBITDA為11.5億歐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20.3%。EBIT為5億歐元,較去年上半年增長28%。將於8月14日公布2020年半年度財報。
  • 河北港口集團開通秦皇島至上海煤炭準班輪航線
    長城網石家莊6月4日訊(朱江 林麗丹 劉愛民 魏洪亮)5月28日,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港股份公司與大同煤礦集團煤炭運銷朔州礦業公司、上海嘉禾航運公司、上海申能燃料公司籤署了《秦皇島港煤炭準班輪運輸協議》。這標誌著河北港口集團開通了秦皇島港至上海的煤炭運輸準班輪航線。
  • 這三個人年齡合計266歲,總資產高達1500億美元!
    巴菲特的哈撒韋公司股價奇高巴菲特目前的身價高達863億美元,位居世界富豪榜第四,在榜單中超過70歲的已經非常少見,更多的是像貝索斯、馬化騰這種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的頂級符號,而像巴菲特這樣超過80歲的頂級符號就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 單季盈利頂三年利潤…暴漲之下船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港口航運板塊...
    上個月,航運諮詢公司德魯裡(Drewy)將航運業2020年的利潤預期上調了16%,至110億美元。 日前多家船公司公布了季度財報,基本都是盈利的喜報,另外,近幾個月航運板塊持續走強,港口水運板塊逆市領漲。 11月17日早盤,港口航運板塊漲幅居前,截至發稿,連雲港漲停,南京港、北部灣港、中遠海控、廣州港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漲。
  • 因原油踩雷損失2.1億美元,中國銀行起訴英國石油公司
    12月14日,新加坡最高法院發布公告顯示,中國四大行之一的中國銀行發起兩項起訴:一是要求新加坡興隆集團創始人林恩強及其兩個孩子償還1.872億美元;而是要求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因」興隆集團破產事件「中的違規行為賠償1.257億美元。
  • 除了中國,美歐澳外貿進入暫停時刻,港口停滿船,貨櫃堆成山
    Alphaliner在最近的每周報告中表示:「全球經濟前景惡化,迫使貨櫃航運公司在4月和5月取消了前所未有的運力規模,這將損害船公司的經營現金流,並進一步削弱其脆弱的資產負債表。」Alphaliner同時還警告說,槓桿比率較高的船公司「特別脆弱」,尤其是今年到期的短期債務較高的船公司。
  • 有班輪公司已經開始拿多用途船(MPP)運箱子
    據外媒消息稱,近期由於貨櫃船運費高漲,已經有班輪公司不得不尋找多用途(MPP)船,以應對貨櫃運輸航線上的超常需求和高昂的運價。
  • 英國港口嚴重擁堵,船公司取消樞紐港靠泊!
    據匯利達了解,多佛港是距離歐洲大陸最近的英國港口,平均每天大約有1萬輛貨運卡車進出這裡。目前,來自歐盟國家的車輛無須辦理通關手續,就可以進入英國。而一旦英國「無協議脫歐」,這種便利將不復存在,由於需要準備額外的通關文件,多佛港前的擁堵狀況或將持續惡化。 此外,英國港口擁堵給託運人帶來財務隱患。
  • 國際班輪運輸管理規定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以下簡稱交通部) 是國家對國際班輪運輸實施 管理的主管機關。    第五條 中國的船公司從事國際班輪運輸,應直接或委託其船舶代理人向交通部 提出書面申請;外國船公司從事停靠中國港口的國際班輪運輸,應通過 其在中國港口的船舶代理人向交通部提出書面申請。
  • 金額高達118億美元,蔡英文請好自為之
    據悉,2020年度,美國對蔡英文當局出售總價值高達118億美元,折合新臺幣約3422億元。根據該負責人透露,2021年「臺美」之間還將有一筆價值52億美元的軍火銷售。美國對臺出售軍火價值或破2兆新臺幣「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在接受新聞媒體採訪之時表示,2019年度,美國對蔡英文當局出售軍火價值高達107.2億美元。
  • 首次發行海外債券,長榮海運籌集3億美元資金!
    搜航網獲悉,臺灣班輪公司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 Corporation)將向海外投資者籌集3億美元的資金,以支付公司的運營費用。該公司於7月9日宣布,將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債券,以維持其長期的競爭力,並為未來交付新船以確保其船隊現代化獲得資金。這是長榮首次吸引海外投資者。五年期債券的收益將用於營運資金、購買燃料、訂購新船,以及以融資租賃的方式收購船舶,債券的利率尚未確定。
  • 美元指數創近十年最大跌幅;黎巴嫩爆炸損失或超30億美元;柯達被疑...
    根據路透社在7月31日-8月5日對超過60位外匯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預計美元兌主要貨幣未來12個月的表現將繼續落後,疲勢很可能延續一年以上。其中,33位分析師預計美元疲勢至少將持續六個月,24位預計將持續一年以上。而約四分之一的分析師預計為美元走弱時間將持續不到六個月,11位分析師預計為不到三個月,有3位分析師稱美元疲勢已經結束。